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解读迷失中的家庭教育:女心理咨询师手记
3354500000018

第18章 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5)

大女儿李归华喜爱医学,考取上海医科大学,成了治病救人的医生。长子李沪曾考取了炮兵工程学院,又到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留学攻读博士学位,他自始至终学的是机械制造。二儿子李乐曾就读华东师大、复旦大学以及留学德国攻读学位,一直是研究历史。小儿子李平曾进的是北京大学,后留在北大工作,从事的是无线电通讯研究。

姐弟4人无一继承父亲的事业,从事桥梁建筑专业。但不是同样完美吗?我们又何必非得不理想传承、把事业子孙后代继承。难道就此就让整个家族独领风骚数百年呢?求同存异也是时代所需的嘛!

一生钟爱桥梁建筑的父亲却从未引以为憾。他认为,一切顺其自然为好,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尊重孩子的志愿,勉强孩子学自己不愿学的或无兴趣学的东西,那只能扼杀孩子的天赋,浪费孩子的青春,使孩子一事无成。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但任何人都没有责任与义务承担我们的理想。作为家长,您是否知道,孩子不是您的私有物,他是社会的人,他是自然的人,他需要拥有自己的梦想,他需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他需要有自己的人生道路!

23.民主才能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

或许自古就有封建专制统治,也有家长制,封建专制是退出了历史舞台了,可这家长制却时刻耀武扬威地发挥其威力,这让多少孩子一生生活在遗憾呢!

专制是我们人类延续了动物世界的“王者”霸权的本能体现,多表现在雄性动物身上。唯我独尊算不上,但我就是对的,要求组织中的其他成员绝对服从,否则我就要惩罚你,倒算是无可厚非的吧!由此生活中出现了这么一类人,他是思维只能停留在他的经验之上,绝不允许别人的意思出现在他的思维内容里。这类人的行为就叫专制。没有王者地位让其展现无尽雄风时,那自己的家庭就成了他的舞台,他的天空,他自由发挥专制“才能”的一块田地了。

父亲的专制带给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成长人生历程,对与错之间自然没有机会去考证,因为那是逝去已经的过去了。假如,我是一位建筑工程师,或许我已经功成名就,或许我已经出入名流之间……如今真没有机会去考究这一切了,因为它没有存在的机会。如今我是一个教师,坦诚地说我不喜欢这个行当,但那我习惯性地努力往前走,如今也走出了一点点成绩,所以对与错之间,我也难以评定。但是我由此在不快乐的人生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无人能知!那份无助无人知晓!

从小我就知道我们家里是父亲说了算,其他人的意见和想法都没有存在的空间。甚至我母亲所认为正确的事情,只要我父亲不同意,也绝对办不成。随着我们长大,我就明白了有一个词可以用到我父亲身上,那就是专制。

妹妹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没有考上高中,父亲决定人让妹妹读职业中专,专业就是妇幼。然而我妹妹极其不喜欢这样的专业,她想在初三再读一年,然后考高中,最后考大学读英语专业。但是父亲决定下来的事情几乎是没有改变的可能的。其结果是妹妹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去读了三年的卫校,最后因为职业中专就业难度大,妹妹在没能找到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的情况下去了工厂做了生产一线的质检人员。这违背了我父亲的初衷,但父亲面对现实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后就只能接受了。

对于我而言,父亲也是非常的专制。父亲一直从事建筑工作,在我的童年,他给我讲他所遇到的一个年轻的女建筑师。有一次,他们在施工时,大家都认为图纸设计有问题,于是他们决议先找到设计师问清楚再施工。在他们的印象中设计师应该都是年纪比较大,比较成熟的。然而,他们等到却是一位年轻的女孩。这位女设计师非常自信地告诉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按照她的设计去做,不会出任何问题,如果出了问题,由她个人承担。她如此的豪言壮语从父亲的嘴里传给了我,让我内心由衷地敬佩,甚至是崇拜这位只能是想象中的美丽的建筑工程师。父亲说,当时大家就将信将疑地按照她的设计去做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不但没出问题,反而让结构、布局非常合理。由此,这个年轻貌美的建筑工程师就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我梦想着有一天我成为这个建筑工程师。

而且我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喜欢美术。初高中,数学一直都很优秀,特别是数学几何成绩一直是遥遥领先。我一直坚信自己在空间想象上很有天赋,我也一直认为自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就这样一直怀揣着我童年的梦想。等我高考时,我就在没经父亲的同意下报了土木工程专业。通知书下来时,我父亲气坏了,甚至是愤怒。

