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名字叫中国
3181100000023

第23章 独领风骚的著名人物(8)

词坛丈豪苏轼

苏轼(1037一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苏轼小时候非常聪明,并且非常正直。有一次,他的母亲程氏读《后汉书·范滂传》正感叹范滂的忠烈,苏轼忽然问道:“如果我也想成为像范滂那样的忠臣烈士,母亲您能够答应吗?”程氏听后高兴地对他说:“你能成为范滂,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吗?”二十岁时,苏轼已经博通经史,一天能写几千字的文章。嘉祜元年(1057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兄弟,到东京汴梁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欧阳修担任主考官,正准备通过科举考试来纠正流行的徒有其表空洞无物的骈体文风,因此阅卷时当他看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十分惊喜,读罢文章,连呼:“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在这次考试中,苏轼的弟弟苏辙也进士及第,而此时两人都还不到二十岁。在后来不久进行的制科考试中,宋仁宗读了苏轼兄弟的试卷后,欣喜异常地对曹太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而在这之前,苏洵向欧阳修上了二十二篇古体文章,从而得到了欧阳修的大力赞赏,并推荐给了朝廷,富弼、文彦博、韩琦等人争相传颂,一时间“三苏”的名声大动京城。整个文风以至于都为之一变,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民谣。欧阳修尤其赞赏苏轼,曾经称赞他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大胆预言他必会成为一代文坛盟主。而他后来果然如此,不仅文章写得非常好,在作词方面更是首开豪放之派的先河。

科举之后,苏轼开始走上了仕途之路,但他的仕途之路一直不很平坦。先是在王安石变法中,因为他既不附从新党,也不追随旧派,因而遭到了两派的联合倾轧,他们甚至诬告苏轼为父扶丧回四川时“贩运私盐”,苏轼因此感到处境艰难,遂自请外放。熙宁四年(1071年),他离开了党争漩涡的汴京,被任命为杭州通判。从此,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四地任知州。在近八年的地方官生涯中,他关心百姓疾苦,赈济灾民,竭尽所能。他在任杭州知州时,杭州大旱,瘟疫流行,苏轼上奏朝廷减免了当地的三分之一的赋税。第二年春天,他又贱卖常平仓的大米,做了很多的粥和汤药,救活了许多人。苏轼认为杭州处于水陆交会的地方,瘟疫要比别的地方多,因此集中多余的款项两干缗钱,自己又拿出了黄金五十两,办起了病坊,积蓄钱粮收治生病的百姓。杭州靠近大海,地下水又咸又苦,唐朝时曾引西湖水修建了六井,百姓的用水问题才得到解决。后来白居易又引西湖水灌溉农田,百姓开始富裕起来。但是宋朝建立后,西湖荒废,只好用携带大量泥沙的钱塘江水,时间一长,河道淤塞,六井也几乎荒废了。苏轼到任后,疏通河道,修造筑堤闸门,控制西湖水的蓄积和排泄,同时,又修复了六井,再把挖出的淤泥堆积在湖中,筑成了一条三十里的长堤,堤上种满了芙蓉、杨柳,景色美不胜收,杭州的百姓感激他的恩德,就把这条长堤命名为“苏堤”。

在地方任职期间,他依然关注时政。当时由于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任人不当,许多地方都有贪官污吏借行新法大肆剥削掠夺百姓的事情,致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苏轼因此对变法十分不满,写了一些讽刺新法的诗文。元丰二年(1079年),王安石罢相后,御史中丞李定、舒直等人断章取义地从他的诗文中摘出了一些字句,罗织罪名,说有“讪上骂下”之意,于是这年七月把他从湖州知州任上逮捕入狱。这就是北宋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入狱后,曹太后及朝廷的许多元老重臣纷纷出来营救,连退居的故相王安石也出面说情道:“岂有盛世而杀才士者乎?”经过几个月的折磨,苏轼几至死地,后被从轻发落,贬往黄州任团练。但这并没有停止他对人生的吟咏和对时弊的指斥。

“乌台诗案”后,苏轼因对现实政治不满,便潜心于词的研究上,并且对宋词进行了开创性的改革,从内容到风格,从用调到音律,都打破了词狭隘的传统观念,同时又把词的题材从儿女私情、羁旅行役扩大到怀古咏史、悼亡送别、说理谈玄、感时伤事、山水田园等各种诗歌的题材中去,用以抒写自己的性情抱负,胸襟学问。苏轼的佳词美作非常多,较著名的有讴歌报国立功,抒发豪情壮志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有借凭吊古迹抒发历史感慨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探索日常生活中的人生哲理方面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除此之外,他还有《临江仙》、《定风波》、《洞仙歌》等一大批著名的词曲,为后人广为传颂。

