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名字叫中国
3181100000020

第20章 独领风骚的著名人物(5)

尽管如此,陶渊明依然安贫乐道,宁愿坚持这种生活。有一年,檀道济出任江州刺史,刚到任就拜访陶渊明,此时,陶渊明正贫病交加,已经断炊几日。檀道济于是劝他:“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处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陶渊明只说:“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最终婉言谢绝。檀道济临走前赠以粮肉,陶渊明也推辞不受。

陶渊明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始终“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不随波逐流,不妥协荀从。另一方面,陶渊明又与邻里父老相处甚密,来往频繁,他与农民一道,谈论农事。农忙时一起务桑种豆,闲暇时则披衣相聚,言笑融洽。常至邻家把酒尽情,往往是一醉方休。与农民的相处,艰辛的劳动,使陶渊明对农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有了深切的了解和体验。

躬耕苦作解除了做官的烦恼,却消除不了饥寒的侵袭。从5l岁开始,陶渊明的诗中,鲜有描绘田家欢乐和耕植趣味的诗篇,而更多的是饥饿、寒冷、病苦、死亡的逼迫和煎熬。这时的诗不仅厌恶官场,而是对整个社会现实的厌弃。诗人想象了一个理想世界,一个没有君臣豪强,没有欺诈剥削,没有战乱灾难,只有和平安详,幸福快乐,淳朴自然的理想境界。于是,陶渊明描绘了“桃花源”这样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民风淳朴,祭祀仍用古代的礼器,没有君臣统治,人人劳动,春草荣发即下种,木叶凋落就收获。

这就是流传了千年,为人称赞的《桃花源记》,它语言优美传神,意境鲜明悠远,令人不禁神驰欲往。这样的一个世外乐园,是作者立足现实的幻想,是对丑恶的否定,这虽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但却正好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愿望,留给人们无限的回味和遐想。但是也不可否认,他的诗篇中有逃避现实的一面,也有一些消极的因素。但总的来说,陶渊明是一个高风亮节的伟大诗人,他那坚决不与黑暗势力沆瀣一气的高尚品格是值得后人尊重的。

佛学泰斗鸡摩罗什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人们希望在精神上有所寄托,从而使佛教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佛教的翻译事业也随之开展起来。这时出现了一位杰出的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他与南朝梁陈时的真谛、唐代的玄奘和不空,被誉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

鸠摩罗什(343—413年),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他的中文译名是“童寿”,父亲鸠摩炎是印度人,本应继承相位,但他辞去相位,东至葱岭,来到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龟兹国王奉他为国师,把妹妹嫁给了他,生了罗什。罗什的母亲在罗什七岁的时候就受戒为尼,幼年的罗什便随母亲出了家。九岁时,他随母亲到了厕宾,即今克什米尔。十二岁时,又返回龟兹。后来他的母亲又去了天竺,即今天的印度,让罗什留在龟兹,临行前对罗什说:“把佛教的深奥教义传播到东方去,只有靠你了!”罗什回答说:“我一定要使佛教广泛传播,虽苦也不怨恨。”从此以后,罗什在龟兹一住就是二十六年。他在这里广泛研究佛教大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每当他讲经时,许多王公贵族都来听讲。

鸠摩罗什主要信奉的是佛教中的大乘教派。大乘佛教为印度一世纪左右形成的一种佛教派别,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之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之彼岸,成就佛果。而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鸠摩罗什认为,小乘佛教把释迦牟尼视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并进一步把佛神话;小乘追求自我解脱,大乘则宣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把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的。大乘佛教汉传始于东汉末年的支娄迦谶,由此形成魏晋佛教显学“般若学”。此后,鸠摩罗什传“三论学”,佛陀跋陀罗等传“涅槃学”,菩提流支等传“唯识学”,大乘佛教遂占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

前秦苻坚也听到了罗什的大名,决定把他迎来。建元十九年(383年),他派骁骑将军吕光率军七万西伐龟兹,目的之一就是要迎回罗什。吕光攻下龟兹后,见罗什年轻,就和他开玩笑,迫使他娶龟兹国王的女儿为妻。罗什不答应,吕光让他喝了许多酒,把他和王女关在密室中,于是罗什被迫娶了她。吕光回军途中,苻坚去世,吕光就在凉州称王。罗什也因此留居姑臧,这时他学习汉文,为以后的译经作了准备。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西伐吕氏,吕隆投降,罗什来到了长安。姚兴用国师的礼仪招待他,请他在西明阁逍遥园翻译佛经,并请僧睿、僧肇等八百多人协助他工作。从此,罗什开始了他的译经事业,并且培养了许多弟子,相传有弟子三干,其中著名的有“八俊”、“十哲”。

