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大全集
3357200000036

第36章 韬光养晦 隐辱忍痛(1)

避免过早崭露头角而成为众矢之的。使疑忌的人相信自己胸无大志,不足以在政治上对他构成威胁。以静制动,以便等待时机在适当的时候发动使敌方猝不及防的反击。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人们的真实面貌和目的常常需要加以一定的掩饰。韬晦之术以其独特的神功奇效,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尤其是各种野心家和阴谋家更是把韬晦之术视为自我保护和图谋进取的有效手段,研而习之,推而广之。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们很早就学会了在政治斗争实践中运用韬晦的手段,从志向、才能、名望、感情、生理等各个角度和侧面进行伪装,在敌国之间、君臣之问、同僚之间都可以发现它弄法作祟的踪迹。

皇帝藏刀防不测

宋高宗赵构与秦桧可以说是天作地合的一对昏君臣。他们在卖国乞降、认敌作父、摧残爱国力量、迫害民族英雄岳飞等罪恶活动中,沆瀣一气,臭味相投。宋高宗因秦桧卖国有功,赋予他极大的权力,由他独任宰相十八九年,并加封他为太师,建康郡王,举凡朝廷的内政外交全由秦桧做主。秦桧的儿子、孙子也因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被封以高官。

表面上看起来,宋高宗对秦桧真是宠信无比,恩礼有加,对他一定不会怀有什么猜忌了。其实全不是这样。秦桧由于长期专擅朝政,朝廷的各个要害部门,都由他的心腹、党羽把持,连宋高宗身边的贴身侍从和御医都是秦桧的人,宋高宗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要随时向秦桧报告。宋高宗虽然在政治上昏聩,在对敌斗争上软弱,但是他并不傻,他知道自己被秦桧的势力所包围和控制,可是他不能对秦桧采取行动,因为秦桧有金人作后台,得罪不起。他只有把对秦桧的猜忌与不满深深藏在心底。为了防止遭到秦桧的暗害,他每次上朝时都在靴子中藏着一把短刀,以作防身之用。这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也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了。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六十六岁的秦桧病老交加,眼看将要命归地府,他希望将相位传给他的儿子秦熹。秦熹及秦氏党羽也四处活动,希望接父亲的班。

宋高宗表现出对秦桧十分关怀。在秦桧咽气的前一天,他大驾亲临宰相府,探视病情。此时秦桧虽然还有一口气在喘,但已经说不出话了。宋高宗解下自己的红手帕亲自为秦桧擦试眼泪,仿佛恋恋不舍。可当秦桧问起由谁来接任宰相时,宋高宗冷冷地回答了他一句:“这种事情你不应该打听。”

离开秦府当晚,宋高宗立即令人起草了一份诏书,解除秦桧祖孙三人的一切职务。第二天一早,便将这道诏书颁布于朝堂,可谓迅雷不及掩耳。当天夜里,秦桧便一命呜呼了。消息传来,宋高宗长出一口气,拔出了靴中的短刀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用靴中藏刀了。”

以史为鉴

宋高宗作为一个皇帝,说来也真够可怜,外受欺于强敌,内受制于权臣,一辈子也没有抖一抖帝王的威风,发一发雷霆之怒,只是在秦桧死了之后,才敢舒展地出一口气。他的深藏不露,其实也是窝囊无能。大凡帝王的深藏不露,或是由于情况不明,不便表态;或是由于时机未到,不可鲁莽;或是由于形势不利,无力反击。因此,帝王的深藏不露,是为了弄明情况,等待时机,积蓄力量,而绝不是长期隐忍,无所作为。

魏征犯颜直谏

魏征是唐太宗手下一名敢直言相谏的大臣。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好的鹞鹰,自己非常喜欢,就把它驾在手臂上玩耍。远远地看到魏征来了,十分紧张,赶紧把鹞鹰捂在怀里,怕魏征看到或是听到。其实呢,魏征早就看到了,他为了不让唐太宗贪恋声色犬马,就故意没完没了地禀奏公事,估摸着鹞鹰差不多憋死了,方才告辞离开。等魏征走后,唐太宗赶忙从怀中取出鹞鹰,拿起一看,早已经闷死了,这使他觉得十分窝火而又说不出口来。

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当面让唐太宗下不了台。有一天,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虚心纳谏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后宫,对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朕非得杀了这个乡巴佬不可!”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忙追问道:“是谁冒犯了陛下?”唐太宗没好气地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众人的面羞辱朕,让朕实在难以忍受!”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在正式场合朝见天子穿的华贵礼服,恭恭敬敬地站在大厅中,向太宗盈盈下拜。

太宗不解地问:“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臣妾听说只有英明的天子在上,朝中才有敢于犯颜直谏的骨鲠之臣。现在陛下拥有魏征这样的骨鲠之臣,这正好证明了陛下的英明啊。臣妾执掌后宫,今见有此喜事,哪能不向陛下道贺呢?”唐太宗听了她的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就转怒为喜,魏征也因此避免了一场大祸。

