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6岁育儿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3004500000075

第75章 情感和社会性(1)

帮助孩子调整情绪

孩子也有情绪。当他愤怒的时候,家长该如何面对他们生气的行为呢?首先,制止他过分的行为。如当他打人、咬人、骂人、摔东西时,请立即制止并告诉他决不可以这样做。其次,让他发泄心中的怒气。如对尖叫、饮泣或大哭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只要他在某个地方不会发生危险,或不干扰别人,就暂时把他隔离开,让他自己慢慢冷静下来,不去理他。但决不要和孩子一起生气,这样你会痛苦很长时间。然后了解他发脾气的原因,当孩子是因为受到能力的限制,做不成某件事而发脾气时,家长可以说:“你是不是饿了,想睡觉了,或碰到困难了?我能帮助你吗?”如果孩子以发脾气来和家长讨价还价,家长要坚持原有做法。如果孩子有自己的主意,因为受到家长否定而发脾气时,可以允许他生气,但告诉他不可以讲伤人的话。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会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只要是合理的,家长应当予以考虑。而对一些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如“我讨厌你,我不要回家了”,家长要以冷静的态度来处理。孩子表现情绪的方式多半是模仿父母或周围成人,也就是说他之所以会吼、会摔、会骂,一定是耳闻目睹的结果。因此,帮助孩子宣泄怒气的首要办法是父母以身作则。如果你自己碰到“情绪火山”时,把看完的杂志扔得噼啪作响,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得震耳欲聋,那么你们的孩子一定会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学到了表达情绪的方式。

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家长可用一些泄怒排解的高招。比如,让孩子用力捶打枕头或长毛绒制品,一边打一边把心中的不满或委屈说出来;鼓励孩子做一些体能运动,如上下楼梯、踢球、跳绳、跑步;画图也是排泄心中怒气的好方法,教孩子将心中的不满或委屈用画表现出来,并告诉他,可以在画中做任何处理。

最后,面对孩子的大发雷霆,父母应学会“进退”之道。所谓“进”即以欣赏、赞美的方式,经常肯定孩子温柔和宽厚友善的行为。“退”则是暂时回避孩子的发怒,等他情绪平稳时,和孩子探讨愤怒的来源,听听他的委屈、想法与埋怨,接受他的感受。当让他抒发情绪,并真正听他诉说时,他一定会很快地忘记不愉快并高兴起来。

面对爱骂人的孩子怎么办

其实,对5~6岁的幼儿来说,骂人的行为尚属正常现象,父母不必太紧张。一般认为,7岁以下孩子的“骂人”行为,其实颇为无心。一方面他们已开始了解许多行为规范是必须遵守的,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不明白行为的界线在哪里,因此他们可能会尝试用各种方法包括语言上的方法;另一方面,孩子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是听到什么学说什么,一开始无法判断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这一年龄的幼儿已自有主张,对成人的一些要求产生不满情绪,为此,以“骂人”来作为情绪的宣泄。当孩子说出不雅的话时,父母可采用适度不理会的方式或者反问孩子:“你刚才说的那句是什么意思,能告诉我吗?”如果孩子天真地告诉你他的想法,那正表示孩子不太清楚“脏话”的意思。父母可借此了解孩子说“脏话”的原因,但是如果父母表现出过于重视孩子“骂人”的言行,如大怒、责骂、痛打孩子,表面上可能吓住了孩子的行为,实质上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他把它当成“恫吓”,博取大人注意的工具,或者极力反抗。

如果孩子是因为心里“不舒服”而借机宣泄的话,父母尽量鼓励他说出来。当孩子说出心中的感受后,父母除了给予应有的安慰外,也要使他明白,表达生气的方式决不是“骂人”,而直接把心里的感受告诉别人或许更加有效。对孩子的“骂人”放任亦是不宜的。如果孩子是因为好玩而“骂人”,家长可帮助孩子了解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帮助他学习良好的社交技巧。

最后,也不要忘记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孩子不太会发明一些不礼貌的骂人词句,可能是从周围的环境中听到了这些话,觉得新奇好玩,便模仿起来。父母注意以身作则,同时也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有规范的生活环境,由此孩子染上坏习惯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如何看待孩子总是退缩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孩子,做什么事情都退缩在后面,让他发言,他说不知道;让他表演,他说他不会;走在街上,叫他与人打招呼,他吓得躲在大人的身后。孩子的这种退缩行为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种懦弱退却的反应,既与他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也和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分不开。

将孩子搂在怀里包揽一切,久而久之,使孩子从小就害怕困难,失去了接触生活、应付困难和锻炼应变能力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母的依赖性增强,而独立性日趋下降。

