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3365100000030

第30章 文学的玉米花(2)

过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40年代抗战,50年代建国,80年代新时期文学,90年代努力与世界接轨的文学,这期间的中国作家,无论故去的,还是存活的;无论着作等身的,还是中途搁笔的;无论声闻海外的,还是知名国内的;无论被人追捧的,还是反响寂寥的……一句话,都处于同一地平线上,有先后之分,无高低之别,彼此都差不太多的。你既不比别人大得邪乎,别人也不见得比你小得厉害。如同玉米,可能有金皇后,大马牙,或农大八五一品种的些微区别,然而在淀粉,蛋白质,矿物质的单位含量上,其实,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拿玉米来譬喻作家,有点儿失敬。若说起中国作家膨化自己的努力,又觉得很类似玉米花的际遇。在铁筒里加温加压,然后,砰地一声,便在文坛这条麻袋里迸裂开来。有的爆裂得大些,便是大作家;有的爆裂得一般,便是中不溜的不上也不下的作家;有的爆裂得不好,或者压根儿就没有爆裂,便是不走运的,始终卖不出自己,只好向隅而泣,或怨天尤人的无名之辈了。

于是,作家的名或不名,大或不大,作品的优劣,是次之又次之的考虑了。文坛本是一块名利场,近二十多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能不能膨化?敢不敢膨化?大家就更加赤裸裸地追名逐利,更加肆无忌惮地比赛着膨化。应该起到决定作用的作品,倒不起什么作用了。

作家的高低,作品的好坏,视其膨化的程度而定,虽然是笑话,但大家都奉为圭臬,按其行事,便是世纪更迭之际的文坛风景。然而,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是宇宙间的铁的定律。膨化食品,只是增加了大于原物体几倍,几十倍的空间,营养成分,不会随着体积的改变而改变。一粒爆成足球大小的玉米花,和一粒没有爆裂的玉米,是没有差别的。同样,一部作品的膨化,一位作家的膨化,不管扩张到多么多么的大,他还是他,作品该卖不出去,还是卖不出去。

我就听说过,一位膨化起来的大师,他的一部膨化起来的“经典”着作,新书从印刷厂出来,还散发浓浓的油墨香味,直接就送到造纸厂的化浆池,一车一车地倒了进去。这可不是天方夜谭,目睹者再三说,“向毛主席保证”,言之凿凿。为什么要如此这般地追求膨化呢?我想,利益驱使,名位诱惑,是最大的动因,而当前到了不择手段的竞争地步,则是当代作家过多造成的。

时下,中国作家不是一般的多,而是太多。任何物种,孳生过于泛滥,生物链就会出现危机,文学社会,也是要讲究生态平衡的。

回顾现代文学的从容,能够沉下心来写出些认真的作品,便令我们这些后来人为之神往了。也许由于当时文学中心,上海,北平,作家总数不是那么多的缘故,尽管有互不相容的是非,有各自标榜的派系,但终究由于从业者足以驰骋的天地不那么局促,遂也有了一份大度,不一定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决绝不可。

我记得我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大约是上世纪40年代,在当时称为“孤岛”的上海。现在回想起来,读过的,留有印象的,以及在爱好文学的同学之间经常谈论到的作家,不会超过三位数。那时的中学生,也有文学社之类的团契,出于民族危亡的爱国热情,想到日本鬼子一进租界,肯定便是大东亚共荣圈的文学和汉奸文学的天下。所以,对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凡能搜罗得到的,无不辗转传阅,交流心得。因此,到图书馆里找寻《小说月报》、《新潮》、《现代评论》、《文学》、《创造》、《语丝》、《人间世》、《论语》,以及《东方杂志》等非文学性刊物,到福州路也就是四马路的书店和旧书摊,以及街头的租书铺,发掘如今被称之为现代作家的作品,便是社团成员的使命。尽管如此不遗余力地寻访,累计起来,这些作家的总人数,绝不会超过百位。

