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密北京大案
3350700000035

第35章 资本运作玩掉十三亿(1)

“来到福尼特,定会有收获”的广告语在北京家喻户晓,但是,多年以来名噪京城的北京福尼特家具城的幕后老板却是一个神秘人物,很多人都猜不到这个深潜水底的商界风云人物到底是何方神圣。直到这个叫刘付臣的神秘资本大鳄坐在法院的被告席上,北京福尼特公司的法人关老板出庭作证时,得知操纵了他6年的幕后老板“刘平”,就是镣铐加身的中国气象局风云公司下属公司的部门副经理“刘付臣”时,他禁不住在法庭上咆哮如雷。

而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刘付臣这个潜藏深处的商界大鳄,竟然在短短几年里玩掉国家13亿元,犯下了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合同诈骗罪等数罪。而他此前的公开身份却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风云卫星气象科技总公司技术开发二部副经理。

“风云老总”刘付臣,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河北农村孩子;一个中国气象局下属公司的部门副经理;一个在短短6年时间里赤手空拳打造出10余家企业的“商界奇才”;一个玩掉13亿元人民币的资本运作大鳄;一个持有10余张身份证和30多个手机卡,潜逃4年多仍“生财有道”的通缉要犯。刘付臣49年的人生可谓潮起潮落,充满了戏剧性。

2005年9月27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合同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刘付臣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奔向“钱”程,投身电脑市场却败走中关村

刘付臣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5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这在当地农村实属凤毛麟角。他天资聪明,艰苦的农村生活磨炼了他坚韧的神经,同时使他锻炼出一身在各种环境中都游刃有余的本领。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刘付臣被分配到中国气象局工作。那时候,中国气象局机关像刘付臣这样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很少,加上他在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在单位受到非同一般的重视,没过多久就成为一个小部门的负责人。

踌躇满志的刘付臣曾梦想在仕途上大展宏图,但是,此后这样平淡的生活转眼就是10多年。在这10多年的日子里,眼看着比自己晚来的大学生和比自己年轻的干部一个个平步青云飞黄腾达,而刘付臣却一直是个不起眼的小头头,而且还是个副职。

眼看自己年近40岁,仕途渺茫的刘付臣不愿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他要轰轰烈烈地做一番大事业。既然仕途不通,那么只好另谋出路,在“钱途”上搏杀一番,说不定自己的“钱途”会风光无限。

刘付臣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痴人说梦,20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犹如热浪般席卷着全国,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海”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平时在机关里看着并不出色的朋友,下海经商后,往往能大把大把地赚钱,所以头脑精明的刘付臣开始盘算着也到商海里冲一下浪。

中国气象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颐路中段,在著名的中关村南部,现在的白颐路已经改名为中关村南大街。中国气象局是高科技产品集中使用的单位,在90年代初期,精明的刘付臣就意识到电脑行业发展很快,电脑不但会成为办公必需品,而且将有可能继冰箱彩电之后成为新型的家用电器。当时,中关村以电脑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如火如荼,令刘付臣热血沸腾,他决定投身电脑这个新兴行业。

打定主意后,刘付臣多次来到中关村进行实地考察。当时的电脑行业其实更像个杂货市场,很多人都是靠攒电脑发财,所谓的电脑公司就是一个小杂货店,销售的无非是跟电脑有关的耗材,偶尔也帮人攒几台电脑而已,跟卖菜的没什么差别,但这其中的利润却是巨大的。当时有个笑话,在中关村就是卖砖头,也会成为百万富翁。

在考察电脑市场的过程中,刘付臣认识了一家电脑公司的业务员,当时这个业务员也很想自己出去开公司赚钱,两人一拍即合,从此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但是,刘付臣并没有告诉这位朋友自己的真名,而是化名为“刘平”出现在中关村。他担心单位领导知道自己在外经商会影响自己的仕途,更不愿让商圈里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真正底细,以免自己因为没有背景而被人瞧不起,而耽误自己的“钱”程。

