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静品禅心:品读生活中放下禅
3357700000027

第27章 乐于付出,舍己助人:放下自私(2)

国王听了他的话起了疑心,那些商人分明说他们一出国境就分开了,此时尚维却说是和大家一起回来的,只是半路有事耽误,晚会几日。

随即国王找来那些商人问清楚:“你们必须从实招来才有活路,不然必死无疑。”

商人们吓坏了,便老老实实地招了供。

国王听说他们在归途上谋害尚维很是生气,便下令把他们统统关进牢房,次日砍头。尚维闻讯后,焦虑万分,急忙来到王宫,请求国王原谅他们的愚昧无知!”

国王经不住尚维的再三请求,便答应了他,赦免了商人们的罪过。到那要求他们归还尚维的宝物。

商人们感激涕流,都拣了自己最好的宝物送给尚维。但尚维也只取了一半。

商人们见尚维如此善心,不仅保全他们的性命!还不求回报,于是都很感慨,都纷纷把所有的宝物献给了尚维,请他务必收下。

尚维再三拒收,经不住那些商人们的恳请,就只好收下了那些宝物,将这些钱还清了国王的债,又继续为老百姓采购药材。

邻国闻说,皆交口称赞,无不佩服尚维的崇高道德。

静品禅心:舍己的智慧是佛家中众多智慧之一。“以他人之乐为乐,以他人之苦为苦”,个人的私利和小我的局限,都不会影响到这种大智慧。我们的道德修养有限,自然无法达到佛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向那个目标努力。人人为我的前提,一定是“我为人人”。

4.他人之乐为乐,他人之苦为苦

黄跻禅师自幼出家为僧,一次游走的路上碰到了一个一个举止不凡的僧人,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熟起来,谈笑着同行。

他们走到一条大河前面,恰好刚下过大雨,河水暴涨。黄跻禅师说:“那咱们只好绕道过河了。”僧人不以为然地说:“不用那那么麻烦好不好?直接走过去不就可以了?”黄跻禅师疑惑地问:“河水这么深,怎么能走过去吗?”

那个僧人卷起裤脚走进河中,汹涌的河水奔腾着,但却只没到了他的脚跟,他就和在平地上行走没什么两样。

僧人边走边回过头喊黄跻:“来呀!来呀!走过来吧。”

黄跻站在原地大声叫骂道:“你这自私的小乘自了汉,早知道你是有法术的小乘教徒,我一定会把你的脚跟砍断。”

那僧人被他的骂声所感动,说道:“你真是位大乘的法器,看来我不如你啊!”

说着,便消失了。

在佛教中,分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两种,小乘重在自己得道解脱,大乘重在帮助他人解脱。得道的小乘圣者是不及刚刚起心的大乘行者。自己未度,却能先能度人,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肠。

小乘圣者有法术,我们多半的人定会羡慕不已,但黄跻禅师却训斥了他,难怪小乘圣者感动,自愧不如黄跻禅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乘就是不图回报帮助他人。下面的故事会让你更真实地领会到大乘的真意。

一个雨后的清晨,妈妈送孩子上学,然后在沿路的一家快餐店吃早餐。桌子上胡乱地扔着前面客人吃剩的薯条和纸杯、盒子等杂物。

母子两正准备点单时,进来一位微驼着背,上衣很破烂的老人。他缓慢地走向一张还没有收拾的桌子,细心寻找残羹剩菜。

孩子看见老人拿起一块别人吃剩的薯条放进嘴里,就悄声对妈妈说:“妈妈,那人吃别人剩下的东西!”“哦,宝贝,他饿极了,又没有钱等下我们帮他买个汉堡好不好?”母亲压低声音和儿子说道。

当母子俩从服务员手上接过他们要的两袋外卖食品时,孩子伸手从食品袋里拿出一个汉堡包,然后咬了一小小口,然后跑到老人的面前,把汉堡包放在了他坐的桌子上。

老人一脸惊讶,满怀感激地看着孩子然后转身消失。

静品禅心:不虚度此生,除了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拯救一颗破碎的心,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情;不虚度此生,不一定要做多么轰轰烈烈的事,帮他人减轻痛苦,抚慰他人的创伤,将不小心掉下巢穴的幼鸟放回巢里,同样也可以视为有意义的事,也不会没有虚度此生。

5.点亮别人的灯,照亮自己的路

有个小和尚总是怕麻烦师父,即使有问题了也迟迟不敢再问。一天他实在憋不住了就对师傅说:“师父,您知道吗?您给我的答案我又忘记了。我一直以来都想再向您请教,但又想想总是这么麻烦您,我就不敢再去了!”

