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
3135300000013

第13章 关怀孩子受伤的心(1)

信任是孩子的强心剂

信任他人比不信任他人要少犯点错误。

——卡米勒·加富尔

孩子心声:请理解我

也许你还不知道,孩子遇到挫折陷入烦恼,出现与大人不合作的行为,往往都是因为失去了父母的信任。

我们知道,孩子受到挫折以后,往往会痛苦、自卑、怨恨,失去希望和信心,会出现心理失衡状态,这种心理失衡状态严重威胁着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注重排解孩子受挫后心理失衡的状态,让他恢复自信,让孩子相信我们自己,也给予孩子信任。

家长要赢得孩子的信任,首先要对孩子言而有信,不能因为他是孩子,就欺骗他。

我国古代有“曾子杀猪”的故事。一天,曾子的妻子去赶集,他的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被纠缠得无奈,便对孩子说:“你要听话,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住了。曾子妻子从集上回来时,见曾子正准备杀猪,就上前阻止说:“不过是哄孩子玩的,怎么真的要杀猪呢?”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欺骗孩子,就是教孩子说假话,孩子以后就不再相信你所说的话。”于是,曾子杀掉正养着的猪,兑现了妻子随口许下的诺言。

家长对孩子必须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家长,有什么事,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才愿意告诉你。

同样,父母首先尊重理解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友谊,才能为教育好孩子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基尔太太的女儿娜林放学回家后抱怨今天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她大声斥责。基尔太太听后把腰一叉,用质问的口气说:“你又干什么坏事了?”娜林瞪起眼睛很生气地说:“我什么也没干。”“不会吧,老师不会无缘无故地斥责学生。”娜林重重地坐在椅子上,一副不开心的样子盯着妈妈。基尔太太继续责问:“那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娜林很倔强地说:“什么也不做。”如果再这样问下去,母女之间一定会对立起来,到头来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此时,基尔太太想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回到家里是想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安慰。于是,她改变了态度,用一种友好的语调说:“我肯定你当时觉得很尴尬,因为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斥责你。”娜林有些怀疑地抬头看了妈妈一眼,妈妈接着讲:“我记得我上四年级时,同样的事也曾发生在我身上,其实我只是在算术考试时站起来借了一支铅笔,老师就让我下不了台,我感到十分尴尬,也很气愤。”娜林露出轻松的样子,表示很感兴趣:“真的?我也只是在上课时要求借一支铅笔,因为我没有足够的铅笔,我真的觉得为这么简单的事,老师教训我,不公平。”“是这样。但你能不能想出办法,今后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呢?”“我可以多准备一支铅笔,那就不用打断老师讲课而向别人去借。”“这个主意不错。”这样,基尔太太惭惭就获得了孩子的尊重,因为她懂得理解孩子。

我们常说“理解万岁”,受挫后的孩子,更需要理解。要知道,幼稚、单纯、富于幻想是孩子的天性,这导致孩子容易异想天开、易违反纪律、易出错。因此,一旦孩子出了错,做了荒唐事,父母要理解他,帮他找出犯错误的原因,这样才能使双方更顺畅地交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乱骂一通,只能激起他的逆反情绪,破坏自己的权威,封闭孩子的心灵。以后孩子遇到挫折就更难排解情绪了。

说到父母要信任孩子,许多人都会齐声赞同,可要他们去了解、理解孩子,有些人就会不以为然,“孩子就是孩子,哪来的那么多情绪”,言下之意就是孩子只是等待父母、老师灌输知识和经验的空壳。

其实,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如果你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体察孩子、理解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想法和感受是多么合乎情理;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父母不但不比孩子更英明,甚至常常会发现自己还不及孩子。

父母强加给孩子的“谆谆教诲”,在孩子看来是“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我们常说,人需要被理解,不需要被教训。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此,当你觉得孩子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犯了错误,暂且不要劝告、不要训斥,还是设身处地考虑一下他的感受吧。

设身处地、体贴入微地去理解孩子吧!——这是你首先需要做的事。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接纳孩子

稍大一点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隐私,如与同学说悄悄话,不愿大人听;自己的日记,不想让家长看等。这都是孩子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常表现。做家长的应当接纳孩子的这些行为,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有时发现孩子的思想情绪有些异常,问他发生了什么,当孩子可能不想告诉你时,千万不要逼问,更不可随便翻看孩子的抽屉、书、日记等。但要告诉他,知道他遇到了麻烦,相信他自己会处理好,若拿不出主意时,可以随时找自己。你相信孩子,孩子也会相信你。

有些父母担心,不闻不问会放纵孩子,不了解孩子就无法教育孩子。实际上,你如果私自翻孩子的书包,偷看他的日记,即使从中了解到情况,也无法或无力作正面引导。因为他们首先会对你的行为感到反感,乃至气愤,还怎么能指望他们相信你呢?

