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音乐史
3220700000029

第29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音乐(1949~1999年)(5)

1992年9月,全国第一届音乐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回顾了音乐学教学发展所走过的道路,总结经验与教训,畅言学科的拓展和科学化、体系化的进程。10月,在扬州召开中国音乐史研讨会,对高师集体编著的《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及传统音乐在近现代史中的地位、作用等进行了讨论。

1993年4月,在北京召开音乐美学学会专题研讨会,对流行音乐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投之以音乐美学理论的关注。同年9月,在山东胜利油田召开中国音乐美学专题研讨会,对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探讨。

1994年,在香港召开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会议以专题与综合的方式探讨了中国古今音乐美学。

1996年2月,李焕之率中国大陆30多位音乐家出席台湾省立交响乐团在高雄举办的华裔音乐家作品学术研讨会。9月,第一届世界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召开。

2.学术争鸣

1959~1960年间,音乐美学界曾经开展过关于戏曲——民间音乐中“一曲多用”的形式与音乐形象的关系的讨论。茅原、周大风、郭乃安等人从美学的高度,围绕“音乐形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具体性思维与概括性思维”、“内容与形式”等美学范畴进行讨论,力图为传统音乐的存在方式和表现方式提供规律性的理论说明。

“音乐形象”这一概念自50年代从苏联引进以来,一直被视为音乐美学的最高范畴。雄霸乐坛数十年之久的“音乐形象”这一概念,在80年代频频受到挑战,音乐美学家们想方设法寻找另一个更加准确的词语来替换它,从而展开了各种深入的、微观的讨论。另一方面,关于“音心对映”、“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相互关系”的争论,则将音乐美学的讨论范围进一步扩大。

如何对待西洋音乐,多年来一直是中国音乐界争论的话题。1963年,围绕着德彪西的《克罗士先生》的出版,展开就如何正确对待西方18、19世纪资产阶级音乐文化遗产的讨论。

1964年1月开始,音乐舞蹈界展开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讨论。

1973年10月至1974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掀起了一场对无标题音乐的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界对西方现代音乐进行了探讨。1980年,《音乐创作》第一次公开发表了罗忠镕用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创作的声乐曲《涉江采芙蓉》。

1994年,《中国音乐》、《文汇报》、《人民音乐》等报刊杂志及音乐理论界展开了对“王洛宾现象”引发的有关民间音乐著作权归属问题的讨论。

二、音乐著作及论文

1.音乐美学研究

50年代,我国主要借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音乐美学理论,并翻译出版了许多美学论著,如:克列姆辽夫的《音乐美学问题》、《音乐美学问题概论》、《苏联音乐美学问题》,万斯洛夫的《论现实在音乐中的反映》,波兰音乐美学家卓非娅?丽莎的《音乐美学问题》以及各种论文等。其中,克列姆辽夫的《音乐美学问题概论》和丽莎的《音乐美学问题》影响最大。克列姆辽夫着重于对音乐自身本质的哲学认识论方面的探讨,丽莎则将这种探讨纳入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学的背景之中,而二人都借鉴了音乐物理、生理,特别是巴甫洛夫心理学方面的科学成果。

赵宋光作于1962年的长篇美学论文《试论音乐艺术的形象性》,肯定了“音乐形象”这一概念,并以音响的物理性能以及生理学、心理学为基础,唯物地分析了音响手段的特殊性、长处与短处。

在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方面,吉联抗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和校译工作,先后发表了《乐记译注》(1958年)、《孔子、孟子、苟子论乐》(1959年)、《墨子.非乐》(1962年)、《吕氏春秋音乐文字译注》(1963年)四部小丛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继吉联抗之后,蔡仲德于1983年完成《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选录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具有美学意义的文献,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美学体系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

80年代以后我国翻译出版的美学著作主要有汉斯力克的《论音乐的美》、卓菲娅.丽莎的《论音乐的特殊性》、柯克的《音乐语言》等等。

1983年,张前发表的音乐美学专著《音乐欣赏心理分析》,对音乐欣赏中的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知诸因素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概括为“音乐欣赏是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运动过程”的结论。1988年,叶纯之、蒋一民所著的《音乐美学导论》,由音乐媒介、音乐形式、音乐信息、音乐风格和音乐反应五章组成,大致概括了近几十年来音乐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1989年,罗小平、黄虹合著的《音乐心理学》正式出版。这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音乐心理规律的专著。该书汲取了中外音乐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对音乐审美心理结构、音乐心理功能、音乐创作、表演、欣赏、音乐才能、音乐家的个性等作了全面的论述。90年代,我国出版的专著、译著有:蔡仲德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论》(1990)、《中国音乐美学史》(1995年),蒋一民的《音乐美学》(1991),张前、王次炤合著的《音乐美学基础》(1992年),卓菲娅?丽莎著、于润洋译《音乐美学新稿》(1992年),王次火召主编的《音乐美学》(1994年),渡边护著、张前译《音乐美的构成》(1996年),茅原的《未完成音乐美学》(1998年),修海林、罗小平合著的《音乐美学通论》(1999年)等。

