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3229500000012

第12章 最有趣的服饰文化(4)

黻:取其辨,呈“亚”形的花纹,为君臣相济,见恶改善,背恶而善。

31、“红到三十绿到老”是怎么回事

民间做衣,对服色有明确的要求,“绿头巾”便没人戴。因为绿为贱色,元、明、清三代定为娼妓、优伶等贱业服色。妓院中人戴绿头巾,而让其妻女为妓卖淫者,称为“龟奴”。后来,社会又把妻被人淫者称为“绿头巾”,故不能用绿色作帽子服色,以避低贱、不洁、污秽。传统服色以黄、紫、香色为贵,“黄”为皇帝专用服色,金黄莽袍、龙袍象征着富贵至尊,民间若用黄色,便是“图谋不规”。民间还以白色、黑色为凶色,举办丧事、带黑纱,穿白色孝服,而平时忌穿。对于红、绿等艳色,民间则以年龄而论。年轻女子、儿童以艳丽为美,而已婚女子则以暗色为美,叫“红到三十绿到老”,也有说“红到三十,绿到四十”的。

32、民间有哪些晒衣习俗

“内衣不外晒”说的是民间晒衣风俗。内衣,因为接触到男女性器官,是不洁和神秘的东西,因此,不能晒在外面大庭广众之下。《世说新语》记载,旧时七月七为晾晒衣服的日子,阮咸将自己的裤衩拿出来晒在院子里,遭到人们的指责。内衣不但不能外晒,而且不能放在屋里显眼的地方。《札记》就讲,内衣不能放在床头让人看见,应该把它藏起来。至今,民间仍相信,女子的内衣、月经带如果晒在屋外,就会招致邪恶,而导致怀上畸型胎儿。

在晒衣习俗方面,民间还讲究儿童、女子衣服不能露夜,必须在日落之前收拾进屋,否则会被夜游星抚摩、照射,招致病灾。民俗以为,儿童、女子籼艮晾晒时挂在高处可导致儿童受惊吓、做噩梦,导致女子怀孕时胎位不正、难产。

民间还禁忌妇女衣服晾晒到过路的地方,忌讳男人从女子的衣裤下面走过。女子的衣服一般要晾晒到厕所旁边。如果从女子晾晒的衣服下面走过,就像男人的衣彼女子跨过、践踏过一样,男子会倒霉的。

33、纽扣代替带结是从明代开始的吗

明代服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是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

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男装以方巾圆领为代表形式,儒生所着衣衫与当今舞台上京剧书生的服饰极为相似。其特点是宽袖、皂(黑)色缘边,青圆领、皂绦软巾垂带。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露裙二、三寸。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明代女性习惯在裙子外罩一件背子衫或是云肩。

明式服装的另一个特色是襟上佩佳饰物,并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佩饰统称“杂佩”。另有一种特别的佩饰,是在一条金链上,以环相连挂着四件小物件:即镊子、牙签、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妇女的生活实用晶。

34、何谓顶戴与花翎

清代等级观念森严,对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别官位大小,绝对不许滥用。所谓‘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各晶的顶戴都有区别。

一、二晶有纯红和杂红之分。三、四晶有亮蓝和暗蓝之分。进士、举人、贡生都戴金顶,生员、监生则戴银顶。具体戴的东西如下:

一晶戴珊瑚,二晶戴起花珊瑚,三品戴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四品戴青金色或蓝色涅玻璃,五晶戴水晶或白色明玻璃,六晶戴砗磲或白色涅玻璃,七品戴素金顶,八晶戴起花金顶,九晶戴镂花金顶。

“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上的装饰品,一般是赏给有军功的人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翎分蓝翎和花翎二种。蓝翎是鹃翎,花翎是孔雀翎,它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六晶以下的官员只赏给蓝翎,五晶以上赏给单眼花翎,双眼花翎赏给大官,三眼花翎则是赏给亲王、贝勒等皇族和有特殊功勋的上臣。

35、马褂和马甲是一回事吗

清代在长袍或衫外面,喜欢加穿一件短褂,即马褂。马褂比外衣短,长度只到腰部位,分长袖、短袖、宽袖、窄袖。开襟形式有大襟、琵琶襟和对襟。袖口平齐,非马蹄式袖头。马褂按季节又可分为单、夹两式,其质料除绸缎、棉等织物外,还有皮毛等。大襟马褂,指衣襟开在右边,其四周有异色的边缘,多为日常着装。琵琶襟马褂,指右襟短缺,与缺襟袍相类似,也叫缺襟马褂,多用作行装。毛皮制的马褂,将毛露在外表,称为翻毛皮马褂,也叫“端罩”,多为达官富人所用,在乾隆年间特别流行。马褂创于明时,为对襟式,骑马时穿。.渚初,仅八旗士兵穿,康熙时只有富贵之家穿用,雍正后,社会普遍穿着,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马甲也叫背心、坎肩(一种无袖上衣)。也分为对襟、大襟、缺襟和一字襟等造型。其前襟横作一字形的称为一字襟或叫军机坎,满语又称“巴图鲁坎肩”,意为“勇士服”或“好汉服”。清代官员非常重视穿此种马甲,这种马甲最早用皮制成,以后用锦缎制成。早期穿于外袍内,后来直接着于外,由于有十三个扣子,故俗称“十三太保”。有单层的也有带夹里的,多为王亲贝子及公主穿用,后来在各种官员中流行,至清后期便人人皆穿,且短小,长度仅及腰下。

36、旗袍是如何演变的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干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37、乌纱帽究竟有些什么来历呢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均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时,这种帽子在民间也流传开来。于是,“乌纱帽”遂成为民间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

隋唐时,天子百官士庶都戴乌纱帽。但为适应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隋朝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来显示官职大小:一品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晶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晶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别官位的高低。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作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

到了清代,官员的乌纱帽被换成红缨帽,但至今人们仍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丢掉乌纱帽”就意味着削职为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