这个数字,连我自己也很怀疑。但是,据北京图书馆书目编辑组的《中国现代作家着译书目》(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出版),和这部书的《续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出版),现代作家的数量,恐怕只是当代作家的一个零头。这部根据北图现藏并补充其他图书馆的一些藏书编写而成的书,是一部权威性的着作。前书共收录阿英,艾青,艾芜,巴金,巴人,冰心,曹禺等五十位作家着,译编,校的图书近三千种,后书收一百二十八位作家着译三千四百种。看来,当时号称四万万五千万的中国人中间,充其量,也就只有区区百多位作家,是用不着恶性竞争,尤其不需要狂热地进行膨化。

从鲁迅所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卷》来看,他负责收集编选的作家小说作品,是除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个团体以外的作家的作品,共收三十三位作者的小说五十九篇。1935年至1936年间出版的这套《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发行),也是文学界和出版界的一件盛事。是从1017年新文学运动开始到1926年十年间的创作和理论的选集。全书共十册,作品有小说一至三集,散文一至二集,诗歌,戏剧各一集。因我手头没有这套书,以鲁迅编的这一集为准,粗略统计一下的话,也足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总数在百位数上下,是不会大错的。如果加上文学建设理论,文学论争,史料等其他各卷,也就二百人左右。

当代作家的数量,就实在惊人了,而当代作品的数量,就尤其惊人了。仅以年产长篇小说六百部至七百部的这个速度,中国是这个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国,是不用怀疑的。以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计,我记得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四次文代会上的一次统计,从建国开始到那时止,会员为三千人。二十多年以后,如今的会员已达六千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口为四亿五千万,作家约为二百名,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为十二亿,作家约为五千名(因为有的会员不一定是作家,因此不计在内),这样,两相比较,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这个国家,人口增长三倍,而作家却增长了二十五倍。

这种缺乏科学,失之严谨的统计方式,肯定不为研究者所取,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足凭信的,只是一个姑妄听之的毛估框算,一个略具参考价值的坐标系数,如果,退一万步,作家与总人口的比例,就算是增加了十倍,十五倍,其竞争之严酷,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就不得不逼得作家们削尖脑袋,或者打破脑袋去讨生活。若是想保住脑袋,那就得豁出脸皮,或者索性撕下脸皮,投身到毫不容情的竞争中去。譬如桌子上摆着一块蛋糕,你当然想吃,但你站在外围,你是绝对吃不上的,也许等人家吃完了以后,你再捡点残渣余滓。因此,首先,你得挤进围着这张桌子的座位上,这样,你可以分享到你的一块;其次,你若是挤掉你身旁座位上的人,你可以切得更大的一块。至于怎么样占住两张或三张凳子,这就要看你膨化膨化再膨化的能量了。因此,生命不止,写作不息,膨化也就要进行到底的。

1935年鲁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写了几句《编选感想》,文字不多,抄录于下:

这是新的小说的开始时候。技术是不能和现在的好作家相比较的,但把时代记在心里,就知道那时倒很少有随随便便的作品。内容当然更和现在不同了,但奇怪的是二十年后的现在的有些作品,却仍然赶不上那时候的。

后来,小说的地位提高了,作品也大进步,只是同时也孪生了一个兄弟,叫作“滥造”。

大师所以被称做大师,第一,他的先知先觉,第二,他的话,也包括他的作品,不那么快就过时。鲁迅六十多年前说的这番话,至今还是很有针对性的,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也是他至今仍旧被人讨伐的原因。不过,在他笔下的,那个名叫“滥造”的孪生兄弟,这些年来,可有出息了。一个个,一位位,一尊尊,从作品,到人品,从形而上,到形而下,已经进入全面的,彻底的膨化状态之中。若是先生还活着,我想如他儿子周海婴所回忆的那样,闭嘴,不做声,或者,爽性去坐牢,倒不失为求得一份安生的万全之策。

再见吧,文学的玉米花,祝你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