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3208600000017

第17章 宋代正宗雅词(4)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叫声的社日的鼓声!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赏析】

作者是开禧元年(1205年)做的这首词。当时,独揽朝政的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辛弃疾本赋闲已久,但一年前突然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他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但同时也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尽最大力量作战。

所以当时,作者既对韩侂胄的轻敌冒进感到担忧,又对恢复中原有豪情壮志。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和矛盾交织的复杂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著作。这当然首先取决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因为典故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用典多是辛弃疾诗词语言的典型特征。作者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丑奴儿

【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登高远望的时候,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年纪大了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又停下不说。不说愁苦,只好说好个清凉的秋天呀!

【赏析】

词的上阕,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年少的时候,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只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为写词赋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阕“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阕,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这两句“欲说还休”也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是忧国伤时之愁。当时是投降派把持朝政,所以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西江月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

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虽然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但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作者动中寓静,用“惊鹊”和“鸣蝉”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作者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作者心头的甜蜜之感。作者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作者的创造。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村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作者对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于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同时也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石帚。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词人。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工诗词、精音乐、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有诗词、诗论、乐书、字书、杂录等多种著作。今存词80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

扬州慢

【原文】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经过春风吹遍了扬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以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而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赏析】

姜夔的《扬州慢》写于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看到素以繁华富丽而著称的江南名城扬州,如今已是断壁残垣,心有所感,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扬州慢》开篇就写扬州是淮南的著名都城,竹西亭是扬州的风景名胜,当年作者曾在此解鞍下马,稍作停留。自从金兵窥犯长江之后,连毁废的城池和高大的树木,都厌恶说到战火刀兵。作者通过对扬州城的萧索之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从而为下阕的抒情作了铺垫。

下阕则写对扬州的感受。料想杜牧重回扬州也会愕然震惊,作者以杜牧笔下的诗境与扬州城的现境进行对比,言二十四桥依然完好,而只有一弯冷月寂寞无声,那桥边红芍药,年年花叶繁茂,而无人欣赏,充满时移景迁、物是人非之感。作者成功地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堪称思想巧妙,实在令人惊叹。

点绛唇

【原文】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译文】

大雁和小燕似乎无心赏景,从太湖西畔随着飘忽不定的流云向天边飞去。只留下几座孤峰,默然中又仿佛在互相低语:黄昏时将下大雨。

本打算留在甘泉桥畔,与唐人陆龟蒙相伴同住。如今又怎么样呢?凭栏怀古,只看见残败的杨柳上下飘舞。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往返于湖州苏州之间,经过吴松(今江苏吴江)时所作。为何过吴松而作此词?因为吴松是作者最欣赏的晚唐隐逸作者陆龟蒙生前的隐居之地。

“燕雁”即北雁,像作者一样“太湖西畔随云去”。

上阕第二句为千古传唱,是体现了作者独特风格的名句,其貌其神清苦的数峰聚首商量黄昏降雨,物拟人,人拟物,内蕴极丰富。自然与作者浑然为一,动态寥廓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作者的风骨和精神。

下阕点怀古,家住苏州甫里的唐代高士作者陆龟蒙,思想与一生浪迹天涯的鸿爪颇似,作者甚推崇之,今临其地,能不念及?但念及又能怎样?还不会是“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物是人非,陆龟蒙已去,只剩下残枝败柳随风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