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想要健康的生存着一天三餐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吃饭这件很普通的事情,礼仪也不容忽视,因为正是这种小细节最能体现 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做事方法等等。打电话是现在人都不可或缺的行为,它 能够将信息快速的传递给你想要传递的人,但是怎么能够把打电话这件事情做 得恰到好处,也是需要认真学习的。如果同学们能够将生活中的这两件常见事情的礼仪做到位,一定能够博得很多人的好感。
孔融四岁能让梨
很多家长们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当孩子两三岁时,如果出现 了 “犯混”的情况,他们就认为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并且孩子还小 不懂事,等到大了就自然会懂事了。就算是随便动手打人也是无妨 的,这是一种错误认识,这种想法往往会为孩子日后不懂礼貌埋下 伏笔。不管孩子多大,只要他做了不对的事情,家长就应该及时指 出,然后对孩子进行管教,这样孩子才能从“不懂事”逐渐转向 “懂事”,纠正孩子的品德,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 到18岁的孩子,还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如果他犯了错误并 且没有人给予指出的话,那只会将错误延续。变成一个根本就不懂 得礼仪的孩子。
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对很多所见所闻都感到陌生,同时感 到好奇,‘去注意进行认识和尝试,但是对于不同的事情该采取什 么方法来做,应当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就需要有经验的人来给予建 议和指导,这样方向错不了,孩子必定会健康的成长。孩子的年龄 越小,其感受能力、可塑性就越强,也就是说,同学们应该从小就 被家长进行行为规范方面的训练,那么产生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也有的人把孩子比作是一张白纸,家长怎么画孩子就怎么长,说的 就是这个意思。家长的引导对孩子起着决定性作用。
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才思敏捷,他聪明好学,能够巧言妙答, 所以当时很多人把他视为当时的“神童”,在孔融4岁的时候,就能
够背诵许多诗赋,并且非常懂得礼节,这让父母以及亲朋都非常喜 爱他。
有一天,孔融父亲的朋友到他家来,拿了一盘梨,于是父亲就 叫孔融他们七兄弟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来给自己挑选梨,最 小的弟弟先挑走了盘子里一个最大的梨,到了孔融这,他只选了一 个最小的,并说:“我这么小,就应该吃小的梨,大的梨应该给哥 哥们吃。”父亲听了孔融这番话以后,非常吃惊,也非常惊喜,他 没有想到孔融能够如此礼让,于是又问孔融:“可弟弟也比你小 啊? ”孔融听后又说:“我是哥哥,我比弟弟大,所以我应该让着 他。”于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非常快的就传遍了曲阜,并且就这样流 传了下来,很多家长都把这个故事说给自己的子女听,也让他们获 得启发。
这就是著名的“融四岁,能让梨。”的典故。
娇娇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从小到大,她的家长在吃东西这 方面上就没有担心过,因为娇娇从来不和别的孩子争抢东西,在 上幼儿园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争着要好的、大的,唯独姘挢总 是在别的小朋友都挑选完毕之后再进行挑选。不光是在外面很谦 让,就是在家里也是一样,从来没有在饭桌上出现过让大人感觉尴 尬的情况。
当然,这和娇娇的妈妈对她的教育有直接关系,由于矫娇的姥 姥当年就是这么教育矫娇妈妈的,吃东西时候不能没大没小,更不 能和他人抢东西吃。所以娇娇妈妈把这个良好的教育理念又向娇娇 传授了,同时还经常和娇娇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娇矫更加了 解谦让是一种美德,并不是少吃一口就是吃亏了的表现。到了上小 学以后,矫娇总是先给爷爷、奶奶盛完饭后,再给爸爸、妈妈盛, 最后才轮到自己,这让过来做客的亲戚们非常羡慕,觉得这个懂事 的孩子真是难得!
