书城政治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
3365700000013

第13章 事长(2)

2010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要求全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工作标准和行动指南,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现实需要;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廉政准则》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严格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用《廉政准则》检验、衡量自己,不断清除思想上的“污垢”,净化自己的“心灵”,永远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始终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同时,要在工作上高标准,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不辱历史使命,不辜负党的重托、人民的期待。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赠萧瑀》

【释义】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

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板荡识诚臣”,赞美萧瑀能在自己当年最紧要的时刻拥护自己,帮他谋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两句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在艰难危急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具有高风亮节的人,在艰难时刻,在危难面前,能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而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常常会迷失方向。

古代宋朝有忠臣岳飞精忠报国,不畏金兵的强悍与奸臣的谗言,在生命危险前不计个人的危难,一心要收复故国河山;关羽兵败城破,面对曹操的各种金钱美女的利诱,依然不肯背盟负主;文天祥数次兵败后被俘,面对生死要挟与高官厚禄的引诱,也仍然不肯背叛旧朝。真正的忠臣义士都不会因为逆境或生命处于危险就放弃自己的节操,因为他们都有非常坚定的信念。唐朝《明皇杂录》中也有一个普通乐工雷海青舍身尽忠的故事。说的是当年叛将安禄山打下了长安,多少文臣武将都屈节投降,唯有乐工雷海青宁死不肯为叛贼演奏,他怒摔琵琶,慷慨而死。本来只是一个一无官职、二无钱财的梨园乐工,面对叛贼的强暴与威胁,他选择了舍弃自己的生命,来成全气节与道义。当满朝的文臣武将被授以冠带之时,雷海青的行为,足以羞煞那些“识时务”的官冕之徒。当时,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令“闻之者莫不伤痛”。诗人王维听说此事之后,写下了一首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从人的本质来讲,本来善恶分明,正邪不两立。然而,如果处在一个安定的和平时期,却很难分辨出一个人是忠是奸或人品的高低,这是因为奸臣可以用花言巧语遮掩其奸行,坏人也可以随时为自己带上一副伪善的面具。因此,大凡逢艰难的时势,才会构成对人们信念与气节的考验。每一个时代,能在逆境中、以至于临生命危险仍坚持自己崇高追求与信仰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臣义士。这就是千古以来很多忠臣义士遇难之后仍能被后人尊敬与传颂的原因。

曾有一本叫《忠诚胜于能力》的书这样写道:忠诚于自己,努力工作,让人生的每一分钟都创造价值,让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生存的回报,是对自己的忠诚;积极奉献,帮助他人,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对自己的忠诚。可见,忠诚让自己的职业更具含金量,让自己的远景更辉煌。

纵观中外,追古溯今,在上下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追寻到诸多忠诚于自己的典范的光辉足迹。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300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太史公司马迁也是惨遭宫刑,饱受肉体痛苦和精神屈辱,历时十余载,终在知天命之年修成历史巨著《史记》;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长征前屡受打击排挤,身染重疾生命垂危,但始终不忘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由的历史使命,终成建国大业;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历经“三起三落”,却力挽狂澜,痴心不改,实现了国家富强的梦想。

忠诚于自己者,必将流芳百世,为世人所缅怀和敬仰;背叛自己者,必遭历史唾弃,为世人所共谴。我们在崇尚忠诚于自己的典范的同时,更不能忘记背叛自己、腐化堕落者所带来的警示作用。

而有一些高官在物欲诱惑面前,却丧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失足落马。这些人,在职时位不可谓不高,权不可谓不重,然最终却背叛自己,大节不保,落得个丢官失职、身陷囹圄、身败名裂的下场,既辜负党和组织的培养,愧对自己的努力,又累及家庭、辱没祖宗,给父母妻儿带来灾祸和耻辱。

践行忠诚于自己,必须把握机遇,找准坐标。今后几年是我们国家辉煌发展期,这为每个人施展才华、实现人生抱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难得的机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紧紧把握这一机遇,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把个人的奋斗方向放在揭阳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感恩奉献,建功立业,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实现个人的理想与价值。

忠诚,是千百年来人们崇尚的高贵品质,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言行,乃至生命诠释着忠诚的精神实质。忠诚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深邃,但归根到底,忠诚于自己,却折射出忠诚品质中最本源、最本真的内涵,是为人处世最起码的态度,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最基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需要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这种忠诚是一种凝聚力,没有它就是一盘散沙;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也需要忠诚,首先体现的是对信仰理念的追求和忠诚。因此忠诚历来是衡量一个人或组织的优良品德的尺度标准之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释义】吃得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的人。

这句话告诉人们: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才。只有艰苦奋斗,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取得成功。这也正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的那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的,只有经过“苦”的磨砺才能走向成功。贫困和挫折未必是祸,优越的条件也未必是福,多少名人和成功人士都有初始贫困和艰苦奋斗的经历。世上几乎没有一位名人的成功脱离了苦难,尽管他们有的因苦难而失去了生命,但虽死犹荣,美名长存。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背井离乡到了齐国拜师学艺。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

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书本,发愤读书。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都后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突然“痛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赌。

