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名字叫中国
3181100000019

第19章 独领风骚的著名人物(4)

曹操对于投靠他的人,只要政治上拥护他,有治国用兵之术,都热情欢迎。沛国人许褚勇猛过人,聚集少年及宗族千家,坚守壁垒,据地自守,在淮汝一带名声很大。后来他投靠了曹操,曹操见到他,高兴地说:“这就是我的樊哙!”

一些敌对势力,只要有才能和转变态度,他也一样录用。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历数曹操的罪恶,甚至连曹操的祖辈也极力攻击,说曹氏是“赘阉遗丑”。等到袁绍失败后,陈琳投降了曹操,曹操对他说:“你以前替袁绍写檄文,骂我本人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连带骂我的父亲、祖父?”陈琳谢罪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因此不但没有治罪,相反还予以重用。此外还有像张绣,他曾经杀死曹操的长子和侄子,但他归降后也是没有治罪。

赤壁之战后,曹操统一南方的计划受挫,为了巩固政权,准备再度出兵,曹操决定大量召集人才。他于建安十五年(210年)下了第一道《求贤令》,认为只要有才能,即使是像汉陈平那样“盗嫂受金”的人也不应该被埋没。曹操的求贤政策,是对汉以来的任官的道德标准的挑战,表现了他的求贤若渴。建安十九年,曹操又下了一道求贤令,着重阐述了用人要重才能不应求全责备。在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又下了第三道求贤令,即《举贤勿拘品行令》。在这道命令中,曹操更加提出了要选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为官”,这是对东汉以来将封建道德、家世出身作为选官标准的猛烈冲击。

在曹操的政治生涯中,始终体现了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精神,他善于搜罗人才,在曹操周围集中了许多有才干的人士,其中既有门第高贵的大族,如颍川荀氏、河内司马氏;也有出身细微孤族者,如刘放、孙资;还有地方豪强,如许褚、李典;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昔日敌人,如于禁、乐进、张辽、徐晃等人:真的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这也使曹操最终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事集团。

才高八斗的曾植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的同母弟。他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诵《诗经》、《论语》及辞赋数十万言,而且擅长写文章。曹操曾经看到他的文章,不相信他小小年纪就能写得这么好,就对他说:“你是不是让人代写的啊?”曹植回答道: “能不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只要当面试一试就知道了。”这时恰好邺地的铜雀台刚刚修建好,曹操就让他所有的儿子一起登台写赋比试。曹植很快就写完了,而且还是最好的。曹操自此之后就对他另眼相看,十分宠爱他。建安十六年(212年),曹植被封为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5年),转封为临淄侯。

曹操在征伐孙权前,让曹植留守邺地,并告诫他说:“我当年做顿丘县令时,年纪是二十三岁。现在回首从那时到现在我所做的一切事情,没有一件事是令我后悔的。现在你恰好也是二十三岁,一定要好好勉励自己上进啊!”可见对他的重视。

曹操几次都想立他为太子,但都忍住了,因为曹植任性而行,不顾后果,且饮酒没有节制。有一次,他竟然在喝得大醉时,自己驾着马车,私自外出王宫,且独自疾驰在大道上,为此曹操很生气。建安二十四年(220年),曹操大将曹仁被关羽围困,十分危急。曹操想让曹植为征虏大将军,领兵火速前去救援。几次传人召他去觐见受命,但他都未前往。原来在此之前,曹丕已经知道曹操想让曹植领兵,害怕曹植胜利会更加威胁自己的地位,便提前约曹植喝酒,而且故意让他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曹操不知内情,以为他又故态复萌,喝酒不能节制,所以相当生气,自此之后,稍微疏远了曹植。此外,曹植身边形影不离的一些人如丁仪、丁虞、杨修等也颇令曹操不快,尤其是杨修,他屡次出言讥讽曹操,且此人又是袁绍的外甥,最后以在军中散播谣言的罪名被处死,曹植也因此受到了一些影响。另外,曹丕身边的一些谋士也总是暗地里打击曹植。有一次,曹操领兵出征,曹丕和曹植前往送行。临别时,曹植当场写了一篇歌颂曹操文治武功的华丽文章,写得十分精彩,在场的人都很佩服曹植的过人才气,曹操也很高兴。曹丕在写文章方面显然不是曹植的对手,于是他的一个谋士就对他说:“在文采方面你不是曹植的对手,不如在大王临走的时候,你流泪抽泣,表现很伤心的样子,这样大王就会觉得你是一个至孝之人。”曹丕听了这话后果然流着泪,伤心地与曹操告别。曹操见了很感动,觉得曹丕虽然文采不如曹植,但为人忠厚、踏实,对他很孝顺有感情,于是最后下定决心立曹丕为太子。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掌握了朝廷大权,这时一个名叫华歆的大臣对曹丕说:“临淄侯曹植没有给武王(即曹操)奔丧,应该治罪。”又有人报告说:“曹植整日和别人喝酒,傲慢无礼,就连魏王的使者到了,他也坐着不动,真是太不像话了。”此时曹丕虽然当上了魏王,但仍然嫉恨曹植,于是派人到临淄把曹植押到邺城问罪。

