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名字叫中国
3181100000005

第5章 奇伟瑰丽的地理风情(4)

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自十六国后秦时期创建,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历时1600余年,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时期的78窟、128窟的造像细致地绘出了僧衣的图案。建在70多米高的的七佛阁上的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都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像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我国佛教第一圣地。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500余里,海拔3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汉唐以来,五台山一直是我国的佛教中心,鼎盛时期寺院达300余座。现在五台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旅游区之一,其最著名的五大禅寺为:显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罗喉寺。除五大禅寺外,五台山还有金阁寺和碧山寺等比较著名的寺庙。碧山寺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寺,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十方禅寺是可以使让方名僧来作主持的禅院,又叫十方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在隋唐时已经名声远播,宋以后,日本、印尼、尼泊尔等国的僧侣与五台山都有往来。五台山的发展演变,见证了我国佛教起落兴衰的过程,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灿烂与光辉。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处,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普陀山作为佛教胜地,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追溯到秦代,原始道教及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这里流传着很多关于佛教的民间故事,如: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行驶到莲花洋遭遇风浪,无法前进,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称“不肯去观音”。普陀山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吕,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普陀山海天壮阔,风景名胜众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万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山上的奇岩怪石是普陀山的一大特点,著名的有 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峨眉山位于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境内,距成都约160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处。在我国的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体南北方向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长久以来,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相传峨眉山是释迦牟尼身旁的普贤大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峨眉山原为佛道两教并存的宗教重地,东汉之初,山间便有了第一座以药农舍宅为寺庙的“初殿”。后来历经晋、唐、宋续建和明、清两代发展,连绵百里的山峦,先后兴建佛寺200多处,僧众达数千人。随着佛教兴盛和道教的衰微,峨眉山遂成为以“菩萨信仰”为中心的佛教圣地。由于历史变迁,现在峨眉山景区内尚存十余处古寺,如报国寺、万年寺、仙峰寺、洗象池、金顶等,寺院内的佛教徒依然保持着正常的宗教生活。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方圆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为黄山支脉。

九华山山奇峰秀,佛寺众多,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早在东晋年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问,有个叫无瑕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并为九华山化城寺颁赐《藏经》,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自明代起九华山日益兴旺,寺庵总数超过一百,僧尼众多。

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是我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放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岩画分布在贺兰山从北到南的十多个山口中。在贺兰山树林口、黑石峁、归德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门沟、双龙山、黄羊山、苦井沟,发现岩画群20多处,画面总数约在万幅以上。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千年前至1万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我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

贺兰山岩画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类人首为题材;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的岩画则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内容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贺兰口距银川城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嶂,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还有不少表现女性的岩画,她们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还有表现太阳和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口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刻制方法有凿刻和磨制两种:凿刻痕迹清晰,较浅;磨制法是先凿后磨,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洁。贺兰口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富有想像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众多岩画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是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今天我们所说的大运河,它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前后共持续了1700多年。在漫长的岁月里,大运河的开凿、兴修主要经历三次主要时期:

第一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第二时期:主要指隋代开凿的运河系统。以东部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支运河系统。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看扬州市市花——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此时运河分为四段:(1)永济渠;(2)通济渠;(3)邗沟;(4)江南河。

第三时期:主要指元、明、清阶段。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主要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和大都至通州段。至元十八年(1281)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125公里;至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元朝时运河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北京到通州区;(2)北运河——通州区到天津;(3)南运河——天津到临清;(4)鲁运河——临清到台儿庄;(5)中运河——台儿庄到淮阴;(6)里运河——淮阴到瓜洲;(7)江南运河——镇江到杭州。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阴)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洳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开始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作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对我国南北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起了巨大作用。运河的修建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重要信息。

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世界。2006年5月25日,京杭大运河作为我国春秋至清时期的伟大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信(1101—1124年)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但只有《清明上河图》保存了下来。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展现了北宋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据图后明人李东阳的题跋考据,《清明上河图》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并有宋徽宗瘦金体字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印记,而今这些在画上都已不见。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众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船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闻名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