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点领导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3012200000071

第71章 生命不止,学习不辍——每天学点领导者的求真艺术(1)

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彼得·圣吉

最好的领导是最好的学习者

俗话说:“只有足智,才能多谋。”培根也曾讲过:“知识就是力量。”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经营领导,尤其是较大部门、企业的经营领导,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经营者不掌握变化的科学技术知识和领导知识,事事都用所谓经验领导,企业将会岌岌可危。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企业环境复杂多变。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难以把握的时代,领导者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有好学的精神,善于学习。要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同时,还要善于从自己及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领导者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以系统的思路、全新的观念去把握知识经济的脉搏,取得领导工作的主动权。

处于今天高度信息化的竞争社会,要想有一番事业,绝非侥幸可得;而好不容易历尽艰辛,坐上领导者的位置,也不能因自己目前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停步不前。因为世界在快速变化,学校里所上的课程,永远赶不上企业环境变化的速度,一切都在不断从零开始,经营者只有时刻充电,活学活用,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海尔创业之初亏损100多万,员工不到800人;现在则是10个工业园区,海外2个,国内8个,其中青岛本地1个,国内其他地方7个。海尔产品现已开发86大系列,13000多种规格。海尔每年申请专利600多个,平均每天开发1.5个新产品、申报2.6项专利。

在海尔总部产品展示厅,每件样品家电前面都立有一块牌子,告诉你这件产品诞生的故事。很有代表性的一个故事就是:北方农民打电话向海尔投诉,你们的洗衣机为什么老堵?海尔员工下去查看后才发现,原来这些农民把洗衣机用来洗地瓜等蔬菜。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笑这些农民“土”,而是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市场。于是,他们改进了洗衣机的排水管、溢水器及支架,发明了大地瓜洗衣机,这一创新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海尔集团党委副书记说海尔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比别人先想到了:领导层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带动整个队伍不断提高。于是,他们自上而下建立起了学习的团队。

领导素质没提高,员工素质提高了也没用,因为观念创新是先导。好建议得不到采纳,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那就等于零。

竞争力是适应变化而进行变革的能力,而学习是带动变革的原动力。要通过学习新的观念与方法,改变旧的思维与习惯,重塑新的竞争力。对于领导者而言,学习才能保持竞争力的最好方式,学习才是领导保持魅力的源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的更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也不断涌现。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团队的领导者都得随时随地地充电,更新知识库。任何时候放松警惕,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作为企业决策核心的领导者们,已经不能再固守原有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必须以创新的理念为企业带来新的生机,赢得机遇与发展。纵观世界上优秀的企业,其经营者和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学习、实践和总结。

比如TCL的总裁李东生和企业内的管理者们养成了互相赠送管理书籍的习惯,有时同一本书会收到两三本;联想的总裁柳传志特别喜欢读企业家传记,并结合自己的体会细细捉摸,常常要读几遍,每周六都要拿出半天时间整理个人思路。李嘉诚创造力一个新的词汇叫“抢学问”,它反映了李嘉诚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创造财富的艰辛历程。当同事们聚在一起打麻将时,李嘉诚却捧着一本《辞海》在啃,时间长了,厚厚的一本《辞海》被翻得发了黑。在每天十多个小时的辛苦劳作后,李嘉诚仍不间断地学习英语。就是到晚年,年逾古稀的李嘉诚在接受采访时还说:“我每天晚上都要看英文电视,温习英语。”

张瑞敏的办公室就像一个书房,里面有各种管理方面的书籍;他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孙子兵法、易经、道德经等了如指掌,还经常委托在海外工作的同事帮助收集最新的管理书籍,使他能掌握世界最新的管理动向;在他的带领下,特别是在创新的学习氛围下,海尔做到了全员学习、创新,真正成为了一个随时随地学习的学习型组织。

1998年春天,张瑞敏在事业部培训班上阐述每个干部要通过学习使自己思想达到新境界。他说:“要记住孔子说的两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啃书本,不结合实际思考,这个学习等于没有用。但不认真学也不行。学在求‘悟’,而且要‘悟透’。佛家讲‘觉悟’和‘顿悟’,禅宗还讲‘棒喝’,即用力刺激,使之‘顿悟’。还要综合起来系统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张瑞敏主义学习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他更注重于把它运用到企业经营上。他在讲课中说:“《老子》帮助我们确立了企业经营的大局观;《论语》培育了我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勇于进取、刚健有力的浩然正气;《孙子》则帮助我们思考了企业管理的方法和企业竞争的谋略。所以说,学习能让人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与智慧的支持。”

