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音乐史
3220700000013

第13章 宋金与元时期的音乐(960~1368年)(2)

第六节 戏曲音乐的兴起

1.杂剧

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踏摇娘等的基础上,综合其他歌舞杂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形式。宋时虽称杂剧,但内容仍以滑稽戏弄为主,不过角色分类更加细致了,如末泥、引戏、副末、副净、孤等。

北宋时的杂剧,一般分为艳段与正杂剧两部分。艳段是正杂剧上演前所表演的一段生活熟事,如《打虎艳》、《蝗虫艳》等。正杂剧才是剧,表演具有完整情节的一个故事。

南宋的杂剧,由艳段、正杂剧、杂扮(一种独立的滑稽性表演)三部分组成。在开演之前还出现了由乐器演奏的开场曲,叫做“曲破”,演完后又有一段终场曲,叫做“断送”。宋杂剧的剧目据周密《武林旧事》说有280多个,但目前尚未见到留传下来的杂剧剧本。

金代的杂剧称为院本(因杂剧艺人居住的地方称行院而得名)。院本的结构、音乐、表演等与杂剧相似。元代陶宗仪的《辍耕录》说:“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元杂剧也叫“元曲”,它是在宋杂剧与金院本的基础上吸收了唱赚、诸宫调的艺术成就,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因应用北方音乐,有时也称“北曲”。见图5—3

元杂剧的结构严整,音乐与表演并重。一本杂剧通常分为四折(相当于幕或场),有时还可增加一个楔子,内容如四折不能容纳时,可分成二本或三本连续进行。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共有20折,可分为五本。

杂剧表演时,整个剧由一人主唱,其他人只唱楔子、曲尾,因此在剧本上常常写着“末本”或“旦本”。如《窦娥冤》就由正旦一人连唱四折,冲末唱楔子,其余角色均说白。这种表演形式对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使唱腔趋于性格化、戏剧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充分发挥音乐的抒情性和叙事性。

杂剧的音乐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通常是一折只许用一宫内的若干曲牌连接进行。一折即一套。这种一折一宫的应用,对音乐结构的统一、曲调色彩的协调有着一定的作用。到后来,这种宫调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格式。这就是:

第一折仙吕宫。曲牌是:点绎唇、八声凉州、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哪吒令、鹊踏枝、寄生草:金盏儿、后庭花、醉中天:11赚煞(此套曲牌少者7个,多者17个)。

第二折南吕或正宫。用南吕宫时的曲牌是:一支花、梁州第七、牧羊关、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黄钟煞尾(有时在采茶歌后用三煞、二煞、煞尾。此套曲牌少者7个,多者15个)。用正宫时的曲牌是: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煞(煞有六至一,数量不等。此套曲牌少者7个,多者23个)。

第三折中吕宫。曲牌是:粉蝶儿、醉春风、上小楼、幺篇、十二月、尧民歌、快活三、朝天子、尾(此套曲牌少者7个,多者26个)。

第四折双调。曲牌是:新水令、驻马厅、沉醉东风、步步娇、雁儿落带得胜令、沽美酒带太平令、侧转儿带竹枝歌、甜水令带折桂令、川拔掉、七兄弟、梅花酒、收江南、尾(此套少者5个,多者20个)。

元代燕南芝庵在《唱论》中把杂剧常用的六宫四调所具有的色彩情趣作了如下概括性描述:

仙吕宫清新绵邈,南吕宫感叹悲伤,中吕宫高下闪赚,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惆怅雄壮,道宫飘逸清幽,大石调风流酝籍,双调健捷激袅,商调凄怆怨慕,越调陶写冷笑。

谱5—7《窦娥冤?斩窦?端正好》(图略)

歌词大意:

无缘无故却触犯了王法,没有提防坏人的陷害遭受了刑法。我的冤屈声惊动了天地。刹郧间,我盼游魂先奔向了那罗森大殿,这样也就不必让天地产生怨恨了。

元末,杂剧逐渐走上衰败的道路。明代时虽有杂剧上演,但音乐采用南曲,样式也多依戏文体。

杂剧的伴奏乐器有琵琶、三弦、月琴、笛、笙、拍板、锣、鼓等。因琵琶占主要地位,有时也称“弦索调”。

据元人钟嗣成的《录鬼薄》记载,元杂剧的著名作家有80人左右,剧本有450多本。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乔吉甫史称“杂剧六大家”。他们的代表剧作如《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西厢记》等,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反封建、反贪官污吏的精神,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在我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均占有很高的地位。现存有曲谱的杂剧80多折,其它零曲200多首。这些乐谱多见于《九宫大成》、《纳书楹曲谱》、《纳书楹西厢记全谱》等集中。