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惶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的隔阂。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先生指出:不要对他们提过高的要求;不要指责他们的业余爱好、穿什么衣服、喜欢的音乐或活动的圈子;不要干涉他们是喜欢美国摇滚还是流行音乐;不要阻止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不要盘问、猜疑孩子,让他们保持自信和自尊;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私事和自由,让他们感觉到独立和宽松,这会使孩子感到你很信任他,什么事都愿意找你讨沦,遇到困难也会首先想到向你倾诉。即使你不能给他实际的帮助,也可以从精神层面安慰他、鼓励他,这样他才更有勇气战胜挫折。

当孩子们认为你接纳他们的想法时,要赢得他们的合作就变得容易得多,一旦他们感到被理解和信任,便会愿意听取你的意见,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宽容孩子的过失

父母对孩子应该表示信任,这样才可以使他们有自尊、肯自信,才可能日后真正使你放心。对孩子该信任时要信任,不该放心时要谨慎,不能让孩子觉察到你经常对他不放心。孩子初次做事做不好,如他洗的衣服不太干净,你可以背着他再洗一遍,但不能让孩子觉察出你对他不信任。

北京一位母亲讲述了她的经历。有一次,她读初中的儿子“考砸”了,因害怕大人唠叨没完,就谎报了成绩,直到卷子发下来,母亲才知道受了骗,于是狠狠教训了儿子一顿。以后,无论是测验还是考试,她都预先到老师那儿打听成绩,再找儿子核对。一次,老师报错了成绩,两人自然没能对上号。母亲大怒,说儿子又在撒谎。儿子不服,反问她:“你怎么知道我在撒谎?”母亲就将到学校打听成绩的事说了一遍。谁知儿子听罢扭头就走。从此,再问成绩的事,他死活都不开口。

上例中的母亲深深伤害了儿子的心,因为她对儿了根本就不信任,非要想出与老师核对成绩的伎俩。这样,孩子的心就封闭住了。多么得不偿失!

信任是相互的,你信任孩子,孩子才会相信你。另外,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要告诉他,错的是事,不是人;不要因为一次错误而对孩子全盘否定。

孩子失败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把事情本身和孩子分开,不要对孩子讲:“这次你把事情又弄糟了,你怎么搞的?你都忘了应该怎么做了吗。”这种说法显得很没有水平,意义也因此减少。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孩子的思想行为在大人看来经常显得幼稚可笑,但是它们与孩子的年龄、意识、思维的发展阶段是吻合的。他是一个独立的人,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兴趣、需求及其感情表达方式,同时根据孩子的特性、条件予以恰当的指导、引导。失败仅仅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学习到最终成功的过程。我们应当教育我们的孩子有勇气面对不完善的结果,敢于犯错误,并且从错误中获得经验和教训,而不要因犯了错误而使自信心受到损伤,甚至受到摧毁。若在看到孩子犯了错误时,尤其是认为他们在有意调皮捣蛋时怒火万丈,大发脾气,就会使孩子更加害怕犯错误。

孩子做错事或者失败,只是因为孩子没有足够的经验,并不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父母应把“失败”与孩子分开。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以下几点可以借签:

(1)真诚地向孩子敞开你的思想和感受。你可以说你很烦恼;如果对孩子的表现很不满,直接对他讲出来要比用隐讳的方式更好。

(2)父母也道歉。父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妥的做法甚至错误做法。如果能坦诚地面对这些过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向孩子说明情况,纠正自己错误的做法,弥补父母失误带来的损失,就能将坏事变成好事,孩子不仅能通过一件具体事情懂得一定道理,而且能从父母身上学到敢于修正错误的好品质。相反,如果父母文过饰非,坚持错误,那么就会给孩子留下“父母不会有错误”或“父母犯错后从米不承认”的印象,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3)对孩子的信任始终如一,是孩子对父母信任的基础。当孩子预先知道家长对他的行为将怎样对待时,他们就会感到比较安全。这种安全感也是构成孩子对父母信任的重要因素。

