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3021700000087

第87章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首诗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天宝年间,唐玄宗实行开边政策,与吐蕃长期战争,连年的战争给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壮丁被征,赋税沉重,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杜甫的这首诗就反映了这个社会现实,揭露了朝廷穷兵黩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希望和平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部分来赏析。

第一部分为前六句。一开始诗人就描述了父母妻儿痛苦告别征夫们的让人痛彻心扉的场面。兵车隆隆,战马嘶鸣,被抓的百姓都佩戴着弓箭。父母妻儿们奔走哭号相送,征夫们在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中是家中的顶梁柱,征夫走了后,家中就只剩下老弱妇幼,征夫的离开,家庭就陷入了困境,甚至家破人亡。一个“走”字,被诗人寄予了浓重的感情色彩,亲人被突然抓兵,紧急押送出征,家属们追奔呼号,征夫和家属至此一别也许就是生死离别了,是多么悲怆。“牵衣顿足拦道哭”,这一句中诗人连用四个动词,把送行人者那种不舍、悲伤、愤怒和绝望细致地描绘了出来。这部分分别从视觉上和听觉上集中展现了战争给千万家庭带来的妻离子散的沉重代价。灰尘弥漫,车马人流,哭声,这些交织在一起,场面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读来令人触目惊心。

第二部分(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到“被驱不异犬与鸡”)描述征夫们直接倾诉他们的悲惨境遇。“道旁过者”,指诗人自己。这也说明了诗人亲历了整个过程,此句一出,大大地增加了整首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指朝廷征兵频繁,这一句直接点出了造成老幼妇弱生死离别的原因,是整首诗的诗眼。接着诗人用一个十五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的例子为证,证明了“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两句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皇帝,这是多么大胆的一句话,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愤慨和谴责之情。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视线从血流成海的边地转移到中原内地。“君不闻”三字引领我们看到了另一幅惊心动魄的场景。华山以东的广阔原野上,千村万落都变得人烟稀少,田园荒芜,荆棘丛生,一片萧瑟凋敝之色。接着诗人从局部地区的景象联想到了整个中原大地的景象,局部与整体、实和虚相互照映,进一步深化了战争给百姓带来沉重灾难这一主题,也流露了诗人对战争的强烈痛恨。

第三部分(从“长者虽有问”到结尾),诗人进一步推进。“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这说明了统治者对他们的压迫,让他们愤怒,他们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在下文中,征夫还是一吐心中的愤懑。不敢说又忍不住说出来,极为细腻传神地将征夫们愤怒而又恐惧的心理表现了出来。接着诗人写到“今年冬”、“未休关西卒”,表明统治者不惜百姓生命,开疆扩土,使战争旷日长久且频繁。“租税从何出”与前面“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进一步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诗人在这里连用了几个五言句,语气急促,形象地表达了征夫们沉重的悲痛哀伤之情,也体现了他们倾诉的急切心情。穷兵黩武的朝廷不仅频繁征兵,还要逼租,这如同雪上加霜,给百姓带来了第二重灾难。诗人感慨:现在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命丧沙场。这是发自内心的强烈控诉。封建社会本是重男轻女,但是当时残酷的现实,改变了人们的心理,可见,朝廷的穷兵黩武不仅使百姓生命不保,还在心理上给他们带去沉重压力。最后诗人用极为凄惨哀痛的笔触,描述了战场上惨烈的场面。青海边的古战场上,茫茫荒野,白骨叠落,天气阴暗凄惨,冤魂哀号的阴森冷寂的情景,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最后荒无人烟中鬼泣的情景和开头送行时的人群中人哭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再一次强调了“武皇开边未已”导致的恶果,感情激烈悲壮。

这首七言乐府深刻地揭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诗人寓情于事,激愤的心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忧国忧民的形象跃然纸上。

后人点评

清人沈德潜:诗为明皇用兵吐番而作,设为问答;声音节奏,纯从古乐府得来。以人哭始,以鬼哭终,照应在有意无意。(《唐诗别裁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