他认为建筑专业不适合女孩子,女孩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医生,有个稳定的生活,才是正事。由此,我父亲就强烈要求我复读。然而,对于我而言,那就是实现理想的机会。就此,我和父亲一下子闹地很僵,我到同学家里去住,父亲随即就把我找回家。我坚决不去复读,父亲坚决要我复读,矛盾是愈演愈烈。最后,我和父亲在争吵到最激动时,他拿起一个很粗很长的木棒往我头上砸过来,我当时被吓坏了,母亲也懵了。那是父亲第一次打我。大概是父爱的伟大,在他最不能控制自己情绪时,他却控制住了他手的力气。我在他的那一棒之下,并没有感觉疼痛。那也是让我第一次明白了父爱。于是我开始了高三复读的生活。

学习的压力异常的大,情绪的压抑也异常的重。我混混沌沌走完了那一年,又一次高考,让我在迷迷糊糊中走过。考试中,我脑子木木地想不起东西,结果出来了,我和第一年的考试成绩没多少区别。按照我父亲的意愿,我报了师范专业。然而,由于自身的压抑,我很想解决自己的问题,索性就报了心理学专业。

读大学是我最为迷茫的日子,离开了数学,我学的文科的比较多,但我对于文科又不擅长,成绩也只是在班里中等,我是越来越没信心,对自己越来越失望。幸运的是,四年后,我得到了由生以来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高中教师。得益于模仿能力,我慢慢地适应着工作。但我依然很迷茫,我依然不喜欢这样的专业及这样的生活方式。我不知道我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往前走。我的生活一直都不快乐,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两三年。直至后来,我从学生那里得到一点点自信,我才慢慢适应。但是这条专业之路走了快10年了,但我能适应现在的生活才是一年多的事情。期间的迷茫与彷徨,期间的无奈与痛苦,期间的挣扎与无助,还有期间的失败感,都让我一直痛苦。我跌跌撞撞走着这条父亲指明的道路,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人生位置。

我很想知道如果不是父亲的专制,我的人生又会如何!我想我会在自己的选择上负责,我会在自己的选择上快乐些吧!甚至想也许我会早日找到自己的位置吧!

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专制,先完善自己

大多数专制的人,似乎是在工作中没有或者很少得到展现雄风的机会了,很多是在外唯唯诺诺、惟命是从的人,在家里反而独占鳌头。这大概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容又联系到一块了。人都有自尊的需要,都有成就感的需要,当一个人由于个人能力与环境等诸多因素难以满足自身心理需要时,势必会另辟蹊径。在外面没有人为了让您得到心理满足而特意设置机会,在家里也没有人为您专门提供机会。但是在外面与家里确实有很多不一样,在家里您霸道,但改变不了血缘关系,还是一家亲,结果就是生活继续。但在外面,您的霸道就不会出现像在家里亲人之间这么不了了之的结局了。

看来,专制的人,还需要提高自身能力,为自己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了,在商场上,在工作中一展雄风吧!这未必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了。当您在外面满足了您的被尊重,被重视的需要后,回到家里,就给自己的家人多点选择的机会,选择的空间吧!因为您的需要,您的人生经验都不是家庭其他成员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我曾经辅导过一个学生。据她妈妈讲,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如果上高中的话,考大学很是问题,所以,孩子最好是有个专业。但对于孩子选择什么专业上,作为母亲认为孩子擅长绘画,所以就给她报绘画专业的辅导班。但是孩子反而不高兴了。

由此,我就建议其母亲,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思考。等她想好了,自己做决定,自己为之负责。我指出,或许她需要自己做决定,而不是服从父母的安排呢!学会放手,给孩子以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

后来,我又对其母亲在与孩子沟通的事情上,我做了一些指导建议。孩子最终虽然自己还是选择了美术专业,但这次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其母亲选择的,虽然是同一专业,但意义完全不同。这是她思考后的决定,她不会为自己将来在专业上出现的问题找理由了,她自己的决定自己负责。后来,她虽然学习上很差,但是对于专业的学习上,一直都还是比较努力的。

我在帮助出现类似问题的家庭时,我时常想我起我那专制的父亲。如果我遇到一个不专制的父亲,而是我遇到一个能尊重孩子想法的父亲,我会不会生活的顺利些呢!但不管如何,父亲的专制的结果是我在很久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在抱怨我的父亲,虽然我知道父亲是为了我能有一个安定的生活,而不像他那样风里来雨里去的忙碌,但是我一直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而不快乐。

这让我想起了杨振宁的父亲的教育观念:孩子是未来,既属于父母期望的未来,也属于社会期望的未来。父母往往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孩子并不就是父母的一切,父母心中还应有自己的事业和属于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所有,父母要关心;但孩子的所有,父母未必都要在意。尤其是父母并不认同的孩子的那一些,父母应留出心底里的一角,求同存异吧!有道是:“理解了干,不理解的看,但不要顶着干。”

也许我们的家长不仅能从杨振宁的父亲,也许您还可以从我的经历中明白,教育应基于孩子自身,而不是您自己的意志。或许您认为我并没有被父亲的专制造成最终一事无成,但是也许我父亲能算得上扼杀了我的天赋吧!或许也称之为他曾经使我在极度迷茫中,走了很久很久,很累很累!

