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机关的同志说,航运团曾派飞机去四川地震灾区执行飞机防疫任务,刚回来不久,马上又要去宝鸡飞播了。插个空儿,我就想去采访,对此事略知一二的人劝我别去,说那是次“无花无果”的行动,意思是没成绩,没油水,意思不大,这反倒激起了我的兴趣。
我决定去一趟。我和这个团有感情,有缘分。
这个团在大西北连续飞播造林及人工增雨二十多年,成绩显着,得过许多大荣誉,全军全国闻名。我关注此事二十多年,几年前,我为他们写过一本《飞播春天的长篇报告文学,进行过几个月的采访,上上下下都比较熟悉,尤其是飞行员,现任团长崔光允,当飞行员时我就认识。
这次汶川大地震波及甘肃的陇南、甘南地区,造成当地交通(通信中断,人员重大伤亡。他们奉命紧急起飞几十个架次,在第一时间为灾区空运救灾物资数十吨和不少救灾人员,同时,还保障了陆航直升机紧急向甘南灾区空运被装的多场次飞行。媒体宣传了他们,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报告团也宣扬了他们的事迹,但没讲飞机防疫的事,这我理解,这不是甘肃的事我到团里时,他们正忙着飞行训练航空兵部队就这样,只要有可飞天气,就白天飞,晚上也飞,有时连星期六、星期天都不休息。
“上周七天,我们飞了五天,”刚见面,崔团长就对我说。
我说?? “你们忙你们的,我不干扰飞行,我插空进行吧。”
飞行是航空兵部队天大的事,谁也不能,也无权干扰。多年来我在飞行部队采访,都是用见缝插针的方式进行的,采访是间断的,零星的,饭前饭后,马路边,宿舍,办公室,招待所,工作间,甚至饭桌上和指挥塔台的休息室都是我采访的时间和场所,我早巳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组织股长张向阳,热心新闻报道,文笔也不错,知道我来了,跑前跑后为我张罗采访,一直陪同我到最后,提供了不少方便。当然,这也是政治处刘成兵主任的特意安排。
在航空兵部队,不管飞行干部的官有多大,在飞行员宿舍大楼里,总会有他的一个房间。
一天晚上十点以后,崔团长才忙完手头的事,在他的飞行员宿舍里,我们才从容地交谈起来。
地震灾区大量房屋倒塌,下水管网堵塞,粪便、垃圾不能及时处理,大量禽畜死亡,雨水不断,天气炎热,蚊蝇鼠类滋生,加上灾区军民体力和精神消耗超支,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极易引起传染病暴发流行。历史上大灾后发生大疫,死亡人数成倍上升的事也是常有的。
抗震总指挥部考虑到这个因素,做了预先准备,命令空军做好飞机防疫的准备。
他说? “在这种情况下,兰空机关给我打电话,问我如果担任飞防任务,能出多少架运五B型飞机?我说,飞机都是好的,但飞防设备我们只有三套。机关的同志说,有可能让我们出动四架飞机,这算是预先给我打了招呼。”
上级之所以考虑把任务交给这个团,是因为他们有着多年飞机灭蚊灭虫的经验,有着扎实而丰富的超低空作业技能。前不久,他们还在青海格尔木执行完灭蚊任务,刚刚回来。
接到电话,崔光允想,这次任务光荣,使命重大,但这次从西北到西南,是本团运五首次入川飞行,地域、气候都不熟悉,对飞行和机务工作都有特殊要求,他感到压力大,对我说??“如果出动四架飞机,我就带队去。”
崔团长的翅膀是很硬的,他巳飞行近六千小时,指挥过八百多个场次,能飞运五、运七,是机长和教员,也是特级飞行员。最近,他又成功改装了团里新装备的新型运输机,是个多面手。他得过飞行员银质和金质奖章,是全国飞播造林先进个人。五月十四日那天,他们首次向天水机场空运救灾物资。那天,一共飞了六趟,崔团长飞了两趟。他除了飞行,就是指挥,几乎忙了一天一夜。我想,他要带队去,是因为担子重,飞机多。
