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6岁育儿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3004500000064

第64章 情感和社会性(2)

(5)行为特征。在同伴心目中,受欢迎的儿童行为较为友善,攻击性不强,较守规矩,依赖同伴胜于依赖师长,在与他人相处时,往往给予同伴较多积极的影响。

应该说,孩子天生是喜欢交朋友的,但在这个孩子越生越少的社会,我们的孩子普遍丧失与同龄人相处、处理问题的机会,因此在“社交技巧”方面非常缺乏,家长有必要多做一些努力,教给孩子一些容易受到同伴欢迎的技巧,诸如:

(1)告诉孩子可以被接受的游戏方式。有些较活泼的孩子,喜欢用粗鲁的动作去引起别人的注意,为的是要别人跟他玩,结果却把别人惹哭或吓跑了。父母首先要以严肃的态度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别人不喜欢的,并鼓励孩子说出“我跟你玩好吗?”这样的话,请孩子多次复述,让孩子知道,别人喜欢他,但是不喜欢粗鲁的动作。家长在家里也尽量避免与孩子打闹,以免积习难改。

(2)告诉孩子不可侵犯他人的自由。父母必须教导孩子尊重别人,别人的东西未经许可不可乱碰;有任何意见也必须先征得别人的同意。父母平时也应尽量尊重孩子,如不任意打断游戏中的孩子,不过分干涉孩子的游戏方式及内容,让孩子习惯于被人尊重,也尊重别人,这样的孩子自然为人所喜欢。

(3)教导孩子慢慢地、清楚地说话。有时孩子认为自己已经跟对方说了,却仍发生争端,原因就在于话没说清楚。一些比较急躁或语言发展较慢的孩子,常有这类的问题,父母要鼓励孩子一字一字慢慢地说,同时要耐心地让孩子运用有限的词汇来表达意思,要教会孩子看着别人说话。

(4)鼓励孩子加入团体。家长可以先选择年龄相近的孩子,让孩子一对一地相处,不过在接触之前最好能给孩子充分的心理准备,让他知道将会看到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相处的小摩擦若没有安全顾虑,不妨让孩子自行处理,他们可能发展出一种混合着小冲突与嬉闹的游戏方式,社交能力也会在无形中提高。但如果发生较大的冲突,可以将孩子暂时隔离,等孩子发现跟朋友玩要比被隔离有趣时,就可以教孩子分享,以及等待、轮流的观念。孩子会从经验中体会到轮流并不代表丧失,从分享中也能得到快乐,进而学得基本的与人相处之道。不要因为尴尬或怕丢脸,而在孩子发生冲突时即刻介入,这样做剥夺了孩子学习处理问题的机会,孩子只有遭遇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5)经常赞美孩子,也教孩子赞美别人。孩子如能自然地说出“你很棒啊!”“你好漂亮!”之类的话,自然可以赢得不少友谊。

如何转变孩子的依恋行为

孩子喜欢黏母亲在心理学上称为“依恋”。依恋是婴幼儿对母亲所表示出的一种寻求爱抚、想要保持亲密的身体接触的行为倾向。婴幼儿在6~18个月,是依恋行为最强烈的阶段,也就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最喜欢黏母亲,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生活范围扩大,生活内容增多,特别是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同伴之间的交往、对老师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对母亲的依恋情绪,黏人的现象也逐渐减少。如果孩子到了4~5岁还喜欢黏母亲,这种过度依恋是不正常的。

孩子喜欢黏母亲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同孩子自身的气质和安全心理状态、情绪平衡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同母亲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孩子本身的气质比较敏感、内向,那么他对母亲的依恋时间就会比一般孩子长,依恋的强度也比一般孩子要严重。而更重要的是母亲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有些母亲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时时处处让孩子存在于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并且过于频繁地去爱抚孩子,孩子就缺乏独立性,对母亲特别依赖。要克服这种行为倾向,建议母亲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与父亲或其他家庭成员相处。做父亲的要多观察平日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主动和孩子一起游戏、散步、讲故事等,让孩子感受到父亲和母亲一样地爱他,从而增强他的安全感。

(2)让孩子多与同伴交流。这个阶段的孩子绝大多数已经进入幼儿园,母亲可以邀请邻居的孩子或同学来家里玩,有同伴的陪伴,孩子就不会因为寂寞而一直要黏着母亲了。

(3)拉大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他独自一人在另一个房间游戏,使孩子习惯母亲不在身边的生活,但母亲不要趁机离开,就在不远的地方做事,这样孩子才有安全感。