2.南戏

南戏是北宋末年在浙东永嘉(今温州)一带的民歌、小曲和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戏,时称“永嘉杂剧”。后来人们为了区别于北方的宋元杂剧,便称为“南戏”或“戏文”。南宋时风行于苏杭一带,当时比较重要的剧目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王涣》、《乐昌分镜》、《张协状元》等。南戏的发展虽然比杂剧晚,但因留传有较完整的剧本,所以近代戏曲界认为南戏是我国戏曲艺术走上完全成熟的标志。

元代初期,南戏和南人一样受到统治者的歧视,但它在龙楼景、丹墀秀、柯丹丘、肖德祥等优秀演员与剧作家努力下,艰难中仍有一定的发展。那时的优秀剧目有《宦门子弟错立身》、《牧羊记》、《东窗记》等。元朝末年,随着杂剧的衰落,南戏遍及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并出现了《荆》、《刘》、《拜》、《杀》和《琵琶记》等一批著名剧作,明代初年还曾风行一时。流传到今天的剧目有180多折,其它零曲.500多首。大多见于《九宫大成》、《拜月亭曲谱》、《琵琶记曲谱》、《异同集》等。

南戏与杂剧的区别主要在于:杂剧多是一本四折,由一人主唱;而南戏则可长可短,需要谁唱谁就唱,同时有独唱、对唱、伴唱、合唱。杂剧使用北曲,并且一折二宫,一韵到底;而南戏则以南曲为主,不受宫调限制,随时可以换韵,同一曲牌多次反复时,可增加“前腔换头”,在板式上也可加以变化,有时从若干不同的曲牌中各取一句或数句,组成新的曲牌,称为“集曲”,有时还采用“南北合套”的曲式。如《小孙屠》中的两套曲牌:

①北新水令 南风入松

北折桂令 南风入松

北水仙子 南风入松

北雁儿落 南风入松

北得胜令 南风入松

②北端正好 南锦缠道

北脱布衫 南刷子序

第七节 乐器

唐代出现的奚琴与轧筝,在本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名称有所改变,奚琴称嵇琴,轧筝称纂。大约11世纪时,马尾胡琴在西北边区开始流行。北宋沈括写的诗句中说:“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由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见书。,’新出现的乐器还有叉手笛、官笛、夏笛、小孤笛、倍四、银字中管、鍫琴、葫芦琴,渤海琴、双韵、三弦、十四弦、火不思(四弦弹拔乐器)、铳鼓、云璈(由13面不同音高的小锣组成)等等。

在乐器改制方面,据《宋史?乐志》记载,北宋初年流行一种17簧的义管笙,宫廷乐工单仲辛在演奏中感到安装义管很不方便,于是将两根义管固定在笙斗上,时间长了,就变成了19簧笙。北宋时四川地区还出现过一种36簧的凤笙,陈旸的《乐书》说:“今太常笙,浊声十二、中声十二、清声十二,俗呼日凤笙,孟蜀王所进”。以上两件乐器在本时期属于新创制的,如果从历史上看,它们均属隋唐乐器的恢复。

乐器演奏在宋代相当普遍,并出现了传习乐器的场所。宋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说:“茶楼多有都城子弟占此聚会,习学乐器或唱叫之类,谓之挂牌儿。”还说,在城市的瓦肆勾栏中出现有细乐、清乐、小乐器、鼓板等合奏形式。细乐由箫、管、笙、嵇琴、方响等乐器演奏;清乐由笙、笛、筚篥、方响、小提鼓、拍板、札子等乐器演奏;小乐器属小型合奏,如双韵与阮、嵇琴与箫管、鏊琴与葫芦琴等的合奏;鼓板是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形式,可能以鼓和板为主。见5—5(图略)

教坊大乐是宫廷里演奏的一种传统器乐合奏,北宋时所用乐器有筚篥、龙笛、笙、埙、箫、篪、琵琶、筝、箜篌、方响、拍板、杖鼓、大鼓、羯鼓等,南宋时取消了其中的篪、羯鼓,增添了嵇琴。

乐器演奏技术这时也有了很大发展。从《武林旧事》的记载看,宋朝时笛、箫、笙、筚篥等管乐器,琵琶、筝、琴、十四弦等弦乐器以及方响等打击乐器常用于独奏。沈括的《补笔谈》说:“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并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自此始为一弦嵇琴格。”见图5—6(图略)

古琴演奏出现了汴梁、两浙、江西等许多不同的流派,各派在提高演奏技术,传授弹奏技艺,整理乐谱和创作新曲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