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3088400000016

第16章 花匠人生

文/胥加山

因经营花铺,我常走花市,跟一位盆景花匠逐渐相熟。

喜欢他的唯美和纯真,不带市侩气。尤其喜欢他所养盆景的搭配之美。

他经营的盆景,大部分是自己培植的,瓦灰色的花盆斑驳陆离,甚至有一些花盆因养花久了竟有断裂的沁纹,沁纹间时有白色花草根须外探。他养花的嗜好还是退休后遇到一位花木场的老板才逐渐形成的。刚开始退休,他闲着无事,便常去花木场老板那儿客串、帮忙,久而久之,他也学到了一些养花的知识。几年后,他所养的盆景摆满了自家的小院,后经老伴点拨,他在花市租了一席之地,喜欢的盆景,自己留在院里欣赏,等培植出新品种,他就把院中的一些占地盆景挪去花市出售。

他每天置身于草色花香中,不是为花松土,就是修枝剪叶。围着他小凳的往往是他培育的新品种,倘若有人喜欢,他就毫不吝惜地转让,也不坚持自己所定的最低价格。因此,来他花摊的人整日川流不息,有买盆景的,有讨教经验的,很多人都成了他的好朋友,有事没事就去他的摊边闲聊或赏花。

问他为什么可以把自己培植的心爱的新品种低价让给别人,而不觉得惋惜。他豁达地笑笑说:“新品种已取悦于我,再取悦于他人,何乐而不为?这哪能用钱来衡量?再说能在花色中遇一知己,乃是可遇不可求的机缘。爱花人赏识我的盆景,是我的福气,也是那人的缘分。何谈卖,即使送,也心满意足了!”

前些日子,一个客户请我为他物色几盆盆景装扮新房,我便去了老花匠那儿请求帮助。老花匠为我挑选了几盆身边的盆景。我看他端盆的手有些颤抖,很有些舍不得。我却不怎么看中他所端出的盆景,尤其是一盆开得正艳的玫瑰中夹养着一株鬼手的盆景,更扫我购花的兴趣。他倒好,一连说了几句“这盆是最新培植的品种”,而我却反驳:“玫瑰正艳,鬼手黯然,这哪能去装扮新房?”他笑笑,不以为然地说:“天使与魔鬼共处所产生的美更具震撼力,爱与恨同在一个心灵里滋生更显真实。单一玫瑰开得再艳,不一定就喜气;单枝鬼手夹在玫瑰中,未必就不喜气。它能告诉装扮新房的主人,生活就是这一盆景的缩影,爱情、婚姻的内涵,也在这盆景中展现。告诉主人这些,他若爱这盆景,我的盆景既装扮了新房,又取悦了心情,这就成了我们共同的福气!”

那天,我的客户听我介绍完“玫瑰鬼手”盆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喜滋滋地搬回了家,我从中赚了一笔,而内心却仿佛失去了许多。看着客户载笑而去的背影,我这才真正领悟老花匠的那番话。

或许老花匠的纯真和唯美来自他的生活哲学,他的生活哲学又来自他的生活阅历和自我修持。

这两天,又去老花匠的摊位,我看上了他一盆春意盎然的君子兰,有心要他割爱,心想那定有一笔可观的赚头。可一看到君子兰的盆中加养了一些野草,我却犹豫了。我正欲拔去野草时,老花匠却阻止了我,点破我说:“拔去野草,这盆花就再普通不过了。你怕野草影响君子兰的身价,大可不必。有野草陪衬君子兰,君子兰更显高雅不凡,它们能如此相容,富心不贱贫,贫心不慕富,两番生机,合二为一,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境界呀!”

对老花匠关于培植的盆景的解释,我总感觉他似乎在刻意装扮玄深,细想他的每一种盆景,又似乎的确有着一种生活的禅意。每次从他那儿进花回来,总有一些担心。可一盆盆花却很快脱手,这不能不令我佩服起老花匠的人生哲学。

正如老花匠所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能否看懂花间人生,全看个人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