喜欢黏母亲的孩子在与母亲分离时,会出现焦虑和不安,更甚的会以哭闹来抗议,试图阻止母亲独自离开。对这样的“分离焦虑”,母亲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1)当必须和孩子分离时,切忌偷偷地离去。若每次都采取偷溜的方式,孩子只会担心母亲不知何时又会“消失”,而更增加焦虑。温和地告诉孩子你将离去,并于何时返回,并务必在该时间返回。母亲的态度要温和,而离去的姿态要坚决。这种做法虽无法立即消除孩子的抗议行为,但至少使孩子对你的返回有所期待和预测,他就不会产生更深的焦虑。

(2)可预先制作一份亲自口述的录音带,里面有孩子喜欢的小故事、歌曲,作为安抚情绪之用。另外找出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一两件他熟悉的东西,告诉留下来照顾孩子的人,孩子喜欢如何使用这些东西,以及有关孩子特殊的喜好或恐惧,有效安抚孩子的方式。

(3)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性。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适应,回到家里就格外黏母亲。因此母亲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到幼儿园去多交朋友,告诉孩子老师很喜欢他,使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的好感。同时要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主动配合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行为规范上也与幼儿园保持一致。

(4)当陌生人接触孩子时,不要太快地让陌生人抱孩子、逗孩子,或展现热情,更不要因为孩子怕生而责骂他,一方面母亲可以抱着孩子或紧靠着孩子,让孩子感到安全,另一方面母亲先表现得和陌生人很熟悉,并以温和的方式与陌生人交谈,直到孩子不再怕生为止。

如何教孩子分享

3~5岁的幼儿已开始逐渐摆脱“自我中心”,但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礼让与分享。常令父母难堪的是:当家里来了小客人时,自己的孩子就像黑猫警长,紧张兮兮地全力保护自己的东西;小客人拿一样,小主人就夺回一样,假如小客人的胆子大一点,手脚快一点,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成人对孩子这一行为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小气”。然而倘能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与想法,并加以恰当的引导,那么将会使家长与幼儿双方都获益匪浅。

事实上,儿童分享行为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前提的:我分给你,你下次也会分给我;先借给你玩,你玩好了会还给我;我有,你没有,你好可怜,我分一半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这些基本认知,提供儿童与人分享时的一份安全感。但3~5岁的幼儿还不能完全体会别人的感受,自然也谈不上觉察别人的需求。他们幼小的心灵很难抵挡实物的诱惑,对他们来说:“巧克力分给你,我就没有了,不管你待会儿或是明天给我,我就是不能忍受现在失去巧克力。”除非他屈服于权威的压力或是嘉奖的诱惑。此时家长若是灌之于“孔融让梨”之类空洞的说教,显然是难以奏效的。

帮助孩子学会互动和乐于分享,是促使孩子社会化的重要方面。首先,父母应该谅解孩子那份难以割舍的“痛苦”,使孩子明白:你并不是要强制地剥夺他的东西。其次,教孩子把东西借给客人的同时,当着对方的面说清楚:“我只是借给你,你玩好了要还给我。”可能的话,起初借的时间尽量别太久,有借有还,孩子逐渐能体会,借东西给别人能还给自己是很安全的。再次,创设条件让幼儿玩一些需要几个人一起才能玩的游戏,如投球、下棋等,让幼儿在与人同乐的过程中,自然地获得合作的愉快。

另外,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永远不要期望孩子在很短时间内,变成一个又懂事又大方的乖孩子。他们的表现可能有时让你感到欣慰,有时却不尽理想;毕竟孩子的发展是与其身心发展阶段同步的,学习分享也是如此。

理解孩子的谎言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谁没有或多或少地说过不同程度的谎言?但是一旦身为父母或老师,我们却期望我们的孩子,特别是要求3~5岁的孩子,句句必须都是真话,这其实是不现实的。

孩子说谎的原因,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即有意撒谎和无意说谎。

3~5岁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语言发展也趋向成熟,但是由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局限,无法将想象与事实、真与假区分开来。如幼儿说他看见了一只有飞机那么大的鸟在天上飞,就是一种夸张式的说法。还有是透露心中的期望与需求。如孩子说昨天妈妈带他去吃了一个像脸盆那么大的冰淇淋,他可能是把期望说出来,而不是刻意要说谎。对这类“谎言”,父母不应认为孩子是在欺骗自己,而是应当运用孩子表现出来的想象力积极引导。如当孩子告诉你,他去了迪斯尼乐园时,你可以说:“哦,那你是怎么去的呢?那里最好玩的是什么?你在那里吃了些什么?”等,听听孩子对他的“迪斯尼之行”发表的感想,把这些感想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关于迪斯尼之行的故事。最后对幼儿指出:“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可能以后会实现。”

