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点投资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3012400000061

第61章 期货:以小搏大,大手投资(2)

例:某投机者判断7月份的大豆价格趋涨,于是买入10张合约(每张10吨),价格为每吨2 345元。后果然上涨到2 405元/吨,于是按该价格卖出10张合约。获利:

(2 405元÷吨-2 345元÷吨)×10吨÷张×10张=6 000元

b.卖空投机。

例:某投机者认为11月份的小麦会从目前的1300元/吨下跌,于是卖出5张合约(每张10吨)。后小麦果然下跌至每1 250元/吨,于是买入5张合约,获利:

(1 300元÷吨-1 250元÷吨)×10吨÷张×5张=2 500元

(2)套期图利。

a.利用相关品种的价差套利。

b.利用不同期货市场上同一品种的价差套利。

c.利用同一品种不同交割月的价差套利。

d.利用现货与期货的价差套利。

期权基本知识

一、期权

期权又称为选择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力,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指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指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指看涨期权)或出售(指看跌期权)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期权交易事实上就是这种权利的交易。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完全可以灵活选择。

二、期权的类型

按期权的权利来划分,主要有三种: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和双向期权。

(1)看涨期权。所谓看涨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享有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按某一具体的敲定价格买进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但不同时负有必须买进的义务。

(2)看跌期权。所谓看跌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享有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按某一具体的敲定价格卖出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但不同时负有必须卖出的义务。

(3)双向期权。所谓双向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既享有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按某一具体的敲定价格买进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又享有在商定的有效期限内按同一敲定价格卖出某一特定数量的相关商品期货合约的权利。

三、期权交易原理

买进一定敲定价格的看涨期权,在支付一笔很少权利金后,便可享有买入相关期货的权利。一旦价格果真上涨,便履行看涨期权,以低价获得期货多头,然后按上涨的价格水平高价卖出相关期货合约,获得差价利润,在弥补支付的权利金后还有盈余。如果价格不但没有上涨,反而下跌,则可放弃或低价转让看涨期权,其最大损失为权利金。

看涨期权的买方之所以买入看涨期权,是因为通过对相关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分析,认定相关期货市场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所以,买入看涨期权,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一旦市场价格果真大幅度上涨,那么,他将会因低价买进期货而获取较大的利润,且利润大于买入期权所付的权利金数额,最终获利,买方也可以在市场以更高的权利金价格卖出该期权合约,从而对冲获利。

如果看涨期权买方对相关期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判断不准确,那么,如果市场价格只有小幅度上涨,买方可履约或对冲,获取一点利润,弥补权利金支出的损失;若市场价格下跌,买方则不履约,其最大损失是支付的权利金数额。

四、期权与期货的关系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两者均是以买卖远期标准化合约为特征的交易;

(2)在价格关系上,期货市场价格对期权交易合约的敲定价格及权利金确定均有影响。

(3)期货交易是期权交易的基础,交易的内容一般均为是否买卖一定数量期货合约的权利;

(4)期货交易可以做多做空,交易者不一定进行实物交收。期权交易同样可以做多做空,买方不一定要实际行使这个权利,只要有利,也可以把这个权利转让出去。卖方也不一定非履行不可,可在期权买入者尚未行使权利前通过买入相同期权的方法以解除其所承担的责任。

期货市场的风险及其防范

我们在进入期货市场进行期货交易时,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在期货交易各个操作环节上的风险点,以提高自身素质,规范交易行为,把风险降到最小限度。

根据风险的不同影响作用,可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根据风险的可控性,可分为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根据风险的主体,可分为政府管理风险、交易所管理风险、期货经纪公司服务风险和客户交易风险。

一般来说,期货市场虽是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但仍难免受一些势力雄厚的大户的操纵和控制,造成投机性的价格起伏。

美国白银大王亨特兄弟在1980年年初炒白银不幸却失手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1979年初,亨特兄弟以每盎司6~7美元的价格开始在纽约和芝加哥交易所大量购买白银。至年底,亨特兄弟已控制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在他们的控制下,白银价格不断上升。

1980年1月17日白银价格涨至每盎司48.7美元,在黄金市场的刺激下,白银价格在1月21日达到50.35美元的历史最高峰,比1年前上涨八倍多。这种疯狂的投机行为,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此时,美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紧缩银根,利率大幅上调,期货投机者纷纷退场,致使银价暴跌。到3月底,跌至每盎司10.8美元,白银市场几乎陷入崩溃的境地。亨特兄弟在这场投机风潮中损失达数亿美元。

此外,投机者加入期货交易的目的是利用期货价格的上下波动来获利,因此,何时买进卖出,主要取决于对期货价格走势的判断,即价格预期:预期价格将上涨时买进,预期价格将下跌时卖出,预期价格将盘整时则观望。投机者的价格预期不仅受期货价格变动的各种信息的影响(基本因素分析),而且还受其对当前和历史的价格走势判断的影响(技术分析)。因此,在利好因素的刺激下,人们预期价格将上涨而纷纷购进,从而推动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的趋势信息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价格上涨预期,人们进一步购进,从而推动价格进一步的上涨。反之,在价格下跌时,人们预期价格将进一步下跌,纷纷卖出,从而推动价格进一步下跌。可见,期货交易中的价格预期和投机心理对期货价格波动具有极强的推波助澜、加剧波动的作用。

1980年黄金市场出现的空前大风暴,明显地反映了投机心理和价格预期对期货价格的影响力。1979年11月金价仅每盎司400美元左右,1980年1月21日已暴涨至838美元的历史高峰。其暴涨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大幅度提高油价;政治因素,苏联入侵阿富汗,伊朗劫持美国人质,美伊关系恶化,美冻结伊在美资产等。而一些大金商肆意渲染、哄抬金价所造成的投机心理更是金价暴涨的重要原因。当金价涨到最高峰时,有谣传美国政府将在1月份拍卖大量存金,这使投机者心理突然逆转,竞相抛售黄金期货。1月22日当天金价下跌103美元,到3月份即跌到460美元。这次金价的大起大落,除了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外,投机心理因素也起了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而到5月份,黄金市场风浪基本平息,人心转趋看淡,金价疲软。尽管出现一些小的刺激金价上涨的因素,但仍未能改变人们的心理预期,无法促使金价回升。因此,在预测价格走势时,必须结合各种因素分析大多数交易者的心理预期。

以上列举的大户操作和投资心理都是影响期货价格的一些重要因素,实际中的影响因素则要复杂得多。为了更好地预测期货价格走势,把握有利的交易时机,期货交易者必须注意及时而广泛地收集有关因素的准确而详尽的信息资料;综合地分析各种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注意与定量分析工具以及技术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加以综合应用。

期货市场的各种风险对比现货市场有风险放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下列五个方面:

(1)参与期货交易的商品通常是价格波动较为频繁的商品,期货价格易与现货价格产生强烈的共振,扩大风险面,加剧风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