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名字叫中国
3181100000022

第22章 独领风骚的著名人物(7)

冯道于唐哀帝天佑年间入仕,给后来的燕帝刘守光做幽州掾。但他从政之时,恰是唐王朝山河日下之际,各地割据势力蠢蠢欲动,刚开始时,冯道凭借书生意气,想用先贤的微言大义规劝暴戾的刘守光止戈息兵、尊道勤王,却险些因此丢了性命。这次厄运给冯道以很大的触动,从此以后他就变得非常圆滑。刘守光败后,冯道便投往时任河东监军的宦官张承业,被任命为巡官。不久张承业以其“文章履行”推荐给晋王李克用,任河东节度掌书记。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拜冯道为户部尚书、翰林学士。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后来兵变,夺取了李存勖的皇位,即为后唐明宗。冯道转而奉迎李嗣源,因“劝进”有功,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拜为端明殿学士,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这是冯道第一次当宰相,时年四十四岁。此时,他也颇有一番政绩,如用人以才德而不问家世,罢黜无能的官宦子弟,并时常规劝明宗以仁德厚待百姓,在冯道的辅佐下,明宗朝出现了社会安定的局面,史书称此时“比岁丰登,中原无事,言于五代,粗为小康”。虽然如此,冯道却告诫明宗说:“我以前出使中山,在经过井陉天险时,怕马有个闪失,小心翼翼地紧握着缰绳慢慢地走了过来,但到了平地后就认为没有什么值得顾虑了,结果却因为大意而突然从马上颠下来受伤。所以说在危险的地方因考虑周到而获得安全,处于太平的环境却因放松警惕而产生祸患,这是人之常情。我希望你不要因为现在丰收了,又没有战事,便纵情享乐。”明宗听后颇为赞许,便又问他:“丰收后百姓的生活是不是有保障了?”冯道说:“谷贵饿农,谷贱伤农,历来如此。我记得有一首《伤田家诗》写道:‘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明宗听后便让左右抄下这首诗,经常诵读。

长兴三年(932年),在冯道的倡议下,由石敏等人在国子监内校订《九经》,并组织刻工印刷,从而给后世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即古代官府印书之发端——“五代监本”。长兴四年(933年)明宗死,冯道继续担任闵帝时期的宰相。不久潞王李从珂在凤翔反,闵帝出逃,冯道便率百官迎潞王入京,潞王登基,即唐末帝,冯道则因有功继续担任宰相一职。

石敬瑭勾结契丹灭了后唐,为稳定政局,又让冯道当宰相,并让他出使契丹。因为以前契丹在后唐庄宗时,曾因为冯道很有名气,派兵来抢过他,只是没有成功,而这次前往出使,肯定会被留在契丹不能回来,而且当时出使契丹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被重罚,其他人若是听说自己要到契丹去,脸色早就变了,冯道却镇静地在一张纸上写了两个字“道去”。契丹主听说冯道要来了,就要亲自迎接,有大臣劝阻他说:“天子没有迎接宰相的礼节。”契丹王这才没有去。为回到中原,冯道用心周旋。有次契丹主话中流露出留他不返的意思,他却说:“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为臣,岂有分别哉!”得到赏赐后,冯道便都换成薪炭,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北地太冷,我年老难以抵御,所以早做准备。”这些都给人像要久留的意思。见冯道这样,契丹主很感动,就让他回去,冯道却三次请求留下来,契丹主仍让他走。冯道又在驿馆住了一个月才启程上路,路上走得很慢,契丹的官员让住就住,两个月才走出契丹边界。左右随从不解地问:“从北边能回来,我们都恨不得插上翅膀飞,您还要住宿停留,为什么这样啊?”冯道说:“纵使你急速返回,那契丹的良马一夜就能追上,根本就逃不掉,慢慢走反倒能安全返回。”大家听了,叹服不止。

石敬瑭死后,冯道任后晋出帝石重贵之宰相。契丹灭后晋后,冯道事契丹,被封为太傅,跟从辽太宗耶律德光北归。后汉建立后,乃归汉,以太师职奉后汉。后周灭后汉后,又事后周太祖、世宗二帝,期间又被拜为太师兼中书令。冯道死于954年,时年七十三岁。冯道死后,又被周世宗追封为王。

