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家的攻守之道
3362100000009

第9章 大爱之道(3)

我们涉足的时代,已日渐变成一个追逐感官快乐,处处以钱论英雄,义利之辩销声匿迹,美德难有好报的时代,爱心的缺失导致心灵的空虚。生活中的各种厌倦感,叫人丧失了不少怜悯之心,却还在四处寻觅人生的幸福,孰不知,叔本华早有所言:人类幸福的一个敌人就是厌倦。由生活的厌倦到焦虑的最痛苦形式孤独和被抛弃感,时时困扰着人们。在如此精神状态下,直面那些挣扎于贫困线上的失学孩童,同情心已在行叹复坐愁的焦虑中变得麻木,责任感亦在怨天更尤人的不满下推给政府,忘记了在爱与意志的每一个行动中,我们都同时既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又塑造着我们自己。兼爱之心的奉献,能帮助一个人战胜孤独变得充实,在自己肩起一份责任之际,还能如那马斯洛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中所云的:“每次承担责任就是一次自我的实现”,实现的是自我合群的本能与爱的本性,唯此方可共创一个好心有好报的高协同社会。

兼爱的本质是一种意志行为,是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另一个生命的心。在老庄的生命哲学中,爱的本质就是去伪存真,重构内心的敦厚纯朴,这是“爱人利物之谓仁”的做人之道。所谓归真,无非是回归到人的天赋的自然理性。卢梭曾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里说过:“自然既把眼泪赋与人类,就表示出:它会赐与人类一颗最仁慈的心”。这颗仁慈之心便是兼爱之心,它维系着人类的存在,调节着每个人的生命活动。

但是社会性的兼爱与自然的亲亲之爱是有别的。兼爱是一种艺术,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就一再强调:“它(爱)需要知识和努力”,“爱是一种艺术,正象生活是一种艺术一样”。这门艺术是每个人终身学习的,掌握得如何关乎自身的处人处世之道。所以,罗素又会忠恳地说到:“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并直言:“没有知识的爱与没有爱的知识,都不可产生高尚的生活”。兼相爱作为社会化行为,是靠人的知识化引导出来铸就人间真情共享诚真生活的。这恰好是我们传统文化一直视教化为重心的原由之一。让我们学会兼爱,在捐资助学的行动中,同唱一曲《爱使我们相聚一起》,让“我们手拉手将这份爱继续,爱使我们相聚一起”,用共同的行动为兼相爱做出一个注解。

五、爱让我们快乐

只爱自己的人,注定了一生的孤独;只爱别人的人,世间少有。无私,高洁如天山上纯白的莲花;既爱自己,又爱别人的人,才能在尘世中生存。

墨家认为人是在爱别人的过程中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因而爱和利是相互依存的,这种思想虽然有些功利,和儒家耻言功利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但墨子的学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现在所生存的社会,更是充满了利益斗争,人们都想从别人那里获得爱和利,自己又不想付出爱让出利,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和墨子的功利主义是又本职不同的,墨子主张的功利主义是在付出爱的之后得到利,“兼相爱”是“交相利”前提,只想得到“利”而不肯付出“爱”的思想是墨子所批判的。

这就需要我们考虑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兼爱需不需要回报和感恩?

墨子提倡兼爱的本意是要人们无私的去爱别人,自然就不会苛求别人的回报。从付出者的角度来说,是不需要得到回报的,如果是为了别人的回报才去付出,那就违背了墨子兼爱思想的本意;而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是需要感恩的,我们在接受了别人的关爱之后,要怀着感恩的心情,要知恩图报,即使我们不能直接给付出者以关爱,但我们可以把这种爱转移给另外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能够在这扮演好这两个角色时,整个社会都会笼罩在温馨的兼爱光辉之中。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天真的人认为只要付出就有回报,现实的人说付出不一定有回报,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回报与付出不一定成比例,总之人们把付出与回报之间的联系看为必然,如果付出小于回报,则认为自己占到了便宜而沾沾自喜;而一旦付出小于回报或者二者相等,就会觉得自己吃了很大的亏得不偿失。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意识到,付出是一种慷慨,回报是一种美德,两者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有紧密的联系,但不是必然相关而应该是各自独立的!