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首先要仔细观察孩子表现出来的退缩行为,了解在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什么情况下,孩子最容易退缩,了解了起因,然后对症下药。父母可尝试着从下列两点做起:

(1)少指责,多鼓励。研究结果发现,那些在感情和行为上很少依赖父母的儿童,他们在尝试着做一件事时,父母总是鼓励他。成功了,就表扬,在他想打退堂鼓时,父母的反应很谨慎,但绝不鼓励。人类最重要的心灵语言就是对自我的看法,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以及成就的大小,极大部分依赖于这种自我图像。当孩子的表现与同龄孩子确实有差距时,不妨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千万不要将别的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比,多给孩子一些改正的机会与时间。在教育中寻找孩子的闪光点,等孩子做成一件事或有进步时,就要表扬孩子,使孩子感到我会做、我能行,逐步树立孩子的自信。

(2)少包办,多动手。孩子能做的事,父母决不替孩子包办,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自信。父母还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尝试做不会做的事情,学习克服困难,帮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

谅解孩子的害羞

婴儿长到8个月时开始害怕陌生人,心理学上称为陌生人焦虑。这种陌生人焦虑一直持续到3岁都是正常的。但这样的行为持续到5~6岁,就说明这样的孩子是害羞的。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在婴儿期对声音、气味及影像反应程度比较高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比较倾向害羞的人格特质。反之,则比较容易发展成外向、落落大方的人。这项研究表明,害羞的生理原因是存在的,但遗传不是决定一切的。因为人格的发展深受经验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外在环境的性质对孩子都会产生很大的作用。高反应性的婴儿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发展为待人接物比较得体从容的人,而低反应性的婴儿,如果一直处在充满焦虑的环境中,或者父母对他过度保护,那么也会变成羞怯的人。对于害羞的孩子来说,大人的关心爱护和教育鼓励是帮助他走出羞怯的最好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应有颗谅解的心。害羞的孩子对有些事情真的很发憷,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讽刺和责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羞怯的气质,要体谅他的心情,不要拿你的孩子跟那些善交际的孩子比较。当家里有客人来,而孩子表现得躲闪怕生时,不要责骂孩子不懂礼貌,可以对他说:“是的,要和陌生人打交道是挺别扭的。”然后告诉他怎样做,可以使自己觉得自在一些。

(2)避免过度保护。家长往往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稚嫩了,惟恐他们受到伤害,于是处处限制,时时保护。一位母亲谈到自己的女儿时说,“她小时候我对她保护过度,她玩的时候我寸步不离地跟着她,比如她玩滑梯,我总是告诉别的孩子,该她滑了。”这位母亲虽然能理解孩子的胆怯,随时都在帮助孩子,但始终没能让孩子彻底摆脱内心的惧怕,因为每当孩子遇到不舒服就进行干预,只能强化他们的羞怯。让孩子自己去对付中等强度的挑战、挫折和压力是很重要的,有家长在旁边支持他,他会学着自己去应付的。

(3)尽量让孩子有机会接触不同的环境。孩子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单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除了父母没有其他的玩伴,独自在家的时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少,一到外面,接触到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就害怕,显得比较害羞。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应尽量带孩子接触不同的环境,让孩子有各种不同的经验,不至于每件事对他都是新经验。

(4)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害羞的孩子不愿意参加活动,因此要从小活动开始引导他和别人交往。先替孩子邀请玩伴到家中玩耍,并事先教导孩子如何招呼朋友、分享玩具,必要时可以预演一番。也可以和几个孩子一起玩那种有组织的游戏,每个孩子都要轮到做动作或表演的机会,即使轮到放弃了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他参与,并在整个过程中感到快乐,就是很不错的成绩。可以安排一些活动,但不要给孩子压力。父母要在旁边,不要走远,如果孩子想靠在父母身上,就让他靠。由轻松、有同龄玩伴、较熟悉的场合开始,尝试带孩子接触外界,并事先向孩子说明,使其有心理准备。切忌一下子就把害羞的孩子带到正式、严肃的聚会中,或带到像儿童乐园这样的地方去玩。

(5)尽量让孩子去实践。让羞怯的孩子学会友善和自信的惟一方法是锻炼,父母要让他们经历一定的风险。给孩子布置适当的任务,如给亲戚打电话、买东西、问路等,父母可以事先示范给孩子看。平时利用讲故事、看电视,教孩子适当的人际应对技巧。通过观察,孩子自然地学会了日常社交技能。

