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的生存之道
3361900000001

第1章 代序

曾经的道家思想,现实的生存之道

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涉及到医学、养生、建筑、美学、处世、管理等方方面面,本文中我们主要对道家思想的影响作以下几方面的考察:

首先,道家思想与和谐发展。

道家强调要顺应自然之道,遵循客观外界的规律,又强调率性,即顺应人的内在本然之性,重视个性的发展。要与“大道”这一自然社会的总规律相适应,在这一前提下发展自己的本性,而不能随心所欲,强作妄为。这一思想为个体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将率性与顺道相结合,率性而行是以顺应客观规律为理论前提的。正因为如此,道家在大谈抱朴守真、率性而行的时,又强调顺应自然、柔弱不争、崇俭抑奢,体现着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遵从,体现着协调人我关系、协调人群关系的自觉性。

此外,道家“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知止不殆”的告诫和“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观,皆有助于人们克服人类与自然对抗、人类万能以及滥采滥用自然资源等错误观念或行为,自觉地调节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在天人和一的基础上求得社会的进步与持续发展。

其次,道家思想与调适心理。

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道德心理学认为,道德对心理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故这种心理平衡能力与个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立人格,精神充实,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容乃公”的宽阔胸怀,以祸福相倚,有无相生的深邃智慧,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应“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这就促使人们运用道德矫治手段,以这些思想原则及时地调节心理失衡,从容坦荡地对待人生历程中的成败得失,保持必要的心理平衡。

在社会生活中,宠辱不惊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素质。很多意志薄弱的人在取得一些成功之后往往会随着随之而来的荣誉、地位而变得忘乎所以,在鲜花和掌声中走向平庸甚至陷入深渊。只有具备了宠辱不惊的心理调适能力,百折不挠、不畏艰难、不计功利、不怕压力、富于牺牲精神、敢于坚持真理的人,只有豁达乐观、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深刻而持久的成功。

第三,道家思想与协调人际关系。

老庄抱朴守真、谦下不争等思想主张来自于对社会、人生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因此能够在协调人际关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说,抱朴守真,就是要以一颗纯真无欺的诚心去对待他人;谦下不争就是要谦虚谨慎,尊重他人,不争私利,不恃己功。人际交往是双向互动的,俗话说,人心换人心,诚恳、谦让等友爱的言行,往往会引起对方相应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另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坦露心声,又有利于交往双方加强交流,加深理解,相互取长补短,形成道德认同,从而实现个体道德的升华,促进并保持人际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与社会环境高度协调,与他人高度协调的和谐状态。

第四,道家思想与抑奢戒骄。

道家告诫人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里所说的“不知足”、“欲得”是指对财富、权势的贪恋和追求,意在揭示贪得无厌的物欲对于人的危害。故其又明确指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主张要自觉地避免盛满。“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应该效法“功遂身退”的“天之道”,崇俭寡欲,柔弱不争,谦下谨慎,才能保持常德,扩充常德,才能保身保家,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历史上,谦受益,满招损;奢侈者败,俭约者兴的教训真是数不胜数。唐太宗崇尚道家思想,崇俭抑奢,求谏讷谏,“自守谦恭”,推功于臣下,终于达到了天下大治。隋炀帝骄矜自用,驱天下之民以足己之奢欲,终于落得“率土分崩”的下场。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着老子戒奢、戒骄的训条,促使其发挥着较强的社会警示功能。

奢侈挥霍是精神空虚、理想低俗的表现,而不知适可而止,挥霍无度,往往又会令人丧失奋发精神,见利忘义,以至出卖自己的灵魂,甚至触犯刑律,身败名裂,而自恃富贵,目无法纪,肆无忌惮,则更是自取其祸;骄傲自大是浅薄无知、目光短浅的反映,如果不尊重他人的意见,事事处处自以为是,唯我独尊,排斥异己,则必然极大地妨碍自我的进步,损害他人的利益,从而招人怨恨,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成为众矢之的,众叛亲离。老子以其敏锐的目光和精炼的词句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立身处世的基本法则及其相应后果,这就促使人们时时反省自己、谦虚不骄、广采众长、持中有度、廉俭自律,促进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最后,道家思想与淡泊无求。

道家要人们淡泊名利,俭啬寡欲,“不为物累”、“不物于物”。努力体认大道,与大道合一,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圣人境界,这就是一个精神超越的过程。从积极的方面发扬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善利万物而不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超越世俗的物欲和名利的羁绊,避免为财货物欲或名利地位而抛却人格,丧失自我;要求我们将生命看作一个过程,将个人一时的成败得失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去认识和度量,从而使人们的胸怀更为宽广;激励人们克服环境的困扰,争取更高意义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