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3153700000018

第18章 发现新闻线索(1)

一、何谓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介入新闻报道的前提,关于它的界定五花八门,代表性说法有:

·新闻线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新闻线索一般比较简单、粗略,有的比较完整,甚至还有细节。它们可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记者由此而跟踪追击进行采访。(《新闻学大辞典》)

·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的简单信息,它告诉记者发生了某件事、某种新情况,但新闻要素不全。记者投入采访之前,首先要发现新闻线索,并凭借自己的新闻敏感就这些线索进行追踪采访。(《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

·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信息或信号,是新闻敏感的捕捉对象,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这种线索一般比较简略,甚至一鳞半爪、要素不全,但有经验的记者往往由小见大,追根寻源,发掘出更重要的完整的新闻事实来。(《新闻学简明辞典》)

可以看出,新闻线索是一种新闻报道的可能状态,典型地反映着新闻社会学中的新闻和作为记者与消息源互动产物的特质。它以不完整性、未经核实性状态出现,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片断、一种景象,也可能是一个粗放的故事情节。新闻线索正是一种对新闻记者的召唤,它好似粗矿石呼唤开发一般,以它的多种可能性等待着个性化的碰撞,而后,生出不同的色彩与状况。

新闻线索是一种能量,它们是新闻记者进入事件的关口。它可以触发新闻记者的敏感,在迅速的一碰之间,让天雷勾动地火,产生情感与认知对外界的猛烈撞击;它能给记者一个思索与追查的由头,决定采访的空间、方向、构成因素;它能供给一种压力,使内在的驱动力瞬间生成;它能使记者恰如其分地捕捉到闪动的一刹那,使历史动人的一幕再现真况。

新闻线索更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应予以十分的关注,那种认为新闻线索等于新闻雏形的说辞实在是一种误解。因为它通常都是以粗略的方式呈现的,不可能有我们需要的一切资讯;它是否可信,尚需我们努力探查;它往往只反映表象,并不及内里;它瞬间即逝,也不易把握。美国学者罗西科(Bernard Roshco)在他的《制作新闻》一书中以社会学眼光剖析过这一构成方式。它是从新闻记者与消息来源的互动这个重要的社会过程中,来凸现新闻制造过程中的重要陷阱。例如,他认为,新闻制作过程即是一个斗智过程。因为聪明的消息来源很清楚记者要的是什么,会采取各种“策略”来“喂”记者。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是互动关系,罗西科进一步指出,新闻制造过程更经常是一种妥协的过程。

骗术大王罗奇的“杰作”有一大串:

·失踪贵族鲁坎在南非被发现。

·卡扎菲下令处死被驱逐的外交官。

·查尔斯王子攻击建筑师。

·罗伯特·德尼罗在影片约克郡杀手中担任主角。

·在他真的辞职前,“我骗CNN相信戈尔巴乔夫辞职了,上亿的人因此在外汇上遭到损失”。

也曾有人打电话给BBC国家电台的新闻编辑部,声称自己是某某著名体育运动评论家,并一口咬定赛车手约翰·沃特森已被杀死,这又是一个骗局。BBC电视台也曾被骗播发了一则空难消息。而在愚人节这天,艾色克斯独立电台也播出了有关一名携带武器的男子绑架人质的新闻。这则消息是有人在正式新闻栏目播出前3分钟通过内线电话打给编辑部的。警方听到这则新闻后慌忙派车赶往出事地点,方才发觉为一愚人节里的恶作剧。

认真核实、挖掘新闻线索是绝不可少的工作,否则,人类将被可怕的伪信息所包围。

二、新闻线索的来源

新闻线索比比皆是,关键是你是否认真开掘。

1.多数新闻线索是要靠记者自己捕捉。记者通过自己的新闻敏感,可以找到许多好新闻的线索。

范敬宜是一位抓新闻的高手。在一次吃午饭时,某公社书记(即乡党委书记)一面吃一面说:“过去总说‘铁岭葱开原蒜’,康平的荷包猪和小鸡蛋’,可是,这几年康平的荷包猪也长大个了,你看,这肉的膘还挺厚呢!”范敬宜问以何故,答日:“主要是喂粮食多了。过去总说是猪种不好,槽头不好,其实,关键是粮食不过关,人还吃不饱,哪有粮食喂肥猪?”范敏锐地觉察到这正是反映三中全会政策的上好新闻。回县以后,又让新闻干事到畜牧局、供销社了解这几年收购生猪平均个重的对比数字、猪饲料粮增长的对比数字,很快就将新闻写成。其导语是:“‘铁岭葱开原蒜,康平的荷包猪和小鸡蛋’——这句在铁岭地区流传已久的顺口溜,现在需要改一改了。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县的粮食增产,小嘴巴、大肚子的荷包猪的个子正在逐年长大。”甚至睡一夜安稳觉也能出新闻。范敬宜的《月光如水照新村》正是这“睡出来的新闻”——1982年春,范到辽宁康平县两家子公社采访,公社秘书家中有事,安排范等住秘书办公室。事隔几日,范问同行的伙伴:“这两个晚上你睡得怎样?”对方说:“很好,睡得很香,晚上一个电话也没有,早晨一个来堵被窝的也没有。”一种历史的感怀涌上心头,一篇题为《夜无电话声 早无堵门人》的短新闻出笼(《人民日报》转载时改为《月光如水照新村》):