(6)事先熟悉新环境。害羞的孩子对新的学习环境、老师、同学,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事先熟悉新环境可以减低孩子的焦虑。如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无论在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上课时间,还是在情境布置及学习评价方式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故应提早带孩子到新学校去走走,熟悉环境,这样开学后孩子就不会感到特别不安。

(7)和老师密切配合。尽管羞怯和智力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但研究显示,羞怯的孩子常常被看成不如开朗的孩子聪明。他们往往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要求被注意。因此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是重要的。老师的鼓励可以促使孩子变得开朗一些。

(8)接纳、顺应孩子的害羞。害羞虽然是一种天生的气质,但它并不能决定孩子的发展;倘若在父母的支持下,孩子仍无法完全改变自己的害羞气质,或是并不会因改变而感到比较快乐,那父母又何必一定要求他改变?身为父母,应接纳、顺应孩子的特质,帮助他了解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学习独立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孩子在6个月以后,对于身边比较亲近的人,已逐渐有了清晰的印象,如果这张脸孔不见了,孩子会感到不安与恐惧。在这个阶段,应该先满足孩子心理及情绪上的需要,随时在他身边陪伴着他,或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做自己的事情,让他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着的。当他看得到你时,会觉得很安心自在,即使你稍稍离开视线外,他仍确信你会马上回来。这种早期依附关系的建立,是后期“独立”的前提。因为孩子只有踏实地相信有父母的爱做他坚实的大后方,他才敢于放心地向前探索。

当孩子学会走路以后,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已具备移动能力,喜欢到处走,好奇地探索周围环境。他们一方面希望能不受拘束,一方面又有些害怕,这种矛盾冲突是这个时期儿童心理上的重要特征。这阶段的幼儿需要适当的鼓励和充分的安全感做后盾,去探索陌生的世界,父母可暂时离开,但必须让孩子知道,你并非就此不回或突然不见了,当孩子独自玩时,应不时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和他说说话,告诉他你的位置,或相视微笑让孩子感受到他仍是安全的,因为你随时在左右,只要他需要,你会马上出现。不必担心这样会宠坏孩子,对于尚未具备独立能力的幼儿而言,充分的安全感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

3岁以后,幼儿进入了学习独立的第三阶段。随着幼儿身心的逐渐成熟,渐渐地孩子不需要你在一旁陪伴,也能和其他同伴玩得非常快乐。面对随之而来的分离焦虑,父母要体谅孩子的担忧,告诉他:“我知道你害怕!”甚至告诉他你过去也有类似的忧虑,通过经验的分享,降低孩子的恐惧。父母也可让孩子有机会处理一些简单的事,但这些都只是幼儿愿意或可以尝试独立行事的开始,别奢望他会有令人满意的表现。父母必须耐着性子容忍幼儿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就算这会为你增添很多麻烦,也不能剥夺孩子尝试的机会,因为孩子就是通过这样的学习长大的!

“独立”并不是要求孩子勇敢地独自完成某件事,而拒绝孩子的求助,而是在生活中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做主。父母也许只需提供意见,分析结果,由孩子自行做决定并负责。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要尽量和“自然”、“生活”相结合,让孩子学习处理身边的事件,参与日常活动,自然地表现出独立的行为。父母不要刻意地安排所谓的“独立训练”,更不要把试探独立的过程,当做培养孩子独立的方式,这样只会使孩子惊恐不安,从而显得更加依赖。

只有“独立自主型”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性格的孩子。在发展学上,7岁以前是认同期,在认同期内,父母的处世态度对幼儿的人格发展有很深的影响,若父母不具备独立自主的人格特质,幼儿自然无从学习到真正的“独立”。往后小孩表现出的独立,很可能只是表面上行事的独立,内心却仍存有非独立性的情感。这种表里不一的情况,很容易产生人格冲突,也就是在举止表现上相当独立,内心却十分脆弱。所以在期望孩子独立自主的同时,父母也要自我审视一番:

第一,重新思考和孩子间的关系。在依附行为尚未建立之前(也就是年龄尚小时),一味要求孩子独立,可能会造成亲子间的疏离。

第二,父母期望孩子独立,到底是基于“独立性”对人格成熟的重要,还是嫌孩子黏人,盼孩子能快速长大,让自己图个清静?在要求孩子独立自主时,父母的情绪是否稳定、态度是否一致?父母不稳定的情绪及态度易使孩子产生负面行为。

第三,父母是否在不自觉中用权威、假民主来驾驭孩子。一方面了解“独立性”对孩子的重要,另一方面却又无法容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做法。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