1993年,刘付臣的那位业务员朋友用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资金,承包了某工厂劳动服务公司下属的一个电脑公司,刘付臣一有空闲就会过去“帮忙”。1994年初,那位朋友不再承包这家电脑公司,刘付臣以每年上交3万元承包费的条件,接手了电脑公司。

如果这个电脑公司会给刘付臣获得一些利润的话,刘付臣可能至今仍是中关村里的一个小老板而已。但是,刘付臣经营的这家规模很小的电脑公司,只是在市场大潮中的一片小小树叶,刘付臣承包之后,电脑公司惨淡经营了几个月之后就关门大吉了。然而,也正是这第一次在商海中的折戟沉沙,刺激了刘付臣敏感的商业神经,加上利益的驱使,使刘付臣从由理智变得疯狂,最终变成了一个潜藏在人们视野之外的资本大鳄。

资本运作,成为10多家公司的幕后老板

电脑公司经营失利后,刘付臣苦苦思索着自己的失败教训,在查阅公司账本时,他发现他上交给服务公司的承包费,其实主要用于支付房屋租金,而这个房子也是服务公司从工厂那里转租过来的。也就是说,自己辛辛苦苦赚到的钱全都被转租房屋的人轻轻松松赚去了。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做房屋中介是个不被人关注的行业,也很少有人在这个行业做大,但刘付臣却精明地发现了其中潜藏的巨大利润。这个发现对刘付臣而言,无异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刘付臣立即关闭了电脑公司,并在中国气象局附近开始寻找可以出租的房子。

很快,刘付臣的目标锁定在离中国气象局不远的某单位,这个单位有一栋空闲的楼房,刘付臣与该单位签订了承租合同,并以很低的价格租了下来。没过多久,这栋楼就被刘付臣顺利地高价转租了出去。

这是刘付臣搏击商海掘到的第一桶金。在经营过程中,刘付臣发现自己使用刘平的化名不如注册一家公司进行运作便利,但他既不想自己抛头露面,又想紧紧掌握着公司运作大权,于是,他以岳母的名字注册了一家公司。

1994年下半年是刘付臣事业的转机,这个转机是因为在去昆明的火车上,刘付臣与关老板的结识,两人一见如故,谈天说地,大有相识恨晚的感觉。关老板不但具有超常的商业头脑,而且在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关系比较多,并有自己开办公司的经验。通过与关老板的接触,刘付臣记住了一个对他极其陌生的名词“资本运作”。原来,真正赚大钱的不是像他这样小打小闹当个房屋中介,而是“运作”资金的人。

这次邂逅之后,两人联系更加密切,准备联手干一番大事业。这时候的刘付臣早已不甘心仅仅当个中介人赚点小钱了,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更大赚钱诀窍。如果承租一块场地,改造成一个家具城,这样直接收取商户的租金,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很快,刘付臣租下了北京广播器材厂的一片空厂房,开办了北京福尼特家具城和福尼特邮币卡市场。由于关老板社会资源丰富,刘付臣请他为自己的企业办了一些跑关系办手续的事情,还让关老板担任了福尼特工贸集团等几家企业的法人代表。作为回报,刘付臣答应以700万元给他买套别墅。

但关老板这个与刘付臣紧密合作的伙伴,却并不了解刘付臣的底细,他甚至连刘付臣的真名都不知道,而只知道他叫“刘平”。至于以后公司的具体事务和刘付臣后来在“资本运作”上的大手笔,关老板更不知晓。除了按照刘付臣的要求,匆匆忙忙地在一些合同、票据上签字之外,关老板只是代替刘付臣在台前表演的傀儡而已。

福尼特家具城在刘付臣的经营下,很快成为京城最著名的家具城之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份产业竟然是刘付臣的,因为刘付臣对外始终使用化名刘平。

拥有如此巨大产业的刘付臣此时已经不满足于在中国气象局下属公司当一个部门副职,1994年12月初,在没办理任何离职手续的情况下,刘付臣悄然离开了气象局。据检察机关称:从1994年年底开始到1998年9月刘付臣因涉嫌诈骗公款、挪用资金东窗事发,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刘付臣以他人名义共注册了10多家公司。其中,北京志东科贸有限公司、北京东晔通讯电子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刘付臣的岳母;北京中爵图视广告中心的法人代表是他的一个公司的会计;北京福尼特科贸有限公司、福尼特工贸集团、福尼特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他的朋友关老板。

