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如何拆解美国金融霸权
3323200000005

第5章 拆解金融霸权(4)

因此,在华尔街有一个惯例,华尔街的大亨们挣钱之后,会拿出自己收入的10%捐给三一教堂。因此,华尔街的教堂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教堂。不知道这是不是华尔街大亨对掠夺世界财富的一种赎罪。

教堂西侧一块不大的地方安葬着很多政治名人和金融大亨。美国的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一个。他是宪法的起草人之一,美国首任财政部长,创建了美联储的前身--合众国第一银行,但是最后却因政党相争而决斗丧生。

故事4:华尔街与华盛顿政府

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流行一个词:华尔街复合体。华盛顿高官们与华尔街银行家之间频繁互换角色,很多华尔街出身的人走上从政之路,也有许多华盛顿的政府高官进入华尔街成为银行家。华尔街和华盛顿政府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少年轻人甚至是抱着通过华尔街走向华盛顿政坛的目标前去求职的。

在与华盛顿政府高官的关系中,高盛是比较突出的一家公司。高盛文化强调稳重、低调和团队精神,这一点与华盛顿政府从政的要求不谋而合。高盛出身的华盛顿官员极力让总统抛头露面,自己却担负一些未必引人注目但对政府贡献重大的工作。

从高盛踏入政途的着名人物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首席经济顾问、财政部长鲁宾。鲁宾整个职业生涯的工作地点很简单,从华尔街到华盛顿,再从华盛顿到华尔街。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学院的鲁宾首先在律师事务所里干了2年。后来,怀揣着对华尔街金融世界的渴望,他加入了高盛公司。在高盛公司,鲁宾表现出了其卓越的金融才华,在其负责的“套汇交易”中,做得游刃有余。鲁宾凭借出色的业绩,被1977年的《财富》杂志评为华尔街从事套汇交易的“四骑士”之一。在次贷危机后,他又接任了花旗银行董事长的职务。后来,在华尔街如鱼得水的鲁宾辞去花旗银行总裁的职务,回到华盛顿,担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首席经济顾问,后又荣升为财政部长。

与鲁宾的经历类似,高盛总裁兼CEO约翰·塞恩后来做了纽交所的首席执行长,步入政坛;美国前总统布什的财政部长保尔森也是从高盛主席的位置上进入政坛的。因此,高盛被誉为政坛经济高官的“黄埔军校”。

华尔街与中国

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中,有一个独特的群体,那就是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其中既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知名国企,也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民企。这些民营企业在中国融资可谓是难于上青天,因为中国政府对公司的上市条件有严格的规定。但在美国上市时间短、费用低,而且还能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基于这些优势,中国的很多公司都选择在美国融资上市。

实际上,这些公司也是鱼龙混杂。美国证券市场是宽进严管,有一些公司通过借壳到美国去圈钱,但是他们忽略了美国对于公司信息的严格监管,因此有些公司已经被停牌,还有些公司自己就心生悔意。但是也不乏一些优秀的有潜力的科技公司,虽然它们现在还未盈利,不符合中国的上市标准,但美国有一个相对宽松的融资平台,自然也投奔那里去了。

其实,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真正的赢家是美国投资者。这些华尔街的投资者虽然给中国企业投入了资金,但他们的胃口也很大。中国企业的改革成果,华尔街的投资者会优先享受。石油价格一路高涨,中国老百姓被盘剥的血汗钱却如滚滚洪流,进入华尔街大亨们的腰包。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用29亿美元为中石油融资就换回了119亿美元的分红,其中仅2005年一年,中石油在美国市场就消耗了600多亿元人民币。

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按美国的法律规定分红派息。美国法律规定,即使只是美国资本参股外国企业,外国企业对美国资本的分红派息部分也要按美国法律进行,霸权本质表露无疑。现在中国很多公司在美国上市,美国享受了巨大的现金红利的同时还要不时做空中国公司,从中渔利,其实这只是变换形式的霸权主义。

对于中国的这些核心资产,美国虽然没有达到控股的地步,但是已对中国的家底了如指掌,并且有很大影响力。美国却不允许外国公司染指它们的核心资产。

何时终结华尔街神话

华尔街催生了美国神话,表现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如运河的兴起,铁路的兴起,到重工业化,再到后来的高科技产业,甚至美国的南北战争,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华尔街在美国经济崛起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9·11”事件和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风光一时的众多金融机构人去楼空,五大投资银行几乎被一网打尽。现在,除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以外,已经没有一家银行或基金将总部设在华尔街了。华尔街惨象能否就此停住脚步?

