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流辈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贞元十九年(803),天下大旱,百姓贫苦,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和张署,劝谏减免徭赋,触怒德宗,两人同时被贬南蛮。至宪宗即位,大赦天下,他们仍不能回京,被改调江陵(今属湖北)作曹参军。韩愈听到此消息后,心情复杂,借中秋和张署对饮赋诗之际写下这首诗,一抒情怀,并将此诗赠给张署。
本诗可以分为三部分来赏析。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八月十五日夜两人对饮的环境。天高云疏,明月当空,凉风习习,万籁俱寂,在这样清冷寂静的月夜,诗人和张署两人举杯痛饮,心中是何等的凄凉。为了打破沉寂,韩愈邀张署诵诗。“一杯相属君当歌”句,引出了张署的悲歌。
第二部分(从“君歌声酸辞且苦”到“天路幽险难追攀”),写张署诵歌。首先总体评价了张署的歌声酸辞苦,使人“不能终听”就“泪如雨”。表明两人的心情是一样的酸楚。
张署的歌,首先写被贬南迁时遭受的痛苦,跋山涉水,山高水阔,路途遥远,蛟龙出没,野兽哀号,环境荒凉险恶,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贬所。而贬所环境也同样恶劣,整日“幽居默默”好像是个逃犯。下床畏毒蛇,下床都这么困难,更不用说远行了。食怕中毒,空气中弥漫着湿蛰腥臊的气味。这段叙述表明两人的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语言悲伤。
接着笔锋一转,写到让人激动欢欣的大赦消息。宣布赦书那天,鼓声隆隆,“赦书一日行万里”的场面热烈,节奏欢快,体现出张署兴奋的心情。听到大赦令宣布:“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这使两人感到前途突然出现了光明,回京有望了。但是,诗情又一转折,虽然大赦令写得清清楚楚,赦免人员的名单中也有他们的名字,但“使家”阻挠,他们还是不能回京。
最后“移荆蛮”、“只得”,表现了两人心中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转移“荆蛮”,职“判司”小官,位卑人轻到受长官鞭打的境地。面对这样的处境,张署感叹道:“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这部分是诗文的主题,文势波澜起伏,震荡人心。
第二部分诗人借张署的歌,抒发了自己愤懑不平之情。第三部分(从“君歌且休听我歌”到“有酒不饮奈明何”)写诗人的议论。“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两句,自然转到诗人的议论。今夜明月最好,人生命运天注定,我们不能左右,值此良宵还是开怀畅饮吧。可见诗人已经看透宦海沉浮,难以掌握自己命运,于是,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天,自我排解,用酒消愁,暂时忘记烦恼。这三句话中深藏的苦楚,溢于言表,结尾看似狂放,也是深含无奈。“一年明月今宵多”照应题目的“八月十五”。
这首七言古诗以主客唱和结构全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倾诉,别有特色。语言沉郁雄浑,感情酸楚悲伤,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完整,意境悲凉,意蕴深远。
后人点评
明人陆时雍:每读昌黎七言古诗,觉有飞舞翔翥之势。(《唐诗镜》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