从弘始三年罗什初到长安至弘始十五年(413年)罗什去世,十多年间罗什在助手协助下,共译出佛经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常与慧睿等讨论中文与印度文的语体异同,罗什说:“天竺国很讲究文采,语言都有声韵,可以配乐。凡是晋见国王,都有颂扬的赞语。佛经中的偈和颂,便是这种样式。”罗什为姚兴写了《实相论》二卷,姚兴把它奉若神明。罗什还在草堂寺讲经,姚兴带领大臣及和尚一千多人肃坐听讲。西安附近至今还保存着草堂寺的遗迹。草堂寺位于陕西户县境内的主峰山北麓,相传始建于晋代。寺内有一座建于唐代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塔高2.33米,八面十二层,全部使用西域玉石相拼而成。玉色灿烂润莹,且玉色各异,分别为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及灰色共八种颜色,故此塔又称为“八宝玉石塔”。

罗什译经十分认真审慎。因为他同时精通印度梵文和汉语,经常一手拿了天竺文的原经,同时译读出汉语,由弟子为其笔录。他译经重视文质结合,新旧对照,一句话往往要复核两三次,一定要使译文忠于原文,而且不失原文的文采。他译的经典大多是大乘经论,其中重要的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十二门论》等。这些经论,对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妙法莲花经》是天台宗的主要经典,《金刚经》对禅宗的形成也起到过相当重要的影响。鸠摩罗什开创的一整套译经制度,也被后世所继承。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伟大的翻译家,对佛教的汉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敢于直诛的魏征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河北巨鹿人。他是唐朝初期的名臣,以敢于直言强谏而名闻千古。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他,说东宫太子府有个叫魏征的人,曾参加过瓦岗军起义,后来投奔了太子建成,而且多次劝说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听后勃然大怒,立刻命人把魏征给抓来。李世民见到魏征,就板起面孔说:“你为什么要在我们兄弟之间挑拨离间?害得我们手足相残!”魏征却从容自若地回答道:“人各为其主,我为自己的主人出谋划策,本是理所应当之事。我现在只是后悔太子没有听从我的意见,先下手为强,把你除掉,反致生成今日之祸!”群臣闻听此言,更确定魏征今日当必死无疑了。但是求贤若渴重视人才的李世民,竟然被他这种不卑不亢的胆识折服了,很快就转怒为喜,和颜悦色地说:“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不用再提了。”

李世民即位后,就任命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负责向朝廷提出意见。魏征也不推辞,敢说敢为,以此为己任,很快赢得了唐太宗的信任和其他朝臣的钦佩。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人君,怎样才算是圣明,怎样才算是昏庸呢?”魏征回答道:“在大臣进谏时,皇帝能善于从各个方面听取不同的意见,就是圣明;只听信一面之词,则就是昏庸了。”他还分别以历史上的尧、舜二帝以及秦二世、隋炀帝为例,说:“握有天下的君主,如果能虚心接受臣子们的意见,那么就能使下情上达,就是亲信奸佞之徒有心蒙蔽皇帝也是蒙蔽不了的。”这番话说得太宗连连称赞。

但是,太宗在许多情况下也有不理智的表现。有一次,因战事急需补充一批士兵,有的大臣就建议太宗征召那些虽然年龄还不够十八岁,但身高体壮的男子参军。太宗采纳了这一意见,魏征却激烈反对,征兵的诏书也被他扣住强行不发,太宗命人催促了好几次,他也不听从。到最后,太宗终于龙颜大怒,把魏征找来训斥道:“有些身高体壮的男子,也有可能是故意隐瞒了年龄逃避兵役。我现在发布诏书前去征发他们,这有何错误?你为什么要阻拦,将诏书扣留不发?”魏征据理力争说:“我听说,湖水弄干也能捉到鱼,但是明年就无鱼可捕了;树林烧光也能捉到野兽,但是明年就无兽可猎了。如果年龄不足十八岁的人都征召充兵,那么以后还要从哪里征兵呢?赋税又有谁来负担?”太宗自知理亏,但是仍然不服气。于是魏征又说:“陛下以前下诏书说只征发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参军,现在却出尔反尔,令不满十八岁的人也要参军,这种言而无信的行为,将会失信于民的啊!”魏征接着说:“陛下刚即位时,曾经下诏说拖欠官府的东西,一律免除。可是官吏照样催收,这不也是言而无信吗?陛下又曾规定说关中百姓免收租赋两年,关外百姓免除劳役一年。如今他们却又被征兵,这不也是言而无信吗?陛下一向以诚信待人接物,为什么又无故怀疑百姓呢?这岂不又是言而无信?”这一席话,说得太宗心服口服,哑口无言,于是不得不下诏免除征召那些不满十八岁却身高体壮的男子参军。

还有~次,太宗得到一只地方上进贡的画眉,这只鸟儿长得非常漂亮,羽毛鲜艳,太宗非常喜欢,整天放在手上玩耍。有一天他正在逗画眉鸟玩的时候,魏征进来了,他怕魏征看见他这样会说他玩物丧志,就赶紧把画眉鸟藏在怀里。但是这一切已经被魏征看见了,于是他故意在皇帝面前不走,扯东说西地说个不停,过了很久才缓缓离去,当太宗再拿出那只鸟儿时,它已经死了。

