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别人先要理自己
3348700000019

第19章 管别人要学会拴心留人(1)

以人为本,人才至上

《孙膑兵法·战略》:“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意思是说天地间没有比人更宝贵的了。的确如此,正因为人的存在,才有了社会,人是社会的创造者和改变者。无论在什么时候,人的作用都不容忽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以人为本,人才至上的管理理念也很重要。

战国初期,魏国首位国君魏文侯是位比较有为的国君,他将百姓看得很重。

魏文侯在一次巡游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他遇见一个背着草料的人从对面走来。这个人的穿衣方式与常人不同,因为这个人反穿着羊皮衣。

等此人走到跟前时,魏文侯拦住问道:“你怎么这样穿羊皮衣呢?是不是因为你没有见过别人怎么穿才认为应该这么穿呢?”

此人笑了笑说:“羊皮衣又不是很稀罕,我当然见过别人如何穿它了。不过,我认为他们那样穿容易脱毛,所以我就把有毛的一面穿在里面了。”

听了这个人的解释后,魏文侯关切地说道:“你的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因为羊皮板是羊毛附着的地方,将羊毛穿在里面,羊皮板自然就露在外边。如此下去,羊皮板更加容易磨损。一旦羊皮板被磨破,羊毛就会脱落。到时候,你的羊皮衣还如何保暖呢?

这个人对他的提醒并不理睬,继续赶路了。

第二年年底,魏文侯又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按照魏国条例,每年年底,各县都要向朝中进贡。这年年底,有个大县的进贡物品竟然是往年的数倍。朝中大臣认为此事象征着国运昌盛,可喜可贺,但魏文侯却不这样想。他认为,该县既没有增加土地,也没有增加人口,即使有一些新产业出现,也不可能征收到如此丰厚的进贡。于是,魏文侯认定,一定是当地的官吏为了邀功,增加了征收数量。如果不及时制止这种现象,各地官员一定会争相效仿,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从而影响魏国的兴亡。

第二天上朝后,魏文侯向众大臣讲述了他巡游过程中遇到的那件怪事。听完他的讲述后,众大臣并不知道国君的用意。魏文侯看到他们一脸迷惑的样子,正言道:“我之所以把遇到的这件事情告诉你们,是想让你们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的依附所在。如果百姓不能够安居乐业,国家便会消亡。为了眼前的暂时利益而放弃了国家昌盛的大计,是不可取的。”

众大臣这才醒悟过来,深感君主英明。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短短的一句话就证明了魏文侯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

百姓对国家的重要正如同人才对企业的重要。一个缺乏优秀人才的企业,正如一辆没有汽油的汽车,哪怕再豪华也不过是废铁一堆。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人才呢?

其实,人才的涵义很广泛。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就是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的人。因为企业是一个整体,由多个岗位组成,任何一个岗位的缺失都有可能给企业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企业管理者在认识到每个工作岗位重要性的同时,应该把每一个在岗位上有着优秀表现的员工看作人才,重视他们。除此之外,优秀的管理者还要把人才放在首位,管理者只有深刻理解人尽其才,各司其职这个道理才能理好企业这个大家庭。

在松下电器公司总部的一次例会上,松下幸之助向一位下属问道:“你在与客户交谈的时候,如果客户问到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什么,你如何回答?”

会议室的人都觉得奇怪,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要产品当然是各种电器了,这还有疑问吗?这位下属与其他人的想法一致,开口便说道:“各种电器。”

松下幸之助听后,很不满意。他说:“你的回答从根本上就错了。”

这话使大家感到莫名其妙,松下电器公司不是生产电器又是生产什么的呢?

松下幸之助接着说:“如果有人问你们松下电器公司主要生产什么,你们要说松下公司主要是培养人的公司,兼做电器。”

松下幸之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人才是企业成长并昌盛不衰的核心竞争力。在松下幸之助看来,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要保证企业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就能够生产出质量更好、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得到人才的方式有很多,培训员工只是其中的一种。

概言之,以人为本,人才至上应该深入管理者的心。人才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安德鲁·卡内基曾经说过,在员工和工厂之间,他愿意选择员工。因为工厂离开了员工,很快就会被遗弃,进而变得杂草丛生,成为废墟;如果有了员工,就算没有工厂,也可以凭借智慧和双手建造工厂。当然,安德鲁·卡内基在这里所指的员工,都是称职的员工,都是工厂企业的人才。

管理箴言

1.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可以说,2l世纪的企业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了人才,再强大的企业也会一步步走向末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保证企业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会被残酷地淘汰。

