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钦峰
美国纽约,阳光明媚,轻风拂面。一个女孩子素面朝天,牵着小狗,在大街上散步,悠闲自在。小狗忽然内急,不由分说,就当街大小便。她赶紧拿出袋子,弯腰拾起狗粪,然后东张西望,四下寻找垃圾桶。
不远处,有个美国人已注意她好半天了,终于忍不住好奇,走过来,客气地问她,请问你是中国的章子怡吗?那时,她正一手捏着鼻子,一手拎着狗粪,突然遭此一问,立即脸露窘色,只好尴尬地笑了,点头承认。
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章子怡谈到这次狼狈经历,竟然饶有兴致。她说,当时真不好意思,可是现在想来,又觉得很有意思,挺好玩的。问其原因。
她这样回答:因为我觉得,无论你事业多么成功,工作多么忙,也不能丢失生活的乐趣。
想起一个小男孩。他的家在农村,父母均外出打工,那次我故意逗他:
“知道你爸爸、妈妈做什么去了吗?”小男孩响亮地回答:“打工去了。”“为什么要打工呢?”“打工赚钱。”“赚钱干什么?”“赚钱打工。”童言无忌,天真烂漫,引得众人开怀大笑。
我一直把这事当做笑话,讲给身边的朋友听。直到那天,我才翻然醒悟,小男孩的话其实不无道理。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工作是为了什么?赚钱,然后又去拼命工作,赚更多的钱……“打工赚钱,赚钱打工”,如此循环往复,何处才是尽头?
为了胸中燃烧的梦想,我们身不由己,步履匆匆,一刻不得闲,结果呢?
反而觉得压力越来越大,生活的乐趣越来越少。原来,当初努力追求的目标,并非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活其实是一种态度,快乐与金钱地位无关。很欣赏托斯凯宁尼的那句话:“我此刻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交响乐团,还是在剥橘子。”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也许,我们永远做不了章子怡,但完全可以过得跟她一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