魏征提意见时并不顾及太宗的颜面,有时皇帝感觉很不是滋味,甚至变了脸色,魏征还是坚持己见,这就让皇帝很难堪,在众大臣面前下不了台。有一次,魏征与太宗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魏征还是不松口,太宗怒气冲冲地退了朝,回到后宫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这么大的火,便问道:“不知陛下要杀哪个?”太宗愤愤地说:“就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众人的面来侮辱我,我实在受不了了!”长孙皇后听后一言不发,却换上了朝见皇帝用的正式礼服向太宗下拜,太宗被她弄得莫名其妙。长孙皇后说:“有了英明的君主才会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的刚直无私不正好说明陛下的英明吗?这样的好事我怎么能不恭喜陛下呢?”听了此话,唐太宗怒火顿消,想起魏征粗鲁失礼的样子,反而觉得他朴实可爱。

贞观中期以后,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富裕,唐太宗得到了百姓的称赞。但这时只有魏征头脑清醒,能够居安思危,他向太宗上了《谏太宗十思疏》,指出了太宗十个方面的缺点,希望他能保持贞观初年的良好作风。太宗虚心接受了意见,然后还特意书写在屏风上,以供早晚阅读,引以为戒。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逝。他死后太宗悲痛万分,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并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就是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西天求佛的唐玄奘

玄奘(602—664年),俗家姓氏为陈,名祎,佛教界尊称为三藏法师,民间多称之为唐僧,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人,是我国杰出的佛教学者,翻译家。

玄奘出身于一个世代做官的家庭,全家都崇信佛教。他排行第四,二哥陈素是洛阳净土寺和尚,法号长捷。玄奘自幼聪明,学习东西总是很快能够理解其中意义,而且又能孜孜不倦,因此他的二哥便带着他到寺庙诵习佛经。玄奘十三岁时,隋炀帝要在洛阳选度27个和尚,玄奘以绝顶的聪明,被奉旨前来选拔的大理寺卿郑善果破格录取,从此,玄奘变成了洛阳净土寺的御选和尚。

玄奘出家后,便潜心修佛,不管春秋冬夏,未尝懈怠。他先在净土寺攻读《涅粲论》、《摄大乘论》,接着又随兄到四川向著名的法师求学。他敏捷勤奋,学业大进,但是从不自满,又东下长江到荆州求学讲经,北上赵州从道深法师学《成实论》,又赴相州向慧修法师学《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到长安,跟随道岳法师学习《俱舍论》。他虔心向佛,考察经论,遍访名师,以求佛学真谛。当时已经很有声望,赢得了很高的赞誉,许多佛学大师都称赞他为佛门的“千里之驹”。

玄奘在四处求学的过程中,发现名师们对佛法的解释互有不同,各有出入,深入研讨又因为翻译佛经遇到困难,疑义难解。这时,天竺(今印度)学者波颇密多罗到长安讲学,玄奘听了印度学者的讲学,了解了印度佛教的情况,深受启示,于是便决定到天竺求学,求得真经,以除疑惑。

贞观元年,他向唐政府申请出关启程前往天竺,但是由于当时唐朝和突厥关系紧张,就没有允许。两年之后,朝廷因为长安饥荒,百姓无法生存,准许百姓到外地自谋生计,玄奘乘此离开长安西行。当他到达凉州时,被凉州的都督李大亮发现,便命他回京,幸而当地佛教领袖慧威帮助,才得以继续西行。他出瓜洲,过玉门关,已经是茫茫黄沙,大风刮过,沙尘蔽天。原本答应给玄奘带路的胡人,因受不了这种艰难而折了回去。于是玄奘只能寂寞孤行。凭借马粪、死人骨头摸索而进,白天骄阳似火,夜晚寒风刺骨。有一天,玄奘走得筋疲力尽,口干舌燥,连人带马晕倒在地上,半夜被凉风吹醒,方才死里逃生。还有一次,为躲避烽火台上的唐朝将士,夜间偷偷靠近烽火台取水,但还是被发现了,差点被箭射死。

过了玉门关外的烽火台,玄奘踏上了莫贺延碛。碛长八百余里,天上无飞鸟,地下无走兽,玄奘无水米沾唇,又险些遇难。到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雅尔城),国王麴文泰崇尚佛教,对玄奘厚礼优待,诚恳相留,但玄奘心意已决,还是告别了高昌国王。高昌国王便以马匹、食物、御寒衣物相赠,并派马夫、译员随从玄奘。沿途经过今新疆的焉耆、库车,到达凌山(今腾格里山穆素尔岭)。凌山高七千米,终年积雪,山上还时有雪崩。玄奘一行爬冰卧雪走了七天方才出山,而跟从的人大多逃的逃、死的死,所剩无几,马匹死的更多。但玄奘牢记自己的誓言:“宁可西进而死,绝不东归而生!”他依然毫不停歇,经过烟波浩渺的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伊塞克湖),到碎叶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托克马克城),越过帕米尔高原、铁门关(今阿富汗巴达克山)、吐火罗(在今阿富汗境内)等国,又跋山涉水2700里的路程,历尽干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