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识人的智慧:透过表象读懂对方的心
3194800000037

第37章 头部动作藏玄机

头部的动作是一种语言,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首语,指运用头部动作、姿态来交流信息的非语言符号。在人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对方的头部动作,就能了解对方的态度、情绪、价值观等,而且可以对对方的性格、内心活动进行推断。

不知不觉地点头或摇头能改变你对事情的看法,这就是所谓“肢体动作”对大脑思维的影响。一般人都认为,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但实际上,有的点头反而加强了心里的反对意见,摇头却动摇了本来反对的想法。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贝蒂最近在这方面有了新的发现。

贝蒂做了一个实验:他让82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戴上立体声耳机,要求一半学生在听的时候,每一秒钟点一次头,另一半学生听的时候每一秒钟摇一次头。然后他在耳机里播放了一段广播,内容是鼓吹增加学费。

他让点头那组学生听的广播阐述了很有说服力的增加学费的理由,如增加学费可以开展小班教学,教学质量可以提高,将来容易找工作等。结果,学生们听后更加不同意增加学费的提议。摇头那组学生听的是很没有说服力的理由,如增加学费可以在校园里种郁金香,请清洁工,美化校园。结果摇头那组学生的感觉是,摇头使他们对自己心中原有的反对意见产生了怀疑,反而不那么强烈地反对增加学费了。

这个实验说明人在点头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同意别人,而是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原先的想法,摇头反之。所以当看到一个人不停在点头时,不要误以为他是同意你的看法,而当一个人对你摇头时,他也未必会最终拒绝你。

将头部垂下成低头的姿态,它的基本信息是“我在你面前压低我自己”但这不限于居下位的人。当同事或居位者做此动作时,它的信息乃是以消极的方式表达,“我不会只认定我自己”然后就成普通说的“我是友善的”。

头部猛然上扬然后回复通常的姿态。这动作时机是刚刚遇见但还不十分接近的时候,它表示“我很惊讶会见到你”在这儿,惊讶是关键性的要素,头部上扬代表吃惊的反应。用于距离较远的时候,头部上扬是用在彼此非常熟悉的场合。其时机是当某人突然明了某事物的要旨而惊叹“哦!是的,那当然!的一刹那。”

颈部把头猛力转向一侧,再使它回复中立的位置,这是单侧的摇头,同样传递“不!的信息。头部半转半倾向一侧是一项友善的表示,仿佛是同路人的打招呼,传递的信息是“你与我之间,这蛮好的!招手,这个动作是说“跟我来”或“到这里来”而取代招手或用食指招来,这个动作有时会被用为性邀请的轻佻表示。

摇晃头部时,说话者正在说谎而且试图压抑住要表示否定的摇头动作,但又不能彻底。

晃动头部,常常被用来表示惊奇或震惊。其中隐含刚得知的消息是那么不寻常,以至于必须晃动头部才能确信这不是做梦。

头部僵直表示,他是如此的有分量且毫不惧怕,所以甚至什么东西在身侧摔破,都不屑一顾,或者是心里觉得无聊的表现。

颈部使头部从感兴趣之点往侧面方向移开。基本上这是一项保护性的动作,或把脸部移开以回避对身体有威胁的事物,在特殊情况下,这个动作可借着掩饰脸部而隐藏自己的身份。

颈部驱使头部向前伸并朝向感兴趣的方向。这个动作可满怀爱意,也可满怀恨意。前一种情况,譬如,两个相爱的人伸长脖子专情地注视对方的眼睛。后一种情况,则像两个冤家伸长脖子,探出头部以表示他们不畏惧对方,而且瞪视对方如同穿透对方的眼睛。第三种情况则出现在某人渴望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所以他会探出他的脸,阻挡你去看其他任何可能吸引你的东西。

头部从兴趣之源缩回。这是回避的动作。

突然把头低下以隐藏脸部,也可用来表示谦卑与害羞。在心怀敌意的情况下,把头低下则具有全然不同的意义,表示头部有紧迫的负荷,在这种情况下,其主要差异在于眼睛向前瞠视敌人,而不是随着脸部而下垂。

抬头是有意投入的行为。下属进入上司的办公室,站在上司面前,注意到上司的头正低着在桌上写东西。如果他对眼前的人物有畏怯之感,那么他会静静地站在那儿,直到上司把头抬起来看他,这么简单的动作,就足以促使下属开口讲话。

头部后仰,这是势利小人或非常自信之人鼻子朝天的姿态。一个人会把头部后仰,其情绪变化包括:从沾沾自喜、桀骜不驯到自认优越而存心违抗。基本上,这种姿态是挑衅的仰视而不是温顺的仰视。

头部歪斜,这个动作源自幼时舒适的依偎——小孩把他的头部依靠在父母的身上,当成年人(通常是女性)把头歪斜一侧时,此情此景就像倚在想象中的保护者身上一样。如果这个动作是用于玩弄风情,那么头部歪斜便有假装天真无邪或故意卖俏的意味,即表示在你的手中我只是一个小孩,我喜欢把头靠在你的肩上。

头部低垂,表示动作者深觉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