后来,苏轼虽曾一段时间被起用,上调之京,但没多久,一直对苏轼很器重的高太后去世后,新党重新得势,苏轼又开始了不幸的命运。他先是自请外调定州;绍圣初年时又因诽谤先朝的罪名而被贬到英州(今广东英德县),不久降一级;还没到英州,又被贬为宁元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惠州(今广东惠阳)居住;三年后又被贬为琼州别驾。琼州的天气在夏天时非常潮湿,冬天则雾气很重,因此容易患病。而且当地的官员还故意刁难,不许他租赁官屋居住,他只好自己买地建房,当地的百姓都来帮忙,很快盖起了三间茅草屋。苏轼和小儿子苏迈住在这里,以著书为乐。

元符三年(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结束了长达六年的贬谪生活,被赦北归,据说当他北上时,沿途百姓都争相观瞻他的容貌,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但是这位多才多艺的大文学家,还没来得及选定一个安身之所就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在常州离开了人世。树大招风,才高招忌,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道德丈章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人(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因出生在其父任光州光山县令之时,遂取名为光。司马光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本人也十分好学,且聪明异常。据说有一回,私塾的老师给大一点的学生讲《左传》,他悄悄地站在一旁,一面听,一面记。放学回到家里后,竟把《左传》的要点讲得头头是道,家人望着年仅七岁的司马光,惊异极了,不由得啧啧称叹。司马光小时不仅聪明,还很勇敢,据说有一天,他和一群小孩追逐嬉戏,其中一个竟不小心从假山石掉了下来,落到了下面的一个大水缸中,当时所有的小孩都吓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纷纷逃走。只有司马光搬起了一块大石头,奋力地砸向了水缸,水缸被打破了,水流了出来,那个小孩也得救了,这就是著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虽然聪明过人,但学习从不懈怠,十分刻苦勤奋。与叔伯弟兄一道上私塾,别人都去玩耍了,他总是独自留下,孜孜不倦地背诵、记忆,一遍又一遍,直到背得滚瓜烂熟才肯罢休。到十五岁时,他的书不仅读得很多,文章也作得极好,其文辞醇深,严谨求是,大有两汉文章的风骨。

仁宗宝元六年(1038年),司马光高中进士,这年他刚到二十岁。因为不喜欢华靡,所以在皇帝为进士设的闻喜宴上只有他没有戴花。直到有人告诉他这是皇帝所赐,不能违背圣意时,他才拿了一只簪到帽子上。

入仕以后,司马光先后做过天章阁待制、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他在任职期间做事比较耿直,敢于直言进谏。皇祜三年(1051年),中官麦允言去世,朝廷准备葬礼用卤簿仪仗。司马光知道后,坚决反对,认为近习之臣不合这种礼节,更不合名分,朝廷遂撤销。仁宗晚年体弱多病,却迟迟不立太子,大臣们都十分着急,可谁也不敢公开提出。终于,谏官范镇率先向仁宗提出了此事,司马光当时还在并州,他马上予以响应,后来还当面建议仁宗早立太子。仁宗对他说:“你说的都是忠臣之言,只是别人不敢提罢了。”司马光回答说:“臣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提出这件事的。”但仁宗还是犹豫不决,于是司马光再次上书力谏,又取得韩琦等人的支持,终于使仁宗下定决心立了太子。仁宗去世后,曹太后按照惯例向百官赏赐仁宗遗物,总价值达百万。司马光认为现在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因此三次上表推辞,但朝廷不许,于是他就把自己的那份分出一部分给了谏院的公使钱,另一部分送给了舅舅,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

1069年2月,宋神宗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因变法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外交等许多方面,所以斗争十分激烈。正是在推行新法和反新法的斗争中,司马光和王安石这对好友迅速变成了旧新两党的旗帜,两人关系也迅速变化。司马光十分反对新法,曾写信给王安石,称其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必将致使“天下怨谤”。王安石则回信予以逐条反驳。1070年,王安石击败了反对派的进攻后,加速了改革的步伐。变法的声势使司马光感到无法阻止,便于是年9月辞官离京,从此长期退居洛阳,专心治学,19年如一日,撰著他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