正式下达命令是五月二十日下午七点多,要求他们次日派两架运五飞机赴四川邛嵊机场,执行喷洒防疫药物任务,重点飞防区域是理县、汶川、北川、茂县、绵竹、映秀镇、都江堰、德阳、成都、黑水、绵阳、平武、安县、作业区域东西约一百八十公里,南北约二百四十公里。
在上报的内部材料上,我看到了这样的话?“在紧急召开的团党委扩大会议上,团长崔光允说,‘我们要用最好的飞机、最过硬的机组、最齐全的设备,最严密安全措施,坚决完成任务,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并念给他听。
听完,崔团长笑着说话到没错,可我还说了,救灾就是打仗,关键时刻,我们决不能掉链子,拉稀,更不能当缩头乌龟! ”我倒觉得这番话,更有军人的味道和气质。
“最后是谁带队去的? ”我问。
“是李政委去的,我不同意他去,他儿子今年高考,我对他说,关键时刻孩子需要你,就是帮不上大忙,给孩子出个主意,壮壮胆也是好的,别给孩子落个埋怨。可李政委说,不会的,孩子巳经大了,这种时候他能理解我的。还是我去吧。我没争过他。飞行上的事,就交给刘西奉和杨茂良了。”
我熟悉这两位机长,都是飞播和飞防的好手,经验丰富,技术精良。
崔团长第二天还要飞行,我不能多占他的时间。
我决定采访这两个人,让张向阳为我联系。联系后,小张说,只有刘西奉和领航员孙涛有空。我说好,反正是同一个任务,也行。”
在组织股办公室里,小张向我介绍说,接到命令,团里的几十名运五飞行员纷纷请战,积极性很高。但任务最后落到了飞行员刘西奉、杨茂良、李国柱、李英彬和领航员张克森、孙涛的身上。
不一会儿,刘西奉和孙涛来了,我们就聊了起来。
刘西奉说受领任务后,崔团长立即和我们到领航股办公室开会。’
开会就是摊开地图,研究灾区的地形地貌、航线特点,以及制定预防打螺旋桨、防空中相撞、撞山、防迷航、防天气突然变坏、防气流干扰、防雷雨冰雹等特情处置预案。
“研究完,大家一看表,巳经是凌晨三点多了,”孙涛说。
飞机未动,机务先行。
机务大队会议室里,大队长姬长安把机务保障的重任交给了机务二中队中队长孙学锋、电子队队长李建毓、机械师李雄军、江小意,特设师李佳奇、机械员肖小伍。这六名同志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尤其擅长野外作战。他们研究的重点除了如何适应野外土跑道机场尘土大,小石子多,飞机起降震动大,容易造成发动机损坏、管路堵塞、机件断裂和轮胎爆破等意外情况外,还研究了四川阴湿多雨气候给机务维护带来的问题。
问题清楚了,应急保障的方案也就有了,所需的零备件计划也有了,然后就去仓库领取器材,再交由修理厂特种设备队队长张磊,由他用综合测试仪逐个校验,确保万无一失。
深夜,停机坪上灯火通明,车来车往。
执行任务的两架运五飞机,被多辆汽车的灯光从不同方向照射着,工作灯不够用,这是应急办法。光影里十几名机务官兵正手拿扳手、钳子、改锥,他们在飞机上爬上爬下,忙里忙外,正在精心安装、固定、调试飞防设备。这两架飞机,一架用于喷洒水剂,一架用于喷洒干粉。平时这些特种设备都是随用随装,用后卸下放在库房。为了抢时间,为了明早能顺利起飞,官兵们只能挑灯夜战了。这些忙碌的身影中有大队电子主任王嘉琪,他累得巳经尿血三天了;四级士官曲会波,头碰伤缝了四针;机械队长靳小刚小腿划破口子,流出了鲜血,也浑然不觉;机械员唐国兵发高烧正在输液,听说要准备飞机,拔了针头就赶到了现场……这些同志怎么劝都劝不回去,他们说去不了救灾现场,准备救灾飞机,就是救灾的前线,就是为灾区人民尽心尽力’
身为战士,怎能不冲锋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