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胡马北风
3340600000036

第36章 一个为战争而生的国家

在西夏王朝立闰的二百多年中,它经历过许多的战争。北宋、辽、金、元都曾经屡屡发动对西夏的战争。除这些大的政权以外,触角已经伸展到青海以南、甘肃以北的吐蕃,与触角已经顺丝绸之路、伸展到河西走廊的西域古族回鹘,也都发动过对西夏的战争。

可以说,这个可怜的国家几乎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仅仅只说这些周边势力对丙夏用兵,这样说法是不全曲和小‘公允的。这样说的结果,好像西夏是一个四面受敌的弱者似的。而事实是,战争是相互的,“四面受敌”虽是实情,但是,更多的战争,是西夏王朝主动发起的。

早在建国之初,元昊为立国做准备,就在这个陕甘宁三角地区,攻城掠县,扩充疆域,从而迫使宋兵节节败退。继而,元昊又对西域用兵,率兵进攻吐蕃占据的西宁市,苦战二百多天,大破吐蕃大首领角厮罗于城下。接着又举兵进攻冋鹊部落,占领了肃州今甘肃酒泉、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从而为建国扫除了后顾之忧。

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国号为“大夏”,西夏语为“大白高国”,都兴庆府。

称帝的第二年,元昊正式向宋王朝进表,表示他已称帝,希望能得到皇帝陛下的原谅和理解。并且说他决没有与宋朝为敌的想法,只愿双方结为友好邻邦,鱼来雁往。第三个意思则是,有他为宋王朝镇守边防,宋王朝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

上表的总体意思,是希望宋王朝正式承认夏国,并册封帝国。

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官方文书。既然西夏已自立为王,成为帝国,那么它从理论上讲,与宋王朝该是平等的,或者说是平行的。那么它为什么还要上表,以俟宋王朝的批准呢?

这反映了一种心态游牧文化面对中原文明、面对定居文明时的心态。

这类的文书在过去的年代我们也见到过。例如匈奴冒顿大单于上给汉文帝的那着名的“冒顿文书”。这类文书往往都显得有些气虚,在文书的第一个字上都先以“臣”的身份开言,而文书的内容都是以希望自己得到正式的册封为主题。为什么是这样呢?

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

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岁月中,所有的长城线内外的民族,都视农耕文化为正宗,为主流文化。这就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向中央政权呈送这种奇怪文书的原因。

这种关系也许可以追溯到夏商周,并一直追溯到轩辕黄帝的年代。

夏商周的年代,都是有一个中央大国,中央大国有一个天子,为象征性的最高统治者,然后这天子再分封许多小国。于是一群卫星国簇拥着天子,形成这样的国家体制。

这种国家体制最初是从轩辕黄帝那里来的。轩辕氏将天下分封成许多小的国家,由他的儿孙们去统治。大约是从那时候开始,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国家原来是这样组成的这种想法,就巳经定型了。

李元昊的:表,引起宋王朝的极大震惊。那时宋王朝当政的是宋仁宗。仁宗于是急调兵马,开始讨伐和抵御西夏。于是,宋、夏之间的战争开始。

西夏当时对北宋的用兵,主要战场在陕北高原。其时,先后有童贯、沈括、韩琦、范仲淹、狄青等北宋重臣,在延安府担任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可见北宋当时对西夏危险的重视。

延安府成为北宋抵御西夏和攻击西夏的一个桥头堡。

元昊大约最初也想效仿赫连勃勃,取秦直道这一条道路南下长安、直抵中原,但是,无奈当时的秦直道已经年久失修,不适宜于大量调兵,而延安府则由丁北宋的重视,从未被丙夏攻破过。

凶悍的西夏在秦直道走不通的情况下,于是改走从无定河流域到达延安府,再从延安顺洛河流域南出金锁关的路线。他们曾在无定河流域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战三捷,杀得无定河成一片红色,宋军死伤不计其数。继而,又挥得胜之师南下,围困延安。

据说,元昊曾将延安府围困半月,日夜攻打,幸得范仲淹率众殊死抵抗,延安城才得以保全。后来,突然天降大雪,西夏兵马只得幸幸退去。

喘过气来的范仲淹,从延安顺宁塞川,连筑三十六座营寨,这样才将西夏军队重新挤到了陕北高原北沿,从而使延安府和西安府不致失守。

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就是那时候写的。

如今的延安人说,词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说的是延安,那孤城是延安府,那长烟则是延河。如今的神木人则说,这个句子说的是麟州城,那长烟则是自大漠流来、绕二郎山而过的窟野河。

这条道路被堵之后,西夏对北宋的用兵,就改走宁夏西海固方向了。

公元1044年,夏宋这时候的战局,应该说是打了个平手,于是双方休兵议和。

这年9月,西夏与辽国的战事又起。

辽兴宗亲率十万大军分三路西渡黄河击夏。夏军诱辽军深人,以疲其师。此后,夏军大举反攻,重创辽军于河曲一带。辽、夏议和。

这样,北宋、辽、西夏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后来,北宋徽、钦二帝为辽国所俘获,国都也由汴梁迁至杭州,并称南宋之后,由于与西夏已无领土接壤,距离遥远,再加上辽和后来的元已经成为它的主要敌人,故期间不再有战争发生。

但是西夏王国的更为强大的两个敌人产生了,这就是金和元。

西夏后来的君王,在国力日渐消弱的情况下,于是只能走平衡路线,朝秦而暮楚,以维系这个小小帝国的生命1他们先后多次与金国结盟,称“兄弟之国”,攻打蒙古军,又先后多次与蒙古军结盟,攻打金国。在两个国家的互相交战中,它还多次地为他们双方借道,叫人觉得滑稽。事实匕这时候,西夏的气数已经快尽了。

为这个神秘王朝划上句号的是成吉思汗的乾坤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