2.中国音乐史研究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方面,50年代最早出版的著作是1952年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纲》。这部长达340多页的著作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对被历代视为核心的雅乐明确予以否定,并对古代乐律及中外音乐交流等问题均有新的见解。1981年正式出版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该书奠定了中国音乐通史的框架,代表了古代音乐史研究几十年的成就,深受国内外学人的推崇。此外还有李纯一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吴钊、刘东升的《中国音乐史略》,孙继南、周柱铨主编的《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刘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李纯一的《先秦音乐史》(1992年),黄翔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1997年)等著作。在图像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图片音乐通史《中国音乐史图鉴》(刘东升、袁荃猷编撰,董建国摄制)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制作的幻灯片《中国音乐史》。

在近现代音乐史方面,建国初期由上海和北京专家小组分别编写的《中国现代音乐史》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为创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起到了巨大的基础性作用。1984年出版汪毓和所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系统、完整地概括了近现代时期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对30年代以来的革命音乐传统作了比较突出的理论阐述。1991年出版的汪毓和的《中国现代音乐史纲》,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教学价值。居其宏所著《20世纪中国音乐》和梁茂春所著《中国当代音乐》总结了当代中国丰富的音乐成就及深刻的历史教训,是当代中国音乐研究较早的专著。由李焕之主编的《当代中国音乐》(1997年)全面、深刻地对新中国40年的音乐工作成绩做出了评价。全书按历史阶段分别对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理论研究和音乐教育四个重要领域所包括的各个方面进行分述,是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方面影响深远的巨著。1998年出版的刘靖之的《中国新音乐史稿论》概述了1885—1985年一个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从1987年开始,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音乐年鉴》为当代音乐编年研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是新中国成立后音乐编年史工作的创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音乐史料的搜集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收集抢救的音乐文献资料有明代《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琴书大全》及清代《琴苑心传》、《异同集》等珍贵琴书琴谱。整理出版的古乐书有《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琴曲集成》等。在古谱研究方面,许多优秀的古琴谱重现于世,如《幽兰》、《胡笳》、《昭君怨》等,不少琴曲用五线谱记谱法汇编为《古琴曲汇编》和《古琴曲集》。70年代以后,对敦煌曲谱的研究形成了一股热潮。叶栋的论文《敦煌曲谱研究》和译谱正式发表以后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1992年,席臻贯解译的《敦煌古乐》书谱和音带出版,在敦煌曲谱研究方面引发了新的争论。此外,在少数民族音乐史、宗教音乐史、乐器史等专题研究及断代研究方面都颇有成就。

3.外国音乐研究

50年代至60年代关于外国音乐较有影响的专著有:钱仁康的《柴科夫斯基主要作品选释》(1954),对柴科夫斯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的思想倾向和创作面貌以及柴氏的10部重要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是中国研究柴科夫斯基的一部重要文献;张洪岛主编的《欧洲音乐史》以比较全面和积极的态度对欧洲音乐史上许多重要作曲家作出客观的评论,是中国人所写的惟一一部大型的欧洲音乐史著作。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性论文:张洪模的《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丁善德的《热情奏鸣曲》、钱仁康的《莫扎特的歌剧》、陈洪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李德伦的《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七交响曲》等。

70年代,《音乐论丛》第一辑(1978年5月)发表了何乾三的《健壮者无须避忌》、钱仁康的《反对沙皇奴役的波兰爱国音乐家肖邦》和于润洋的《论贝多芬思想、创作中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当时引人注目的外国音乐研究论文。廖乃雄的《西方现代音乐初探》(1979),是文革以后对西方现代音乐进行探讨的文章。

80年代以后,外国音乐研究的成果更为丰硕,如杨民望的四卷本《世界名曲欣赏》,章珍芳的《美国大众音乐》,李应华的《欧洲音乐史纲》,钱仁康的《欧洲音乐史话》,钱仁康、蔡良玉、仲仁合著的《欧美革命历史歌曲选释》,钟子林的《西方现代音乐概述》,蔡良玉的《美国专业音乐发展简史》,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的《西方音乐史》等。

4.律学研究

1950年,上海万叶书局出版了缪天瑞的《律学》(1983年出版增订版)。作者用极为浅显的语言概述了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做了简明的介绍与比较,对普及律学知识起到了很大作用。1952年,万叶书局出版的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纲》,用较多的篇幅对中国古代律学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对新中国的律学研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它还有:吴南熏的《律学会通》(1964年)、丘琼荪的《历代乐志律志校释》等。较为重要的论文有杨荫浏的《信阳出土春秋编钟的音律》和赵宋光的《京房六十律与钱乐之三百六十律简明剖析》。