曹丕的母亲卞氏知道了这件事后,急着去见曹丕。她哭着对曹丕说: “你弟弟曹植大概是仰仗自己有才华,才这么放纵。你一定要看在手足的情分上,不要杀他,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

曹丕见母亲为曹植求情,也不好再处死曹植,就想出一个主意。他派人把曹植召来,让他以“兄弟”为题作诗,如果七步以内完成,并且诗中没有“兄弟”两个字,就免他一死,否则治以重罪。

曹植面对此情此景,感慨万分,略加思索后,就迈开步子,湿润着眼睛,走一步,念一句,随口念出了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之后,既感动又惭隗,念及手足情谊,终于免曹植一死,放他回去。

此后,曹丕对曹植的不信任和监视并没有改变,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增加。比如,曹魏王朝本来对诸侯王藩国法令就很严苛,而且配给诸侯王所用的下属官吏大多是庸劣无用之才,配给的卫兵也很少,大体只有二百余人,且多是年老体弱之人。但配给曹植的官吏卫兵甚至在此基础上还要再减半。此外,还频繁地让他更换王国都城,以至于十一年内迁徙了三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曹植长时间待在一地,与当地官员大族结识勾结。面对这样极不自由的处境,而又一心想报效国家的曹植,内心万般无奈,只能写文章聊以排遣心中苦闷,于是就有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白马篇》和“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赠白马王彪并序》等著名诗篇。在这样苦闷的环境中,曹植41岁时去世。其后东晋大诗人谢灵运曾经说道:“天下文才共一升,曹子建独占八斗,我一斗,其余天下人共占一斗。”可见对他的推崇。

竹林七贤

魏晋的文坛上,曾出现过一股强劲的清谈之风,文人们行为放荡不羁,不为传统礼教所拘束,所谈言约旨远,远离社会实际,形成风气。代表人物有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和阮咸等七人。这七人在魏正始末年(249年)到嘉平四年(252年)间经常在阮籍的家乡河南乡阳的竹林中聚会,诗酒流连,畅言玄远,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之风盛行,是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造成的。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父子乘魏少帝曹芳到洛阳城外为明帝高平陵祭扫之际,发动政变,杀死了掌握实权的曹爽父子,独揽了朝政,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氏政变成功后,开始诛杀大量与曹氏有密切往来的名士,如何晏、丁谧、李胜、毕轨、桓范等,致使当时天下名士减半,一时士人人人自危。

司马氏大权在握后,将曹魏的几代少帝都玩弄于股掌之中,任意废立,专横跋扈,伦理纲常荡然无存。但是,司马氏却要求士人们严格恪守伦理纲纪,这种丑态自然引起士人们的愤恨。然而,这个时期,毕竟是一个血雨腥风、草菅人命的社会,很多人觉得自己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太阿利剑,随时会让自己身首异处。为保全性命,许多士人便不得不隐身山水田园,不问政事。但他们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平静,相反,这种境况,使他们觉得过去苦心孤诣学来的规矩方圆和信念纪条全无用处,十分痛苦。所以,为发泄心中苦闷和不满,便要寻找新的精神支柱,于是,老庄哲学便受到名士们的欢迎。老庄哲学提倡清静无为,崇尚自然,可以提供谈锋与玄机,恰好适应了处于悲观绝望但又不甘万马齐喑的名士们的心理。因为谈玄说道,不仅可以全身避祸,而且可以借此保持一定的尊严。竹林七贤的出现正是这种潮流的结果。而在这七人中最著名的当是阮籍和嵇康。

阮籍(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他本有济世之志,但处在魏晋易代之时,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极为尖锐,名士惨遭杀戮,他因此不问世事,时常醉饮,甚至在隔壁女主人家开的酒肆里喝醉后,就躺在女主人旁边呼呼大睡,而女主人的丈夫也不以为意。他听说当时的步兵军营厨房中藏了许多美酒,就请求做步兵校尉,上任后,他终日不理政事,整天待在厨房中饮酒。他有时驾车出游,不循径而走,直到不能前进时便恸哭而返,唐朝著名文学家王勃在《滕王阁赋》中就写道:“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说的就是这件事。他行动相当狂放,在《大人先生传》、《达庄论》中对高谈礼法之士极尽讽刺之能事。他在《大人先生传》中指斥那些高谈礼法的君子说:“你们难道没有看到寄生在裤子里的虱子吗?藏在裤缝之中,躲在烂布絮里,自己还认为是最好的住所。行走不敢离开裤缝,更不敢走出裤裆,还自以为很守礼法,饿了的时候就吸人血,自以为有永远吃不完的佳肴。……你们这些正人君子活在世上,与在裤裆中的虱子有什么两样!”他还赤身裸体躺在地上说:“大地是我的床铺,天空是我的衣裳,你们这些正人君子,好端端的为何要钻进我的裤裆里?”司马昭知道他相当有名气,就想通过与他联姻来拉拢他,但阮籍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一连大醉四十余日,不与司马昭会面,此事也终于不了了之。他的母亲去世时,他正在与别人下棋,别人都催促他回家,他却执意要下完再走。但他回到家,看到母亲遗体时,却立刻悲痛得吐血数升,差点晕死过去。在随后的治丧过程中,他整个人都变了样,瘦得几乎只剩下骨架,每天只能咽下一些稀粥。他还好为青白眼,见到他不喜欢的人时他就翻白眼待客,而遇到他喜欢的人时,就变为青眼有加。在嵇康的哥哥前来为他母亲吊丧时,他看到嵇康的哥哥披着重孝,拿着丧棍,就生气地翻白眼待他。而看到嵇康穿着常服,带着琴和酒来时,却很高兴地以青眼待之,并且与他赤身裸体在室中自弹自饮。

