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3036000000048

第48章 用脚去做梦,用心去执行(2)

很多三星员工认为,三星的组织架构有点类似准军事化组织,虽然等级森严,但是令行禁止,执行的速度非常快。加上韩国人大部分都要服兵役,更给这种组织文化增加了军事色彩。事实上,三星海外分部掌握实权的基本上都是韩国人,即使在中国,大部分生产、销售等重要职位都是韩国人把持,外人很难理解这种独特的DNA。

成吉思汗正是这种快速执行文化的老师,因为成吉思汗所拥有的快速机动能力和三星电子推崇的“速度经营”不谋而合,曾经还被三星电子前任中国总裁李相铉极力推崇。在三星内部员工看来,三星电子的执行文化和成吉思汗这类军事组织的确有不少共通之处。

(1)业绩导向

业绩为王的理念使得三星的进攻非常简单,业绩不只是销售部门考虑的事情,从研发、生产、制造、市场等环节都会进行相应的控制和激励。尹钟龙建立了员工奖金直接和本公司效益挂钩的制度,并向高层主管配发期权,迄今,三星已将4%的股份配发给集团内的900名主管,尹钟龙则持有价值4 00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

(2)网络化的能力

13世纪,蒙古军队曾经用命令传达、灯火、烟雾、旗帜等网络手段保持信息通畅。三星则通过复杂的网络如供应链管理系统(SCM)、ERP系统等简化信息流,提高决策速度。在三星(中国),中高层经理人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系统,实时看到当天的营业数据——哪款产品好卖、哪个地区热销、哪里库存严重——从而快速处理。

(3)赏罚分明

成吉思汗很认真地确保士兵得到应有的份额,三星电子也非常强调赏罚分明,员工只要业绩优良,提升就会非常快。三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条:“不惩罚员工的失败,只有缺乏道德、不公正、不诚实或拖了别人后腿的员工才会受到惩罚。” 但是如果业绩不好,也会有相应的降职处理。

对于这种执行文化,三星电子数码打印事业部常务李长宰表示:“这种等级不仅存在于三星,在其他公司也是有等级的。问题在于每一个等级升迁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是不是参考不同的年限、年龄来给员工升职。像三星电子,你只要有能力,当然也要有一个基本的年限,而且被公司认可的话,可以破格升职。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很好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也就有助于实现速度经营。”

有一个细节很鲜明地体现了三星的准军事化组织风格:三星员工有一种游戏叫喝“忠心酒”。下属为了表示对上级的忠心,把袜子、皮鞋等放入酒缸中,然后当着上级的面喝了这个“忠心酒”。这种文化使三星电子的执行异常坚决和快速,但一些管理界人士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种文化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认为其中掺杂了太多的集体主义精神,会使权、责、利的关系搞不清楚;二是认为讲究一种服从和忠诚,不利于员工发挥创造性;三是浓重的韩国色彩阻碍其真正走向世界的国际化步伐。

《蓝海战略》作者钱·金曾经将三星电子作为“蓝海”案例的典型。对于三星电子这种做法——“蓝海”战略+“红海”执行,钱·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星的未来,除了继续产品创新,如何能在流程和人员上有所改变也很重要。可见,速度经营是重要的,组织架构问题也同样重要,企业要想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必须给予这两方面问题同样的重视。

142.高效能的“午餐会报”制度

对于台塑集团所有的成员来说,要想彻底领教王永庆追根究底的工作作风,最好的就是亲身体会一次王永庆创造的台塑“午餐会报”。这个会报是由台塑总管理处总经理室定期安排的,为的是追踪、考核台塑的有关事业单位,来了解集团命令的贯彻执行情况,并考验各单位主管与幕僚人员的能力,同时也给了行政主管与幕僚人员重要的沟通场所,每一个事业单位都有轮到的机会。只要王永庆在台湾,几乎每天中午都会有吃便当式的“午餐会报”。

台塑的“午餐会报”充分体现了王永庆在整个台塑集团的君主地位。与其他的企业集团不同,王永庆在台塑集团中有绝对的权威,掌握着整个台塑集团的“生死予夺”大权。在台塑集团,企业中的重大决策都是在“午餐会报”中解决,一般都由王永庆亲自主持,他经常是正襟危坐,会议的气氛也十分严肃,大有君主听政的架势,对于参加报告的单位来说,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午餐会报”的内容通常以各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或遇见的管理难题为主。轮到报告的单位,总管理处会在一个月前就通知他们进行积极的准备,随后再上报总管理拟定报告的主题和议程。而一些有关企业的重大决策,如一些新的制度的建立、投资案或一些经营改善的提案,也经常在“午餐会报”中进行讨论。在“午餐会报”上,王永庆十分认真地听取报告单位的报告,一旦听到有疑问的地方,他就会立刻将报表折一个小角,等报告告一段落时再发问,有时也直接打断报告者的报告,以其惯有的“追根究底”的方式不断发问。如果报告者准备不够充分,随时都有可能被问得哑口无言,这种情况对其以后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参加会报的报告者都感到很紧张,唯恐准备不周,当场出丑。所以“午餐会报”上的竞争与淘汰的激烈程序,给参加报告人员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这种“午餐会报”制度,对于台塑集团以外的人员,或者是刚刚踏入台塑集团的员工来说很难适应,他们觉得在台塑没有人情味,没有安全感。但王永庆认为,人情用在努力、有贡献的人身上是一种爱,是一种鼓励;用在不用功、不努力的人身上,则是一种包庇,是一种纵容,对他、对企业只会有害,不会有利。这是一种任人唯亲的行为,这样做是只顾情、不讲理的,王永庆对这种做法完全反对。在追求点点滴滴合理化的王永庆眼中,不讲理的人情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诚然,参加“午餐会报”会给参加会报的人很大的压力,使人提心吊胆。然而,“午餐会报”又是一把双刃剑,机会与风险并存,它是一个良好的优胜劣汰的机制,能力不济或是准备不充分的人,会在追根究底的王永庆面前露出马脚;而能力很强和准备充分的人,在王永庆一连串的提问面前,反而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为自己赢得一个破格提升的机会。所以,一切都是“事在人为”,关键是要有真本领,这样的真金在烈火中才会越炼越精。

正是由于“午餐会报”给人以莫大的压力,才使台塑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在会报前要做十分充分的准备,从而使台塑集团企业许多管理上的难题,都经由这一场主管们提心吊胆的“午餐会报”迎刃而解。各种经营改善提案也点点滴滴,积少成多,由小而大,最终成为台塑追求合理化的主要推动力。可见,适当的压力可以产生有效的动力,严格的管理造就精英,一个优秀企业管理者不仅应该让自己的员工忠诚于自己,还应该把自己的员工训练成精英,从而为企业创造更稳定更顺畅的未来。

143.力保流程和文件不走样、不打折、不缩水

即使拥有优秀的流程和优秀的人,即使拥有卓越的核心竞争力,如果缺少了严谨的执行力,也无法造就卓越的组织。依靠执行力才能将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最终的组织绩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