家人见到这样,有些不忍心,劝他说:“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虐待自己啊!”苏秦回答说:“不这样,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经过“血淋淋”的一年,苏秦已经很有学问了。他又开始出去闯荡天下,这一次终于事业有成,很有心得,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生活在一个歧视黑人的社会里,身为本地黑人的他度过了充满苦难的童年。成年后,他又由于领导抗议种族歧视的游行而被囚禁铁窗28年之久,真可谓苦难不离身。然而,正是这些苦难,令他学会了忍耐、宽容;正是这些苦难,磨练了他坚韧、不屈的意志。最终,自由之声响遍南非,而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成功也与他所受的苦难分不开。早年的投资失败令他倾家荡产,为了糊口,他当过苦力,做过水手,贫民窟中更是常见他的身影。正是这样的苦难生活,让他积累了一份真实而鲜活的阅历,最终写出了《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一系列旷世名作。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苦难的经历,没有那痛苦的挣扎,结果会如何呢?也许历史上只会多出一个纨绔公子哥罢了。

这一切一切的事实还不能够说明苦难乃是成功的奠基石,乃是成功之母吗?现在,人们都爱谈论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艰苦奋斗。价值是一个交换的概念,只有在与别人、与企业、与社会的交换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一个人只有以付出为前提,才能获得自身的价值。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对企业的贡献,他为人本质的优劣,他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价值是一个变数。今天,你可以是一个价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固步自封,明天,你的价值就会贬值,被一个智者和勇者超越。今天,你也可能干着似乎微不足道的工作,人们对你不屑一顾,而明天,你可能通过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修养的升华,让世人刮目相看。所以,确认自己的价值,是一种永不停歇的奋斗。我们尊重那些经过自己艰苦奋斗获得成功的人,我们同样尊重那些正在为成功而奋斗着的人。在企业,你能给企业带来效益、你能给同事带来亲近、你能给上司带来放心,你就是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说到底,个人价值的实现,总是和艰苦奋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有付出,才有回报,无论做什么事,不付出辛苦,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必须树立吃苦意识。树立吃苦意识,一是要正确认识苦的辩证关系,明确苦中有甜,先苦后甜的必然性,善于在苦中找乐。二是要敢于吃苦,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做好吃大苦,流大汗的精神准备,埋下头去,沉下身去。三是要善于吃苦,吃苦要“吃”的有价值,不可盲“吃”,瞎“吃”,要“巧”吃。通过吃苦,要有大进步,要有大回报。

知识链接:石苞巧释帝王的猜疑

石苞是西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晋武帝司马炎曾派他带兵镇守淮南,在他的管区内兵强马壮。他平时勤奋工作,各种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当时,占据长江以南的吴国依然存在,吴国的君主孙皓有一定的力量,他们常常伺机进攻晋朝。对石苞来说,他实际上担负着守卫边疆的重任。

在淮河以南担任监军的名叫王琛。他平时看不起贫寒出身的石苞,又听到一首童谣说:“皇宫的大马变成驴,被大石头压得不能起。”石苞姓石,所以,王琛就怀疑:这“石头”就是指石苞。于是他秘密地向晋武帝报告:“石苞与吴国暗中勾结,想危害朝廷。”在此之前,风水先生也曾对武帝说:“东南方将有大兵造反。”等到王琛的密报送上去以后,武帝便真的怀疑起石苞来了。

正在这时,荆州刺史胡烈送来关于吴国军队将大举进犯的报告。石苞也听到了吴国军队将要进犯的消息,便指挥士兵修筑工事,封锁水路,以防御敌人的进攻。武帝听说石苞固守自卫的消息后更加怀疑,就对中将军羊祜说:“吴国的军队每次来进攻,都是东西呼应,两面夹攻,几乎没有例外的。难道石苞真的要背叛我?”羊祜自然不会相信,但武帝的怀疑并没有因此而消除。凑巧的是石苞的儿子石乔担任尚书郎,晋武帝要召见他,可他却没有及时来到,这就更加引起了武帝的疑惑,于是,武帝想秘密地派兵去讨伐石苞。

武帝发布文告说:“石苞不能正确估计敌人的势力,修筑工事,封锁水路,劳累和干扰了老百姓,应该罢免他的职务。”接着就派遣太尉司马望带领大军前去征讨,又调来了一支人马从下邳赶到寿春,形成对石苞的讨伐之势。

石苞对王琛的诬告和武帝的怀疑一点也不知道,到了武帝派兵来讨伐他时,他还莫名其妙。但他想:“自己对朝廷和国家一向忠心耿耿、坦荡无私,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呢?这里面一定有严重的误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做事情应该光明磊落,无所畏惧。”于是,他采纳了部下孙铄的意见,放下身上的武器,步行出城,来到都亭住下,等候处理。

武帝知道石苞的行动以后,顿时惊醒过来,他想:讨伐石苞到底有什么真凭实据呢?如果石苞真要反叛朝廷,他修筑好了守城工事,怎么不作任何反抗就亲自出城接受处罚呢?再说,如果他真的勾结了敌人,怎么没有敌人前来帮助他呢?想到这些,晋武帝的怀疑就全部打消了。后来,石苞回到朝廷,还受到了晋武帝的优待。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告诉我们,将过多的精力投注到解释和消除误解,会消耗精力,增加麻烦,浪费时间,只要你确信自己是正确的,按照你所想的坚定地去做,别在乎他人异样的目光。因为“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时间长了,你会得到理解和证明。

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卷五

【释义】极大的真诚,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意思是真诚最能够感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