1978年,《音乐论丛》第一辑发表了黄翔鹏的一篇重要论文:《新石器和青铜时代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问题》,其中有关中国古代乐律学发展、演变的论述部分引起了律学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为纪念朱载堉《律学新说》成书400周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冯文慈点注的朱载堉《律学新说》和戴念祖的《朱载堉——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这两部书从多方面反映了当代律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5.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建国初期,我国的作曲技术理论比较薄弱,国外相关的译著成为我国主要的作曲技术理论书籍。这些译著对中国作曲技术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作曲技术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我国专家的理论著作也纷纷问世。

(1)和声 主要译著有:保罗?兴德米特《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作曲技法》(罗忠镕译),瓦尔特?辟斯顿《和声学》(丰陈宝译),乔治.韦治《键盘和声学》(汪培元、杨民望译),勃克《和声处理法》(吴增荣译),斯克列勃科娃、斯克列勃科夫《实用和声学教程》、《和声分析习题》(孙静云译),玛克西莫夫《钢琴和声学教程》(孙静云译),伊?杜波夫斯基、斯?叶甫谢耶夫、伊?斯波索宾、符?索科洛夫合著的《和声学教程》(朱世民译),勋伯格《和声的结构功能》(茅于润译),莫?卡纳《当代和声》(冯覃燕、孟文涛译),尤?霍洛波夫《论西方的三种和声体系》(罗秉康译),文森特?佩尔西凯蒂《二十世纪和声》(刘烈武译)等。

主要著作有: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赵宋光《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桑桐《和声学六讲》、《和声的理论与应用》,黄虎威《和声写作基本知识》、《转调法》,苏夏《和声的技巧》,童忠良《近代和声的功能网》,吴式锴《和声学教程——理论与应用》,张肖虎《五声调式及其和声方法》,刘烈武《基础和声学》,王安国《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黄源洛《民族调式与和声》,刘春荣《和声分析》等。

(2)复调 主要译著有:该丘斯《对位法》(缪天瑞译),麦克菲逊《曲调和对位》(赵沨译),普劳特《复对位与卡农》(孟文涛译),斯克列勃科夫《复调音乐》(吴佩华、丰陈宝译),詹姆斯?希格斯《赋格曲》(唐其竞译),杜布瓦《对位与赋格教程》(廖宝生译),辟斯顿《对位法》(唐其竞译),查?柯兰克《对位法概要》(萧淑娴译),该丘斯《应用对位法(上,创意曲)》(陆华柏译),罗?米德尔顿《现代对位及其和声》(郑英烈译)等。

主要著作有:苏夏《实用对位法》、《复对位法》、《卡农曲作法》,丁善德《单对位法大纲》、《复对位法大纲》、《赋格写作技术纲要》,陈铭志《赋格曲写作》、《复调音乐基础教程》,段平泰《复调音乐》,刘福安《民族化复调写作》,朱世瑞《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等。

(3)曲式与作品分析 主要译著有:该丘斯《曲式学》(缪天瑞译),普劳特《曲体学》(朱建译)、《应用曲体学》(沈敦行、丰陈宝译),斯波索宾《曲式学》(张洪模译),该丘斯《大型曲式学》(许勇三译),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张瑞译)等。

主要著作有: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谷志成《音乐句法结构分析》等。

(4)配器 主要译著有:普劳特《管弦乐法教程》(孟文涛译),戈登?雅各《管弦乐法》(丰陈宝译),里姆斯基 柯萨科夫《管弦乐法原理》(斯坦贝尔格编,瞿希贤译),楚拉基《乐器法》(金文达译),德?罗加尔——列维茨基编译补充《现代乐器学(上、下)》(金文达译),瓦西连科《交响配器法》(金文达、张洪模译),辟斯顿《配器法》(敦行译),柏辽兹原著、R?施特劳斯修订补充的《配器法》(姚关荣等译),德?罗加尔——列维茨基《现代管弦乐队》(吴祖强等译)等。

主要著作有:梁广程、潘永璋编的《乐器法手册》,施咏康编著的《管弦乐队乐器法》,李民雄编著的《民族管弦乐总谱写法》,胡登跳的《民族管弦乐法》,牟洪的《管弦乐队配器法》等。

(5)旋律主要译著有:玛采尔《论旋律》(孙静云译),该丘斯《曲调作法》(缪天瑞编译),萨波奇?本采《旋律史》(司徒幼文译),托赫《旋律学》(顾耀明译)等。

主要著作有:沙汉昆的《中国民歌的结构与旋法》、《旋律发展的理论与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