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金城公主在政治活动方面稍胜文成公主一筹,虽然未能在政治上制止吐蕃奴隶主对唐寻衅扩地的贪欲,但对缓解唐蕃冲突,促成唐蕃河源议界、赤岭定界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唐蕃和亲的例子中,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事迹被传为佳话。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公主远嫁吐蕃的例子。和亲是为了搞好民族关系,防止战争的发生,和亲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各民族更加团结,这都是值得肯定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陈桥兵变
后周世宗在位时南征北战、锐意革新,很有作为。公元959年, “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愿尚未实现,可怜英雄身先死。继位的恭帝只是七岁的娃娃,由宰相辅佐朝政,因此政局不稳、人心浮动、谣言四起。此时任后周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的地位日益显赫,成为公众的焦点。后周一些官吏敏锐地意识到,动乱十有八九将由赵匡胤掀起。因此,有人建议不让赵匡胤再掌禁军,有人则主张先发制人,除掉赵匡胤。可年幼而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周恭帝,并未采取措施。显德七年(960年)元旦,君臣正在朝贺新年,敲锣打鼓一片喜庆之气,突然接到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大臣们慌作一团。当时太后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宰相对战报不辨真伪,暗想朝中大将只有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宰相只得给赵匡胤最高军权,全国兵马听他调动。于是,得意洋洋的赵匡胤率领禁军浩浩荡荡前去迎敌。出征第一天晚上,大军驻扎于陈桥驿(今开封东北)。赵匡胤的一个智多星赵普,说出一个兵变成功的方法,即收买人心,取得将领们的支持。于是军中一阵骚动,赵匡胤的亲兵鼓噪而起,要求拥立新天子,然后出征。而这新天子,无疑就是掌握了最高军权的赵匡胤。但赵匡胤不能自己出面赤裸裸地说想当皇帝,必须有人推举他,并且要得到士兵将领的肯定,政变才能成功。赵匡胤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干脆在营中喝得烂醉如泥,自己回避。赵匡J乱的弟弟赵匡义(后来因为皇帝名字中有“匡”而改名赵光义)和智多星赵普、各位将军 一起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等到赵匡胤一觉醒来,便有大将把象征皇位的黄袍,不由分说就披在了他的身上,三军高呼万岁,响彻云霄。赵匡胤虚意推辞再三,后与部下约法三章:不能惊扰后周的太后和皇帝;不能怠慢与他同朝为官的后周大臣;进京之后不许擅自闯入朝廷府库和官民之家,更不能趁机抢掠。然后大军向东京进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回京之后,石守信等人在汴京做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拿下了京城。一切按照赵匡胤的布置行事,大军入城,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孤立了后周,争取了民心。等文武百官们齐集到场,赵匡胤的谋士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周恭帝的退位诏书,当场宣布周恭帝禅位于赵匡胤。于是赵匡胤登上宝座,接受众人的朝贺,正式即帝位,改国号为宋,建都汴京(今开封)。
陈桥兵变在多数人摸不着头脑时,就已经使天下改了姓氏。但它基本上是一次和平兵变,没有喋血宫门、伏尸遍野,更没有烽烟四起、兵连祸结,就取得了改朝换代的成功,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此前中原藩镇割据,互相攻战,朝代更替不休,国无宁日,经济凋敞,人民饱尝了战乱的苦难。北宋的建立,使得中原统一,发展生产,人民安居乐业,赵匡胤实是众望所归。天下本无主,有德有才者居之,或者兵强马壮者居之,都是一种趋势。在政治、军事斗争险恶的五代十国,天下确实需要一个神明圣武的领袖来收拾残局。
陈桥驿兵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中原由乱到治,由分裂走上了统一,历史意义重大。宋太祖建宋之后,制定了长治久安的治国方针,稳定了局势,先后平定叛乱,征服各割据政权,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混战局面,使百姓过上了安定生活,完成了历史重任。宋朝为了巩固政权,把地方的军权、用人权、财权都收归中央,由皇帝亲自掌握,进一步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使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澶渊之盟
有宋一代军事积弱,尤其在对辽(契丹)作战中吃了不少苦头。时间一长,宋人畏辽情绪日重,庸碌者荀延残喘,有识者扼腕叹息。宋初君臣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激情逐渐退去,荀且言论沉渣泛起,却未避免契丹入侵。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冬,契丹乘宋帝新立,大举进犯。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前锋抵达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宋都汴京岌岌可危。起初,辽兵来势凶猛,辽将萧挞揽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召集各路军马勤王。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丰),三面包围澶州,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