冯道一生所事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加契丹共五朝,侍奉了唐庄宗、唐明宗、唐闵帝、唐末帝,晋高祖、晋出帝,汉高祖、汉隐帝,周太祖、周世宗,辽太宗耶律德光共十一帝。合计入仕不过三十一年,平均每朝(含契丹)仅六年余,每帝仅三年余,最长的唐明宗和晋高祖也只有八年。他如此频繁地更换侍奉的君主,并恬不知耻地自诩为“长乐老”,所以他长期被人视为毫无气节、毫无廉耻的典型。但他能一直长保富贵,因而又被人讥为官场“不倒翁”。先忧后乐的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范仲淹的父亲范墉,始仕吴越国。太平兴国三年(918年)吴越降宋,范墉随钱缪归宋,曾任武宁军(今徐州)等地的节度掌书记。但在范仲淹两岁时就去世了,所以范仲淹幼年的生活十分贫困。他的母亲为了将他抚养长大,不得不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东)的朱文翰,从此他改姓朱,名说。范仲淹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为此他羞愧难当,便离家而去,赴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书院求学,发愤读书。他昼夜苦学,有史书称他“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据说他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从不退缩。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范仲淹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他只随口说了旬:“将来考上进士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并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两年后,改任毫州集庆军节度推官,上表恢复姓范。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范仲淹一生中最重要的政绩莫过于主持了“庆历新政”。当时的北宋政府积贫积弱现象日益严重,国家还面临着强大的外患,因此改革变成了当时的重要大事。而范仲淹在新政之前就曾屡屡上疏要求变革,至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得不起用了以范仲淹为首的革新派,并责令范仲淹等人,迅速拿出措施,改变局面。范仲淹、富弼和韩琦,连夜起草改革方案。范仲淹认真总结从政二十八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一是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二是抑侥幸,即限制侥幸做官和升官的途径。三是精贡举,即严密贡举制度。四是择长官,针对当时分布在州县两级官不称职者十居八九的状况,范仲淹建议朝廷派出得力的人往各路检查地方政绩,奖励能员,罢免不才;选派地方官要通过认真推荐和审查,以防止冗滥。五是均公田,公田,即职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额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于是他建议朝廷均衡他们的职田收入;没有发给职田的,按等级发给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己。然后,便可以督责他们廉洁为政;对那些违法的人,也可予以惩办或撤职了。六是厚农桑,即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范仲淹建议朝廷降下诏令,要求各级政府和人民,兴修水利,并制定一套奖励人民、考核官员的制度长期实行。七是修武备,即整治军备。范仲淹建议在京城附近地区招募强壮男丁,充作京畿卫士,用来辅助正规军。这些卫士,每年大约用三个季度务农,一个季度教练战斗,寓兵于农,实施这一制度,可以节省给养之费。京师的这种制度如果成功了,再由各地仿照执行。八是推恩信,即广泛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九是重命令,即要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十是减徭役,范仲淹认为如今户口已然减少,而民间对官府的供给,却更加繁重。应将户口少的县裁减为镇;官府差人干的杂役,可派一些州城兵士去承担,将那些本不该承担公役的人,全部放回农村。

改革措施拟定出来后迅速得以实施,在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以往凭家世做官的子弟,受到重重限制;昔日单凭资历晋升的官僚,增加了调查业绩品德等手续,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全国普遍办起了学校等。但是,这场改革直接触犯了封建腐朽势力,限制了大官僚的特权,他们对此恨之入骨。随着新政推行,他们便集结在一起攻击新政。他们诬蔑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结交朋党,并串通宦官不断到宋仁宗面前散布范仲淹私树党羽的谗言。宋仁宗看到反对革新的势力这么强大,他开始动摇了,失去了改革的信心。到庆历五年初,一年前慷慨激昂、想励精图治的宋仁宗终于完全退缩,他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解除了范仲淹参知政事的职务,将他贬至邓州(今属河南)。但范仲淹并未放弃理想。庆历六年(1046年)六月,他写出了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表现了范仲淹虽身居江湖,遭受迫害,但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和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

皇祜三年(1051年),范仲淹移任青州。这里的冬寒,加重了他的疾病。第二年被调往颍州,他坚持扶疾上任,但只赶到徐州,便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六一居士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六月,欧阳修出生于一个清寒的小官吏家庭。欧阳修四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自将他抚养成人,并教他读书认字。由于家里贫穷,欧阳修买不起纸笔,母亲就用荻杆画地,教他读书写字。欧阳修聪明颖悟,而且刻苦勤奋,

因而学习进步很快,不到二十岁时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他十七岁和十九岁时,曾两次参加科举,但因为他拒绝使用当时备受推崇的词藻华丽但徒有其表的骈文作文,而以质朴的古文答卷,所以两次皆落榜而归。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意味着不能进入仕途,不能参与国家大事,实现政治理想也将成为泡影。经过痛苦的选择后,欧阳修只得学习骈体时文,这对他来说是迫不得已的。

