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3150000000033

第33章 编竹为乐 女舞婆娑——芦笙

芦笙,是流行于我国西南苗、瑶、侗、壮、彝、佧佤、畲、水、仡佬、崩龙、拉祜等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的历史也相当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宋代。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卢沙(即芦笙),瑶人乐,状类箫(指排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与他同时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卢沙之制,状如古箫,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嘎其声。”说它“状如古箫”,是指它像排箫,由八根长短不齐的竹管排在一起,贯穿在一根很长的横置竹制吹管上,这个形制和今天的芦笙已经非常相似。

芦笙的称呼,最早见于明代的文献。明代倪辂在《南诏野史》中记载,滇中(今贵州一带)的苗族人民,“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清代《苗俗记》也记载说:“每岁孟春……男女皆更服饰妆,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铃继于后以为节,并肩舞蹈,回翔婉转,终日不倦。”这种风俗,一直到现在,仍在贵州、云南、湖南一带的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

苗族的芦笙舞,又称“踩堂”,现在仍然是苗族民间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不过现在女子大多是徒手,不再振铃。在节日期间,芦笙舞的规模很大,上百芦笙手一齐吹奏,真可谓声震林木。而参加舞蹈的人更是成百上千,大家围着芦笙手,层层环绕,按逆时针方向尽情歌舞,蔚为壮观。在“跳花”、“跳月”时,青年们还通过芦笙舞选择对象,寻找爱情。有时候,苗族人还要举行芦笙舞比赛,比芦笙演奏的曲目多少、技巧高低,也比舞蹈者的技艺。

湖南侗族芦笙舞,又称“踩笙堂”,一般在节日时表演,男子吹芦笙在前,女子持折扇或侗帕随后,边歌边舞,情绪热烈。中秋节还要举行芦笙比赛,参加比赛的芦笙乐队可以多至数十人,气势很宏大。

水族的芦笙舞,则多在每年九月水族新年时进行表演。也是男子吹芦笙舞于前,女子持花手帕舞于后。不过它的动作带有模仿性,主要模仿行船、骑马、射猎或水牛滚塘等劳动生活场景。

芦笙的原理和笙基本上是一样的,现代的芦笙是将长短不齐的竹管插在笙斗中,竹管的根部有铜质簧片,管上距笙斗一寸左右有指孔。演奏时,用嘴吹或吸笙斗上的吹管,手指按音孔发音。管的长短不一,发音的高低也不一样。芦笙可以吹奏单音,也可以吹奏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等双音以及三和弦。

现代的芦笙一般为五管、六管、八管、十管,最常用的为六管。近年来经过改革的芦笙也有多达十九管和二十一管的,使其音域变得宽阔,音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芦笙分为大、中、小三种,大的管长可达六七米,小的管长则只有二十至三十厘米。它们的吹管都比笙的吹管长得多,这主要是便于吹奏者边吹边舞,手可以伸得长些,舞姿也就优美一些。

在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中,流传于民间的芦笙乐曲很多。侗族有一百多首,常用的都有三十多首。苗族传统的芦笙乐更多,有一些“大谱”,长达三十多段。芦笙叙事曲《诺德仲之歌》,就是根据流传于贵州谷立一带,歌颂民族英雄诺德仲的多段体同名民间乐曲改编而成的。

名曲欣赏

都柳江边/王力南 曲

都柳江是贵州东南的一条河流,流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然后流入广西,融入融江。都柳江两岸,居住着勤劳的苗族和侗族人民。都柳江流域是贵州省著名的杉木产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景色也十分秀丽。

贵州的农业不是很发达,由于地处高原,所以水旱之灾一直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前许多地区仍然采取刀耕火种的落后方式。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广泛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科学种田,使贵州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每当丰收之后,各族人民差不多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舞庆祝活动,《都柳江边》描写的就是都柳江两岸的苗族、侗族人民在丰收之后,聚集在广场上跳起芦笙舞,庆祝丰收,表达幸福欢乐的心情。

这是一首由芦笙和乐队合奏的乐曲。一开始,在乐队的伴奏下,芦笙奏出一段抒情性的引子,把我们带到了风光秀丽的都柳江畔,那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的侗乡苗寨。它又像是在召唤着人们,欢庆的歌舞就要开始了。

接着,芦笙的乐队奏起了欢快热烈的旋律。小伙子们吹响了芦笙,姑娘们慢慢地步入舞场,翩翩起舞。这时,乐曲越来越快,越来越热烈,人群也越来越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