张瑞敏还特别重视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在一次给事业部长的讲课中,他说:“松下与韦尔奇教给我们什么》我看有两条是重要的:一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基本的经营理念;而是要不断寻求新的变革,发动新的变革。”

这两句话,深刻而全面地概括了中国企业学习外国经验的基本内容。

张瑞敏说:“学松下什么?学松下的韧劲,他没有上多少学,但他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学习、前进。而且他善于把员工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为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形成浓厚的松下文化氛围。这是松下价值观的魅力,也是松下文化的魅力。”

张瑞敏说:“学韦尔奇什么?是学他不断追求变革的精神。他能够使通用电气很多年来一直保持发展、盈利,并且一直观念创新,这是不得了的魄力!虽然他在工作作风上与松下完全不同,但异曲同工。”

韦尔奇有思想,有魄力,严格治企,是刚;松下重员工教育,重理念“布道”,以文化统一思想,是柔。一柔一刚,相得益彰,二者统一乃是海尔之追求。

张瑞敏在学习目的与方法上是非常清晰的。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他以高屋建瓴的大文化观提出了禅、儒、道、法之一切可学之处、可用之处,也引用了孔子学与悟的学习准则和方法,从而引导全体海尔干部积极向上,在学无止境的大海中遨游;他博采西方管理学家之长,以“理念先导”的原则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传到员工中去。这也是海尔文化中心的神圣使命。一个企业文化中心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中外企业都是少见的,这也是海尔借鉴学习西方观念之下形成的关键举措。

波顿说:“我一直以为东方的企业家缺少的就是学习,一种对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例如通用公司所奉行的那些——的消化与吸收,而不仅仅是一两次的头脑风暴。出人意料的是,来自于中国的海尔公司做到了这一点。”

很多企业之所以高速发展,是和这个企业拥有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领导者分不开的。国内著名的房地产公司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领导者。

1988年,伴随着股改的成功,万科的业务也节节上升。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合作者,美国富兰克林铸币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通过富兰克林铸币公司的宣传册,王石感觉到这是一家专业性很强的金属、陶瓷礼品制造公司,这个合作机会对于万科来讲无疑是个“金娃娃”,于是他决定一定要拿下它。这次合作,让王石大开眼界。

最先同万科接触的是位名为Peter的香港人,两个星期后对方换了个美籍德国人。一个月之后继续谈判,又换了一位美籍日裔人。再过一个星期,前来谈判的又变成了一位律师,他是美籍犹太人。

签合同时,真正的老板——一位美籍爱尔兰人才出现。

开始,王石还没太在意富兰克林公司的谈判代表的变换情况。随着谈判的深入,他才开始理解频繁更换谈判人员的含义。谈判代表的选派是根据流水作业法来制定的,其中暗藏玄机:首先来的香港人,是一位中国大陆通,负责对万科能力及潜力的评估;德国人则来谈工艺流程设计,产品组装的工序环节甚至卡到以“秒”为单位;日裔小个子是位工艺成本控制师,负责计算每件产品加工费的最经济支出;犹太律师来了,不是谈怎么保障合同执行,而是探讨终止合同时的双方义务和责任的详细条款—甚至包括厂房内的一扇玻璃更换后,结束合作时这扇玻璃窗是否恢复到原状这样的细节。

谈判终于结束。签合同时,发现一摞合同文本比招股说明书还厚。负责起草的是美国一家法律事务驻香港公司,仅律师费一项,富兰克林公司就支付了300万港币。王石心想:花这么多钱调查万科,还不如把钱直接给万科,能做多少事啊!