嵇康(223—262年),字叔夜,谯郡(今安徽宿州西)人,生平喜爱老庄学说,讲求养性服食求长生等事,恬淡寡欲,但又刚直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他是魏宗室的姻亲,官拜中散大夫,故又被称为嵇中散。他蔑视礼法之士,对大权在握的司马氏很是反感,曾经当面拒绝司马昭的心腹钟会的拉拢。当时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也是七贤之一的向秀为他拉风箱。嵇康见到钟会,既没有出迎,也没说一句话,仍是自顾自地乒乒乓乓地打个不停。钟会见无趣便要离开,这时嵇康问了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钟会回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不久,嵇康的友人吕被为他的哥哥陷害,钟会趁机诬害嵇康,从而导致他被司马昭杀害,死时年仅三十九岁。临刑前他弹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名曲——《广陵散》,感动了许多人。当时有三千太学生要营救他,并要求以他为师,但终究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其他几人,如刘伶,自称酒仙,终日饮酒不断,他甚至让家里一个奴仆拿着一把锄头跟在他的身后,让他在自己喝死的时候,就地直接刨坑掩埋。他的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便要求他戒酒,刘伶当着妻子面时,痛心疾首地发誓说以后再也不喝了,但当他妻子不在身边时他又对神灵说:“我当时发的誓,都是被逼无奈之举,都是不算数的,希望神灵能原谅我。”然后依旧饮酒如故。阮籍的侄子阮咸也是好酒之徒,但他不是与人喝,而是与家里养的猪在一起豪饮,而且共用一个大盆。

在司马氏的威胁和利诱下,竹林七贤被迫解体。竹林七贤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他们倡导的人性解放和个性自由却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学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门生私上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没落地主家庭。曾祖父陶侃是出身孤寒的士人,做过晋大司马。祖父和父亲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地方官,其后家世衰落。他少年时代生活贫困,但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博览儒家著作,确立了追求“仁政”、辅佐“明君”的政治理想,希望将来能“大济于苍生”。可是另一方面,因为时代和老庄思想的影响,他又产生了一种隐然自得的超然物外的向往。

早年的陶渊明,“猛志”满胸,希望在官场上一试身手,施展抱负,造福苍生。29岁,他首次出仕,做了江州祭酒。不久,因为看不惯官场的丑恶,又“不堪吏职”,难受拘束,便解授归田。后来州里招他做主管文书的小官,他推辞不受。35岁,他不甘寂寞,仍抱济世幻想,又出来做桓玄的幕僚。可是桓玄是个野心家,陶渊明看不惯他的作为,于是离开。41岁时,陶渊明家境贫困,儿女满堂,罐无隔夜之粮,所以为衣食之计,遂违愿出来做了彭泽县令。可是到任不久,他觉悟到这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所带来的烦恼更甚于饥寒的苦恼,他打算等收获官田中的稻米之后,就辞官归隐。恰巧这时一个督邮前来视察政务,县吏告诉他,应该束带相见。陶渊明心中已经很不耐烦,更耻官场应酬奉承,愤然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向乡里小儿!”当即解授去职,毅然还乡,这次出仕只有80天左右。

陶渊明罢官归来,写了《归去来兮辞》,这是他与官场诀别的宣言。他一身清爽,欣喜欲狂,就像归林之鸟,返渊之鱼。他到家后,放纵身心,引觞自酌,抚松盘桓,种豆南山,采菊东篱,怡然自得。

陶渊明终于抛弃所有的功名思想,远离官场。他这时41岁,直到62岁,再也没有涉足官场。他的家乡柴桑背依秀丽的庐山,临近浩渺的鄱阳湖,风景优美。他回到家乡后,便写下了《归田园居》,描写了这种田园生活。可是,不久陶渊明家就屡遭灾难,先是火灾,接着虫灾、水灾、兵灾,天灾人祸俱至,日子越来越穷。家里的僮仆佣人,此时一个也没有了,最后穷得温饱都不能保证,有时甚至叩门乞讨。开始他把劳动当做消遣解闷,为求有趣而干一点,到后来,生活的艰难,逼得他整天劳作,这时他干得很辛苦,往往是清晨下地,天黑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