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
3135300000006

第6章 创造孩子受挫折的机会(3)

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在绝大多数父母看来,孩子的想法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他们总是想干一些几乎无法实现的事。此时,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加以嘲笑或阻拦,无疑会束缚孩子的想像力,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对父母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完全丧失开拓进取的精神。要想使孩子增长才干,就不要怕孩子失败,不要怕孩子受到挫折,应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实践,给他们尝试的机会。

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尝试着干一件事时,会竭尽全力想法干好,干成功,这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耐力。如果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干不好而横加干涉,要求孩子按家长的意愿去做,甚至越俎代庖,替孩子干,那么,孩子一旦离开家长,将很难独立做事。要相信,当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时,即使最终失败了,他也会从失败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后遇到挫折困难,也会从容应对。

正男要到山里参加学校组织的为期两天的野营,老师向他们介绍了营地的基本情况,也为他们提出了一些准备工作的建议,但老师说,最后主意还是你们自己拿。

在出发之前,妈妈问正男是否需要帮忙,正男说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但妈妈还是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那里要比平原冷得多,显然他忽视了这一点。妈妈还发现他也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时必须要带的东西,但妈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提示。只有让孩子亲身经历,他才会有切身体会,学到东西。(大家想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我敢保证,很多父母会立即动手给孩子塞进去,不仅如此,恐怕还会放进更多的东西。)

正男兴奋地出发了。

两天很快就过去了,等正男回来时,妈妈问:“怎么样,玩得开心吗?”

正男说:“我的衣服带得太少了,而且由于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这两件事搞得我很狼狈。”

妈妈说:“为什么少带衣服呢?”

“我想那里的天气会和这里的一样,所以只带了平常穿的衣服,没有想到山里会那么冷!下次再去……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是的,你应该先了解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再做决定,对吗?那么,手电筒怎么没带?”

“我想到要带手电筒了,可我忙来忙去,最后把手电筒给忘了。我想,下次去野营时,我应该先列一个详细的单子,就像爸爸出差时列的单子一样,这样就不会忘记东西了。”

妈妈的做法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在尝试中获得经验,学会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也能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藏起一半爱

避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解决它。

——佚名

不要轻易帮助孩子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千万不要怜悯孩子。虽然有时怜悯无可厚非,但是,对孩子来说太多的爱护却是有害的。我们应藏起一半爱。

孩子受到挫折时,他的内心是脆弱的,对大人的态度会非常敏感,即使这种态度没有表达出来。如果你对孩子表示出怜悯,他们就认为自己更应该怜悯自己。如果孩子为自己难过,他们的不幸就更加深了。面对挫折,他们不是想办法解脱,而是依赖别人的怜悯,等着别人来安慰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失去越来越多的勇气和解脱挫折的意愿。他们会认为生活欠了他的债。他们会依靠别人来为他们做事情,而不是自己去做。

美国的大卫先生有一辆漂亮的福特牌小汽车,每逢节假日,常常带上全家人外出游玩,10岁的儿子汤姆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坐在爸爸的驾驶座旁,看爸爸神气地驾驶汽车。

可是,大卫每天上班总是一个人驾车独往,绝不让汤姆顺道搭车上学。

一天,汤姆有些感冒,走路有点困难。他央求爸爸送他一程。

“不行!”大卫斩钉截铁地回答。

“爸爸,可我实在走不动呀。”汤姆苫苫地哀求道。

“你父亲小时候还不是每天都走着上学吗?”大卫一摆手便独自上车扬长而去。

汤姆默默地流着泪,只好背着大书包沿着大街慢慢地向学校走。当他艰难地走到十字路口,正欲走上高高的天桥时,突然发现爸爸正站在天桥底下等着他。

大卫见了汤姆,什么也没说,只是掏出手帕擦去了儿子脸上的泪痕,然后一手拉着汤姆,一手为儿子提着大书包缓缓地跨上一道道台阶。

“孩子,不要怪爸爸,你现在是学生,不能坐车上学。将来长大有出息了,一定能买辆比爸爸这辆更好的轿车。”

汤姆懂事地向爸爸点点头,接过大书包继续艰难地向前走去。

后来,汤姆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做《懒爸爸》。为什么称之为“懒”爸爸呢?他列举了这么几件事:

“记得小时候,我走路不稳,摔倒在地上,哭着要爸爸把我扶起来。可爸爸却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不紧不慢地说:你自已爬起来嘛。”

“我的校服脏了,妈妈要替我洗,爸爸却说:‘让他自己洗!’”