2.古人云: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我们现在管理企业同样要知人善任,才会事业易成,只有人尽其才,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留人留“心”的管理艺术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目前众多企业普遍存在优秀的人才留不住。一旦优秀人才流失到同行业,岂不是所有努力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因此,留人已成为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了。

企业如何留人呢?最要紧的是把企业变成人才沃土和成就事业的乐园,使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只有创造“拴心留人”的企业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优秀的人才。

“三顾茅庐”的成语典故引人深思,管理者大可借鉴人才竞争的经验,为今天的企业实现留人提供确实可行的参考借鉴。

“卧龙、风雏,得一人可安天下。”有人说,魏、蜀、吴三国鼎立,实际上是人才的鼎立,这话很有道理。

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流亡到新野。他听徐庶说诸葛亮很有才能,隐居在隆中,便亲自前去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刘备兄弟3人,一连去了3次,最后一次才得相见。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畅谈天下形势,未出茅庐,三分天下,指出刘备可能成功的道路,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此后,刘备在诸葛亮的精心策划下,在西南地区稳住了脚跟,建立了蜀国,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多少年来,刘备“三顾茅庐”一直被传为佳话,刘备求贤若渴令人敬仰,但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可与“三顾茅庐”相媲美的另一段故事,那就是刘备挥泪送徐庶,在痛失人才时,爱才、惜才溢于言表。

刘、关、张自桃园结义,经过伐黄巾、伐董卓,经历大小数百战,仍颠沛流离,无立锥之地。后幸得徐庶,方才扭转形势,重创曹军,得到喘息之机。此时的徐庶,对于刘备是何等重要!然而,曹操为了断其臂膀,挖刘备的“墙角”,把徐庶的母亲抓起来,以此要挟,徐庶又是一个大孝子,蔫能不弃刘备而去。徐庶离去,刘备失去了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而曹操却多了一个一流谋士,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刘备的可爱处也正是在这里,苦留不住,他毅然为徐庶送行。临别,刘备捶胸大呼:“军师去矣!”徐庶走远了,刘备又令人砍掉前面林木,因为它挡住了刘备看徐庶的视线,其情景让人感动。

和刘备相比,我们往往少一点真情。没有人才盼人才,盼来人才冷落人才,等到人才要“流动”了,又千方百计阻挠,一点不尊重人才。

招贤,是尊重人才;重贤,是尊重人才;送贤,更是尊重人才,而且层次一个比一个高,做起来一个比一个难。求贤不易,古人千金买马骨,故千里马至。曹操设计留住关羽,上马金、下马银,三日小宴,五日大宴,又是赠赤兔,又是赐锦袍,故有华容道关羽的“义释”,放曹操一条生路;刘备心胸坦荡,挥泪送徐庶,故有徐庶走马荐诸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待人才全在一个“情”字‘不同的“情”,收到不同的回报。

“用一流的人才,创一流的企业。”著名企业家们都把人才兴企作为战略目标,千方百计招徕人才。“锅不热,饼不贴。”以情感人是兴企招贤的重要手段,情到深处人才聚,古今中外,慨莫能外。

企业是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乐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满足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就必须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帮助其选择最佳的工作岗位,使其感到找到了理想的表演舞台;针对人才的欲望、能力、潜质,帮助其拟定一个能体现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的规划,增强努力进取的内在动力;根据能力大小,提供相对应的岗位,并让其唱主角,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作用。用人之道,在于用人之长,非用人之短,转变你的视角和观念,学一学“西邻公”,人才就在你的眼前。

“三顾茅庐”是古代帝王求才图霸的经典,现代企业要在人才竞争中生存壮大起来,最根本的是改变求才的心态,创造一个人才成就事业的舞台;作为企业家,追随人才;就是紧跟人才身后,为人才大胆去试去闯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做他们的坚强后盾,首先使自己成为“帅”才。

当然,留人是一项系统工程,留人的关键是要留住人心。要留住人心必须通过努力使其对单位和工作产生认同感、成就感、新奇感、知遇感、归宿感,形成内在的持久的凝聚力。

1.认同感。人才是否愿意到一个单位工作并长期留在那里,要看这个单位有无发展前途和有无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因此企业对引进的人才要如实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拥有的优势、面临的困难、采取的措施、项目的特点、产品的性能、生产流程以及岗位设置等,使其了解单位全貌,增加对单位的可信度,从而对单位的发展目标产生认同,树立主人翁意识和为单位建功立业的使命感。

2.成就感。人才不但有物质利益方面的追求,而且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用人单位必须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提供成才的条件,不断满足其成就欲望,才能防止“移情别恋”。

