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
3180600000034

第34章 水乡风情

北京师范大学 蒋巧。

很小的时候,我便憧憬着江南的水乡,有一丁点儿天真,一丁点儿幻想的幼稚,水乡自然是多雨的。“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想想,一个人撑着油纸伞,走在雨中,雨,密密地斜织着,而或淡淡的几滴,几点,清脆地落到伞上,顺着伞骨吱溜一下,滴到青青的石板,路上,再溅回到空中,是清亮的一颗。夜凉人静时,隔窗听雨,雨声或缓或急,和着清风,逗引着斑斑竹叶沙沙作响。在烟雨蒙蒙的小巷中,那位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踏着邻家屋檐下丁冬的声响,携着烟霭中朦胧的翠色,裹着裙摆下习习的风,缓缓而来,又缓缓而去。

水乡的景小巧,精致,平和畅达,是农家小院内的闲适,不张扬,随和而宁静,小桥流畔的人家,晴日里,舟儿在垂柳荫间缓泛,只听得橹声咿哑,长长的青石板路底下,流水淙淙地作响。水乡的美,娇小、妩媚、古色古香,那绵绵絮絮小雨中的小巷,那长满青苔,厚重却潮湿的城墙,以及那青石板路,都铭刻着岁月的流痕,浸满着人世的沧桑。多年以后,也许这一切的一切都消逝了,也会只有那不解风情的小雨,依旧依旧地下。湿湿的,潮潮的,让记忆的酒酿更显醇香。

月夜,站在古朴的楼阁上,透过精致的镂窗,一边人来人往,市井繁忙,是尘世的喧嚣,一边小桥流水,捣衣声声,月影揉碎的温柔,是仙境的迷蒙。

船,是水乡宠爱有加的小孩儿,单纯,活泼,一刻也不得闲,河流载负着他的理想,一会儿是娴静少女,独自闲憩在一旁,静看一水的波幻,静听远近的音籁,伴着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会儿只是背负行囊的少年,风风火火,来去匆匆,竹篙和流水一起奏响欢快的鼓点,划出一道道酣畅淋漓的弧线。

桥,是水乡的风韵,是水乡的亮色,也是水乡的灵性与气质,在小城人的心目中,那一座座已浮满青苔的石桥,已是古城现代的一种颇具古典的装潢,有如古琴上的一根粗弦,能奏出古朴单纯的乐调。站在桥上,望雁从南飞,看夕阳西沉,听渔舟唱晚,总会忆起久违的悠闲,暂却心中的疲惫。

朴素、亲切,持家有道的老妇,也许还在趁着早晨蒙蒙的雾气,到河边浣纱洗菜,年迈,持重,却又风趣的老翁也许还在夜晚的巷口,伴着小孙孙,讲曾经烂熟于心的传说,我也许还在梦境中勾画着水乡的图。

原载北京师范大学《北楼文存》2002年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