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行走职场不缺氧:高压环境下的职场生存之道
3182300000022

第22章 疏通人际,给自己更多呼吸空间(1)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小的时候,有父母及亲人;上学以后,有老师和同学;迈入社会以后,有同事和朋友。但是无论你是在与谁一起相处,你都必须掌握一定的尺度,这里主要说的是如何在职场中与人相处。如果职场人际关系不畅通,就如同进入一个荆棘林中,处处受阻,甚至没有足够的呼吸空间。

不要一个人去战斗

一个哲人曾说过,交换一个苹果,每人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每人至少得到两种思想。一加一大于二,这就是借助团队产生的力量。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的。一个人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如果把自己的能力与别人的能力结合起来,就会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也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很多的人之所以狂妄自大,是自以为无所不能,不屑于求助别人。把自己当作超人的悲哀,别做落单的孤雁,切忌单打独斗。好风凭借力,借梯好升天,借用他人之能往往能够做到自己所做不到的事情。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侥幸得来,都有其必然的理由。而在这些理由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成功者有时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一大批更为成功的人在帮助他。

诚然,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自身的不懈的努力。但是成功人士的帮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事实上,不管你从事的事业大小,也不管你本身多么聪明,甚至于你具备了所有优越的条件,但如果没有成功人士相助,你要想获得成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纵观古今中外许多人能够成功,很多人是因为紧紧跟在一位成功人士的后面。比尔·盖茨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他在创业初期遇上了名叫斯蒂文·扎布斯的一位成功人士的帮助。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还有更多。

汉斯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一家企业做财务工作,尽管薪水不错,也很体面,但汉斯却无法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因为他其实不喜欢枯燥、单调、乏味的财务工作,他真正的兴趣在于投资,他更想做投资基金的经理人。

汉斯为了调节自己的状态,就出去旅行。在飞机上,汉斯看到邻座的一位先生手中正拿着一本有关投资基金方面的书籍,于是就与他攀谈起来,双方很自然地就转入了有关投资的话题。汉斯觉得特别开心,总算可以痛快地谈论自己感兴趣的投资,因此就把自己的观念,以及现在的职业与理想都告诉了这位先生。

这位先生静静地听着汉斯滔滔不绝的谈话,时间过得飞快,飞机很快到达了目的地。临分手的时候,这位先生给了汉斯一张名片,并告诉汉斯,他欢迎汉斯随时给他打电话。

汉斯处于礼貌,接下了那张名片,但也并没有在意,毕竟,对方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人。

回到家里,汉斯整理物品的时候,发现了那张名片,仔细一看,汉斯大吃一惊,飞机上邻座的先生居然是著名的投资基金管理人!自己居然与著名的投资基金管理人谈了两个小时的话,而他竟然又给自己留下名片。此时的汉斯毫不犹豫,马上提上行李,飞往纽约。

一年之后,汉斯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资基金经理人。

汉斯的成功告诉我们,也善于抓住机会,不要放过你身边的每一个成功者。如果你也想取得和他们一样的成功,那就走近这些成功人士,并主动结交他们。然后从他们身上学习经验、品质、精神等,并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与成功者交往,你会觉得心情豁然开朗、耳目一新,成功的大门也就会随之慢慢向你敞开。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事实上,成功也是有捷径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捷径的一种。只不过牛顿眼中的那些巨人是哥白尼、克卜勒、伽利略等科学先知,这里所说的巨人则是身边众多的朋友,同学,工作中的同事,甚至是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我们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不仅仅是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同时,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去学习,去吸取,更重要的,是为自己以后的成功积累人脉。李嘉诚有句名言是这样的:二十岁靠体力赚钱,三十岁靠脑力赚钱,四十岁以后则靠交情赚钱。交情即是人脉,人脉是个巨大的资源,而我们所说的人脉,既可以是取得巨大成绩的成功者,也可以是我们身边那些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

行走职场,请多个心眼

职场如同战场,在小小的办公室里,到处充满着看不见的圈套和陷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工作中难免有小人,适当的防备心理必须有,毕竟多一个心眼,就会多一份安全;必要时,也要予以反击。

职场是一个小社会,不像学校或家庭那么单纯,有了职位的区别,等级的存在,就会有排挤的存在。因此,常常出现孤立某同事、排挤某同事的情况,也是不足为奇的。当我们在与外界的关系发生摩擦时,甚至在受到外界巨大压力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心灵的晴朗和明净,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同事突然一改常态,不再对你友好,事事抱着不合作的态度,处处给你设难题刁难你,出你的丑,看你的笑话,你就得当心了,这些信息向你传递了一个危险信号:同事在排挤你。

