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的生存之道
3361900000016

第16章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智慧(2)

历朝历代的用人经验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好坏,能力的强弱不是听他个人说得怎么样,少数人说得怎么样,而是看他干得怎么样,多数说他怎么样,标准只有一条,凡是干出成绩来的,就是好的或者是比较好的;凡是干不出成绩的甚至走一处败一处的,就应该认为他是差的或者是比较差的。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的政绩要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弄虚作假编造的一连串数字显示的政绩。

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聪明的领导人在用人这一点上也应当看到每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用其长,避其短,这是事业成功应该必备的条件之一。

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的领导人常常为得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而苦恼。事实上,只要明白人无全能,物无全用的道理,用伯乐相马的真心耐心,发现挖掘身边的人才,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何愁人气不兴旺、事业不发达?作为个人,常常因自己的才华得不到赏识而苦恼。事实上只要尽己所能,踏实肯干,在能发挥出自己才能的岗位上持之以恒,就会有所作为,不要朝三暮四,有真才卖学,走到哪里都有用武之地。

抓大放小,有的放矢,治大国若烹小鲜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之。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第六十章》

【智慧细语】

治理大国之道与烹调小鱼之道可以共通比拟。以道的范式君临天下,各种妖异的存在就不再显得变化莫测。非但它们不再显得变化莫测,即使变化莫测也难以伤人。非但它们的变化莫测难以伤人,圣人也不会去伤害它们。大家互不相伤,所以就推重同道之德而在道的莅临下和平共处。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的这句话流传甚广。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家们,而且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要人物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说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在《国情咨文》中引用过老子这段话,用以阐述论证他的治国谋略。法国也曾有一位女政治家,直接把老子思想作为其参与竞选的指导原则。

“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是治理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就像煮小鱼一样。只能将调味、火候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躁,不燥动;这样煮出的东西,才能色鲜味美;如果火候不对,调味不对,心烦躁,下锅后急于翻动,最后煮出的东西一定“一包糟”,色、香、味什么都没有了,肉也碎了。统治者治理国家,企业主治理企业,道理跟烹煮小鱼一样,不要常常翻弄。因为,一个工厂几十人至上万人,国家几亿人,如果制度朝令夕改,老百姓就无法适应,大家的行为无所适从,就不知该做什么才好,人心即乱,社会就大乱。如果制度稳定,职工就会心情稳定,就会专心于工作,就更加容易出大成果。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无为”思想的进一步具体化阐述,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展开。对此,老子继续阐述了这样做的结果。他说:以烹小鱼的方式治大国,“以道莅天下”,连鬼神都不会“伤民”了:不仅鬼怪不“伤民”,圣人也不“伤民”;为什么圣人也不“伤民”?因为他像烹小鱼一样在治国,怎么会于民相伤呢?这样,鬼神和圣人都“不伤民”,“故德交归焉“。意思是,人民就可以享受到“德”的恩泽了。这样,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时,天下也就大治了,民安国泰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思想运用在我们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情形和原理也是一样。治厂如治国,就企业而言,企业规章、大原则不能变,只能因时间推移、市场演变和大小、软硬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小调整”和“小改变”。企业只要抓住了大的原则,制定了大的、基本的规章制度,使企业有了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运行轨道,在通常情况下,就应当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基本的东西是正确的、较为完善的,就不要轻易去“翻弄”它。

作为一种由“道”发挥出来的治国(治厂)思路,“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对一个企业领导者来说,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1)按照“道”的思想,提高领导者素质。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首脑”的素质怎样,往往决定了企业(国家)的命运。那么,按照“道”的思想来提高领导者素质,讲的是领导者除了应具备各类或某类专业知识而外,要做领导人,就还得增加一门新的学问,那就是对“道”要有认识,对“道”的各种法则要有认识,对“道”的哲学原理及在当代的运用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思考。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道”所反映的是一般规律,这一点在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那里,都有过很多论证。而“治大国若烹小鲜”又表达了“治理”上的一般规律。但是,要真的理解“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还是得从对“道”的领悟开始。理解了“道”,理解了“无为”,对“治大国若烹小鲜”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2)企业领导要亲自参与顺应规律的工作,并在这项工作中亲自主持“火候”。“烹小鲜”并不是一点也不翻动,该翻动时,还得翻动。这也是客观规律。企业家要带领整个企业顺应这些规律去发展,他必须亲自站到规律面前去,引导企业行为朝着顺应规律的方向发展。