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教训,这是最经济的一种获利,而且是一种无需投资的获利!

24.不要轻易让孩子穿梭在各个辅导班

中国的父母至始至终都有着未雨绸缪的精神,为了孩子能与人竞争,能得以发展,对孩子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为了达到全才的培养目标,就是牵着鼻子也要让孩子往前爬,牵着不走,就拉,拉不动,就推。

学业负担过重依然持续着

现在学生的生活节奏也是紧跟时代的步伐,悄然中加快了速度。前几年,小学生就不再是“背书包”,而是拉书包了。这也算是精明人士为了学生的上下学方便而产生的创造发明吧!更具历史性意义的是,这小小的发明引发了一场“革命”——“减负运动”,可谓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最近些年在教育上,开始进行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就是先拿课程动手术了,这就是新课程改革。伴随着新课程的进行,也为了积极响应“减负”政策,教育部门严格规定学生在校时间为每周五天制。但是现在对学生而言,好像教育的改革也是“多此一举”!

某小学生一周8个兴趣班课程表

周一晚太极拳培训班

周三晚剑桥英语班

周六上午计算、画画和硬笔书法,下午陶艺,晚上剑桥英语班

周日下午艺术创想,晚上,舞蹈

现在的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如雨后春笋似得遍地开花。只所以这样也是时代的需要,市场的需要。现在教育部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规定学生在校的时间短了,但是社会对学生学业的要求并没有减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同样没降低,那么自然对于学生的学习的成绩的重视不会降低。

小学生在随着在校时间缩短,自然就是在家时间增加,但是父母大都不会随孩子的时间而改变工作时间。再加上伴随着“超女”、“星光大道”的出现,热衷于艺术的人们对此类艺术班真是极度升温。初高中生的学生家长面对学生升学、就业压力,多对语数外等辅导班感兴趣。

语言班、作文班、数理化班,英语班、舞蹈班、绘画班、钢琴班等。真是应有尽有,就舞蹈班还能分出拉丁与芭蕾等。如此以来,可供选择的空间就很大。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一切都是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以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恐怕得“文武双全”方不怕了。学习上优异,还得在书法、钢琴、绘画等上面有一技之长,否则就有很难有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了,现在对于一个研究型人才的要求也不同了,过去他会做研究即可,现在还要求他懂交际,即要求他内向严谨,又要求这个人为人圆滑,说的好听点是圆通。这整个人都得分裂着活着,否则前途是不保的。在我们的眼里人活着是越来越难了,看看这有多高的难度吧。但我们的父母可不就这么朝这个方向努力着呢!

别把学习看得太功利了

中国至古就有考试,至于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后,那就是吃国家皇粮不说,还得高官厚禄,更有甚者是一人升天,仙及鸡犬。目前,高考对于老百姓来说,特别是贫困的人群而言也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了。所以有人说高考的大旗只要一天不落,孩子的负担就不会真正减轻。

我的很多学生跑来会说,我爸妈都认为如果学习不好,考不上个好大学,就没个好前途,现在的大学生遍地都是,研究生都还找不到工作呢。如果我连大学都上不了,那就更加没法活了。

学习本来应该是我们内在的需要,是发自内心的渴求。就如同我们生命需要填充灵性的内容一样,我们从本能中就需要,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才能得到幸福感。如果我们都是不得不的学习,都得“头悬梁锥刺骨”地痛苦和煎熬,那现在提倡“终身教育”还不把我们一个个往死里整呀,这辈子也看不到头了。那些孩子高考完,愤恨地把书从楼上扔出去,把书一把手烧了或者当废品卖了,恐怕这辈子面对“终身学习”,他都会瑟瑟发抖了。

如果学习是我们需要的存在,定会得到快乐,快乐会让一个人持续的干这件事情,这才符合人的本性。当然求得“黄金屋”在这快乐中也会顺理成章。而与我们为“黄金屋”而读书相比,只是出发点不同,当然过程也会不同,这个不同就是快乐与否。

慎重地选择决定是否让孩子报辅导班

有一天,一位同事说,“人家的孩子都报了那么多班,舞蹈,美术、音乐,还有英语什么辅导,看来自己的孩子也要报个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