有些人见到同事排斥自己,就采取以牙还牙的反排斥手法:或指责人家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或干脆不理睬同事,拒同事于千里之外……凡此种种,都是不明智的。它只能进一步激化矛盾,置自己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工作中,一个人才华出众又踏实肯干,得到上司的赏识是很自然的,那为什么会遭到同事的排斥呢?这时候,嫉妒是一个很容易想到的词。准确地说,有可能是嫉妒,但作为当事人,不要仅仅认为只是嫉妒,而是要冷静检视自己,反省自己的言行。

这时候,你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受排挤?如果你遭受到了其他同事的排挤,必须要查找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你可以从以下几点中找一下,是不是在你身上发生过:

1.言辞过激令同事反感

如果属于这种情况,你必须认真反省,检讨自己。要想使同事改变对你的看法,就要改善自己。和同事讲话须亲近些,温和些,不要乱发言论。

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才华,不要趾高气昂,颐指气使。要清楚地认识到,你有你的才华,他有他的本领。即使你确实比别人有本事,也不要把本事当作骄傲的本钱。有些人之所以遭到同事的排斥,就是因为尾巴翘得太高,根本不把同事放在眼里;有些人则是思想观念有问题,以为现在只要上司看中就行了;有的人自己是下属,却视同事为贱民,这都是错误的。

2.与上司走得过近

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那就有些不幸了。你只有等待机会向同事们表明自己的心迹:你与上司并没有特殊关系,主要是喜欢这份工作才应聘的,我就是我,与上司除了工作别无干系。同事们了解了你不是上司派来的探子,自然就不会不理你的。

作为下属,不要过分地去亲近上司。因为过于亲近,过分感激,很容易让人误认为你是因奉承而得到赏识的。自己有才华,并在努力为公司服务,得到上司的赏识是完全应该的。只有这种心态才是正确的,也只有这种心态才能获得同事的赞赏。

3.升级招来妒忌

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就不必太着急了。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事。这就要你讲求方式,对同事的态度表现得和蔼一些、亲切一些。久而久之,大家还会乐于和你交往的。

要仔细分析自己遭同事排斥的原因,即使断定他们完全是嫉妒性的排斥,也不要气急败坏,要让同事有一个认可和接纳的过程,甚至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要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要自己确实有真本事,有良好的品格,同事一定会愉快地接纳自己的。在被同事排斥时,你可能会感到委屈,这是正常的。但你应该把它埋藏在肚子里,不要专门去解释,有些事情是越解释越糊涂,越解释越可能走向反面。

当你受排挤的时候要镇定,继续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事。同时,主动向排挤你的人作积极友好的表示。他收到这种信号一定有些措手不及,会消除对你的敌意。而且,你要注意做事的分寸,在必要的时候保护和捍卫自己的利益。面对排挤,懦弱是无用的表现。你可以忍耐,但必须有自己的底线。一味忍耐的结果,就是让你成为办公室的受气包和可怜虫。

主动沟通,别做沉默寡言的员工

在职场中,沟通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和上级怎样沟通,和同事怎样交流,这些都需要注意和学习。一个会说话的人在职场中可以左右逢源,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而一个语言笨拙的人则常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几年前,当小刘还是一个毛头小伙的时候,面对紧张的同事关系,他有些茫然失措。

后来,在屡受挫折之后,小刘终于悟出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于是,他试着从完善自我入手与同事相处,收到了良好效果。

也许自小生长在农村的缘故,早年的小刘是一个经常被抑郁笼罩的人,总有一些自卑感,时常悲观、烦躁、焦急、忧虑、敏感。有时别人一个无意的玩笑,也感到伤心, 认为别人在伤害自己,满脑子不高兴。

在这样的性格下,小刘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对别人的热情也爱理不理,整日里耷拉个脑袋,一脸寒霜。许多时候得罪了别人还浑 然不知,渐渐地关心他的人越来越少,工作中,没有人主动支持、配合他,他成了“孤家寡人”,自己也很苦恼。

促使小刘性格改变的是他的一位朋友。朋友告诉小刘:抑郁就像不停地往下滴的水越积越多,它使人心情沮丧,形成与人交往的最大障碍,影响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因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 十五是由专业技术决定的,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是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朋友在我书桌的玻璃板底下压上了这样一句话:“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割断,生活在和过去 的日子完全隔绝的今日里。”

此外,朋友为了使小刘摆脱抑郁,给我借来了《人性的优点》、《菜根谭》、《孔子的处世之道》等书籍,读这些书使他不再为过去的每一个过失 而懊悔,不再为每一个失之交臂的机遇而遗憾,不再为捉摸不定的明天而幻想。他开始认真地面对与同事相处的每一天。

