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3053800000025

第25章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离不开心理学(1)

人格,是指人所具有的资格或品格,往往被称为“人的第二生命”。孩子只有人格健全,才会受人欢迎、招人喜爱。我们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培养孩子有健全的人格,运用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孩子的心理,从而使他的人格能得到健全的发展。

69. 换位思考,教孩子理解他人--同理心原理

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了“同理心”这样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指的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个人关注他人的情绪与想法,并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13岁前的孩子也大都独享着父母以及其他亲人的备至关怀。很多孩子在这样的关怀之下,却变得自私起来,他经常会无视他人的意见与感受,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我出发。这是现在的孩子的普遍的一个缺点--缺乏同理心。而同理心对于人与人的交往又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孩子不能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必须要走入社会;他也不能总是跟在我们的身边,必须要自己去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而要做到这些,孩子就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因此,从现在开始,对孩子加强同理心的培养,是重要且必要的。

▲ 妈妈自己首先就要有“同理心”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我们自己首先就要有同理心,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就应该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仅如此,我们与他人相处时,也要能给孩子做出榜样,表现出我们的同理心。

我们要认真思考孩子的行为,并看得到他行为背后的心理,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他的问题,并积极考虑他的行为目的,然后根据他的特点、他的能力来更好地教育他。而在对待其他人时,我们就要有一种博大的胸怀,要保持同情、无私、客观的态度,尤其是经常与他人进行换位思考。

其实,人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同理心,如果我们能积极地对其加以引导,并为他提供良好的参照模本,那么孩子的同理心就一定能被培养出来。

▲ 引导孩子学会角色转换

13岁前的孩子此时可能还无法理解如何进行换位思考,遇到事情后,他的思维往往会直接就“从自身出发”。那么我们就要引导他学会角色转换。

亮亮邀请同学毛毛来家里玩,期间,亮亮总是担当着“指挥者”的角色,不停地“命令”毛毛干这干那。亮亮自己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反而让客人毛毛帮他拿吃喝。后来,毛毛觉得很不自在,于是提前回家了。亮亮一看,认为毛毛很自私,他也没了玩的兴致。

妈妈把整个事情都看在了眼里,她叫来闷闷不乐的亮亮,问道:“你觉得心里不舒服吗?”亮亮点点头:“我叫他来玩,他还不乐意,提前就走了。”妈妈平静地说:“我们来设想一下吧,假如毛毛请你去他家玩,他也指使你做这个做那个,他也不让你尽情玩游戏,他也将自己喜欢的游戏据为己有,那么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亮亮一听立刻就说:“那怎么行?我当然不高兴了!我一定转身就走!我……”

亮亮忽然愣了,他看见妈妈正笑眯眯地看着他,他忽然想起来刚才自己不就是像妈妈说的那样做的吗?他拍了拍头说:“妈妈,我知道了。以后我不再只想自己了,也要多想想别人是怎么想的。”

很简单的一件小事,妈妈通过引导亮亮换位思考,让他明白了与人交往时的重要原则。引导孩子学会角色转换,除了这种真实情境之外,我们也可以教孩子在心里转换。比如,在看电视剧、电影、动画片时,遇到某些事情,我们可以提醒孩子想一想“遇到类似情况我该怎么办”、“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等等;平时我们也可以做一些这方面的小游戏,将电视电影中的场景搬到我们身边,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以此来引导他学会换位思考。

▲ 教孩子从其他角度去看待问题

13岁前的孩子思维单纯而又直接,他看问题时往往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所以他可能考虑不到那么多,他也可能只考虑事情好的那方面。而这种简单的思维模式,就会导致他无法理解他人的真实意图。所以,我们该教孩子不要将注意力只集中在一点,而是要提醒他多注意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好的、坏的,他都要考虑到。

尤其是在与他人交往时,孩子在考虑到自己的情感的同时,更要多考虑他人的想法。我们要培养孩子细心观察与体会的能力,以及时发现他人的真实思想,从而理解他人谈话和行为的意图。

当然了,我们虽然要教孩子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可这并不代表要孩子时刻都洞察一切,我们要教他学会“适当地装糊涂”,他要能灵活掌握这个度。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与人和睦相处。

70. 在孩子心上种下一颗“诚信”种子--苹果原理

心理学上的“苹果原理”,其实是一个关于苹果的故事。

美国的《时代周刊》曾经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人员选取了两组人,一组事业有成,一组曾经有过犯罪记录,然后调查人员问了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在你小时候,母亲做的哪一件事对你的一生影响最大?”