在这十几年中,司马光每天都写至深夜,未到五更便又起床,在微弱的烛光下继续写作。他生怕自己睡过了头,便用原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只要在睡梦中稍稍一动,这“警枕”便会翻滚,把他惊醒。

司马光对《资治通鉴》的体例、书写、编排都精心设计,一丝不荀,甚至连草稿都认真对待,从不潦草书写,据说他书写的草稿堆满了整整一间屋子,但每个字都是工工整整的。

耗尽心血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可贵的结晶。经过整整19年的努力,《资治通鉴》终于在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完成了,而他的努力也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和高度评价,这本书的书名就是皇帝亲自题赐的。由于司马光十分博学,通达音乐、律历、天文、书数,因而使得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仅逐年逐月、条分缕析地记载了1300多年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还兼述了天文、地理、水利、兵制、财政赋税以及政府机构、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它囊括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却只用了300万字左右,因而可见作者史学功底的精深。长期的劳累也使司马光的身体严重受损,“目视近昏,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写,旋踵即忘”,可以说司马光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编纂《资治通鉴》的事业上去了。

1085年,神宗去世,十岁的哲宗即位,祖母高太后听政,立即召回司马光任宰相。司马光上任后,一反他稳健的作风,将新法逐条废弃,变法派挨个被撤换,一切劝谏都不能使他改变。由于他的盲目和不顾后果,从而也引起了一些原本倾向于保守的人们的反对,苏轼就曾连连称之为“司马牛,司马牛!”第二年春,司马光病重,但新法还没有彻底废除,对西夏的战事也没有结束,因而他慨叹道:“患未除,吾死不瞑目!”他自知时日不多,因而更加不分昼夜地工作,以至于连梦话都是国家大事。有人劝他珍重身体,他却说生死有命,终于在这年九月病逝,终年六十八岁。死时,室内只有满屋子的书,宋人作挽词说:“漏残余一榻,曾不为黄金。”可以说概括了他勤学简朴的一生。

誓保京城的李纲

李纲(1083—1140年),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

金国灭辽后,很快就在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进攻宋朝,朝廷上下都在讨论如何退敌。徽宗慌忙下诏要求天下各方镇郡县率兵勤王,任命皇太子为开封牧,并要求百官直言进谏。这时李纲不顾官位低微,认为徽宗为政昏乱,难以收拾局面,因此毅然上书要求徽宗让位给太子赵桓,因为他认为太子恭俭仁德,足以号召天下。但这时却有人提出以太子监国即可,不必传位。李纲咬破手指,以血上疏道:“皇太子监国,是正常情况下的礼制,但现在情况万分危急,国家正处于生死关头,太子若不登基,则名不正言不顺,大权亦不能在握,何谈号召天下豪杰?如果皇上能够传位给太子,则必能振作将士们的士气,拼死抗敌,那么天下必可保全!”在李纲等人的坚持下,徽宗终于传位给太子桓,他就是后来的宋钦宗。

但钦宗却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他刚即位就派人前往金营商议割地求和。对此李纲坚决反对,他说:“祖宗的疆土,岂能随意丢弃给金人,皇上应该誓死抵抗,保卫国家社稷!”钦宗听此话后便稍稍动了心,改变了主意,同时任命他为兵部侍郎。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兵逼近京都,徽宗慌忙出逃,白石中、李邦彦等大臣也劝钦宗暂时离开京城避难。这时李纲又挺身而出,质问钦宗:“太上皇将江山社稷托付给陛下,陛下难道能弃之不顾吗?”白石中又宣称京师不能坚守,李纲反驳说:“天下城池有哪一座能像京城这么坚固的?为今之计,唯有整顿军备,坚守待援。”在李刚的进谏劝诫下,钦宗勉强答应留下,并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负责防守事务。但第二天钦宗就改变了主意,准备逃跑。李纲在上朝时发现禁军已经披甲准备出发,皇帝和后宫也即将上车。李纲见此,急中生智大声地对禁军士兵们说:“你们是愿意以死保家卫国呢,还是做个逃兵?”禁军们高呼:“愿意以死保卫家国!”李纲又对钦宗说:“陛下昨天已经答应臣留在京城,现在怎么又要离开呢?现在禁军将士们的家属都在京城,他们都愿意死守京城,如果他们在南下途中逃跑返回和家人团聚,那么由谁来保卫陛下呢?敌人已经很近了,如果他们听说皇上出城不远,必会派快马前往追赶,那么到时陛下又该命谁阻挡呢?”钦宗终于决定不再南逃,消息传出后军士们高呼万岁,声势震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