很多事情就算看起来很难实行,也存在一个习惯的问题,如果 习惯了,就很好完成,谦让也是。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很重视对 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并且也有古话说:“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 以诗书”,就是要求家长们要从小教育孩子的行为规范。
排位须分长幼
中餐非常重视礼貌、礼节,从古代开始就形成了一套传统,其 中表现形式美、伦理美的一些规律,一直沿用至今。
下面就说说吃中餐的传统礼仪。
桌次座次礼仪
(1)主桌有两种,一种是正方形桌子,主客面向众席而坐;一 种是圆形桌子,圆桌中央设围桌或花坛,主客围桌而坐。主桌的座 位应该摆放签名席卡。
(2)一般说来,台下最前列的一两桌是为第一主人和贵宾准
备,赴宴者若不是主宾,尽量不要贸然入座。
(3)中式宴会一般采用圆桌,若是多桌中餐,则每桌都有一位 招待人或主人负责照应,其两侧的座位一般留给本桌上宾。除非受 到特别邀请,否则赴宴者不应该去坐。
(4)若是桌数较多,可以将排列序号置于餐桌上。隆重的中餐 还应该为每位客人准备一份菜单。
(5)在商务交际场合和国际交往场合,中餐习惯于按身份和职 务高低排列席位;如果女士或夫人出席,通常将女性安排在一起, 即主宾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
(6)若是主宾比主人身份还高,主人可以让主宾坐在主人的位 置上来表示对主宾的尊重,主人则可以坐在主宾的位子上,第二主 人按常规排列或坐在主宾的左侧。
(7)若是主人的夫人有事不能出席,应该请和主人有联系且身 份相当的女性做第二主人;若没有适当的女士出席,应该将主宾的 夫妇安排在主人的左右两侧。
中餐的餐具及使用礼仪
(1)中餐的餐具主要有盘、杯、碟、碗、匙、筷等。在正式的 宴会上,酒杯放在右上方,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汤匙与筷子放在 纸套内或可放在专用桌子上。公用的汤匙和筷子最好放在专用的桌 子上。要备好烟灰缸和牙签。
(2)中餐有别于西餐,餐具主要是筷子。在世界各国的餐具 中,中国的筷子绝对是独树一帜,使用筷子是每个青少年都懂得的 技能,但是使用筷子也有很多禁忌。这些禁忌你知道吗?若是不知
道,可以将其当成小趣闻来读。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从很久 以前就流传下来,以前筷子又叫 做“箸”,我们平时在吃饭的时 候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 的。中国人在使用筷子时,最为 标准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执筷,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筷子的上端,
自然弯曲,另外三个手指扶住筷 子,而且必须对齐筷子两端。用餐前筷子应该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 侧,用餐后应该将筷子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下面是使用 筷子的七个小禁忌。
(1)三长两短:这意思是说在用餐过程中或用餐前,将长短不 齐的筷子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大不吉利,通常中国人管它叫“三 长两短”,也就是“死亡”。因为古时候中国人认为人死以后要装进 棺材,人装进棺材以后,到棺材盖盖上之前,组成棺材的部分是前后 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 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因此认为这种行为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品箸留声:这是说将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 曝,并且不断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常被认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 因为在吃饭时用嘴曝筷子本身就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再加上配 以声音,别人就更加讨厌。因此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没有家教。
(3)击盏敲忠:这种行为会给别人以乞丐行丐的感觉,因为他 是在吃饭时用筷子去敲击盘碗。过去只有乞丐才会用筷子去击打要 饭盆,发出的声响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予施舍。这 种做法通常会被认为是极其下贱,为人所不齿的事情。
(4)迷箸刨坟:这是指拿着筷子不停地扒拉菜盘底部,以寻找 食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也是一种令人生厌的行为。