师父和蔼地对他说:“你帮我先去点燃一盏油灯。”

小和尚照做了。

师父接着又说:“再多取几盏油灯来,然后用第一盏灯去一一把那些刚取来的油灯点燃。”

小和尚也照着做了。

然后师父对他说:“你看到没?其他的灯都是由第一盏灯点燃,但你看第一盏灯的光芒有损失吗?”

“没有啊!”小和尚回答。

“所以呀,我也不会有丝毫的损失啊,你随时都可以来找我的。”师父摸着小和尚的头亲切的说。

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自身的光芒也无损。一个内心阳光的人,能照亮别人的心,自己也只会变得更加明澈,而不会有任何的损失;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分享,自己只会变得更加通达。当我们将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与他人分享时,很多时候不但不会有损失,反而会有更大的喜乐和满足产生。即使有些小损失也不计于世,因为你的收获远远大于了你的付出。所谓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便是这个道理。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是有名的养士相国。他待士向来都很真诚,有个具真才实学而十分落魄的士人,叫冯谖很受他的感动于是决心终身为他效力。一次孟尝君想派人去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敢去,冯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只是问了一句说:“催讨回来的钱,如何处置需?”孟尝君说:“你看着家里却什么就买点什么!”

冯谖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穷困潦倒,大家得知他的到来均啧啧有怨言。于是,他召集了邑中所有老百姓,对大家说:“孟尝君得知这里的百姓生活困苦,我是特意被派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律作废,利息也免了,孟尝君还让我把债券带来了,今天当着大伙儿的面,烧毁它,从今以后,没有任何债务!”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所有债券当众烧毁。薛邑的百姓没有想到孟尝君是个如此仁义的人,无不感激涕零。

冯谖回来后,盂尝君问他讨回钱财的去处时,冯谖说:“不但钱没有讨回来,借债的债券也烧掉了。”孟尝君听后很是不高兴。冯谖就对他说:“您不要不高兴,那点钱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算什么,同时您不是让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回来吗?我就给您买了回来。”

盂尝君疑惑的问道:“什么东西呢?”

冯谖说:“那就是‘义’啊。焚券市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一批数不尽的财富呢!”

果然,数年后,孟尝君被人谮谗,相国不保,只有他的封地薛邑可回。薛邑的百姓听说孟尝君回来了,恩公回来了呀,全城出动,夹道欢迎,无不表示坚决拥护他,跟着他走。孟尝君至为感动不已,至此真正体会到冯谖当时说的“市义”的苦心。这就叫“好与者,必多取”,意思是说:“小的损失可以换取大的利益。”

静品禅心:佛家讲无私的奉献,在点亮他人的灯的时候,自己会变得更加明澈。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我们至少明白,“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道理。有了付出才会有回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也没有无付出的回报。”

6.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宽德禅师有很多的弟子,在众多弟子中中有一个总是不能认真参禅打坐,领悟禅理。经常趁晚上的时间,偷偷爬过院墙去外面游玩,刚开始宽德禅师对此事也一无所知。

直到一天晚上,宽德禅师四处巡视,发现墙角有一张高脚凳子,墙角有凳子,肯定有原因在这里,仔细想想,应该是有人外出或者,外面的人从这里进去,于是禅师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自己顺手把凳子移开,然后自己站在原来放凳子的地方,等待结果。

深夜出外游玩的学僧以为还像往日一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平安回来了,得意洋洋地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回来了。依旧还像往常一样,跳上围墙,踩着“凳子”进了禅院。刚下来就觉得不对劲!今天的“凳子”怎么这么软,还有些不稳呢?回头一看,师父在那里,他刚刚是踩着师父的头下来的!

学僧惊惶失措,深怕师父责骂。吓得一声也不敢出。

然而宽德禅师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微笑着对学僧说:“夜深气重,别感冒了,赶快回去多穿一件衣服吧。明日的早课一定不要迟到啊!”说完就向自己的卧室方向走了。

事后,宽德禅师对这件事情绝口不谈,整个禅院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件事。

从此以后,全寺一百多位学僧都认真学禅,再也没有一位学僧偷偷出去游玩了。

每个人都会犯错,对于别人的错误,有时候严厉的斥责并不是最聪明的办法,也许此时无声胜有声,顺其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更好的效果产生。

有个姑娘因为家境贫寒,年龄很小就退学了,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个30岁左右的顾客,衣着破旧,满脸哀愁,这样看上去不像是有钱人,而且他还用一种不可企及的目光盯着那些高级首饰。这让这个姑娘很不安。

说也巧,就在这会儿,店里的电话响了,姑娘一着急就不小心把一个碟子碰翻,6枚精美绝仑的钻石戒指散落在了地上。她很慌忙地捡起了其中的5枚,但第6枚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就在这会儿,她看到刚才那个30岁左右的男子正向门口走去,姑娘顿时意识到戒指被他拿走了。

当那位男子正要开门走人时,姑娘柔声地叫道:

“对不起,先生!”