天圣七年(1029年),欧阳修二十三岁时又一次来到京师汴梁,这一次他接连获得国子监试、国学解试和礼部殿试三个第一。第二年他被复试录用后,被派往西京(今洛阳)任留守推官。学写时文虽然使他顺利地通过了科举,但提倡古文,改变浮靡文风的志向却早已在他的心中扎根。

景祜元年(1034年),欧阳修进京,升为馆阁校勘。不久,范仲淹受到保守派势力的攻击,被降职为地方官,尹洙等人也受到牵连落职。这时欧阳修挺身而出,怀着激愤的心情写下了《与高司谏书》,对高若讷身为谏官却妄随人言,恶语诋毁范仲淹的行为严厉斥责。他也因此得罪了权贵,于景祜三年(1036年)被贬为地方官。

在被贬为地方官期间,欧阳修也很有作为。他曾奉命出使河东,因为西边有战事,所以许多人建议废除麟州(今陕西神木)来节省军饷,欧阳修认为不可,他说:“麟州地势险要,如果废除,河内郡县及百姓都会心生不安。朝廷不如把军队分成几个部分,一同驻扎在河内各个堡中,这样,一旦军情紧急仍可互相支援,而平时又可以节省军费,在策略上会更好些。”因为欧阳修的建议,麟州得以保存下来。不久,欧阳修又建议道:“沂(今山西沂县)、代(今山西代县)、岢岚(今山西岢岚)等地有许多禁地和荒田,希望朝廷下令允许百姓耕种,如果不这样做,这些土地将会被敌人占据。”这一建议也得到了朝廷的同意,从而使这里每年多得了几百万斛粟米。

欧阳修对边防事业也做了很大贡献。他曾与曾公亮一起考察了全国兵士的总数、三路屯兵总数、地理情况及路程远近等,用图籍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后,凡是有边防缺人的情况,兵部都能及时地了解到,能及时派人去补足原数。

欧阳修对河域治理亦颇有见地。他做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的时候,黄河决断。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贾昌朝主张打开横栊故道,李仲昌则主张将水导入六塔河,当时参加议论的人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好。欧阳修则说道:“黄河的水非常浑浊,没有不积淤的道理,.下游有淤沙,上游必然会决口。从近来发生的情况看,开通横栊故道不是不能做到,只是怕维持不了多久。六塔河非常狭小,如果采取导水入六塔河的方法,恐怕六塔河无法承受,最终周边地带反被河水淹没。朝廷不如因势利导,疏导河水下游淤积的泥沙,使水能流入大海。那么我们就会几十年获得利益了。”这个建议提出后,未能被采纳,宰相陈执中采纳了贾昌朝的计策,而文彦博主张采用李仲昌的计策,双方争执不下,终于酿成了整个河北的水患。

嘉祜二年(1057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主持科举考试。这时的科场,依然盛行着四六骈体时文,浮靡艰涩的文风在文坛仍占据着统治地位。欧阳修决定利用主持科举、选拔人才的这次机会和权力,痛革科场积弊。在考前欧阳修就明确规定了判文标准,要求作文必须是清新朴实的古文,力斥艰涩空洞的时文,故意卖弄者一概不取。然而仍有人不屑一顾,有一位姓刘的±子作骈文很有名气,他在试卷文中空论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欧阳修看后即在其后大书六个大字:“秀才刺(荒谬),试官刷!”黜落不取。而后有一位举子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写得明快畅达,朴实浑厚,欧阳修阅后颇为欣赏,本欲擢为头名,但又疑是同乡曾巩,为避嫌疑,便置为第二名,事后 才知道作此文的正是后来名扬天下的大文豪苏轼。此次被录取的还有苏辙、曾巩等人,而那些惯于写作时文的人则一概未取。欧阳修的改革立刻引来贵族文人的反对,那些落选的士子,也趁机对他进行人身攻击,拦住他的马头进行辱骂,而欧阳修则寸步不让,据理驳斥,后来竟还有人给他送去了祭文。

晚年的欧阳修功成名就,自号“六一居士”,即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字,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虽然诗酒自娱,但对文章仍然一丝不荀。一个寒冷的夜晚,他在烛下不停地修改,夫人劝他道:“此己所作,安用再三阅?宁畏先生嗔耶?”欧阳修笑着回答道:“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

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太师退休,居于颍州(今安徽阜阳颍上县)。次年七月,一代杰出的古文大师和文坛领袖欧阳修长辞人世,终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