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半窗红烛
3028800000001

第1章

当铺不大,巷子却因它才叫了当铺巷。在义宁州人的眼里,它不叫当铺巷似乎就再也没有别的名字可叫了。正如州城里的另外一条小巷,因了一个铁匠铺才叫了铁炉巷。当铺的门面虽小,威严却是天生的。九级花岗岩的台阶,一级比一级高,一级比一级阔,甚至比县衙前的那几级台阶还来得凶猛,来得彪悍。门口立了两个石狮子,块头不大,却是筋骨毕现,目光炯炯,不啸而怒,不眦而威。普通的汉子倘若落脚在台阶上,见了那石狮子,形体早就畏缩了三分。当铺的门面甩脱不开,那门口自然也跟着狭隘了,又一扇厚实盈尺的木门挡着,倘若横了门闩,纵有万顷的气力,恐怕也只是蚂蚁撼大树,自不量力。墙是夹层的,九寸宽的青砖两排并在一起,直砌到了墙顶。四围的风火墙极像了一只簸箕,高高翘耸着,将小巧的一个铺子贴在胸口上。谁也夺不走,铺子也挣不脱。

那落魄的市井之徒倘然猥猥琐琐进了当铺,便可见着一排黑红的柜台横亘在屋子中央,柜台比常人高了半个脑袋,上面栽满了铁栅栏,另一端固定在头顶的楼板上,因为长久的擦拭,铁栅栏泛着幽幽的冷光。柜台前面仅留着一条局仄的通道,而后面的空间就空旷了,正对面靠墙的位置摆了一张八仙桌,桌子的四条腿以及腿间的挡板上都镂满了各式花纹,古朴而庄重。桌上放了一盏银色的水烟筒,银白的光生动而冷峻。桌子的一边摆了一张椅,是太师椅,同桌子一样古朴。桌后的墙上挂了一幅画,画上是一只虎,虎卧在孤松下,闻不着凌云的虎啸,微闭的眼睛倒显出几分慈眉善目。那画并非什么名人的墨宝,乃是雅凤斋的画师奉了主人意愿,饮了半盏酒后的涂鸦之作。

当铺是义宁州城唯一的当铺,独占的买卖,它不像一般的店铺那样愁着营生,只要开了门,典当的生意便断不了。当铺的主人因此活得滋润,从容,如闲鱼戏水一样自在。当铺的伙计也跟着得了闲,日上三竿开门,日垂天边闭户,比普通店铺的伙计多歇了半天光景。这当铺传到赵半窗手里,也不知历经了几世几劫,反正赵半窗的日子生来就这么笃定,闲适。一张太师椅,一盏水烟筒,一杯碧罗春,赵半窗就那么端坐于柜台后,吸一口烟,品一杯茶,眯半会眼,四十五个春夏秋冬就那么打发了,只是鬓角不经意间被烟雾缭绕了几丝沧桑。赵半窗多半时间局仄在当铺内,那么不咸不淡地生活着。偶尔他也会趁着晨曦或黄昏,在当铺巷走上一个来回。当铺巷人见到的赵半窗总是一袭长衫,一页纸扇,满脸淡淡的笑容,不紧不慢的步子,镇定而又散淡,和蔼而又有种说不出的威严。

当铺的伙计是个老伙计,一般物件的鉴定估价只在股掌之间,有时甚至比赵半窗还拿捏得细微,用不着赵半窗花费什么心思。只在一些年代久远的字画上,老伙计才会犯些迷糊,也只有这时候,赵半窗才会瞄上一眼,吐几个字,铁下一个价格。话出了口,余下的事赵半窗就不再理会了,由着老伙计侍候。赵半窗有他赵半窗的规矩,该他说话的时候说话,不需他说话的时候一个字也不多说。祖辈的规矩多,到了赵半窗手头上规矩就少了,少了规矩但不等于没有了规矩。赵半窗有三条规矩老伙计是烂熟于心的,一是一钱不文之物不当,二是来历不明之物不当,三是活人不当。犯着此三条的,没有谁可以勉强赵半窗。除此三条,赵半窗什么生意都接,什么活儿都揽,还真没有一件活计砸着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