做一个民主的家长

即使是孩子,也有一个人格,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个前提必须明确。孩子绝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个人格必须用充沛的爱来培养。

——池田大作

□放下家长的架子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遇到困难都渴望与父母平等地交流。所以,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首先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放下架子与孩子谈话。

一个小女孩很愿意与隔壁邻居叔叔交朋友,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亲讲,原因在于,这位叔叔跟她讲话时是蹲着的,以朋友的方式。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尊重,他们的关系是平起平坐的。而爸爸跟她讲话时,是居高临下的,无论站着、坐着都是以教导者的口气。

放下家长架子用亲切的口气和颜悦色地与孩子交淡,这才是家长与孩子谈话的方式,有些父母面对朝夕相处的孩子,虽也倾心关爱,但谈话的内容仍离不开“训导”这根轴心,尤其是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更是怒目威严,让孩子不寒而栗。

这对孩子不公平。孩子需要适时训导,需要的并非只有这些。父母、老师在孩子面前是长者形象,孩子要尊敬师长,但现实中尊重孩子的师长却不太多。这种单向的尊重,无形中使孩子永远处在从属地位,使孩子感到自卑,对孩子的自信是个无情的打击。

爱迪生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著名的大发明家,他的名字与电灯、电影放映机等连在一起。他的成就与母亲的正确教导是分不开的。

爱迪生在学校里是一个顽皮好问的学生。对于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常常去问老师,但老师不喜欢他提问,往往大加训斥,甚至举起教鞭打他。有一天,上数学课时,他在课堂上大声问道:“2+2为什么等于4?”老师回答不上来,认为他是在故意捣乱,为难教师,对于这个饶有趣味的问题,不仅不给予耐心的同答,反而暴跳如雷,最后竟然勒令他退学。

小爱迪生把学校里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妈妈。他的母亲南希也是一名小学教师。南希为了弄清事情真相,领儿子到学校去找老师问清情况,那位老师非常生气。南希发现那位老师根本不懂得儿童的心理,想做些劝说工作,不料那位老师大发雷霆,说:“我只知道教书,不知道什么性格不性格的。”南希认为在这样的学校里读书,实在没什么好处,于是决定让爱迪生退学,由自己亲自来教。

像爱迪生这样的孩子,其实并不是少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了爱迪生,大部分孩子的天性都被家长、老师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扼杀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不是孩子笨,而是家长笨、老师笨。他们不懂得怎样教导孩子,他们也不明白孩子的心理。

为什么父母与孩子就不能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互尊互爱呢?为什么大人不能与孩子“一般见识”呢?为什么我们有困难时,不能得到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呢?这是因为有些父母为孩子尽义务的思想太少,而做家长的权利思想太多。鲁迅说:“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史蒂文说:“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的确,这值得我们家长深思。

做孩子的朋友

做父母的太容易假定自己懂得孩子内心的想法,假定知道他们的感受。但我们必须承认,父母也会犯主客观意识上的错误,况且对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并非千篇一律,各人的观点与想法也不尽相同,更何况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及反应也不可能总是成熟,正确的。

孩子就是孩子,无论他多么成熟,他还是不能达到成年人的境界,我们也不能用完全成年人的观点来推断和要求孩子。与其圳导孩子有一个好习惯或者是改掉某些毛病,不如与孩子一起朋友式地讨论问题。在讨论中让孩子懂得应该怎样,而不是单纯地要求他们必须怎样。

有些父母对孩子,总像是上级对下级那样,并总在强调他们自己的观点与尊严页不顾及孩子的想法,总抱着父母从来都是对的,而孩子从来都是错的的观念,这样做,不仅得不到孩子的认同,还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破坏父母在他们心曰中的形象。

只有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友谊。

做孩子的朋友,只要你愿意,这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孩子是天生的模仿专家。孩子一生下来,就以父母作为模仿对象;到后来,进了幼儿园、学校,老师也会成为模仿对象。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独立意识也在增强。他们就会逐渐学会独立思考,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时,其模仿的倾向日益减少,对事情拥有自己看法的渴望增加,从而迫切需要有朋友来沟通、交流、分享。如果父母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快乐的事。

当孩子有内心矛盾时,当孩子有冲突需要人来解决时,当孩子有痛苦需要人来安慰时,当孩子有快乐需要人来分享时,父母都应做孩子的好朋友。那么,作为父母,怎样使自己成为孩子的好朋友?怎样使孩子在这些时候把父母当朋友呢?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