宋廷朝野震动,真宗没见过世面,畏敌军如虎。大臣中有建议迁都江南者,有建议迁都四川者,一时纷纷攘攘。起初,真宗轻信南迁之言,另一大臣寇准坚持留守开封,要求皇帝处死提迁都建议者,以稳定军心,并要求皇帝亲征,真宗敬畏寇准,就壮了壮胆,决定亲自率兵出征,稀里糊涂地准备上前线。大队人马刚到半路,听说来犯之敌兵势强大,一些随从大臣吓破了胆,怂恿真宗暂时退兵,避其锋芒。宋真宗本来就很柔弱,一听这些意见,又动摇起来。寇准立刻劝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斥责荀且偷生者,真宗才勉强来到澶州城下。恰逢辽将萧挞揽在澶州城下巡视之际,宋军发伏驽将其射杀,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揽战死,痛哭不已,军心动摇。宋真宗在寇准劝说下,趁势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将士们见皇帝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此时各地勤王军陆续赶到,辽军恐怕孤军深入、腹背受敌,于是愿与宋在此签订盟约。
宋廷派出了很有外交才能的曹利用去辽营进行议和事宜,签订和约。因澶州又名澶渊,故称“澶渊之盟”。盟约主要内容是:1.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比真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2.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部分侵占土地。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池。3.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军旅之费,包括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还有一些其他物品。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由于寇准坚持抗战有功,宋真宗待他很优厚,非常敬重。但原来主张逃跑的王钦若在宋真宗面前说,寇准劝其亲征,是把皇帝当赌注,孤注一掷,简直是国家的一大耻辱。从此宋真宗待寇准便越来越淡薄,不予重用。
关于“澶渊之盟”的评价,历来说法不一。持肯定态度者认为,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迁都避战,最后依靠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达成澶渊之盟。虽然损失一些钱物,但与贸然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订盟之后,辽宋实现长期和平,对各族人民都是福音。持否定态度者认为,这是丧权辱国的条约,是宋朝积贫积弱和不思进取最典型的表现,是汉民族的奇耻大辱。在辽人失利的大好局面下,如果对辽实行攻势,以宋的国力是能够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可宋人失去了这次天赐良机,真是可惜。 “澶渊之盟”因此成为受后世指责的失败例证。已往的史书认为,宋既不能消灭契丹,反而在盟约中承认辽政权,又开“岁币”之例,以致两宋“积弱”,局面江河日下。
上述两种评价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澶渊之盟”表明在当时形势下,宋朝的军队无法消灭草原民族,而辽军的骑兵也难以征服中原。这是一场拉锯战,与其让战争持续酿成更大的民族仇视恶果,还不如早些结束军事冲突,争取和平的局面。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说明两种带有竞争性的政治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力量的平衡。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于熙宁、元丰年间主持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丰变法”。早在宋仁宗时,王安石就提出一系列变法主张,虽未被采纳,却引起朝野的巨大反响。宋神宗即位伊始,立志革新,于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试图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踌躇满志的王安石建立了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后由司农寺主持变法的主要事务。吕惠卿、曾布等人参与草拟新法。新法以富国的财政改革和强兵的军政改革为主,同时注重文化教育,以培养改革人才,这是依据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而定的。新法主要内容如下:1.均输法。此 法始于熙宁二年七月,要求发运使周知各路产品情况和中央的需求,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运送财物回开封,借以节省价款和转运的劳费。均输法夺取了富商大贾的部分利益,同时也稍稍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2.青苗法。青苗法始于熙宁二年九月,规定以各路常平、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遇荒年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丰年粮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此法旨在抑制兼并之家的高利贷盘剥,暂时解决了青黄不接的农民的燃眉之急。3.农田水利法。