(3)企业领导人应当崇尚规律,要“以顺应规律为重”,而不要以个人欲望为重。煎烹小鱼,就要尊重烹小鱼的方法。领导者在面对诸如利害得失荣辱兴衰的对立选择时,要站在顺应规律一边,不可站在自身贪图等主观欲望一边。面对企业管理,要扩大知识面,要在大的方面,根本的方面做文章。“治大国若烹小鲜”,就反映了治国治厂的规律。企业领导人,应当努力掌握这条规律,并在运用中使之具体化、现代化。

(4)企业领导在用人问题上,也不可过分“翻弄”。任何企业都会涉及到用人问题。用人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是企业成败的一个内部关键因素,不可不作讲究。根据“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企业首脑在用人问题上,也应当采取“无为”的立场,坚持“烹小鲜”的态度和技法,不要随时乱“翻弄”。一般而言,企业在发展干部队伍时,一开始就应将干部的基本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看清看准。经认真考核、试用证明其胜任并合符企业道德要求的,就应大胆任用,只要没有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应长期使用,支持其开展工作。工作中即使出现小的失误,也应宽容、谅解,协助其纠正。而对那些过不了考核关、试用关的,或者过不了道德关的,坚决不用。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总地讲,“治大国若烹小鲜”,用在企业用人问题上,就在于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任人唯贤,创造宽松、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

(5)企业家在项目选择上应采取的态度立场。根据“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企业经营项目的选择,也应采取“无为”态度。确定一个项目究竟是该上还是不该上,应依据“是否是社会众生的迫切的利益需求”这一准则来决策。属于社会众生的迫切需求,急众生所急的项目,就上,反之不上。一旦决定,不要轻易改动。朝秦暮楚,东一下,西一下,是办不成事的,结果只会是负面的。只要认定所选的项目是社会众生所需要的,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条件,又是办得到的,认准了,选定了,就应“守中”、“抱一”,按照既定的道路,脚踏实地,坚韧不拔地前行。如果了解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就要义无反顾地为之奋斗,使该产品早日问世。凡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要尽最大努力去做,这样一定会有好结果。相反,如果我们“这山望着那山高”,成天忙于变更项目,过分有为,也就违反了“烹小鲜”的规律,结果一定是“一团糟”。

无所作为,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

【道者说】

“无为为之之谓天。”

——《庄子·天地》

做事而无意叫做天然。也就是“无为”、“无所作为”。其实,许多事都是在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下解决的。一切随性、随缘、随自然,才能够得失泰然。

老子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也就是要求统治者实现“无为而治”。实现它的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无为而治”是指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后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后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有时候,一个人越想有所为,就越不能有所为。你如果不与人们去争,恬淡无为,反而必有所得,不争之争反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庄子说:“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雌柔的本分,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一样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于昏暗的本分,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就没有过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下的本分,甘愿当天下的川谷。甘愿当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能得到充足,回复到自然开端的朴素、纯真的状态之中。”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能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茫。这就是主张以柔克刚、以弱克强的阴柔手段。用无为治国,以不争天下而得天下为策略。这是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谋。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忙得抽不开身,甚至忙中出乱,越忙越乱。

当然,无为之前必须要做好无为的种种准备。无为决不是叫领导者完全撒手不管。而是要领导者从长远出发,高瞻远瞩,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然后再一步一步的去实现。

