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十九年四月被雷火焚毁,正统六年(1441年)重建,初名“华盖殿”;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名为“中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中和殿”,被沿袭至今。
中和殿与金銮殿相比较,其面积和用途均有不同。具体表现在:中和殿的大殿深为5间,长宽均为24.15米,是座单檐四角攒尖黄琉璃瓦鎏金宝顶的方形殿宇,明朝大典中,这里是为奉天殿的正式活动做准备的地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奉天殿就是指金銮殿,即太和殿。
清代皇帝在举行大典前,先在中和殿里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人员等进行贺拜,然后再去太和殿。
皇帝祭祀天坛、地坛、先农坛、社稷坛前,要在中和殿里阅视祭祀用的祝版和亲耕时使用的农具。
每逢太上皇上徽号(美好的称号)时,皇帝也要在中和殿里阅览奏章和祝词。
清朝每次修纂玉牒(皇帝的谱系)后,呈给皇帝审阅时,也要在中和殿里举行较隆重的仪式。
当然,有时皇帝也在中和殿里召见个别大臣,或赐食。
《今日北京》一书对中和殿里的情形记述较祥:
明初名华盖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中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更今名。在紫禁城前朝,太和殿北,保和殿南,为三大殿之中殿,居全城中轴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今殿为清乾隆年间重修。与太和殿、保和殿共三层台基。殿南向,宽、深各五间,平面呈正方形,建筑面积580余平方米。单檐四角攒尖顶,上置镀金圆宝顶。前后各有石阶三出,中间为云龙浮雕御路,与太和殿、保和殿相属,左右各有石阶一出。明清皇帝临太和殿大典前,先在此升座,阅奏疏,接受内阁、内务府、礼部、都察院、翰林院、侍卫等执事人员跪拜;祭先农坛、地坛、太庙、社稷坛前,在此阅视祝版;行亲耕礼前,在此阅视五谷、农具;为太上皇上徽号时,在此阅奏疏。清代每十年一次进呈玉牒仪式在此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