“爸爸不替我洗还不让妈妈帮助,我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去洗衣服。”

“家里的一些东西坏了,爸爸不但不管,还找来工具逼着我去修理。就这样,爸爸‘懒’得做的一些事情,我自己都学会了

最后,汤姆以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意,无限深情地写道:“‘懒’爸爸,你的良苦用心,我深刻地领会到……”

“懒爸爸”大卫实则不是“懒”,而是一位深深懂得教子原则和教子艺术的好爸爸。他“懒”的艺术在于对孩子“藏起了一半爱”。

我们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爱”得太盲目,“爱”得太露骨,“爱”得“水深火热”。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与否,一律满足,一律无原则地迁就。甚至把孩子的缺点也当成是优点来爱。

结果这种“爱”却带来了令他们伤心的结果:“爱”无遮拦地投向“小太阳”,而“小太阳”却不一定能给家庭带来光泽或暖意。父母都用满腔的爱心去培养“龙种”,而得到的却往往可能是“跳蚤”。

而大卫先生那种特殊的育儿方式,很值得我们效仿。“藏起一半爱”不是丢失一半爱,而是爱得更深沉、更高尚、更科学、更艺术。这样的爱才叫理智的爱,真正的爱,才是现代家庭中应有的爱。

让孩子告别溺爱

我们知道,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讲求理智,绝不能爱得泛滥,成为溺爱。溺爱会使孩子的大脑和手脚被禁锢起来,慢慢丧失应有的功能;溺爱是一种愚蠢,爱得越深越是事与愿违,操心费力不讨好;溺爱是一种罪孽,给孩子制造无能或智力残疾而留下生命的遗憾,这种智力与能力的残疾比身体的残疾更可怕。可家长们有时虽然知道溺爱的种种弊端,却总在无意中犯着这样的错误。

一般来说,父母的溺爱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点:

一是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处处姑息迁就,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和要求;二是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不培养孩子自己照顾自己的习惯,不让孩子承担任何家务劳动,一切由父母代劳。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家长们时常说,我是父亲,我是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送给儿童最可怕的礼物了。这种可怕的礼物可以这样来打个比方: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给他饱吃一顿足量的你个人的幸福,他就可以被毒死。”这就是说父母的溺爱实际上为孩子种下了一粒致命的种子。

如果父母这样做,培养出来的孩子将会是:

1,享受依赖型的孩子

孩子在只知享乐而无须努力的优裕环境中长大,毫无奋斗精神和自主意识,甚至可能像三国时“扶不起的阿斗”一样,做了亡国之君仍乐不思蜀。这样的孩子懒惰、软弱、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难以抵御挫折。

2,“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任性、固执、不知足、自私,只顾白已,不关心他人,对父母、师长、同学傲慢无礼,缺少自制能力。

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对失败、挫折、意外打击的心理承受力很差。这种孩子外表看上去个性十足,但内心意志脆弱,不堪一击,就像一个外形完整的蛋壳,只要轻轻一捏就成了碎片。他们一旦离开父母的保护,就难以适应艰难的环境,稍受挫折就支撑不住。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蛋壳效应”。

溺爱往往会造就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心理承受力差的孩子很容易被困难打垮,而一个坚强的孩子,往往能在挫折中找到成功的途径。父母要教育孩子必须能够接受失败,否则无法养成持之以恒的性格。教他从一开始就学会忍受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勇敢地面对它。为避免失败而逃避工作,是那些劣等性格中最顽固不化的东西。有的孩子通过拒绝参加学习来逃避考试,越是这样,自卑心就越来越膨胀。为了给自己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找出正当的理由,他们往往会自我美言,贬低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或攻击勤奋的人“虚伪”、“愚蠢无知”等。

我们的孩子要想适应未来,要想在未来社会生存得更好,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能够经受住外界环境巨大的压力。

溺爱像一头怪兽,它正张开血盆大门吞噬着下一代人的意志、抗挫折力、勤劳节俭和敬老的美德、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独立自理的能力,它危害着下一代的国民素质,严重影响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伟大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单单爱孩子是不够的,还要善于(怎样)爱他们。”因此,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的爱孩子,做到爱得深而不滥,爱得热烈而理智。一方面要杜绝对孩子百依百顺的错误做法,要敢于拒绝孩子的不正当要求,敢于对孩子说“不”,做到爱严得当;另一方面,则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逐渐“淡化”父母之爱,逐渐拆除父母的保护伞。让孩子学会独立地面对生活,并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锤炼成长,养成坚毅的性格,能经得起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遇到挫折时,孩子应该怎么办?家长又该如何去面对“陷入困境”的孩子?

