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3088400000103

第103章 缺水的记忆

文/仲利民

对于缺水的刻骨铭心的记忆竟是在我漂泊的日子里,这是以前我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的事。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我们的船从徐州运送煤炭到浙江余杭。整个航程中,我们都很兴奋,因为我们要去的地方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更吸引人的是那动人的爱情传说,断桥、西湖,令人亦真亦幻。在我们的谈论与向往中,船已浙浙抵达余杭。

卸货的码头终于到了,船泊在码头上。工厂里排出的废水发出刺鼻的化学气味,那发黑的废水令人作呕,先前对余杭的好感也被这情景破坏了。由于工厂污染严重,被发配到郊区,而且这里居民稀少。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发出的最现实的感叹就是,我们用水怎么办?平常,我们船到哪里就用哪里的水,向来看到的河水都是清澈见底,从未曾遇到今天这种情况。船停下后,货主迟迟不能联系好厂方进行卸货。一天、两天,时间在焦急等待中悄然流逝。成天面对着刺鼻的气味,再加上夏季的高温,我们还要小心翼翼地算计着备用水还能支撑多少时间。一向对水毫不在意的我们,如今却实实在在地被水这问题给难住了。

等到第六天时,货主仍然未能与厂方达成一致意见,船只能静静地泊在码头。水缸里的清水已经见底了。我们感到了恐慌,到厂方交涉,要他们提供饮用水,厂方的答复是他们不用自来水,工人也不在厂区生活,工厂用水都是直接从航道里提取,然后再把废水排入航道,所以无法为我们船员提供生活用水。

唯一的希望破灭了。面对炎热的夏天,我们虽然汗流浃背,却不敢洗澡,也不敢洗衣服。到最后,连洗脸也是吝啬地从水缸里舀上一点点水,用毛巾沾湿后在脸上简单地擦一把。此时此刻,我们最大的渴望就是能有清澈的水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再舒舒服服地灌个饱。

实在忍受不了折磨,有几位船员把航道里的水打上来,用明矾澄清,用来洗澡,晚上他们就受不了了,浑身起了小点点,麻痒难受,只好半夜爬起来去看医生。

到最后,连淘米洗菜都无水可用了。几位船员只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找一个低洼处,扒土成井,用来取水,然而航道里污染的水源早已渗透过来,水虽清,但异味却是一样浓烈。我们只好冒着烈日去找水。沿着乡间小路,去找农舍。我们终于在三里多路远的地方找到一个瓜棚,热情的大叔为我们提供了水源,但要把这水运到三里外的船上,也绝非易事,我除了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再舒舒服服地喝个饱外,只能用一只小桶带一些水回去使用。把一小桶水从三里外的地方提到船上,冒着炎炎烈日,简直就是一场刑罚。等到水好不容易提到船上,身上早已是大汗淋漓,把刚才舒舒服服喝下去的水又痛痛快快地蒸发了出来。

大家望着这一桶来之不易的水,终于懂得了什么叫珍贵。我们先用它淘米,再把淘米水用来洗菜,洗菜水存下来,好涮洗碗筷。无论如何,是断断不敢做其他用途的。大家的身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灰,怎么着都难受,衣服好像和航道里的水发出一样的臭味。水啊水!大家都在心里发出期盼,能有洁净的水用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后来,货终于卸了。我们像逃出牢狱一样幸福地逃了出来。直到现在,每每忆及那段日子,心头仍会出现一阵惊悸。我们对水也一下子珍惜起来,不再随意浪费水。每当有人不理解我的节水方式时,我就会把我的这段经历讲给他们听。听的人多不以为然,认为我对水的这份感情有点矫情。我就会深深地叹口气,也许只有切身体会到失去才能知晓什么叫珍贵。

母亲的爱情哲学

母亲看看自家的田地和邻近的一块主人很少下田管理的稻田,沉默了许久,

问大哥:“儿呀,你看这两块田,

到秋哪块田收的稻子多?”

大哥看一眼自家长势茂盛的稻田,

脱口而出:“肯定咱家的多!”

母亲接着欣喜起来,

说:“这就对了!其实,这稻田和你找对象一个理,稻秧不管理、不施肥,

你怎能盼它秋后丰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