3.新奇感。人不但有求胜心理,同时还有求新心理。一个人如果长期固守在一个岗位或长期从事某种单调无味的工作,就会因缺乏压力和吸引力产生懈怠心理,丧失工作的进取心和创新激情。为了延长人才与企业间的“蜜月期”,企业必须不断赋予他们工作岗位的挑战性、工作计划的超前性、工作内容的乐趣性,刺激其心理需求使之乐其岗、展其能。

4.知遇感。企业要用感情留人必须增加感情投资,用深厚的感情去感染人、感化人。要多联络沟通:多信任尊重。

5.归宿感。企业要千方百计为企业员工营造一种亲如一家的归宿感和安全感。认真学习借鉴外国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才解除后顾主忧。

用心留人,是值得多数企业,特别是缺乏竞争实力企业去认真研究书写的大文章。强调用心留人也不能放弃待遇留人,优厚的物质待遇仍然是留人的重要筹码。另外,在强调用心留人时,还要处理好留人与流动的辩证统一关系,人才的流动是绝对的,留住人才是相对的,创造来去自由的环境,也是留才的重要措施,企业要支持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还要鼓励好马多吃回头草。

管理箴言

1.企业留人要用事业留住人。人才最大的满足是在事业上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2.企业留人要以感情留人。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人才感受到了来自于管理者和同事的关心,企业内部有一个融洽、和谐的环境,管理者能真正重视人才的作用、成绩、并给予肯定和奖励,人才是不会轻易地跳槽的。而且,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处于极其兴奋状态。

3.对于企业而言,规矩越少越好,因为规矩多了,就很难创造一个有创造性的环境让人才去发挥。但规矩中的第一条规矩就是尊重个人,如果把这一条规矩做好了,一切也就好办了。

4.人力资源部不是把人才招进企业就万事大吉,还要通过制定一些政策和管理框架来间接协助企业留住人才和发展人才,保证这些人才能长期发挥最大的作用。

5.留住人才的背后迫切要求我们的管理者留心观察与发现,并最终留住他们的“心”。

企业留人:抓住胃才能抓住心

“工作餐吃什么?”这是生活在城市朝九晚五白领一族每天除了穿梭于各大写字楼之间忙工作之外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常见话题,写字楼周边的小餐厅精致气派且饭菜价格不菲,上班族怎能忍心拿自己的辛苦挣来的工资去“烧钱”;叫外卖划算,但是品种却有限,总不能每天都吃;路边小饭馆饭菜倒是便宜,但卫生状况之差让人不敢恭维……“工作餐吃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了上班新贵们最头疼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抱怨不该走出学校大门,在学校里,食堂丰富的饭菜、可亲的价格、宽敞明亮的大厅和谈笑风生的伙伴是上班以后所没有的。如果有人说:“我们公司的食堂比大学好一百倍”,那必是人人羡慕的,公司为员工开起食堂,成为不少老板关心员工、富有远见的新举措。

人性化管理在国外一直做得挺不错的,员工食堂也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如今各国的公司都开始重视员工的生活和个人健康,纷纷为员工开办内部食堂,提供优质低价的食品。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寻找物美价廉的工作餐,而希望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的公司开始绞尽脑汁地在员工饮食上下功夫,以美食拴住员工。去年,在全英国的员工食堂,有超过16.2亿份饭菜被吃掉。不少公司不再只是提供外卖Pizza和水煮蔬菜,而是开始雇佣厨师,为员工提供新鲜的沙拉、肉食和各种定制三明治。在伦敦的Google英国总部,艺术级的员工食堂里从巧克力到生鱼片应有尽有;在对外贸易公司Travelex,午餐会提供各种热菜和上等香肠以及新鲜蔬菜水果、肉汤、热气腾腾的手制蛋饼、三明治和沙拉。食物好吃又新鲜,菜单会不断翻新,最重要的是,一餐只需2.65英镑。

在北京,衣食住行仍然是上班族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在办公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员工食堂成为提高员工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公司能否为员工解决实际的生活用餐问题,成为很多上班族关注的焦点。很多公司的员工抱怨:“他们公司拥有一流的现代化管理设备,办公大楼豪华气派,有宽敞的多功能厅、一整层的会议室,可就是没有员工食堂。由于城市写字楼周边生活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很难找到适合吃饭的地方。很多公司不替员工考虑用餐问题,真是令人失望。优秀的管理者要把员工当作团队的一分子,真正关心员工的生活。并制定可行的用膳计划,比如组建员工食堂,让员工感受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