回购国债,高息打造黑色资金链条

到1996年,刘付臣已是10余家企业的幕后老板,事业处于巅峰时期。但是,这10余家公司的经营,没有雄厚的资金的支持是不行的。怎样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怎样才能填满这些企业庞大的资金缺口?怎样维护自己打造起来的资金链条不至于断裂呢?刘付臣自然有他的高招,这就是刘付臣的“资本运作”。

刘付臣心里清楚地知道,要解决资金这个关系企业命运的问题,只有铤而走险钻法律和金融漏洞的空子。

在经营电脑公司期间,刘付臣曾向银行贷过款,从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小额贷款业务开始,刘付臣通过业务上的往来慢慢结识了一些金融界的“知心朋友”,自然也对金融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同时他也对金融管理上的一些“幕后操作”极其感兴趣。刘付臣明白,只有钱才能生钱,要想发财就得像金融界的这些朋友一样玩转大额资金。

刘付臣决定先从自己熟悉的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小西天证券交易营业部开始。因为在1994年,刘付臣就在小西天证券部购买过一些国债,由此他结识了营业部总经理史新纪和副总经理晏宇庆。他们手里有巨额的国债销售款,如果能够拿来投入企业经营,那是再好不过了。

刘付臣出手果断,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笔。1996年9月,史新纪和晏宇庆擅自将小西天证券部1.98亿元的国债销售款提供给刘付臣使用。但是一年之后,刘付臣的“资本运作”失败得落花流水,根本无钱归还。

到了还款的时候,刘付臣并不慌张,他没有将自己资本运作失败的窘况告诉史新纪、晏宇庆两人,而是约他们出来“吃顿便饭”。一番推杯换盏高谈阔论之后,刘付臣亮出了自己新的“掘金计划”由刘付臣为小西天证券部介绍客户购买国债,获取的资金用于归还刘付臣的欠款,多余的钱由刘付臣继续使用。为表示合作“诚意”,刘付臣当即允诺,高出银行规定的利息部分完全由自己支付。另外,为了对史新纪、晏宇庆两人对自己的支持表示感谢,刘付臣再额外支付给他们1.5%至2.5%的“手续费”。

看到如此丰厚的回报,史新纪、晏宇庆两人动心了,加上刘付臣表现出来的气吞山河的自信和精明,更让他们两人觉得这个计划无懈可击,从此双方开始了“愉快、友好”的合作,而刘付臣也从此成为一个操纵10多亿元的“资本大鳄”。

从1997年3月到1998年6月,刘付臣开始疯狂地玩起他的“资本运作”。他以允诺给付高息的方式,通过朋友介绍朋友等种种渠道,为小西天证券部招揽了大笔“生意”。仅仅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数十家大客户到小西天证券部购买了3.57亿元国债。

史、晏两人在和刘付臣的合作中,见刘付臣果然给证券部带来了巨大“业绩”,在佩服刘付臣资本运作的同时,立即向刘付臣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他们使用虚假账户,先后将上述国债中面值人民币790万元的国债从小西天证券部提出给刘付臣使用,另外,他们将客户认购及委托保管的大量国债用于国债回购,以此方式拆入资金共计人民币4.34亿元,其中4.19亿元交给刘付臣使用。而这些钱,刘付臣分别用于归还前期使用的1.98亿元和支付高息等活动。

到1998年6月,小西天证券部内已没有刘付臣介绍的国债客户可用于国债回购,但刘付臣仍向史新纪、晏宇庆要求使用资金。两人研究之后,决定擅自动用在证券营业部开户的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的国债存券9000万元,以国债回购方式,拆入资金1亿元,将其中8821万元挪给刘付臣使用。

直到案发后,刘付臣给小西天证券交易营业部造成损失人民币3亿余元。史、晏两人也因此获罪,2003年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