墨子所提倡的“兼爱”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这种爱是一种过程、一种付出、一种奉献、一种服务。我们无私的付出自己的关爱,成就的是对方,圆满的是自己。而且,这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是爱众生的大爱而不是私爱;是一种平等的爱而不是有选择的爱;是一种只知付出而不求回报的爱;在这种清净而没有欲求的爱面前,人的灵魂被净化。

很多人为别人付出自己的精力、物力、财力都是心甘情愿的,是真心的帮助别人,并没有去想过自己帮助过的人有朝一日能回报自己什么东西。这样的付出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升华。别人回不回报是别人的事,而是否愿意付出却在于自己。

为了回报而作出的付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付出,就好像时一场生意,像某人拣到一个钱包,他交给失主的时候,向失主索要酬劳,这是变了质的付出。这样的人也称不上是完人甚至不能说是好人。虽然丢了钱包的物主应当给拣到钱包的人一些回报,但是为了回报而做的付出是卑劣而低下的,根本不能称之为付出。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报道:

一个人开了家店,用低价收购人们捡到的他人遗失的东西,店主在确定失主后,要求他们花钱赎回自己遗失的物品。在转手的过程中赚取利润,而他的店名却是“助人为乐”。

在我们为这个店主奇思妙想的生财之道所叹为观止的时候,是否更应该想到,用这样的方法牟取利益是否符合社会伦理道德,当他把回报作为付出的目的时,他所谓的“助人为乐”其实就成了“赚钱至上”。

人生的许多不如意都因为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不对等,其实我们应该想到,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最起码体验到了帮助人给自己内心带来的充实感。如果我们一定想在付出自己的关爱之后得到别人的回报,那就先用自己无私的爱去帮助更多的人,并且对自己帮助的人说:“我需要你的回报,这个回报就是向和你一样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在这样一次次付出自己的爱之后,我们会慢慢发现,爱会在这个世界中传递。当有一天我们身处困境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伸出关爱之手的人,可能在帮助我们摆脱困难后对我们说:“我需要你的回报,这个回报就是向和你一样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难道这不是最有价值最珍贵的回报吗?

爱自己与爱别人,看似矛盾,但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自我们呱呱坠地起,便凝聚了亲人的爱与希望。父母的爱,是天凉时提醒我们添衣的唠叨,是午夜为我们轻轻盖上的被子,是冬天里一针一线打织成的手套。难道你忍心看到他们担心的面孔吗?你忍心看到他们因为你的感冒而皱起的眉头吗?不忍心的。因为你爱他们。正是因为你爱他们,所以你要爱自己。

当你爱别人时,同时也在爱你自己。爱是一种快乐的付出,在爱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满足而觉得幸福。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不爱别人,那么别人必然也不会爱你,失去了爱的生命是苍白的。没有别人的爱,生活便是一摊冰冷的水,毫无生气,落寞,并且痛苦。所以,我们必须去爱别人,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把爱传给别人,其爱别人时精神上便得了安慰,尤其是别人对你的爱予以回报时,那更是一种幸福。所以,生活于尘世之中,我们要去爱别人,才能更加的爱自己。

特蕾莎是一个心中充满爱的天使。她爱别人,正是因为这样,别人才会那么爱戴她,她才能如天使一般。而她在爱别人的同时,也在爱着自己,她爱自己的梦想,爱自己的信念。为了帮助穷人,尽管她耗尽了一生的青春,但她却换来了永恒的不变的爱。

很多时候,爱自己与爱别人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这种心与心之间的关怀是同时存在的。正如同一株植物的叶和花。绿叶爱红花,为它遮阳,为它挡雨,因为失去了花,绿叶便无存在的价值。红花也必定是爱绿叶的,若不爱绿叶,谁来为它点缀?谁来衬托起它的美?

在这苍茫的大地上,在这无边的蓝空下,我们都长在地球这棵大树上,叶与花,花与干,干与根,只有互相关爱才能欣欣向荣,才能枝繁叶茂。爱自己与爱别人,正是这种关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爱,让我们更快乐!

六、爱的最高境界

爱自己人容易,爱陌生人是很难的,所以爱的最高境界是爱陌生人。墨子要求我们用博爱的心灵去爱身边每一个人,去爱认识的和陌生的所有人。

然而,说和做之间毕竟还有着很大的一段距离,从理想到行动需要付出很多。尤其是在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热播之后,更是让很多人产生了误解,对陌生人的态度更加偏激,几乎把陌生人同坏人画等号,更有甚者,不分青红皂白地冷淡、怨恨、反感陌生人,更别提去帮助陌生人,关爱陌生人了。

09年初,中国红十字总会面向全国招聘一名副处级工作人员,并公开承诺重能力不重学历,重人品不重资历。由于待遇丰厚,再加上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时应者如云。仅招聘信息公布当天,网上报名人数就已经达到二千七百多人。

经过严格的初试、复试、政审、体检,只有三人进入了面试,由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海京先生亲自主持面试。

面试开始了,在问答与抢答环节,三个年青人思维敏捷,沉着大方,见解独到,真可谓是一时俊杰,难分上下。听到精彩处,王海京秘书长也不禁频频点头,面露赞赏。

最后一道题,播放的是一段视频:一个年青靓丽的姑娘,轻扬着马尾,穿过马路。突然,一辆大卡车疾速冲过来。眼看惨剧就要发生,她旁边的一个小伙子猛扑过来,推开姑娘,自己却倒在了血泊当中。

王海京秘书长说:“这是1999年发生在山东济南的一场真实的交通事故。现在请你们根据画面中的蛛丝马迹,来判断这个小伙子与这位姑娘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