调查人员收回的反馈信中,有两个人都讲到了关于苹果的故事,一个人事业有成,而另一个人则罪案在身。

事业有成的人说:“母亲端来一大盘苹果,我和弟弟们都想要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母亲说:‘你们都去除草吧,谁除得又多又干净,大的就给谁。’我认真而努力地干着活,最终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进了我的肚子。这件事让我明白,如果想要得到更多,我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

罪案在身的人则在信中写道:“母亲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一,青红也不一。我和弟弟当然都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弟弟抢先说:‘我要那个大的。’可母亲却批评他说:‘好孩子都要懂得谦让。’其实我和弟弟想的是一样的,但看到母亲的态度,我连忙改口说:‘我要那个小的,把大的给弟弟吧。’母亲因此表扬了我。由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我想要得到更多,我可以通过说假话来达到我的目的。”

同样的一件分苹果事件,却最终得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身为妈妈,我们在孩子的内心种下怎样的种子,将决定他未来会成长为怎样的“材”。第一位妈妈种下了“踏实肯干、诚信为本”,所以第一个孩子长大后事业有成;第二位妈妈却种下了“投机取巧,谎话连篇”,因此第二个孩子才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诚信”可以说是我国儒家的一个中心思想,我国历代儒家经典之中,关于“诚信”的名言启示数不胜数--《诗经·郑风·扬之水》中说:“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的好品德,那么他说出来的话就是不可信的;《左传·昭公八年》中说:“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讲诚信的君子讲话诚实而有规矩,所以不会招来怨恨;《礼记·儒行》中说:“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这就是说,儒者重德,不将金银当做宝,而是将诚信忠实当做宝……

自古以来,人们就将诚信看得比其他任何事都重要,甚至有人称之为人的“第二生命”。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仅是个人道德的问题,它还会涉及到他人、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一个人只有诚信待人、诚信做事,他才有可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而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言行不一致,而且经常是“说到而做不到”。面对这样的孩子,有的妈妈竟然还不以为然,认为孩子还小,他说什么都无所谓,长大了自然就会好。可13岁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我们没有抓住时机对其进行积极的教育,那么将来他的诚信的品格也许会缺失。

关于这一点,从开篇故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身为妈妈,我们不能将这大好的教育机会放走,一定要从孩子小时候起,积极培养他的诚信品德,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才是对他负责任的教育。

所以,要想培养孩子诚信,我们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自己就要诚信,要做到言行一致,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模仿对象;其次,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但一旦对孩子许下了诺言,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尽量去实现。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答应孩子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办到,那么他一定会对我们产生不信任感。因此,我们的许诺需要仔细斟酌,不能随口就说;最后,要提醒孩子说到做到,提醒他慎重对待自己的诺言,慎重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约定。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的情景练习,或者在一些真实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中,使之逐渐加深对诚信道德的理解与认知,使之逐渐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71. 让孩子承担过错,增强责任感--自然惩罚法则

如果我们随便问一位妈妈:“如果您的孩子犯了错误,您会怎么做呢?”相信绝大多数的妈妈可能都会说:“教训他啊!”的确,这种教育手段是我们绝大多数的妈妈都会优先想到的方法。

不过,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卢梭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想法,他认为:“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他的“自然惩罚法则”,这个法则被称为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个法则的具体内容就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们不要对其进行过多的指责,而是应该让他自己去承担错误所直接造成的后果,也就是说给他以心理上的惩罚,这样孩子就会在承担后果的同时也感受到这种后果所带来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情,通过这样的感受来让孩子进行自我反省,并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让孩子“自作自受”,以此来强化他的痛苦体验,使之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星期五下午放学时,老师告诉同学们,星期一要穿校服到学校,学校要举行活动。星期天,妈妈带小桦去了他向往已久的游乐园,小桦玩得开心无比,可他却将第二天要穿校服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第二天一早,小桦和往常一样穿着其他的衣服就去学校了。刚到学校门口,他发现所有的同学都穿着校服,他一下子想起来老师的嘱咐。于是他急忙跑到学校旁边的公用电话亭里给妈妈拨电话,并让妈妈把校服给他送过来。

哪知道妈妈却说:“这样啊,你自己回来拿吧。”“啊?”小桦在电话这头一愣,“可是妈妈,我回家再回来就迟到了啊!”但妈妈依然没松口,坚持让小桦自己回来拿。结果,小桦无奈地自己跑回家拿了校服,然后再风风火火地跑回学校。他迟到了,还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下午放学回家,小桦埋怨妈妈说她不讲“义气”,可妈妈却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吧?如果这次我给你送去了,也许下次你还会忘记。”小桦开始还是气鼓鼓的,但仔细想了想,妈妈说得也没错,因为他在挨老师批评的时候就已经告诉自己了:“下次一定要记住!”