3月3日至4日,记者夜宿康平县两家子公社秘书办公室,发现从就寝到次日早晨,没有来过一次电话,也没有一个社员来报案、告状或要钱要粮,公社干部睡得安安稳稳。

据当过6年秘书的公社干部赵富权说,前几年情况大不一样,经常刚刚睡下,电话铃就响了,不是下通报指示,就是追生产进度。冬天只好把电话机搬到枕头旁边。随着领导作风的转变,上面这种靠电话指挥工作和搞形式主义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一年前,两家子还是全县最穷的公社之一,一年到头,生产队干部和社员要农贷和救济粮、救济款的踏破门坎,往往天不亮就有人来堵公社党委书记的被窝。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情景了。去年他们实行了包干到户责任制,全社人均收入由历年的六七十元增加到一百五十六元,有的老“三靠”队达到四五百元。社员生活好转了,不但不再向国家伸手,由于“穷泡、穷靠、穷打、穷闹”造成的民事纠纷和家庭纠纷也越来越少。

4日深夜,记者步出敞开的公社大门,遥望沐浴在银白色月光下的远近村庄,显得分外安谧,不禁遐想万千,成诗一首:劫后灾痕何处寻?月光如水照新村。只因仓廪渐丰实,夜半不闻犬吠声。

最善采访新闻的邵飘萍更是敏感于斯,每有神来之作。当中德断交未决定之际,他于某日在国务院秘书室聊天,听见隔壁总理办公室有人打电话给美国公使,说“下午3时,段总理赴贵使馆访晤贵公使”。此时正值美国与德国断交,并希望中国政府有一致的行动,即据此推断段祺瑞此行必与此有关,遂即赴美国使馆,与某参赞晤谈,询问段祺瑞下午3时见美国公使的内容。这位参赞突受此问,颇为惊讶,邵即告知此事大体已知,只是想加以佐证。最终,访得了美政府有训令到驻京使馆之事。采访告一段落,又急回国务院见段祺瑞,询问下午3时赴美使馆之事,如法炮制,终于又获详细资料。中德断交一段新闻就是凭其机敏之注意,源于一通电话。

记者之发现新闻线索也仰赖长期积累而后形成的敏感。法新社记者1971年对林彪事件的首先报道正缘于此。这位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记者首先注意并报道了9月12日中国政府取消准备已久的国庆盛大游行排练;9月24日,率先感觉到林彪有了问题;10月1日,罗马尼亚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在庆祝宴会上,罗马尼亚代表团举杯祝贺中共首脑们的健康时,竟然“漏”掉了林彪的名字。第二天,这位敏感的记者就赶到中国外交部新闻司探询林彪的健康状况,“该司发言人顾左右而言他”。这位记者还发现,在过去3天中,北京街头的林彪语录已被消除殆尽。他急忙将这些情况拍发回国。这位记者并未甘休,他继续观察、跟踪、分析,他在报道中写道:

“过去几天内,人们很难在北京的书店里找到一本中文《毛主席语录》。这是所有的外交官和新闻记者公开谈论的一件事。

“在北京的观察家们认为,这本红色小册子在北京书店中所以成为‘珍品’,不可能是库存告罄的缘故。合理的推断,这是政治性决定的结果,而且极可能和它的内容有关。

“绝大多数观察家持有相同的看法,那就是:曾经为那本红色小册子撰写序文,现年64岁,身兼国防部长、副主席等要职的林彪出了什么问题。”

这位记者还发现,在北京的各大书店中,已难寻得九大通过的《党章》;林彪写的小册子《人民战争胜利万岁》也突然消失;以林彪演说为主的“文革重要文献”业已不见;尽管在外交场合中,外交官照样祝贺林彪健康,但“更重要的是,两个多月来,林彪的名字已不再在中共报纸上出现了”。

11月31日,法新社驻京记者根据《红旗》杂志上的一篇社论中“在毛主席领导下”而非“在毛主席和林副主席领导下”,以及社论中对宗派主义的严词谴责,认定《红旗》杂志提供的新证据证明, “毛泽东的继任者已被彻底除去”,林彪失势已属定论。

记者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十分繁多,只要具足新闻敏感,保持高度的探询意识,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就会有收获。

有条件的媒体可以聘请专家——让这些在专业领域卓有成效的专家担任记者,他们经验丰富,并且有许多有价值的社会关系。他们较之普通记者更能嗅出一些不寻常的气息来。

2.联系人可以提供许多新闻线索。联系人是极有价值的信息来源,这里包括一些通讯员,也包括各种友好关系。为此,记者应当建立属于自己的情报网络。一个拥有广泛信源的记者是十分幸运的,他能获知诸多方面的资讯,甚至包括某些单位不肯向外发表的信息,历史上不少独家新闻就是这样产生的。1936年12月12日,日本同盟通讯社(共同社前身)记者松本重治,就是依靠重庆的上层信息来源,获得“西安事变”的情报,向世界发出这一重大的独家新闻的。而《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报告》这则被誉为“绝对的独家新闻”典范的出笼,更是脱不开《纽约时报》记者与高级研究人员埃尔斯伯格之间的信赖关系。

3.由编辑部获得新闻线索。编辑部是媒体运作的指挥机关,它除了负责具体编辑现有的新闻作品和传布以外,更肩负策划新闻、安排协调的工作,记者可以随时由编辑部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为此,随时与编辑部沟通,了解编辑日志上所列示的信息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