黄帝的百战征讨,周公的礼典政制,秦始皇的修筑长城,隋炀帝的开掘大运河,都是为子孙后代的伟大行动。它们都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千秋后世,如果他们没有远大的雄图和计划,就不会有那样大的力量,也不会取得那样巨大的效果。

同时,在一个远大的计划之中,每一件大事都有它的计划,分门别类,按部就班。而每一个计划又有若干阶段的独立计划,每一个独立计划,前后彼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相互衔接的。

计划中又有按时期、种类的分别计划,国家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一个人有一生的计划,一年的计划,一日的计划。一件事又有一件事的计划,然后按计划行事,按时计工,自然有所成就。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把齐国治理得有条不紊,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小国。后来,只剩下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于是,齐国又准备征服楚国。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攻打楚国。担任宰相的管仲却连连摇头。他激动地对大将军们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够一阵拼杀的。齐就粮草而言,得把辛辛苦苦积蓄下的粮草倾仓用光;更有齐楚两国万人的生灵将成尸骨!”

大将军们哑口无言,都用询问的目光注视着智慧超人、功劳卓著的管仲。管仲却不慌不忙,带领大将军们看齐人炼铜铸钱去了。

一天,管仲派100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两枚铜币就买一头。管仲派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齐商人开始购鹿,3枚铜币一头,过了10天,加价为5枚铜币一头。楚国成王和大臣闻此事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10年前卫国的卫懿公好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正蹈其覆辙。他们在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们好坐得天下。

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10枚铜币一头。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如此之高,纷纷做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不再种田;连楚国官兵也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

又一年,楚国遭到大荒,铜币却堆成了山。

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管仲已发号施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粮商。

这么一来,楚军人黄马瘦,大大削弱了战斗力。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之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大有席卷残云之势。楚成王内外交困,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

管仲不动一川,不杀一人,就制服了本来强大的楚国,为东周列国赢得了一个安定的时期。后来,有人把管仲这次用的计策称为“买鹿之谋”。

古人说:天地以顺为动、所以日月就以四季更替而不差失;圣人以顺为动,所以刑罚清明而人民归服。阴阳以顺则豫,天地以顺动而有规有序,圣贤以顺动就能正直,国家以顺动就能富强,战争以顺动就能取得胜利,全人类与天下所有万事万物以顺动就能宜而可止,达到至善。宜就适当,适当就真实无妄,真实无妄就不停息,不停息就久远,久远就宽厚,宽厚就高明。这样不见自彰,不动自变,不战自胜,不争自有,无为自成,无私自大,就是顺应的功效。

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对于当权者,老子所提倡的“无为”与“清静”,

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不要实行令下属负担很重的任务;

第二,应该尽量少施行命令或指示;

第三,对下属的各种活动尽量避免介入或干涉。

只有这样的“无为”,才是真正聪明的管理之道。

作为领导来说,想要在历史上写上光辉的一页,最上乘的成功秘诀在于顺应,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小为大,以卑为高,以辱为荣,以屈为直,以不争为争。不过,也不能完全无为,因为这可能使一个整体变成一盘散沙,使整个局面失去控制。掌控关键环节,放宽边缘部分,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个人,在有为中有所不为,乐在其中。

智者善断,慧眼识人,教你如何识别千里马

【道者说】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以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庄子·列御寇》

【智慧细语】

对于君子,让他到边远地方看他是否忠诚(于君);让他在近处工作看他是否尊敬(上司、师长、贤达、老人);让他处理琐事看他的才能如何;突然提问问题看他是否机智灵活;给他短促的期限看他是否守信;把财务委托给他看他是否廉洁;告诉他危难以观其节操,是否遇难不乱临危不苟;让他喝醉以观其仪态和原则性,看他酒后失态乱来不;使男女相处以观其贞操,看他是否好色喜淫。经过这九种考验,那些坏人就检验出来了。这九条识人法是值得后人、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人们谨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