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3088400000085

第85章 挪威与诺亚

文/李丹崖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一个题目让人迷惑不解,挪威与诺亚有什么联系呀?是的,他们本来的确没有什么关系,是一件事物,抑或说是一个意象把他们拴在了同一根线上。

2006年1月,挪威宣布了一个破天荒的计划。挪威当局将耗资约500万美元建造一个“世界末日地窖”!“世界末日地窖”?大家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一定感到新奇万分,这将是怎样的一个地窖,建造它的最终用途将是什么呢?原来,这是挪威政府的未雨绸缪,他们用这样一片“新天地”保存全球已知的所有农作物的种子!这样一来,无论是遭遇地震、海啸、核战争等一切毁灭性的人类浩劫,挪威乃至整个人类就能靠这些“种子”作为最后的“本钱”,从而保全自己。

原来,挪威建造的是一家“种子银行”啊!

更值得称道的是,这家“种子银行”并不是徒有虚名,单从整个地窖的整体设施上来说就十分考究,考究到什么程度呢?整个地窖都是按照美国国家黄金储存库诺克斯堡的安全模式建造的,外围水泥壁厚度在一米开外;窖内留有两个气闸舱;安全性能极高的门能够抵抗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如此铜墙铁壁,“种子银行”的安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令大家十分担心的是,长期保存下去,这些种子会不会因为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质腐烂呢?对于这些担忧,挪威政府也早有对策。他们把地窖建在了距北极1000公里的挪威斯匹次柏根岛沙石山区,那里到处都密布着永冻层,地窖就建在这样的永冻层中,这些永冻层的气温常年在-4摄氏度以下,而且空气干燥,为了保持窖内空气的清新程度,挪威政府还派专人每年冬天为地窖更换一次空气……

“地窖”做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挪威人的良苦用心。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了。一时间,许多人都认为挪威人真是太会为自己考虑了!然而,就在这些人的话音未落之时,2007年2月9日,挪威政府再次发表声明:

“挪威只拥有地窖所有权,各国皆可放心地把种子送到地窖保管,种子的所有权仍归各存储国。”声明一出,一时间叫好声不绝于耳。

挪威建造“种子银行”的做法,让我想起了“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的一件事情。当许多救援队和救灾物资纷纷到达灾区的时候,随从的中央电视台记者问了四川灾民这样一个问题:“此刻,你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按照我们常人的逻辑考虑,肯定是方便面、水、帐篷、衣服之类的东西,但是,当地的农民们听了记者的问题以后,几乎想都没想就说:“给我们送点玉米种子来吧!到了秋天,我们就有了一切!”

为什么说“有了玉米种子,就有了一切“?我想把这个问题交给《圣经》

中的诺亚来回答!

当诺亚开始建造方舟的时候,也许许多人都会说他傻,但是,诺亚没有止步,快马加鞭地造成了巨大的方舟。终于有一天,水漫山野,诺亚从容地带着自己的妻儿踏上了方舟,与此同时,他还在世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中,每种挑选一对带上,这是为什么?

那些忙着说诺亚傻的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诺亚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因为,诺亚不仅实现了自救,还给整个世界保存了生机和希望!

其实,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不妨都学习一下挪威和诺亚,给自己提前建好这样一个“世界末日地窖”,这样一只巨大方舟,如若这样的话,即使是洪水淹没了我们的家园、地震把我们的世界搅得支离破碎…… 我们也不会怕,因为,我们还有一粒种子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