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的生存之道
3361900000002

第2章 老子和庄子的智慧人生(1)

和谐稳健,值得终身奉行的道家智慧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儒家和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学说表现出自强不息,积极有为、锐意进取和入世的人生态度,它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漫长的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曲折和坎坷的。当人们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建功立业的志向受阻时,当各种不幸或灾难来临时,当人们为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所困扰的时候,他们需要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以便从沮丧、消沉、痛苦等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重新调整人生的航程。

而道家的思想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道家提出的顺应自然、超然物外,守朴尚俭、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和不以物迁的行为原则与道德要求,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指导人生、净化风俗、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而且,时至今日,其中的思想精华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彩。在今天,我们通过对道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使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赋予其时代意义,从而引导人们超越世俗的名利地位或一时一事的成败得失,“不为物累”、“安时处顺”,以“体道”、“悟道”为价值目标,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中实现心理平衡,并在生活工作中为我们所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生万物,顺道而为的朴素精神

“道”是道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范畴,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又是统领、支配天地万物和人的法则:“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者,万物之所由也”。由于“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因此人们必须遵循道的规律来行动:“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尊道”而“不敢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以求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庄子·养生主》中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强调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重要性,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进而利用为我们所用。

(二)率性而为,探究真理的人生旨趣

《庄子·至乐》篇中说:“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这句话告诉我们,万物各自有自己的特性,各有好恶长短,应该充分认识和应顺万物的自身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自己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无待”于任何力量的主宰。

《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一个较典型的例子,在庄子看来,“技”主要是谋生的工具,它是与世俗的功利联系在一起的,而“好道”、“率性”则是超越了功利层面而达到了精神的升华和人性的觉醒,它涵蕴着一种乐于探索的可贵精神。

(三)包容万物,公正无私的人生倾向

宽容精神是道家学派的共同倾向,《道德经》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圣人能够包容一切,兼收并蓄,因性而治,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庄子》认识到到个体的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故书中强调“百家众技皆有所长”;《淮南子》亦强调应充分认识人才的特性,使天下之才“大小修短各得其所宜……无可弃者”。

兼收并蓄、中立不偏的主张体现出道家对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追求,弘扬这一精神是极具意义的。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各自的知识背景、看问题的角度、思维方法、知识结构等差异而导致不同的结论或观点,但这一切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世界的不同侧面,即使是谬误,也能从反面给人以启迪和教训。因此,尊重并能够宽容地对待这一切,允许各种意见或学派的并存和自由争鸣,才能促进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克服片面性,取长补短,促进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四)不为物役,宠辱不惊的独立风格

道家主张超越世俗的物质欲望,倡导淡泊名利、俭啬寡欲的人生态度。老子告诫人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要为财货物欲或名利地位而抛却人格,丧失自我;庄子反对“丧己于物”。这种价值取向,不是来自外在的权威或压力,而是出自主体对生命的珍爱、对自然的热爱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道家还认为,人生的真正幸福或快乐不在于外在的感官享乐:“借外物以乐之,外物虽丰,哀亦务矣。有主于中,以内乐外,虽无钟鼓,乐已具矣”。依靠外在的物质享受所获得的快乐是短暂而且浅薄的,“有主于中”的精神充实和“以内乐外”的精神快乐才是持久和可贵的。这既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宠辱不惊的心理调适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意志薄弱者因为随之而来的荣誉、地位变得忘乎所以,在鲜花和掌声中走向平庸甚至陷入深渊。而不为物累、宠辱不惊的恬淡心态则可帮助人们从容坦荡地对待人生历程中的成败得失,既能从挫折和失败中较快地摆脱出来,又能在成功的喜悦中保持清醒和冷静。

(五)处厚尚朴,去伪弃诈的价值观念

老子视“朴”、“厚”等品质为最高的理想道德,主张保持淳朴天真的自然本性,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本质和规定性,“见素抱朴”,渴望改变浇薄浮华的世风,使天下“复归于朴”。

道家求真尚朴、去伪弃诈的思想是针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带来的虚伪欺诈等各种弊端而提出来的,它启示人类:文明的进步不应该限制约束人类的自然本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合乎人性,如果高科技的发展不以道德和人性为标准,势必造成灾难,甚至带来人类的自我毁灭。

老子,后世研读千年,何许人也?

老子,姓李,名耳,又叫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之先河,创立了可与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相抗衡的道家学说,对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虽大都有所涉及,但记载的并不多也不详细。时至今日,大多数人认为,对老子生平记载稍多的还是《史记》。其中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对于老子有这样的记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关于他的出生,充满了神话色彩,有种种不同的版本。据说老子出生时,他的母亲感应到天空有一颗大流星入腹,怀孕十一个月之后才生下老子,他母亲却因难产而死。又有人说,老子的母亲怀了他七十二年才剖开左腋生下了他,一出生就是白发苍苍,所以才叫老子。后世的另一种为众人所普遍采纳的解释是,“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但是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详。

据记载,老子有一位知识渊博,对许多问题都有奇特而独到的见解的老师,名叫常枞。常枞是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学者,他学识渊博,教诲学生孜孜不倦。而且常枞对李耳的教导都要李耳自己去体悟。他告诉老子,人在经过故乡时要下车,表示不忘故旧根本;在高大的树旁经过要弯腰伛背,以示其对长辈的尊敬。