后来,唐太宗不但不记恨魏征,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

以史为鉴

长引皇后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德皇后,她之所以劝谏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唐太宗李世民是贤明君主,当时只是一时气愤,只要有人一劝,气自然消解了;二是长孙皇后会说话,她不说魏征怎么好,不替魏征辩解,而是巧妙地赞扬唐太宗。像长孙皇后这样善解人意,无论何人,听了都会消气。此外,长孙皇后还巧用道具,她穿上朝服,使人觉得所谈之事必是庙堂之事,这首先使太宗感到迷惑不解,首先就转移了太宗的怒气,再加上她言语得体,劝谏自然有效。其实,纵观历朝历代的“巧谏”之人,其成功进谏的诀窍就在于能够利用上司的虚荣心,利用上司的个人情感,给足上司面子,再迂回曲折地讽喻,总之,不是直来直去。

“见好就收”的范蠡

春秋末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振兴越国,他追随越王二十二年,多智多谋、身经百战,又精通外交,对成就越王的霸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越国灭掉吴国后,范蠡又率兵向北挺进,打过淮河,使得齐国和晋国都不得不听从越国的号令。因为有此大功,范蠡被越王拜为上将军。

然而,当范蠡得胜回到国都后,他感到自己的名声太大了,又深知越王勾践是一个只可同甘、不可共苦的人,于是便决定离开越国。他面见越王说:“我曾经听说过主辱臣死的道理,当初大王在吴国受尽耻辱,我们当臣子的早就应该挺身而出为大王去死了。那时下臣我之所以没有去死,是想留此有用之身而为大王报仇雪恨。现在大仇已报,我也该来领取以前的罪过了。如果大王能饶恕我,就让我退休养老吧。”

勾践说:“寡人今天的成功多亏了你。寡人应该把越国的江山分给你一半作为酬劳,大家共同来享受这胜利的果实。你怎么能离寡人而去呢?”范蠡这时似乎听到吴王夫差在说话,夫差当初对被其赐死的功臣伍子胥就是这么说的。范蠡赶紧说:“大王不杀之恩,我已感激不尽,哪还敢领受别的赏赐呢?”说罢,便退了下去,当夜就悄悄地出走了,没有人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范蠡临走时给仍旧留在越王身边的老朋友文种写了一封信,信里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忍辱妒功,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今子不去,祸必不免!”

文种见信后不但不相信,反而觉得范蠡未免太多心了。不料越王勾践不久就对他说:“古人有言:‘志大不忧其身不死,而忧其道不行。’听说先生有七套权术,辅佐寡人只用了三术。如今吴国已灭,尚有四术,先生打算用到哪里去啊?”

文种茫然地答道:“我也不知道还有何处可用。”勾践阴森森地说:“希望先生到地下去为寡人的祖先运用其余的四术吧!”说完,解下佩剑扔在地上,转身扬长而去。文种扫视一眼四周戒备森严的越王侍卫,缓绥捡起佩剑,仔细一瞧,正是当年吴王夫差赐伍子胥自尽用的那把剑。文种仰天长叹道:“我没听范蠡的话,至有今日之下场,多么愚蠢啊!”说完,伏剑而亡。

世人在议论中国政治史时,每每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一无情的事实扼腕叹息,为冤死的英雄一洒同情之泪,然后就大骂当权者忘恩负义,没有良心。其实这些只是我们普通百姓的常情常理。殊不知,当敌国败亡后,功高震主的功臣不管自身是否意识到,其存在本身就对王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不铲除这种或明或暗的威胁,最高统治者实在是坐不安席、卧不安寝。所以说“敌国破,谋臣亡”亦为天道,是天下由大乱走向大治之后的必然结局。

以史为鉴

范蠡和文种同为越国功高盖世的大臣,胜利后因所持的态度不同,结局也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范蠡明白这一道理,而文种却盲于此道。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急流勇退、见好就收,是任何一个做出突出业绩的有识之士的最终选择。如果一味贪权恋位,往往自身不保,结局反而不美。

皇太极施离间计除掉劲敌

战国末期,秦国派兵进攻楚国,秦军由于过于轻敌,被楚军在城府发动突然袭击,大败而还。败报呈给秦王嬴政,嬴政大怒,令老将王翦再次率师出征,务必要大破楚军以雪前耻。为了不至于在兵多将广的楚国面前处于劣势,在王翦的坚决要求下,秦王把举国之兵六十一万人全都交付王翦指挥。临出征前,王翦要求秦王多多赏赐其良田美宅,秦王不解地问:“将军统军出征,如有战果,寡人自然不吝赏赐,为何现在还为衣食而发愁呢?”可出乎袁崇焕的意外。袁崇焕得到情报,心急火燎带着明军赶了两天两夜,到了北京,没顾上休息,就和后金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满兵先锋巴添狼狈而逃。皇太极视袁崇焕为从未有过的劲敌,又忌又恨又害怕。

