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无风和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水电解质丧失过多和汗腺功能衰竭为特征的疾病。
在夏季外出旅游时应怎样预防中暑呢
★夏季外出旅游时不应该穿蓝色的或黑色的衣服,应穿白色、素色的或浅色衣服,因为白色和浅色衣服散热快、吸热慢、穿着凉爽,不易中暑。
★夏季外出旅游时应该戴一顶草帽,或者带上遮阳伞。编织草帽的原料多为空心的,有隔热作用。而且,草帽可以遮挡一定的阳光。
★夏季外出旅游时,出发时间应该早一些,早晨气候凉爽,空气新鲜,到了中午就休息,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可以继续进行旅游活动。
★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衡,中暑就会出现。而多喝些盐茶水或开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防止中暑。
★在旅游途中,容易遇到多变的气候,忽热忽冷的气候最易感冒,又热又闷的天气最易中暑。因此带些防暑药物:如清凉油、人丹、风油精、万金油、薄荷锭、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预防中暑保健饮食
1.多喝汤 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非常大的时候,多喝汤不但可以及时补充水分,对于消化吸收也很有利。简单易学的“防暑汤”如绿豆酸梅汤、山楂汤、西瓜翠衣汤、金银花汤等。
2.多饮茶研究人员对炎热天喝饮料和喝温茶水的两组人员的测定表明,温茶可以降低皮肤温度l~2度,而冷饮只能使口腔周围变冷;喝茶者感觉渴感全消,清凉舒适,而喝冷饮者,渴感未消,周身不畅。高温作业者,若是可以在温茶中适当加点盐,以弥补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这样对防止中暑很有好处。
3.多喝粥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肠胃因受暑热刺激,功能相对比较薄弱,容易发生食欲缺乏、头重倦怠等不适,重者还会中暑。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则是饮食调理措施之一,如金银花粥、绿豆粥、莲子粥、薄荷粥、莲藕粥、荷叶粥等。
4.多吃青菜 天热湿气重,人们一般都喜欢吃不油腻而清淡味鲜的食物,而青菜既有这种特点,又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因此,应尽量多吃青菜,如各种瓜类、豆类、香菜、小白菜等。既可以凉拌生吃,也可放少许瘦肉丝炒熟吃。
备受追捧的登山运动
登山,是一项对人们身心健康很有利的体育活动,我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有登高眺望的习俗。冬季,随着冷空气的不断侵袭,气温就会逐渐下降,这样人体的新陈代谢比夏天时缓慢得多,锻炼时出汗也就会少一些,再加上气温降低后,空气密度就会增大,所以人们在登山时就不太会有在夏天登山时容易出现的气喘吁吁感觉。
不过大家在登山时有些事项还是要注意的:第一,就是要平稳,不要一会儿慢,一会儿快,更不可以跑跳前进;第二,就是必须集中注意力,特别注意不要被脚下的树叶或石头滑到。遇上陡坡时,应该采取“之”字形路线攀登。若是需要饮水,应在休息时喝水,不可以边喝边走,并控制饮水量,防止心脏负担加重;第三,下山时不可以走得太快,更不可以奔跑,避免膝盖及腿部肌肉感受到过重的张力,而把肌肉拉伤或使膝关节受伤;第四,回到驻地后,可用热水浸泡双脚,以达到解除疲劳、舒筋活络的目的。
登山要领
登山意味着不是在平地走,而是长时间走弯曲的山路。平时若是缺乏运动,然后突然就像做极限训练那样登山的话,反而会给身体带来很大伤害。所以,平时要多做简单的散步等运动,登山时就可以慢慢地去调节自己的速度。
步幅要小,以慢走速度为宜,心情要保持愉快。
在平缓的下山路或上山路上,保持每公里半个小时的速度较好。
登山开始后,30分钟到l小时是最累的时段。30分钟以后,血液循环速度、新陈代谢、神经、体温等身体变化开始出现。此时,调控失败的话,关节冲击加大,肌肉力量下降,身体会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所以在登山半个小时以后,休息一下,重整登山鞋、背包
等装备以后再出发较好。
山区是温差非常大的地区。高度逐渐增加,体温也会逐渐下降。每上100米,体温就会上升O.6cc。风力对体温也有很大的影响。风速每秒达l米时,体温就会减低1度。不仅是冬季,夏季也应该备好防寒服。
上坡路:以一定的步幅(步幅不易过大),脚底完全平放在斜面上,让摩擦面积最大,避免出现滑落的情况,身体不可以过于弯曲,防止腰部压力增加,尽可能保持身体平直。
下山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大意。在登山的过程中,大多数事故都发生在下山的陡坡上。下山的时候,因为受加速度的影响,鞋与脚容易脱离,使脚部产生水疱,或受伤,所以,必须系紧鞋带,安全下山
不要超越领队
山行的时候,一些青少年走在领队的前面。这样其实不好。就算放慢自己的速度,也不可以离开队伍。若是等不及休息自己先走‘的话,领队就会担心。选择休息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景观非常好的地方,所以,必须静下心来,等候登山速度较慢的一行伙伴一同出发。
打招呼
在登山路上见到登山客而互相让路的时候,最好打招呼问候。一般说“加油”、“一路顺风”、‘‘你好’’等,大队伍移动的时候,由前面的人代表打招呼,其他人只要以点头或微笑的方式代替
即可。但是,对气喘吁吁上山的登山客,最好别打招呼。
山行守则
★出发前一定要看好天气预报,早下山,早出发。
★让体弱者走在前面,在感到饥饿之前,可以适当吃些零食。
★不要单独行动,紧随领队。
★垃圾一定要带回来扔到指定位置,不可以使用火源。
★要合理活动,不可以过于激动,不可以损坏树木等。
山行礼节
摆脱日常,去山上散心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所以,登山的时候,不要做不文明的事情,注意不要妨碍他人,一路要关照他人。
山行的时候要利用登山路
若是不走登山路而在行进期间不注意踩到松石使石头滑落的话,后面的人也许就会产生危险,所以,最好利用已有的登山路,一排行进。此外,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不要妨碍别人。要关照他人,保护公共设施,避免破坏自然环境。
不要堵塞登山路
山行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些登山客挡在登山路上系鞋带或安装防滑鞋钉。甚至一些人挡在路口吃饭。我们在登山的时候,要防止别人因为我们受到影响,要保证登山路畅通无阻,要在登山路以外的地区休息或重整装备。
登山准备
★重的放在上面,轻而大的物品放在背包下面。
★下山的时候,鞋带系紧,上山的时候,鞋带要放松。
★休息时间安排:爬1小时,休息5~10分钟,在陡坡上,每20分钟休息l~2分钟。
★为了维持体温,需要多穿几层薄的衣服,用来保证活动方便。
事故要事先预防
应该沿着雪道上的脚印前行,没有脚印时,应该用鞋底全力压地面行进。
沿坡度较大的坡面下山时,步幅应该减小,上体可以稍微弯曲。
大部分事故都在下山时发生。所以,下山时,要将身体重心放在脚后跟上,若是整个脚底踩在地面上的话,就会很容易滑倒。
背包在摔倒的时候,可起到防止腰部或头部受伤的缓冲作用,所以必须携带。
要选择短程登山路线
因为冬季日短,登山之前一定要确认日落时间,一定要在下午4时之前下山,不要穿纯棉衣裤、牛仔裤,要必备手电灯、防滑鞋钉等。
选择当日登山路线时,日出后出发为标准,选择往返需6、8小时的路程比较合适。为了避免出现紧急情况,应该准备头顶灯。
游泳时要严防意外发生
★下水时不可以太饱、太饿。饭后一小时才可以下水。
★下水前应该试试水温,若水太冷,不可以下水,防止抽筋。
