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3088400000079

第79章 不要省略了泥土

文/崔修建

林业大学园艺学专业毕业的陈凯,在一位朋友的父亲的“特别关照”下,扔掉了专业,进了省教育厅招生办,做了一名小有实权的科员。他在那个位置上顺顺当当地干了四年,没大的业绩,也没大过失,很逍遥地打发着岁月。然而,在一个春天的某个清晨,他被突然告知——因机构精简,他下岗了。

尽管他有一点儿心理准备,但事情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他还是有些慌乱。此时,他找不到更强硬的社会关系荫护自己了,早已习惯了在机关清闲地混日子的他,不知到哪里再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在拥挤的人才市场转了一大圈后,他对自己的未来一片黯然。

几番求职无着,他神情沮丧地带着难以掩饰的失意,回到了老家——北方一个偏远的林区小镇。

清晨,坐在自家小院子里,他跟在木材加工厂干了一辈子的父亲慨叹——都怪自己没有社会背景,又拿不出太多的钱送礼等等。言外之意不是自己无能,而是没有某些世俗的“求职硬件”。

父亲摇头:“当初你考大学,不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的吗?”

他争辩:“那确实是平等竞争,可现在……”他列举了自己当初进教育厅的实例,告诉父亲——有很多时候,文凭、才学是抵不过关系、金钱的,他若是还有过去的老关系,他不仅不会下岗,还可能得到提升呢。

听到误入迷途的儿子似乎很有道理的狡辩之词,父亲一脸严肃道:“靠关系那算什么能耐?人活一世,关键是找到自己的位置。”说完,父亲不容分说地拉着他走出家门。

父子二人沿着坑坑洼洼的街道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父亲站定,用手指着一座旧房檐上的几棵青翠的榆树,问他:“看到了吗?它们把根扎到了水泥缝里,长得也很精神,也许你要赞叹它们生命力顽强,但它们能长多久呢?”

没等他回答,父亲的手又指向不远处一棵明显要高大许多、但已完全枯萎的榆树:“你再看看这一棵,它也曾让很多人啧啧赞叹过,可现在已彻底地死掉了,因为它省略了泥土。屋檐上根本不是它扎根的地方,这注定了它只能青翠一时,风光一时。”

父亲扔下正发怔的他,转身走了。

望着父亲阳光中挺直的背影,默默地咀嚼着父亲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屋檐上那棵枯萎的榆树。蓦然,他的心中吹过一缕清爽的风,他豁然醒悟:父亲平淡的话语中透着深刻的哲理——生命力再顽强的种子,也不能省略了泥土,只有把生命的根扎得更深、更牢,才能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长成长久葱郁的参天大树……

于是,他扔掉了所有的烦恼,在一番仔细的思索和考察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了极有市场前景的盆花栽培,并很快赢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城镇美化速度的日趋加快,他的事业越做越大,拥有了跨省的大公司,有了二十多个大型花卉培育基地,优质产品漂洋过海,畅销于欧美市场……如今已是身价过千万元的他,在一次高校毕业生报告会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那些初涉人生的学子们——一定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和自己的位置,一定要把生命之根扎到厚实的泥土中,省略了泥土,可能会生存一时,但决不会让生命之树常青……

道理极其简单:每个人都有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位置,那些大的成功者之所以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善于审时度势,找到了最佳的努力方向,让自身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