皇太极为了除掉袁崇焕,绞尽脑汁,定下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极重,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的宦官在京城散布谣言,说这次后金兵绕道进京,完全是袁崇焕引进来的,说不定里面还有什么阴谋呢。

崇祯帝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听了这些谣言,也有些怀疑起来。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被后金军俘虏去的太监从金营逃了回来,向崇祯帝密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已经订下密约,要出卖北京。这个消息简直像晴天霹雳,把崇祯帝惊呆了。原来,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去以后,被关在金营里。有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

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大汗(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

另一个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又说:“刚才我就看到大汗一个人骑着马朝着明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骑马过来,跟大汗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姓杨的太监偷听了这番对话,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来,赶快跑回皇宫,向崇祯帝报告。崇祯帝听了也信以为真。他哪里知道,这个情报完全是假的。两个金兵的谈话是皇太极预先布置的。

勃然大怒的崇祯帝立即将身在前线的袁崇焕召回下狱问罪,并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将袁崇焕凌迟处死。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心腹之患,从此后金军在与明朝的战争中再也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劲敌,势力飞速扩展。

以史为鉴

手握重兵的将领由于拥有推翻君主的强大武力,所以对其放心不下是历代君主的通病,崇祯帝尤其是个猜忌心重的君主。皇太极正是利用崇祯帝的这一猜忌心理施展反间计,除掉了袁崇焕这一劲敌,给予明朝东北边防以毁灭性打击。上司对下属最为担心的就是其忠诚度如何,下属权力越大,上司的担心程度也越大。从破环下属对上司的忠诚度入手来离间敌人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最能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反间手段。

假途灭虢

春秋时期,晋国的南面有两个小国,一个叫虞(在令山西省平陆县东北),一个叫虢(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南)。这两个近邻国家都是周王室的同宗,所以相处得很好。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打虢国。但是,虞国紧邻虢国的北境,为晋攻虢的必经之途。晋献公害怕二国联合抗晋,就找大夫苟息商议。

晋献公问:“现在我们能讨伐虢国吗?”

苟息说:“不能。因为虞虢两国的关系很好,再说虢国戒备森严。我看这样,先给喜欢玩乐的虢公送些美女去,让他尽情享乐,消磨他的意志。”

晋献公依计而行。虢公得了晋国的很多美女,非常高兴,还以为是晋国向自己表示友好,自然放松了对晋国的戒备之心。从此之后,他天天有那么多美女陪着。只顾玩乐,不理政事了。

荀息得到从虢国传来的消息,对晋献公说:“现在可以攻打虢国了。不过,我们最好不要让虞国去援救它,我们可以给贪财的虞公送一份厚礼,向他借条路去讨伐虢国。这样一来,虢国就会恨虞国,虞国也就不会帮助虢国了。然后我们让犬戎去侵扰虢国,趁虢国忙于对付犬戎之际,我们就可以乘机消灭它。虢国没有了虞国的帮助,肯定会灭亡;同样,虞国没有了虢国的帮助,我们也可以顺便灭了它。”

晋献公听了苟息的妙计,连声说好。于是,晋献公首先派人去贿赂犬戎,让他们骚扰虢国。犬戎收了晋国贿赂后,答应了晋国的要求。虢公亲自率领大军在桑田抵御犬戎。然后,晋献公又派苟息出使虞国。苟息到了虞国,向虞公献上一匹千里马和一对最名贵的玉璧,说:“虢国老侵犯我们晋国,我们打算跟他们千一仗。今向贵国借一条道儿,让我们过去,如果打赢了,所有战利品都送给您。”

贪财的虞公玩着玉璧,又瞧瞧千里马,满口答应:“行呀,行呀。”

虞国大夫宫之奇看穿了晋国的阴谋,连忙走到虞公面前劝阻说:“大王,您可千万不要答应啊!虞、虢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俗话说,‘唇亡齿寒’,嘴唇如果没有了,牙齿就会挨冻。虢国如果灭亡了,虞国就一定保不住。今天您借道给晋国,他们灭了虢国后,接着就会灭了我国,大王您可要三思呀!”

虞公嘴唇贴着玉璧吹了一口气,瞪了言之奇一眼,说:“人家晋国送来这么多好的宝贝,咱们连条道也舍不得借给他们,这说得过去吗?再说,交结一个强国,总比交结一个弱国划算。”宫之奇料定虞国必然要被晋国灭亡,就带着一家人及早离开了虞国。

荀息回去后,晋献公就任命大将里克率军去攻打虢国。同年冬天,当晋军路过虞国时,虞公见晋军十分强大,就讨好说愿意助战,愿意做晋国军队的前锋。

荀息说:“我听说,虢公正在和犬戎打仗,您带领军队,假装上去助战,虢国一定放您进城。我们让晋兵冒充您的军队,只要他们一开城门,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他们的下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