自然的惩罚,不是我们施加的,而是某一件事情的自然发展所带来的“惩罚”。小桦所承担的,就是“迟到”和“老师的批评”。这样的一件事情,让他彻底记住了要牢记老师的嘱咐,相信他下次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了。

其实,自然惩罚法则抓住了孩子的心理,那就是他自己做的事情,结果也是由他自己引出来的,所以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就会相当深刻。很多时候,我们的训斥、提醒可能都无法让孩子记住的事情,但只要他自己经历一遍,他自己去承担一次责任,那么他就会记得非常牢靠。

▲ 要惩罚就要坚持到底

很多妈妈觉得,这样让孩子去承担某件事情的后果有些“残忍”。毕竟,我们的孩子还不到13岁,某些事情的后果怎么能是他一个孩子能承受得了的呢?可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这件事是孩子自己做的,为什么他就不能自己去承担后果呢?

所以,我们如果运用了这种“自然惩罚法则”,那就一定要运用到底,不能半途替孩子承担了责任,也不能在半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训斥。因为我们讲求的是“自然”,所以从头到尾整个责任都要孩子自己去承担。

▲ 对孩子加以指导,加深他的责任感

我们是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不过与此同时,我们还是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具体的指导,毕竟13岁前的孩子对问题的认识能力还比较差,所以我们要让他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应该明白一些基本的行事道理,并要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自然惩罚法则”孤立使用,必要时候我们还是要加入批评与指导,以提高孩子的思想认识。

我们要培养孩子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平时可以在家多进行一些小训练,或者就让孩子经受几次“自然惩罚”,以帮助他牢固记忆。当他既懂得了道理,又掌握了正确的行为准则时,他就能逐渐约束自己,从而减少过失、做得更好。

▲ 根据孩子的个性来使用“自然惩罚法则”

有的孩子意志“坚强”,他会对自己的错误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对这样的惩罚也满不在乎,那么这时就不适合使用这样的惩罚了,因为这对孩子的思想起不到刺激的作用;而有的孩子却恰好相反,有极强的“自尊心”,这样的惩罚会对他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刺激,他可能不会因此而受到鼓舞,相反的是感觉到无比羞愧,显然这样的孩子也不适合使用这一法则。

鉴于孩子的个性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观察,需要掌握“自然惩罚法则”的运用火候,如果有些错误的确可以经由孩子自己去发现、体会、改正,比如像前面故事中小桦的那个错误,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法则;如果有些错误仅仅一般批评教育就可以了,那么我们也没必要非让孩子经历一次“打击”;而对那些“坚强”的孩子,与其我们去强迫他认识错误,倒不如帮助他提高认识,提升他的个人品德素养,以减少他犯错误的次数。

72. 教孩子学会助人为乐--跷跷板互惠原则

我们都玩过跷跷板,当一方用力向下压,另一方就会翘起来,翘起来的感觉是令人兴奋的,只有当双方不停地轮流向下压,才能交替享受游戏带来的兴奋和快乐。在玩跷跷板的过程中,不可能永远平衡,只有高低交错,才能玩得快乐。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像坐跷跷板一样,任何关心、帮助等都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跷跷板互惠原则”。

俗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一个自私的人,即使占了很大的便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这样的人如同坐在了一个静止的跷跷板顶端,虽然处于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是却失去了互动中的乐趣。

因此,我们要告诉孩子,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主动提供帮助;当他人帮助我们时,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要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心念。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互助互惠,他的人生路才能走得更顺畅。

“助人为乐”这简单的四个字,却蕴涵着最真、最美的意义和价值。孩子本性善良,他喜欢做好事,喜欢帮助他人,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娇生惯养的现象,孩子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这些都不利于他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