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幸福中国
3358100000030

第30章 幸福中国的信心与期待(2)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不同国家、民族都曾有人对这种理想社会作出过各种各样的描述。空想社会主义者明确使用了“和谐社会”这个概念,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消除阶级、城乡、脑体之间的对立和差异,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还不能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高度和谐,但我们的社会已经具备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前提和条件,是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的。从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就是逐步实现社会和谐并走向更高层次社会和谐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将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阶段。

有人说,“和谐社会”就是“适合人类居住的”社会。“和谐社会”明确指出了共同富裕时的社会形态,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赋予发展概念以更加丰富、全面的内涵,进一步升华了共同富裕的理想。发展既是指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既是指当前的发展,又包括可持续发展;既是指社会进步,又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从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和发展。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突破。从2002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倾向。“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谐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但是我们也要清楚,今天,我们国家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公平。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定要公正。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等等都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只是社会和人类实现和谐发展的工具,人们的幸福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和谐的根本在于社会的公平公正,建立一套全社会能够认同和接受的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准则,在这些准则下,社会成员在享受到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的同时,能感觉心情舒畅,没有太多的顾虑和担忧。

第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和谐发展的核心。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却在日益扩大,分配秩序较混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60%的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第三,解决“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重中之重。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问题都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和积极应对的艰巨任务。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都很重视扩大就业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有关部门估算,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即使经济增长保持8%至10%左右的速度,每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00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因此,宏观调控的重点应该放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仅要为城镇居民创造就业岗位,也应该致力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安置问题。

第四,经济社会并重,克服发展“短腿”现象。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对人们生活造成困扰的“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都与发展中的“短腿”现象有关。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当一个社会在各个领域都实现了和谐的时候,“和谐”社会也就建构起来了。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腿’现象。

自豪、自信而不傲慢的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财政收入增加到8.31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个数字向中国大地传送着国家强盛、自豪的讯息,传送着一份国民幸福、自信的骄傲。

30多年前,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改变中国11亿人民的命运,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经济建设有了可靠保证,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质的飞跃,老百姓真正富起来了,从而把中国的历史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中国已成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因素”牵动着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走向。

2008年,经过南方早春遭受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的洗礼,中国人民的信心更坚定;经过汶川8级地震灾害的考验,中国人民的信心更坚强;经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人民的信心更强大。在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浪潮中,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推出了以财政支出带动社会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的两年计划,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建设等,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一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成为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和复苏全球经济的重要因素,中国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带来重大影响,作出更大贡献。事实证明,中国人民的信心经得起冲击。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党和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人民的信心建立在国家经济、军事实力不断上升的基础上,建立在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长的事实上。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全球经济从中国的发展中不断获得新的推动力。据统计,2008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2%。

世界上,对中国的赞扬从四面八方传来,既有祝福、鼓励和期盼,也有不怀好意的嫉妒,甚至“捧杀”。面对这种形势,我们除了要坚决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不懈地奉行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之外,还要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忧患意识,认清国际形势和中国的真实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对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同时我们也对现实存在的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当今国际力量对比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发展中国家虽然大面积兴起,发言权在增加,但还没有与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掌握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票否决权,经济能量、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军事力量仍是世界一流。中国的发展速度确实惊人,但中国仍然是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只有继续坚持艰苦奋斗,才能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60多年来,中国没有在无情残忍的“棒杀”下倒下,今天岂能被“捧杀”击倒?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我们更需要谦虚谨慎,保持头脑清醒,决不能在赞扬声中沉醉。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是自信和自豪的,但决不傲慢。

当然,我们国家富强了,国民生活富裕了、幸福了,我们更加自信,但是我们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我们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道路前进,继续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教育科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小康”是生活中经常听到和使用的词。小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的战略性目标与计量性指标,具有里程碑意义。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有明确的目标,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现已实现了总体小康,正稳步向全面小康迈进。

党的第二、三代领导核心为我国的小康社会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步骤: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小康,这意味着小康从单纯的经济层次扩展至政治、文化等方面,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温饱到总体小康是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光辉历程,在新世纪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将继续的奋斗历程。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我们已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总体小康。十七大又提出了“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全国人民努力奋进。

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提出了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标准的16项指标,至2000年,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3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我国当前经济水平和精神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96%、90%和92%。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近7000元,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也已接近2500元。2011年上半年农民从非农产业中得到的现金收入平稳增长,人均56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元。可以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