提到华尔街,人们就会想到投资银行,但是投资银行并不是华尔街的全部。华尔街是一个全面的金融中心,是一个复杂的金融集合体,不是一两次危机就能动摇其根基的。1907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出现崩盘,造成当时一家着名的信托公司破产。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崩盘,惊恐笼罩了华尔街。实际上,华尔街基本上没太平过,平均每10年就有一次危机。每一次危机都给华尔街致命一击,但华尔街有着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不仅挺过来了,还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现在华尔街的象征意义已经超过了真实意义,它成了一种精神,既代表着智慧又代表着贪婪。随着电子交易的普及,很多金融机构已经搬离了华尔街,地域位置越来越失去了重要性,但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华尔街仍是金融界精英们的精神归宿。

华尔街的地位与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密不可分,只要美国经济和金融实力没有跌下第一的宝座,华尔街的神话就将延续。

美国金融泡沫的死穴

美国取得金融霸主地位已达半个多世纪,其霸主地位还能维持多久是各国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世界经济霸权的更替轮回中,美国逐渐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美国不可能永远是世界霸主。随着世界各国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将会受到挑战。

美国金融霸权不可避免走向衰退

目前,美国经济已过高峰期,维持金融霸权的能力与意愿均在下降。近年来也表现出了一些衰退的迹象。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直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达到顶峰,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实力都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那时美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它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面临前苏联的挑战并处于经济衰退的时期。前苏联瓦解后,虽然美国处于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但也受到其他世界大国的制约,经济逐渐呈现衰退趋势。

随着欧盟经济的发展,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也受到了欧元的挑战。虚拟经济所带来的隐患日益突出,原本一场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却波及到了世界各地。美国作为世界的经济霸主,理应承担起维护经济稳定的职责,但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满。

美国之所以在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财政赤字国、贸易赤字国以及对外债务国后还能保持其霸权位置,主要源自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但美元汇率的持续下跌以及其他货币对美元产生的冲击,都会让人对美国是否会随美元一起衰落产生担忧。特别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表现更加深了这一趋势。

在美国没有能力或是没有意愿担当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职责时,其他地区或国家应势而动,试图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欧元的诞生就限制了美元霸权。随着更多区域性货币承担储备货币职能,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将逐渐被瓦解。

美国金融霸权所获取的巨大收益和对其他经济体的控制,引起了包括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反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呼声日渐提高。伴随美国经济的相对衰弱,其他经济体要求重新审视和规划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不可忽视。

金融危机损害了美国金融霸权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给世界经济打上了美国的烙印。在美国金融发展史上,周期性地爆发金融危机,并且,由于美国金融的国际性,美国金融危机会迅速席卷全球,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纵观近代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几乎都是发源地。其中,尤以1929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最为巨大。这次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拖入深渊,甚至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美国既是金融危机的制造者,又是受害者。美国至今没有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相比之下,国际社会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严重,欧洲至今还在债务危机中挣扎,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受害不浅。

美国金融危机,实质是美国长期推行金融霸权主义的结果。美国为了实现金融霸权,控制世界资源,维护自身在国际金融中的霸主地位,长期实现金融优先发展战略,使其自身进入虚拟经济阶段。

美国为了金融资本的利益,一直刺激信用膨胀,不断制造虚假繁荣,进而绑架世界,结果既带来了金融繁荣,达到了肆意掠夺世界资源的目的,也成为美国逃避外债的手段,同时为金融泡沫埋下了隐患。

美国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美国式资本主义的危机。正是资本对利润的贪婪追逐,无视风险的积累和放大,盲目扩张和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政府对市场的自流放任,给世界带来了金融灾难。

美国金融霸权仍将维持较长时间

就现在的全球经济来说,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相较之前有所衰退。接连不断的金融危机也给美国经济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但并不能说明美国金融霸权就此终结。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现在的国际结算货币中,美元仍占绝大部分的份额;美国在科技方面的创新也遥遥领先。在全球经济金融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美国与世界各国仍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无论是某个国家还是某个经济体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

面对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美国能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在金融危机来临时,美国政府能及时调整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金融政策,从而令每一次危机化险为夷,避免了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被削弱。

纵观历史,金融霸权比其他领域的霸权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主要原因在于更迭成本高昂。国际金融体系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金融霸权更迭带来的影响也更为广泛深刻。一方面,霸权国地位更迭会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动荡和不稳定。而这种国际金融动荡带来的后果是任何国家都不愿看到的,不论是霸权国还是新兴经济国家都不可能在全球经济动荡中全身而退。另一方面,建立新的金融霸权体系的成本高昂。新兴经济国家在取代金融霸权国地位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建立金融霸权体系所需的巨大成本,这种维持霸权的成本和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担,可能比维持其在原本的经济体系中所付出的代价更多。因此,改变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另外,信用货币体系对金融霸权也有较强的维持作用。金融霸权国享有独霸国际铸币税的特权,具备较强的危机转嫁能力。金融霸权确立后的每一次金融危机的事实都表明,霸权国可以通过加速金融资本的扩张来弥补其国内资本的贬损,由此保持了国内通货的基本稳定。由于各国决策者不可能接受美元储备及相应金融资产瞬间贬损的风险,因而这些国家只能通过支持美元来维持外汇资产的安全,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共同维持者。

综上原因可知,金融霸权一旦建立,就具备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现状的特性。

其他国家应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可能选择

世界金融稳定的出路在于摆脱单极金融的控制,致力于通过构建公平、开放、有序、多元的全球货币体系和金融竞争秩序,以此来实现经济和金融协调、稳健的发展。未来国际金融的格局演变将取决于新兴力量与美国金融霸权的力量博弈。

我们要正视美国金融霸权存在的现实,理性对待美国金融霸权。就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无法摆脱美国金融霸权的控制,更无力建立独立的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作为发展中国家,既不能盲目地走金融自由化道路,也不能实行自我孤立政策。理性的选择,就是既要警惕金融风险,又要适度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增强本国金融竞争力;同时,还要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控,积极防范金融霸权,阻断国际资本冲击本国金融市场的途径,有效增强本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