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云的24个工作哲学
3277100000007

第7章 工作哲学4 要有远见、智慧和想象力(2)

逆向思维法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就是对某些事物或东西,从反面进行利用。运用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能力。

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常常阻碍着人们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逆向思维就是要冲破传统和习惯的框框了。常见的方法是就事物的结果倒过来思维,就事物的某个条件倒过来思维,就事物所处的位置倒过来思维,就事物起作用的过程或方式倒过来思维。生活实践也证明,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它对于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进退有度,比兔子快比乌龟有耐心

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

——马云

“进”与“退”都是处世行事的技巧。审时度势,当时则进,当退则退。该进的时候不进会失去机遇,该退的时候不退会惹来麻烦。

云影随行

阿里巴巴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进退有度”。当其他网站风驰电掣般向前冲的时候,阿里巴巴却“像乌龟一样爬行”;而别人都停滞不前的时候,阿里巴巴却能大步向前。马云认为做企业如同做人,能屈能伸方成大丈夫。

马云曾经把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比喻成3000米长跑,认为它将影响人类未来30年的生活。他要求自己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有耐心。他说:“不去计较最初100米的输赢,而是要在跑了四五百米后逐渐和对手拉开距离。”什么时候应该大步前进,什么时候应该适当后退,马云心中很清楚。

马云曾说:“我一如既往坚定地相信互联网,但不相信它在很短的时间里会像人家说得那么好。我们需要时间,好东西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等。我说过,在互联网时代,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像乌龟一样有耐心。善始未必善终。”

“我们和亚马逊、雅虎、新浪、搜狐、8848一样是早起的鸟,但我们不一定所有的事都做对了。如果早起的鸟没有吃到虫,它就会变成被吃掉的虫了。我们必须小心。”

“互联网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有成长的烦恼。互联网像个孩子,得到了太多的关注和好吃的,他有点被IT业内人士、投资人、媒体惯坏了。”

马云讲究进退之术,“要比兔子快,比乌龟有耐心”。这也正是其能够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原因所在。

马到成功

列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面对强大的阻力、难以克服的困难,退,是一种灵动的思维、成熟的智慧,就像为了更有力的一击而收回拳头,在后退中将自己的劣势转化成优势。

在成功的路上遇到阻力,何必非得去碰壁?非得去撞个头破血流?退一步想想,如何?很可能是蓄势待发的更好时机,重整旗鼓之后,是为了下一步更迅猛的进攻做准备。人在面临人生中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时总要做出选择,亦进亦退,通常需要你自己来做决定,如果选择正确了,很可能将你从一个被动的状态转变为主动。

“进”与“退”的境地,往往很像在棋局之中的博弈。一盘棋,或胜、或负、或和,每一步都与进退有关,无不是透着人生点点滴滴的智慧。

进,通常被视为主动,积极进取,这也是大多数人提倡的生活态度。

退,通常被视为被动,而选择后退,却不一定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有时候更是一种策略。

有时候,实现往前迈出一步的最佳方式就是先往后退一步。对多数职场人而言,若个人能力足以胜任现有的工作,就会将目标锁定于在职场上再进一步,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有些人恰恰相反,他们甘于忍耐,主动去做一份看起来职位稍低的工作。因为他们认为这份工作,必将帮助自己掌握某些新的经验和技能,从而推动其获得更大的提升。当然,这需要对个人前途的清醒判断。

而那一句“退一步海阔天空”,则是把“退”的智慧概括得无比精妙了,退一步,可使自己的头脑更冷静地思索,以面对下一次挑战。可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自己,可以调整身心状态,告诉自己“退”不是永远的失败,依然要向成功瞭望。审时度势,选择好人生中、职场中的“进”与“退”,把主动权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在最好的时机做出调整

我们要在最好的时机做出调整,而不是在问题出现的时候。

——马云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是告诫人们要有危机意识,懂得在危机来临前做好准备,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云影随行

居安思危是马云一直坚守的信条之一,他认为一个企业要随时做好过冬天的准备。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初露端倪时马云就做出了相应的判断并作出了及时的反应。马云在阿里巴巴内网上发表文章,号召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做好准备,集体过冬。

“大家也许还记得,在2月的员工大会上我说过:‘冬天要来了,我们要准备过冬!’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我们的股票在上市后被炒到发行价近3倍的时候,在一片喝彩的掌声中,背后的乌云和雷声已越来越近。因为任何来得迅猛的激情和狂热,退下去的速度也会同样惊人!

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经济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未来几年,经济有可能进入非常的困难时期。我的看法是,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得更长!更寒冷!更复杂!我们准备过冬吧!面对冬天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有过冬的信心和准备!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准备!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有多长、多寒冷!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而灾难面前更是人人平等!谁的准备越充分,谁就越有机会生存下去。强烈的生存欲望和对未来的信心,加上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是过冬的重要保障。

第二,要做冬天该做的事!一个伟大的公司绝不仅仅是因为能抓住多少次机会,而是因为能扛过一次又一次的灭顶之灾!2002—2003年间,我们抓住了互联网的寒冬,大搞阿里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人才培养建设。今天,我们在感谢去年上市给我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要学会感谢今天世界经济调整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机遇。

马云不仅能够居安思危地随时做好过冬的准备,同样他也认为企业发展的最好时期恰恰也是做出改变、做出调整的最佳时刻。

马云说:“我们在不断的变化中求生存,在不断的变化中求发展。如果发现公司没有变化,公司一定有压力,所以说我希望告诉你们每一个人,看看你自己的成长,是否带来变化,Transformation也是变化。我们的网站,Traf?c,我们的Revenue,各方面是不是有变化,我们的服务策略是不是有变化。我们要不断地去适应这种变化,昨天赢的东西你今天还要希望这样赢,很难了。一定要创新,变化中才能出创新,所以要学会在变化中求生存。”

马云的“以变制变”让阿里巴巴能够在变幻莫测的互联网领域破浪前进,变化没有给阿里巴巴带来困扰,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马到成功

在青藏高原生活的一些动物中,藏獒是少数懂得储存食物的动物之一。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獒群往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狩猎。但是,狩猎完成以后,獒群不是大吃特吃,撑得肚皮滚圆,而是根据猎物的多少,把一定的食物埋在雪里,这些埋起来的食物会成为它们的救命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的可贵就在于,能够从和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如果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强烈的忧患意识,就有可能在突如其来的冲击面前惊慌失措、无从应对,从而被环境所淘汰。

增强忧患意识,必须着眼长远。

危机无处不在,唯有准备才能够让企业渡过危难,赢得成功。观察一下那些遭遇危机而失败的人,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失败往往可归结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无法认清即将迫近的危机;第二,无法预想这些危机的后果;第三,无法提出正确的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一定要在问题出现之前,在其演变为危机之前解决问题,威胁一出现就尽可能快地采取应对这些威胁的行动,唯有如此,才可避免被危机打击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