该法于熙宁二年十一月颁布,规定奖励各地兴修水利,修筑堤防圩岸、开垦荒田,由当地居民按户等高下分派。北方在治理黄河、漳河等河流的同时,还在几道河渠的沿岸淤灌成大批“淤田”,使贫瘠的土壤变成了良田。南方兴修圩田、湖田等,农业产量也得到显著提高。4.募役法。募役 法又称免役法,于熙宁四年十月颁布实施。募役法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募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5.市易法。熙宁五年三月颁行市易法,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市易务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待至市场上需要时出售,商贩可以向市易务贷款,或赊购货物。后又将开封市易务升为都提举市 易司,作为市易务的总机构。市易法在限制大商人垄断市场方面发挥了作用,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6.方田均税法。方田均税法于熙宁五年八月颁行。首先清查全国土地,按土地肥瘠分为五等,并以此规定税额。分家析产、典卖割移都以丈量的田亩为准,由官府登记,发给契书,以限制官僚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和人口。7.置将法。置将法又称将兵法,于熙宁三年十二月颁 行。作为“强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简军队,裁汰老弱,合并军营,另一方面废除更戍法,把禁军划为若干个辖区,固定将官常驻军中,加强训练。8.保甲法。保甲法于熙宁三年十二月颁行,把农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合保丁,进行军训;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保甲法既可以使各地壮丁接受军训,与正规军相参为用,以节省国家的大量军费,又可以建立严密的治安网,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编制起来,以便稳定封建秩序。此外,还推行保马法,并在开封府设置军器监等。在教育改革上,主要是在京师和州、县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在科举制度变革中,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考经义和策论,经义以《三经新义》为应试标准。这些措施为社会培养需要的改革型人才,并对“恩荫制”进行了强烈冲击。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黜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神宗死后,哲宗继位,由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保守派得势,新法最终被罢废,史称“元祜更化”。退居金陵已有十年的王安石,也于此时郁郁而终。
后人对王安石变法关注颇多。晚清以前近800年,历代思想家在总结北宋兴亡时,大都较为集中地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论和批判,后人对其总体评价是否定的。梁启超的《王荆公》是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褒贬议论,亦是一桩几经变动而又难以了结的历史公案。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时,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政权强大起来。北宋皇帝宋徽宗是有名的风流天子和无道昏君。他沉迷于绘画艺术,国家大事抛之脑后,一群女千佞小人逐渐得势。北宋在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杨戬、朱动、李彦、高俅等人结成反动的统治集团统治下,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宋徽宗镇压和瓦解了两次大的农民起义,渡过农民革命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女真的强大,却使北宋朝廷面临覆灭的命运。
金灭辽之后,便将北宋作为下一个目标,以求统一天下。1125年,金兵大举南下侵宋。宋徽宗害怕做亡国之君,于自己名声不好,就慌忙将皇位传给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年号靖康。
1126年,也就是靖康元年,金军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直指宋都汴梁,黄河北岸宋地皆陷没。北宋朝廷本想借黄河天险抵御金兵,但守卫黄河南岸的宋军形同虚设,平时缺乏锻炼,根本不能作战。当时宋军烧毁黄河浮桥,金军本无法逾越黄河,但两岸渡船却因宋军官渎职拖延而没能彻底收缴,金军在北岸仅用数日便汇集了足够数量的渡船。金军兵不血刃包围汴梁,北宋朝廷上下惊慌失措,一片求和、迁都之声。金军围困汴梁一月多,在开封军民坚决抵抗时,钦宗竟然亲自到金营求降,卑躬屈膝地献上降表。金军于是肆无忌惮地大肆搜刮,开封百姓遭受了巨大灾难。
金人不但大肆劫掠财富,还明火执仗地劫掠妇女。在北宋皇帝出面求和时,金朝代表趾高气扬地说:“原定犒劳军费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须于十日内轮解无阙。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所谓帝姬、王妃、宗姬、族姬都是皇族女子。在限定日期内,如果交不出规定的犒军费,也可以拿贵族女子来抵债!他们不仅要占有宋朝的国土和财物,还要占有宋朝的妇女,这是对皇帝的极大羞辱。金军带走的皇族妇人,著名的有宋徽宗皇后郑氏、宋钦宗皇后朱氏、宋高宗生母韦氏、宋高宗发妻邢氏等。皇室妇女被送往金朝上都会宁府,除去被抢占的皇室女后,其余被分配到洗衣院当女奴,实际上是一些变相的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