★若在河、江、海、湖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以单独游泳。
★下水前应该先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是有危险警告,则不可以在此游泳。
★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安全得不到保证。
★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岩石、杂草或其他障碍物。脚先入水比较安全。
★在海中游泳,应该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体力不充沛或游泳技术不精者,不可以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保证安全。
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游泳前必须做好暖身运动。
★游泳前应该考虑好身体状况,若是太饿、太饱或过度疲劳时,不可以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才可以跳入水中。不可以马上跳入水中。
★游泳时若出现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汤或热的饮料,以保持身体温暖。
游泳时耳朵进水怎么办
由于水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鼓膜与水屏障之间产生负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导致水不易自动流出。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耵聍阻塞,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无法流出。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头昏、听力下降,十分不舒服,所以人们往往特别迫切想将水排出来。一些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小钥匙、火柴棒、夹子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让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从而引起耳部疾病。
耳内进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最常见的方法是:
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让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话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指牵拉耳郭或用手掌压迫耳屏;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都可以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让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请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人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就可以将水吸出。
由于河水或游泳池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鼓膜及外耳道皮肤感染,或耳内进水后处理不当,比如不洁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疖肿,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耵聍阻塞。
若是耳内进水后出现了以上症状,就应该暂时停止游泳,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但是,没有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很容易就会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比较危险或不知水情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浴场、水库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杂草、暗流、暗礁,水域的深浅等情况必须了解清楚。
必须要有组织并在熟悉水性的人或老师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相互照顾。若是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应该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好安全保护。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要到深水区游泳或不宜参加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若是水温过低应该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以后再下水游泳。
对自己的水性应该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可以逞能,不要贸然潜泳和跳水,更不可以互相打闹,以免溺水和喝水。不要在漩涡和急流处游泳。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恶心、眩晕、气短、心慌等,应该马上上岸休息或呼救。
在游泳中,若脚部或小腿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做跳跃动作或用力蹬腿、用力拉扯、按摩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鼻咽腔、口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防止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让其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跳动或走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鼻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该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游泳遇险后的自救
游泳中常会遭遇到的意外是疲乏、抽筋、急浪、漩涡等。掌握一定的自我救护技术,可以争取时间等待他人救护或排除险情。
游泳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必须冷静、沉着,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自我救护,实在不行时,应该发出呼救信号,以便及时得到救护员或同伴的救护与帮助。
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自我救护方法:
一、水中抽筋自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