有一天,常枞病了,老子去看望他。他俩便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常枞张开口问:“你看,我还有牙齿吗?”老子看看说:“没有了!”常枞吐着舌头问:“那么,还有舌头吗?”老子说:“有,有,舌头还在!”常枞问:“你懂得我的意思吗?”老子说:“懂了,就是说,坚硬的已经掉了,柔软的还在。”常枞高兴地说:“好,好!是这个意思。”于是,老子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

老子研读《尚书》的时期是他思想发展的成熟期。当时的老子已经声名鹊起,许多学者都慕名前来讨教。据说孔子就专程前往洛邑向老子问礼。他们在庙堂阶前看到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孔子就象老子请教,背后的铭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什么意思。

老子告诉他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你的娇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你的,就这些罢了。”

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老子不但满腹学问,据说还十分长寿,活了二百多年,并被广纳贤才的周文王请到朝中,委以西伯之职,主管国家存藏的竹简(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

后来武王继位,老子负责记录朝廷朝政议论。当时等级森严,除武王可伏几而座外,其余的朝臣们只能无依无靠地席地而坐。然而,老子却被特封为“柱下吏”,可依柱而坐,来记录政事。

到了成王执政的时候,老子被派出使西极大秦、竺乾等国,他到处讲学,颂扬周德。由于这位仙风道骨的长者,学识渊博,今人钦敬,所以,各国的君主朝臣都尊称他为“古先生”。

轮到昭王执政,老子事周已近百年。料知将要干戈四起的老子,再也忍不下这尔于我诈的争斗,于是,他辞去朝官,骑了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去昆仑山隐德修行。

老子在经过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去,于是请老子著书,老子挥手写下了五千字,也就是他留给后人唯一的著作《道德经》,或者称为《老子》,在这本书里他阐述了道德的本意,然后悄然离去,以后再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神话中的老子,华夏传承的经典

关于老子的传说很多。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老子是一个显赫的人物;在《封神演义》中,洪均老祖亲传的三大弟子——原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分别创立阐、道、截三教,老子为道教教主。至于老子到底有多大本事,当时并没有人知道,因为他留下的《道德经》太过玄妙,后世的人们在景仰之余相互传诵,越传越奇,逐渐把老子捧为寿与天齐的神仙,并用神话的方式把他描述出来。

在我们熟悉的《西游记》中,老子被称为太上老君,连玉皇大帝也让他三分,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掷出金圈,将孙悟空打晕。后来唐僧西天取经时,太上老君的炼丹童子和青牛都可以到下界横行无忌,孙悟空虽然自称“齐天大圣”也奈何他们不得。

老子是一个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宗教史上都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老子本身是人,但要从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和祖师爷,老百姓们尊称为他为老君爷。老子从人到神也有一个历史衍化过程。唐代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不是突然而来,因为早就有“太上玄元”的名称。从司马迁讲“盖老子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来看,说明西汉时已流传着老子修道养寿是活了几百岁的活神仙了。东汉边韶《老子铭》里说:“老子先天地而生”,又说“老子离合于混沌元气,与三光为始”。老子在后汉时期已经完全神化,成为尊神、教主,所以汉桓帝把黄老与浮屠并列,前者是道教的教主,后者是佛教的教主。这里所谓的“黄老”就是指的老子。因此在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命中常侍左官到苦县(鹿邑)去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年)桓帝在濯龙宫亲祠老子。可见这时侯老子已经成为神圣的教主。现在全国各地都有道教宫观,鹿邑的太清宫始建于汉延熹八年,老君台始建于唐初,香火久盛不衰,老子以太上老君受到群众的尊奉。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和精神并“一言以蔽之”者,毋庸置疑,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或者称为《老子》〕。它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仅用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就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而且内容方面还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被誉为是百科全书。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深邃的天人之际的哲理,以及独特的辩证理论,两千五百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且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道德经》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从古至今注释者三千余家,出版发行量居世界第二。当今,兴起了全球的“老子”热,老学研究空前高涨。最近几年各地连续召开国际性的老子学术研讨会议。

老子的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也具有启迪意义。他提出了作为人生价值根源和基础的“道”。老子的“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种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就成了人的行为和处世方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主张人应顺其自然,反对人对自然的掠夺。在个人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上,老子提出“无争”的处世原则,主张挫脱解纷,和光同尘,反对争取功名利禄,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在个体生命的自我完善上,老子提出了“深根固柢”的“长生久视之道”。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和生活都提供了积极的智慧。

老子,满世界的朋友和知音

老子的这一团紫气,在中国飘了几千年,又飘出了国门,给世界带去了智慧的荣光。

罗马天主教教士波捷第一个用拉丁文翻译了《道德经》。

1891年俄国圣彼得堡一位出版家询问托尔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Ⅱ向最大。他回答说,受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很大”,而受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在他的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认为我的道德状况是因为读孔子,主要是读老子的结果。”托尔斯泰非常喜欢老子,后来他开始翻译老子的言论,可以说《道德经》在俄国的流传,早期得力于他的编译本。这样,俄国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文学家成了中国古代大哲人老子的知音了。

老百姓需要老子,因为老子对于受伤的心灵的抚慰是一剂良药。

政治家也特别喜欢老子。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这就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煎一条小鱼,要慢慢地将它煎熟,要自然而然,不要多翻动,否则就使鱼破碎得不成样子了。据说美国的一位总统就很欣赏老子的这一智慧,他在“国情咨文”中就用这一理念来指导美国那时的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