与同事相处的第一点,是要注重对同事的尊重与诚实。

有的人喜欢在领导面前说同事的不是,搬弄是非,甚至靠打击同事来抬高自己。他们和同事闲谈不聊所谓的“热门话题”,靠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来获得同事的亲近。

时间长了,这种员工将无法在职场立足。

在职场中,要注意言行一致,诚实无欺。既要不拉帮结派,又不虚情假意,处处维护领导的威信和同事的尊严,靠对同事的尊重获得大家的信任,避免产生猜疑。

第二是做到谦虚、 谨慎。

与人相处,人们最讨厌的莫过于别人私下的议论和埋怨,但反过来看,别人既然议论,说明自己有被人议论的把柄,或是自己不够谦虚、谨慎,或是工作不到位。

所以,我们不因自己小有进步就骄傲自大,也不因小有所得就炫耀。对同事谦让有加,把经手的每一件事做得像模像样,尽量不让别人论短长。如果确实做不好, 是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就尽量向同事们学习、解释,以互相理解,避免产生嫉妒和仇恨,甚至导致心理上的隔阂。

第三是在工作上与同事相互 支持和配合。

不论是领导交给的任务,还是同事提出的需要配合的事项,都要采取“立即就办”的态度,能立即完成的,绝不推迟或拖延。这样做,不仅使同事感受 到你对这件事的重视,还会被认为是对他个人的尊重。同时由于你的支持,同事完成工作后往往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喜悦,从而增进友谊和了解。

第四就是对同事关心和友好。

人都是讲感情的,你对同事的关心和友好,一定会换来相同的回报。

小林作为财政所的一名职工,为别人办不了什么大事,但她从为别人做一些小事入手,方便他人。炊事员农忙回家后,她就承担起炊事员、 保卫员的责任,做饭、扫地、值班、锁大门。一年春天,她所一位子女都不在身边的老同志腿上长疮,最初在家里治疗,后来病情恶化,需入院治疗。我知道后,便找来一辆板车,把他送到医院,还每天帮他取药、送饭。这些事虽然都很小,却能体现一个人的热心与友好。它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不仅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因此,小林在单位的人缘特别好。

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在这方面,我并非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我确实尝到了这种努 力所带来的好处。同事们回报给我一片明媚的天空,它使我生活在一个温暖、和睦的群体之中,并使我相信一句话: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你首先要怎样去对待别 人。

老板欢迎你与他交流

在工作中,你必须与老板作好沟通。因为老板花钱雇佣你,他迫切想了解你每天的工作情况,以确定自己的工资是否白发。如果沟通不好,老板甚至不知道你每天在干什么,他就很有理由认为你在偷懒。

此外,与老板交流,还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要提供你所掌握的信息,二是寻求老板的反馈。所以,首先你一定要了解老板对哪些信息感兴趣: 一般来说,老板往往留意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老板对与自己的角色、志趣、经验相关的信息特别关注;老板容易接受具有权威性的信息;老板总是喜欢选取以肯定形式出现的信息;老板希望获得新奇的信息,而不爱听老生常谈;老板对某些特殊的消息特别感兴趣。老板对越是为社会和他人所禁锢、保密的信息越是想知道。

如果你具有以上的信息,那么恭喜你,你和老板沟通往往会很成功。反之,则最好不要轻易去打扰老板。除此之外,在与老板沟通的方式上也要注意: 首先要注意语气适当,措辞委婉。因为说得过火或过于渲染,涉及领导的尊严与权威,尺度掌握不准,搞的不好就会有嘲讽、犯上之嫌,被领导误以为心怀不满,另有所指。所以下属一定要注意使自己的口气比较和缓,显示自己的诚恳和尊敬之情。特别是要使领导明确的认识到,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做好工作的动机,是为领导设身处地的着想,而不是针对领导者本人有何不恭的看法。

其次尽量言词简短。俗话说:“言多必失”。因此下属在劝谏时,只要指明大意就已足矣,其中的推理不妨由领导自己来做;越是语言简短,越是语意含蓄,就越能引起领导的深思,又不至随时随地,抓紧机会表示自己对他忠心耿耿,永远站在上司这一边。

以你的态度说明一个事实:我是你的好朋友,我会尽己所能讨好你。不要以为上司很愚笨,如果你真的努力这样做,他看在眼里,一定会很明白你的意思,对你日渐产生好感。弄清了领导误解的原因后,你可以耐心向他做解释,证明你并不是有意的。只要你是坦诚的,领导不会不接受你的解释。

经常加强感情交流,避免加深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