有意说谎是指幼儿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故意歪曲真相的言语行为。有意说谎的动机又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想逃避惩罚。如妈妈在厨房里听到声响,走进客厅,只见满地的花瓶碎片及儿子的皮球,而假装正在看电视的儿子却说:“不是我打破的。”其二是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或获得某物。如孩子不想上学时,可能会说自己肚子疼、不舒服。看到别的孩子喝果汁,会说:“我嘴巴干。”

家长在面对孩子不诚实、夸张的谎言时,请不要急着斥责或揭穿他,对于这个年龄孩子的说谎行为,关心远比责骂更重要。关键是了解孩子说谎的动机,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再针对问题和孩子沟通。如“你一定是怕妈妈骂,所以不敢承认花瓶是你打破的,如果你如实地回答,妈妈怎么会责怪你呢,下次注意一下就行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如“妈妈知道你没说实话,心里很难过,我们不喜欢不诚实的孩子”等。

当然,要教孩子诚实,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对孩子说一不二。

帮助孩子理解谦虚

谦虚,对3~5岁的幼儿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骄傲的习性却有可能出现萌芽。具体表现为:

(1)幼儿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受到一定的认知能力的限制,会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同时对困难估计过低。如一个5岁的小男孩,看见隔壁的10岁大哥哥使劲想把一把很重的椅子搬到厅里去,会嘲笑哥哥:“这么轻的东西都搬不动。”于是这位哥哥叫他试一试,他居然也会毫不犹豫地去搬那张椅子,自然不会成功,但小男孩还会不服输地说:“我本来搬得动的。”这个例子说明小男孩由于受到思维的限制,在尝试失败后仍不肯承认事实,自视过高。

(2)喜欢被人称赞而受不得批评。幼儿是纯真的,当他做了一些他认为成人应该肯定的事后,常常会主动要求,如“妈妈,我今天很乖,我自己穿衣服的。”这时孩子十分希望成人对他进行表扬。这是由于他因获得成绩而感到兴奋、鼓舞,是成功的自豪感所致,不能视为骄傲。有的幼儿为了博取表扬,不惜用各种不好的手段,如说谎,把他人的成绩作为自己的成绩,或者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有的幼儿从小听惯了赞扬,听不得半句责备,一旦听到批评便大发雷霆,这便是不正常了。

(3)骄傲自大,喜欢发号施令。在游戏中,有的幼儿喜欢学成人的样子呵斥同伴,有的喜欢专挑别人的缺点,有的喜欢到处炫耀自己的能力。如有一位4岁的小女孩学会了写数字后,在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面前都会经常发问:“你会写数字吗?”或者说:“让我教你”。

骄傲是一种自信,但是过分了就会阻碍进步,甚至形成恶习。培养孩子谦虚的品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孩子的称赞必须适当,绝不要因为孩子长得漂亮或者可爱,而胡乱赞扬孩子。一般对孩子的赞扬应该具体、明确和恰如其分。如对一位歌唱得好的小姑娘可以说“你的声音很好听”,或者说“歌词唱得很清楚”,而不要说“好极了”。在称赞孩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指出改进的方面。如对刚才那位唱歌的小姑娘说“再唱得声音大一点,就更好听”,或者说“继续练下去,一定会唱得更好”。不宜把称赞扩大到能力、品质等方面去。

(2)注意严格要求。以适当的照顾和耐心的说服,来代替对幼儿的纵容、迁就,尤其是不要让孩子养成养尊处优和对别人吆三喝四的习惯。

(3)可让孩子经历一些小小的挫折。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让他做稍有难度的事情,当孩子做某些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可以对他提出稍高一点的要求。在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请求帮助时,注意尽量给予帮助,但不宜帮助太多,使孩子不至于因过分顺利而趾高气扬。

(4)以各种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使孩子学习谦虚。如讲“小兔”的故事:小兔很勤劳,又会耕地,又会拉车,大家都称赞它,可它总是说:“耕地,牛大哥的本领比我强;拉车,马大哥的本领比我强”,因此它更加努力地学本领。另外,成人的以身作则也很重要,成人之间互相指责、推诿,将对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经常以谦虚的态度来感谢别人的批评,对幼儿形成谦虚的习性很有帮助。