(5)泪箸遗珠:这种做法指的就是自己往盘子里夹菜时,由于 手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桌子上或其他菜里。这种做法会被别人认 为无礼,同样不可取。
(6)颠倒乾坤:这是说用餐时颠倒使用筷子,这种做法会被别 人瞧不起,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脸面都不顾,将筷子使倒,这 种行为万万不可。
(7)交叉十字:这一点常被青少年所忽略,在用餐时将筷子随 意交叉放在桌上。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就像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打 叉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 不负责的行为,因为过去只有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这无疑就是降 低自己的身份。
吃有吃相益身心
梁山好汉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豪 爽的表现,其实,这只是一种吃相,看到这些字眼,我们仿佛听到 了 “咕咚咕咚”、“稀里哗啦”的吃喝声。这种“大”字当头的 吃相,反映的是饥饿和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有个成语“胡吃海 塞”,有个俗语“狼吞虎咽”,还有个汉字“噇”就是专门用来形 容这种吃相的。
但并非只有梁山好汉吃相如此,实际上,梁山好汉只是古代中 国人的“代表”,有很大一部分中国人都是这样吃喝,不信青少 年可以随便找一个饭店去看一看,至少有一小半的人都持有这种 “大”的风格。这个风格整体上也反映了我国人民长期饥寒交迫的 历史,反映了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不拘小节的风格。
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的狼吞虎咽没有欧美国家绅士淑女抿着 嘴细嚼慢咽文雅。其实,这只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相对而 言,狼吞虎咽吃法还是有很大弊端。首先,有良好教养的青少年肯 定不喜欢这种吃相;其次,狼吞虎咽的人一般很容易受到伤害。据 《文汇报》报道,上海有一位老先生喜欢钓鱼,一次钓了一条很大 的鱼回家,他夫人一时糊涂,居然没有取下鱼钩就直接煮了。老先 生居然就将鱼肉连鱼钩一起吞下,于是鱼钩卡在了自己的嗓子眼。 因此青少年吃饭的时候应细嚼慢咽。
吃自助时不浪费
所谓自助餐的礼仪,就是指在以就餐者的身份加人自助餐时, 应该遵循的具体礼仪规范。一般而言,主要涉及下述四点。
1.应该排队取菜在进行自助餐时,尽管就餐者需要自己照顾 自己,但这并不表明可以因此而不择手段。实际上,在取餐时,由于用餐者往往成群结队,任何人都应该自觉地维护公共秩序,讲究 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选用食物。不允许乱抢、乱挤、乱加队,不 排队。在取菜之前,应该先准备一只食盘。到了自己取菜的时候, 应该用公用的餐具将食物装入自己的食盘之内,然后立即离去。不 可以在众多的食物面前犹豫再三。让身后之人久等,更不可以在取 菜时挑挑拣拣,甚至直接用手或用自己的餐具取菜。
2.应该循序取菜在自助餐厅,若是想要吃好吃饱,那么在具 体取用菜肴时,就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取菜顺序,然后 循序渐进。按照常识,一般参加自助餐时,取菜的先后顺序应当 依次是:冷菜、汤、热菜、点心、甜品和水果。所以在取菜时, 应该先在全场转上一圈,对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再去取菜。若是不 了解这一合理的取菜顺序而乱装乱吃一通,难免会本末倒置,咸甜 相克,令自己吃得既不舒服又不畅快。举例而言,在自助餐上,水 果、甜品本应作为“压轴戏”最后吃。可要是为图新鲜,不守此 规,而先来大吃一通水果、甜品,那么立即就会饱了,等到后来看 见自己想吃的好东西,有可能就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 洋兴叹”。
3.应该量力而行参加自助餐时,若是看见了自己喜欢吃的东 西,只要不会撑坏自己,完全可以将肚皮放开,尽情吃。保证供 应,不限数量,这也正是自助餐受人欢迎的地方。因此,青少年在 参加自助餐时,大可不必担心别人笑话自己,想吃什么可以尽管去 吃。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在根据个人口味选取食物时,应该量力 而行。不可以为了吃得过瘾,而将食物狂取一通,结果是“眼高手 低”,力不从心,导致食物的大量浪费。严格地说,在进行自助餐
时,允许多吃,但绝对不允许浪费食物。这一条,被大家称为自助 餐就餐时的“少取”原则。有人亦称之为“每次少取”原则。
C应该多次取菜在自助餐上遵守“少取”原则的同时,还应 该遵守“多次”的原则。“多次”的原则是“多次取菜”原则的简 称。它的具体含义是,青少年在自助餐上选取某一种类的菜肴,应 该再三再四地反复去取。每次不应该选取过多,待品尝之后,觉得 它适合自己的话,可以继续去取用,直到自己感到吃好了为止。
中国人须了解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