那男子便转身过来来,两人相视无言。

然后男人先开口:“什么事?”男人问,他脸上的肌肉都在抽搐,再次问道:“什么事?”

“先生,这是我的头一份工作,家里贫寒的很,这份工作是我很不容易才得到的,想必您肯定有过这样的感触,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说。

男子久久地审视着姑娘,终于一丝微笑浮现在男子的脸上。他说:“是的,确实是这样。但是我能肯定,你可以在这里干得很不错。我可以为你祝福吗?”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姑娘。

“谢谢您的祝福。”姑娘立刻也伸出手,两只手很友好的握在了一起。姑娘用十分柔和的声音说:“我也祝您好运,先生!”

然后男人转过身,走出门口。姑娘一直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才转身走到柜台,然后把手中握着的那第6枚戒指放回了原处。

“巧用暗示,两全其美。”遇到刚才这种事,一般来说,即使不大喊抓贼,也会很着急而严厉地质问对方,执意追查。但那位姑娘并没这样鲁莽地去处理,而是彬彬有礼,巧用暗示,很照顾对方的情面。圆满的挽救回来自己的丢失的戒指。物品可以保全,工作也可以保全,同时那位男子也免受警察的盘问,以及很有可能的牢狱之灾。那男子也很珍惜这没有露丑丢脸的时机,非常体面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静品禅心:真正聪明人的是不会“失小节,伤大雅”的。在我们平日的人际交往中,能照顾到他人的面子也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教养,更是一种胸怀。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自己是吃亏了,其实你的收获远远大于此。

7.众生皆是亲人,爱人既是爱几

佛门是清净之地。一天,宣德禅师听到寺院门口一直吵吵闹闹,便去询问。原来是有个屠夫要进寺院烧香拜佛,但寺里的僧人觉得他满手血腥,不让他进殿拜佛,于是双方就在门口争执不休。

其中一个僧人说:“这个屠户天天杀猪宰牛,满手都是血腥和罪孽,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他进出佛门圣地呢?”旁边的人也附和着说:“我是他家的邻居,他家每天晚上都宰杀牲口,也有都能听到猪狗牛羊的哀叫声,让我们无法入睡,像他这样的人我们也不同意他到这里来。”

宣德禅师听后,慢慢的说:“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他是迫于生计才做屠夫,被迫屠宰生灵,内心必然会有所不安,自知自己有罪过才需要忏悔。所以才来寺院。佛门是为十方善人而开,也为度化十方恶人而开。”

听完宣德禅师的话,大家都觉得很有理。众人慢慢就都散开了。

屠户满面感激地来到禅师面前说:“慈悲禅师啊,我宰杀牲口确实是像您说的那样,是迫于生计呀,自感杀孽太重,于心不安,所以我才想要请禅师和各位法师到我家里去,在家里办斋供养各位,以安慰我不安的心。而且我们全家人斋戒沐浴三日,诚心恳请各位光临寒舍,助我完成这个心愿。”

众人和僧人们听了他的话,都纷纷满脸乌云表示不认同。宣德禅师却用微笑化解了乌云,禅师说:“佛前,众生都是平等,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只要与佛有缘的人,我们就可度他,我佛慈悲,是不会舍弃任何人的。”

佛前众生平等,所以佛要度化一切众生。众生平等的理念就是把在每个人的心中,彼此都可以像亲人一样对待。只有在心中真诚的把所有人都当做亲人的人,才能以一颗博爱的心去关怀、去奉献。从而,自己的身边事事有爱包围着。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的。一连好几年,这位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

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开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哀伤,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个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一些花。”

守墓人眨巴着眼睛,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我说,夫人,这几年您常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的?”“是的,夫人,你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去的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夫人没有作声。她只是小坐一会儿,默默地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静品禅心:当你懂得众生平等的真谛,就会懂得如何去爱众生、如何去帮助众生。施与受就如同铜钱的两个面。他们只是同一个宇宙活力的不同展现。终究,你提供给世界的。世界也会反馈与你。就像当你去帮助别人之后,别人在感到快乐之时,你自己也会觉得自己是快乐的,甚至这种快乐比受助的那个人还要感到幸福和快乐。

8.以助人为乐事,凡间即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