但此时王石才体会到:同富兰克林公司合作,赚钱固然重要,但从方法论上,学习对方的人才组合、严谨的工作方式、强调效率的做法、尊重法律的商业精神更具有价值。

从此,万科与合作伙伴签署的合作文本也变得厚了起来。

富兰克林公司合同上对万科有很苛刻的约束,详细地列出做不到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王石有些担心万科履行合同的能力。

事实上,担心是多余的。负责此项目的赵晓峰团队尽心尽责,超水平发挥;而且,尽管合同条款非常苛刻,但在具体执行合同中,富兰克林公司还是把握了一定的弹性。

在和富兰克林公司合作的过程,也是万科进一步学习国际化,学习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规范化工作方法的过程,王石能够领导万科一步步地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他善于学习是分不开的。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管理者在与其他公司合作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管理者的学习能力往往会影响自己企业的发展,所以,善于向他人学习,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领导者要加强自己的学习力

学习力,是指一个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总和。它与一般的学习有所不同,不仅是指知识信息的学习,更重要是指提高自身能力以对变化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应变,这也是动态衡量领导者素质高低的真正尺度。学习力是领导者最本质的能力,是因为学习力对领导者诸项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最活跃的创新力和最本质的竞争力。领导者要认识到现代竞争已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根本的竞争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也就是学习力的竞争,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为本、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使团队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将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竞争力。

首先,领导者要有学习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被写进中国的宪法,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声浪也更为汹涌。已经步入世界经济大潮的中国经济,越来越切实地感受到了这种浪潮的冲击。加入WTO已成事实,经济全球化也不再是纸上的言辞,国际贸易,国际惯例,国外公司,先进产品……这些都在给国门内的经营者带来一次次的冲击。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关系、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和各种领导手段、日新月异的领导理念,作为一个领导者,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付一次又一次时代大潮的冲击。

其次,学习能力的提高直接受一个领导者对学习重要程度认识的影响,要提高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的态度。

1.对现有知识的态度

也就是所谓的“归零学习”。新世纪的企业经营者每天都应心态归零,即永远从零开始,对周边环境的变化要有足够的敏感度,然后铆足劲,见缝插针地学习,为迎接明天的挑战多做准备,切不可迷恋于眼前的成功。

2.对“外行”知识的态度

一个人知识越多,其聪明、智慧、才干就越有增长。培根曾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浪漫,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门门精通”往往是“门门不通”,尤其是作为领导者,要学会选择,在某些领域要学会做“外行”。

“外行”是说经营者对于具体部门的业务和技术等不需要过多掌握,因为经营者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而任何一门知识,尤其是有关技术知识,要想做到融会贯通,要求付出辛勤的汗水,这样,经营者成为全才的机会成本就会变得很大。但为了有利于和下级的交流和对其进行指导,领导者还要懂一些具体业务的“皮毛”,做一个“外行人眼里的内行,内行人眼里的外行”。

3.追根究底的态度

领导者在日常充电的过程,除了要有平和的心态外,还需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现代企业领导者每天必须不断检视和自省,除了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浮躁、自满情绪和心态外,还应仔细研究问题,深入思考,这样才有利于思维的创新,从而做到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深入把握和灵活运用。

4.走出去的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能力的表现之一便是善于发现学习的对象,能从不同地方找到自己欠缺的东西,扬长补短。因而仅仅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内,视野得不到开阔,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井底之蛙”,从而“夜郎自大”,最终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能力。只有走出去,不断面对新的事物和不同的观念看法,才能找到差距,产生学习的要求,发现学习的目标。

走出去,可以起到开阔领导者的视野,丰富领导者思路的作用,让他们见所不能见,闻所未曾闻。

走出去,可以是走出企业,走进学校,去系统学习所需的知识,也可以是走进其他成功的企业,去观摩别人的经营思路、领导机制;甚至还可以走出企业,走出国门,把国外的先进经验拿回来,“洋为中用”。

未来的人们将不会由于拿到中学或大学文凭就停止接受教育,而是终身接受教育。领导者必须采纳“要么发展,要么死亡”这句箴言,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否则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落伍。

5.对整个组织学习的态度

未来对学习的要求,绝不仅仅是对领导者个人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组织成员学习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关注个人学习的情况,更要关心整个企业的学习情况,改变组织结构,使之扁平化、开放化,创造学习的氛围,这一切都是一个有学习能力的领导者应该做和必须做的。只有整个组织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进步,才能使领导者有一个施展新知识、新能力和新观念的平台。

领导者要不断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