父母对犯了错误的孩子总是说:“是这样的……”、“是这么回事”、“这样干才行”。这样说就意味着:“别说了,要是爸爸给你做,就不会出这些麻烦了。”这样说并不能鼓励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动手做事情的意义和乐趣,而是被限制在某一个层面上停滞不前,使孩子依赖性更强,使他们失去获得必要经验的机会。

孩子们并不希望父母帮助他们做,只是希望父母可以监督他们,发现哪里做的不对,可以指点他们一下。他们对父母的介入感到恐惧,感到自己脆弱。父母的介入使他们认为自已什么也干不好,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他们总是在想,如果没有父母的介人,事情会是什么样子呢?有的孩子在办一件事时,总是背着父母,他们努力想挣脱父母的庇护,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是父母偏偏不给他们机会,处处设立保护伞。当某一天,在父母的不断拯救下,当某一天孩子长大后开始过独立生活时,他们会感到很不适应:必须计划收支平衡,买生活用品,找住宿之地等都会使他们感到惴惴不安。在家里的时候,这些事情总有人替他们干。他们的父母总在扮演“搭教者”的角色,每当他们面对现实一脸忧愁时,父母就出现,帮他们办好所有一切。

父母的帮助,表面上看使孩子暂时脱离了困境,但是,父母只能帮助他们一时,而无法帮助他们一世。因此,不训练孩子的自救能力,总是扮演”搭救者”的角色,反而是将孩子推入了另一个困境,另一个更为危险的境地,使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遇到挫折困难,他们首先想到父母可以帮忙,而不是想自己到底该如何面对,到底尽没尽最大的努力。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孩子走出这个危险的境地呢?很简单,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战胜困难时,才能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力量前进”的可贵。因此,当孩子碰到困难不知所措时,家长应果断地对他说:“我相信你,你自己能行!”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自己去克服困难,是父母在孩子碰到困难时正确的态度。即使孩子起步时收效甚微,也应该相信,随着更多的锻炼,认真地持之以恒,他们一定会锻炼得越来越坚强,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鼓励孩子再接再厉

经常有父母担心地说:“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问题都解决得了,可是我家的孩子怎么那么笨,经常出错,一点长进都没有。唉,真没办法!”是不是父母只看到孩子的不是而没注意他们身上不可或缺的优点,太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了?

因为孩子在生理、心理上还不成熟,所以常常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却给他们带来学习和创新的机会。据研究,如果两个人使用同一种工具,不知用法经常出错的人与懂得正确运用工具的人相比较,居然是不会使用工具的人头脑较为活泼,这也许会令你大吃一惊。正常的思考就是把材料放进一定模式内所产生的规律化的脑力活动,心理学上称为“模仿的思考”。反之,所谓“创新的思考”是经常在寻找新的思路的头脑活动,它产生一连串的错误在所难免。由此可知,孩子们反复出现错误时的脑力活动,正是他们在实行“创新的思考”,让他们错误下去很有必要,因为他们能从中学会更多东西。

不是说我们对孩子的错误要一律袖手旁观,而是说在他们犯错误时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努力去获得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奥兹拉把孩子的学习进展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开始学习,速度极快,中间难免有错。二是开始时错误连篇,中途错处渐少。三是从头到尾认真学习,毫无变化可言。他把第一种类型的人叫做缓慢学习者,第二类称为突进学习者,这类学习者智商较高,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倾向也愈强烈,因为他们在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潜在的学识。比如,要寻找正确的路,以免走冤枉路,而经过迷路后发现的路才是正确的路。换句话说,经过错误得来的知识,才是确实可靠的真知识。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他会了解问题全部的构造,自然不会再度陷入同样的错误。事实上,这种孩子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或试做一件事情没有成功的时候,父母应该避免用语言或行动向他们来证明他们的失败。相反,父母应该把事情和做事的人分开,父母必须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是说明这个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候是因为父母没有很认真地传授,而丝毫不该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心理索质,同时父母应鼓励孩子在面对失败时保持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父母应从日常生活中提供孩子自然的尝试机会,鼓励他没定目标,让孩子朝这个目标努力,争取实现。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就会使他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

在尝试的过程中,偶尔会经历失败、挫折,但这是培养孩子忍受挫折力的最好机会。因为聪明的孩子如果一直生活在顺利的环境中,从未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打击,那么他承受挫折的能力一定很脆弱,一旦受挫,很可能一蹶不振。鼓励孩子去接受挑战,激发他的上进心,培养他坚毅的个性,是绝对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